期刊文献+
共找到58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速发展的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1
作者 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5-26,共2页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放射学科之一,曾经拥有谢志光、汪绍训、胡懋华、解毓章、李果珍、刘玉清、张铁梁等中国著名的影像学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种放射影像诊断和治疗技术,举办过多种全国性专业学习班,为促进中国放...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放射学科之一,曾经拥有谢志光、汪绍训、胡懋华、解毓章、李果珍、刘玉清、张铁梁等中国著名的影像学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种放射影像诊断和治疗技术,举办过多种全国性专业学习班,为促进中国放射.影像学事业的发展和影像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放射科 北京 专业技术人才 影像学 放射学科 影像诊断 中国 李果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初诊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6
2
作者 宋兰 宋伟 +8 位作者 隋昕 杜铁宽 刘武 王百羽 陆晓平 徐燕 杨启文 曹玮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6-382,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初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3例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影像学表现,对肺部CT... 目的初步探讨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初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3例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影像学表现,对肺部CT异常病灶的部位、分布、密度及其他伴随征象进行分析,并综合判断患者的临床分型。结果13例患者临床分型均为普通型,平均年龄为(46.8±14.7)岁(27~68)岁。10例有武汉接触史,2例有近期旅行史,1例有北京郊区出游史。92.3%(12/13)患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15.4%(2/13)患者淋巴细胞数降低。92.3%(12/13)患者发热,11例因发热就诊,2例(15.4%)表现为低热;8例(61.5%)有干咳。13例患者胸部CT均有异常,病变主要沿支气管束及胸膜下分布为主,8例病变相对局限(1~3个肺叶受累)、累及右下叶或左下叶多见,5例为双肺弥漫多发病变。10例(76.9%)患者胸部CT以磨玻璃影表现为主,7例(53.8%)部分磨玻璃影合并局灶实变影,10例(76.9%)病变内见血管束穿行、增粗,12例(92.3%)有支气管壁增厚,10例(76.9%)伴空气支气管征,7例(53.8%)病灶内见散在小透亮影,3例(23.1%)合并细网格影、小叶间隔增厚,2例(15.4%)见反晕征,2例(15.4%)见铺路石征,2例(15.4%)伴胸腔少量积液。结论本组COVID-19确诊患者多有武汉接触史,初诊症状主要为发热、干咳,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正常或降低。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沿支气管束分布及胸膜下分布为主的病变,早期呈局限性磨玻璃影,进展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浸润实变影,部分患者病灶内可伴散在透亮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救治体系在院内卒中管理中的应用--北京协和医院院内卒中急性期绿色通道救治1例报道 被引量:4
3
作者 付瀚辉 洪月慧 +9 位作者 沈东超 张晓波 曹剑 王健 成思航 徐维锋 东洁 潘慧 朱以诚 倪俊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7期711-713,共3页
院内卒中是指由于非卒中原因住院但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卒中,占所有急性卒中的4%~17%,其中缺血性卒中是院内卒中最常见的类型^([1])。院内卒中较之于社区卒中具有起病前全身情况差、合并症多、存在静脉溶栓禁忌比例高以及心源性栓塞比例高... 院内卒中是指由于非卒中原因住院但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卒中,占所有急性卒中的4%~17%,其中缺血性卒中是院内卒中最常见的类型^([1])。院内卒中较之于社区卒中具有起病前全身情况差、合并症多、存在静脉溶栓禁忌比例高以及心源性栓塞比例高等特点^([2]);此外,院内卒中临床表现多样、混杂因素多,照护者的医学认知差异大,急性期识别和治疗时间长、再灌注治疗比例低、预后差^([3])。因此,建立标准化院内卒中急性期救治体系以及合理有效的防治策略十分必要。本文报告1例院内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绿色通道救治过程,总结经验并分析优化策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卒中 缺血性卒中 绿色通道 救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科临床医学博士后核心胜任力培养及评价体系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钰 薛华丹 +7 位作者 张大明 石羽茜 孙昊 丁宁 苏童 朱惠娟 金征宇 张抒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702-708,共7页
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是中国探索新时代医学精英教育的崭新形式。放射科作为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的首批试点科室,基于中国住院医师培训精英教学医院联盟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共识提出的6项核心胜任力目标,结合放射科工... 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是中国探索新时代医学精英教育的崭新形式。放射科作为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的首批试点科室,基于中国住院医师培训精英教学医院联盟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共识提出的6项核心胜任力目标,结合放射科工作特点,建立了基于核心胜任力的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体系,同时优化了教学评价和反馈体系,使该项目成为培养中国复合型放射医学精英人才的毕业后医学教育样板,为教学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胜任力 临床医学博士后 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多学科诊疗模式中放射科医生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昊 张古沐阳 +1 位作者 许梨梨 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期63-67,共5页
伴随着医疗体系的改革,放射科医生的工作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由既往仅书写大量的放射影像报告转变为多学科诊疗团队的核心成员,在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教育、科普宣传、临床科学研究及卫生经济学等层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学科诊疗模式... 伴随着医疗体系的改革,放射科医生的工作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由既往仅书写大量的放射影像报告转变为多学科诊疗团队的核心成员,在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教育、科普宣传、临床科学研究及卫生经济学等层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学科诊疗模式为放射科医生提供了向临床各科室、患者、医疗机构和社会展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模式 放射科医生 放射影像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CT定量参数联合淋巴结RADS评分预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
6
作者 张丽萍 苏童 +8 位作者 伍晓倩 曲江明 王天娇 徐振谭 陆晓平 陈钰 张竹花 冯逢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0-455,共6页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定量参数联合淋巴结影像数据和报告系统(Node-RADS)评分术前预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6月-2024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HNSCC的57例患者共176枚淋巴结纳入本研究。根据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定量参数联合淋巴结影像数据和报告系统(Node-RADS)评分术前预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6月-2024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HNSCC的57例患者共176枚淋巴结纳入本研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转移淋巴结组(TL,n=100)和非转移淋巴结组(NTL,n=76)。测量每个淋巴结的DECT定量参数,包括虚拟平扫(VNC)CT值、碘浓度(IC)、脂肪分数(FF)、电子云密度(ED)、有效原子序数(Zeff)、标准化碘浓度(NIC)及单能级40keV(VMI)图像上的CT值,计算40~100 keV能谱曲线斜率λ和双能量参数(DEI)。基于Node-RADS 1.0对每个淋巴结进行Node-RAD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LASSO回归进行变量筛选,建立基于DECT定量参数和Node-RADS评分的回归模型。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两个模型AUC的差异。结果:TL组和NTL组的RADS评分、Zeff、VMI 40keV的CT值、λ和DEI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预测模型中纳入了2个特征,分别是VMI 40keV的CT值(OR=1.005,95%CI:1.001~1.009,P=0.02)和Node-RADS评分(OR=0.237,95%CI:0.1521~0.369,P>0.05);当VMI 40keV值≤255.99 HU,Node-RADS评分≥2分时,预测转移性淋巴结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0.849(95%CI:0.794~0.904)、93.4%、62.0%和75.6%。经LASSO回归分析,模型评价指标最佳的Lambda值(lambda.min)为0.0146,筛选出的变量为DEI和Node-RADS评分;当DEI≤0.0461、Node-RADS评分≥3分时,预测转移性淋巴结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0.850(95%CI:0.795~0.905)、93.4%、64.0%和76.8%。Logistic回归模型和LASSO回归模型预测转移性淋巴结的AU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46,P>0.05)。结论:DECT定量参数中淋巴结VMI 40keV的CT值、DEI分别联合Node-RADS评分构建的诊断模型,可用于预测HNSCC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头颈部肿瘤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先涛 白瑞婷 +3 位作者 次旦旺久 索朗尼玛 尼玛卓嘎 苏佰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Ⅴ)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儿童患者,根据扫描条件分为两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并进行ASiR-Ⅴ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目的探讨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Ⅴ)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儿童患者,根据扫描条件分为两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并进行ASiR-Ⅴ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kV,分别进行ASiR-Ⅴ0(B1组)和ASiR-Ⅴ50%(B2组)重建,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分,比较各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A组和B组容积CT剂量指数分别为(2.33±0.62)、(0.86±0.01)mGy,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65.01±25.12)、(23.55±3.38)mGy·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窗B2组双上肺、双中肺噪声值低于B1组,但均高于A组(P均<0.001);各组肺窗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纵隔窗A组、B1组和B2组升主动脉(P=0.538)和肝脏CT值(P=0.1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2组升主动脉和肝脏信噪比(P均<0.001)、对比噪声比(P均<0.001)均高于B1组,且低于A组(P均<0.05);纵隔窗图像质量评分A组高于B2组,且均高于B1组(P均<0.001)。结论ASiR-Ⅴ联合低管电压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保障高原地区儿童胸部CT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 儿童 低剂量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怡宁 李烁 +7 位作者 孔令燕 王志伟 周慷 曹剑 樊红苓 张晓娜 张竹花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7-600,713,714,共6页
目的探讨低心率患者应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方法对连续75例心率≤65次/min且稳定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造影。75例患者按扫描时平均心率分成两组:A组(... 目的探讨低心率患者应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方法对连续75例心率≤65次/min且稳定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造影。75例患者按扫描时平均心率分成两组:A组(≤60次/min)55例、B组(60~65次/min)20例。扫描参数:层数2×128,层厚0.6mm,旋转时间0.28s,管电压80~120kV,管电流370mAs/转。前瞻性心电触发选在60%R-R间期,螺距3.4。采用75ms时间分辨率进行图像重建,层厚0.75mm,间隔0.5mm,图像质量评价采用4级评分法(1=优秀,4=不可评价)。结果患者平均心率为(57.2±4.8)次/min,平均扫描时间为(0.42±0.02)s。75例患者的1103个冠脉节段中图像质量为1级的934段(84.7%)、2级135段(12.2%)、3级18段(1.6%)、4级16段(1.5%)。A、B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1.19±0.52,B组1.22±0.55;Z=-1.107,P=0.268)。A、B两组的可评价节段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98.5%,B组98.6%;χ2=0.000,P=1.000)。所有患者平均剂量长度乘积为(67.2±30.4)mGy×cm,平均有效放射剂量为(0.94±0.43)mSv。结论对于心率慢且稳定的患者,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CT扫描可以在较低的放射剂量下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放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老年妇女脊椎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徐苓 CummingsSR +6 位作者 秦明伟 田均平 StoneK 赵熙和 陈孝曙 余卫 JergasM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1-84,共4页
北京老年妇女脊椎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徐苓CummingsSR秦明伟,田均平StoneK赵熙和,陈孝曙,余卫JergasM摘要:脊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目... 北京老年妇女脊椎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徐苓CummingsSR秦明伟,田均平StoneK赵熙和,陈孝曙,余卫JergasM摘要:脊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目的是要得出我国北京地区妇女脊椎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骨折 老年妇女 患病率 体力活动 美国白人 流行病学研究 并发症 年龄 椎体 常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放射学院(ACR)关于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操作指南 被引量:45
10
作者 程晓光 李娜(译) 余卫(审)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91-997,共7页
随着螺旋CT技术的进步和定量CT(QCT)分析技术的发展,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美国放射学院(ACR)组织专家起草,并于2008年颁布了ACR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操作指南。该指南的目的在于制定临床... 随着螺旋CT技术的进步和定量CT(QCT)分析技术的发展,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美国放射学院(ACR)组织专家起草,并于2008年颁布了ACR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操作指南。该指南的目的在于制定临床工作中QCT检查实施和诊断的参考标准,包括其设备要求、质量控制、适用人群、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医生和技术员资质要求,以及QCT测量规范和报告规范。该指南提出了对绝经后妇女和50岁及以上男性的QCT诊断参考标准。建议脊柱QCT采用BMD绝对值诊断,即BMD〉120mg/cm^3诊断为骨量正常,BMD120mg/cm^3-80mg/cm^3诊断为低骨量,BMD〈80mg/cm^3诊断为骨质疏松。QCT髋关节测量的T值可以根据WHODXA标准来诊断骨质疏松。该指南对我国的QCT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骨密度测量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值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玉林 刘梦雨 +4 位作者 李金锋 张军 孙璐 冯逢 马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扫描机,对23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的患者(随访中出现异常强化灶)行脑部常规MRI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23例患者均经二次手术或随访证... 目的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扫描机,对23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的患者(随访中出现异常强化灶)行脑部常规MRI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23例患者均经二次手术或随访证实为胶质瘤复发或放射性脑损伤。DWI原始数据采用Functool软件进行ADC值测量,感兴趣区(ROIs)放置在病灶中DWI信号均匀处,并参考增强T1WI以避开出血及液化坏死区。所选ROI的ADC值由Functool自动计算出,为了减少误差,在强化病灶内测量10处ADC值,得到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结果胶质瘤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病灶中均常见出血、坏死、水肿等,导致ADC值具有较大差异。胶质瘤复发组平均ADC值及最大ADC值均小于放射性脑损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胶质瘤复发组最小ADC值明显小于放射性脑损伤组(P=0.016)。结论最小ADC值在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放射性脑损伤 胶质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短暂颈动脉周围炎症综合征1例
12
作者 潘春蕾 王莹 +7 位作者 王亚红 张莉 葛志通 陈钰 蔡胜 王红燕 杨筱 李建初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5-789,共5页
短暂颈动脉周围炎症(transient perivascular inflammation of the carotid artery,TIPIC)综合征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超声是该疾病的首选筛查手段,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TIPIC综合征患者随诊中具有独特优势... 短暂颈动脉周围炎症(transient perivascular inflammation of the carotid artery,TIPIC)综合征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超声是该疾病的首选筛查手段,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TIPIC综合征患者随诊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报道1例TIPIC综合征患者,因急性左颈部疼痛就诊,经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炎症显著缓解并消退,分析该患者随访过程中颈动脉病变的超声影像变化,总结CEUS在该疾病随诊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部疼痛 短暂颈动脉周围炎症 超声造影 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定位中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王曼 王沄 +3 位作者 张竹花 苏童 陈钰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评估四维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行PHPT手术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甲状旁腺四维CT(4D-CT)图像。结合本院外科医生的临床经验将甲状旁腺病... 目的评估四维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行PHPT手术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甲状旁腺四维CT(4D-CT)图像。结合本院外科医生的临床经验将甲状旁腺病灶分为甲状腺上极周围、甲状腺中部后方、甲状腺下极后方及气管食管沟、甲状腺下极下方及胸骨上窝、胸骨后方前纵隔和其他罕见位置6个解剖区域。所有图像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医师分别进行图像分析,意见不一致时由另1名高年资医师主持讨论后确定。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术前4D-CT诊断PHPT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结果术前4D-CT与手术定位诊断在甲状腺上极周围(χ^(2)=0.500,P=0.480)、甲状腺中部后方(χ^(2)<0.001,P>0.999)、甲状腺下极后方及气管食管沟(χ^(2)=0.571,P=0.450)、甲状腺下极下方及胸骨上窝(χ^(2)<0.001,P>0.999)、胸骨后方前纵隔(χ^(2)<0.001,P>0.999)和其他罕见位置(χ^(2)<0.001,P>0.9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CT诊断PHPT病灶的灵敏度为82.09%、特异度为97.43%、阳性预测值为87.30%、阴性预测值为96.19%、准确率为94.71%、Youden指数为79.52%、阳性似然比为31.94、阴性似然比为0.18。结论甲状旁腺4D-CT在PHPT术前定位方面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CT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术前定位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加速的5.0T与3.0T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对比研究
14
作者 赵士海 徐峥雨 +3 位作者 郭玉博 孙淦 林路 王怡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6-711,共6页
目的 比较使用压缩感知(CS)加速技术的5.0T梯度回波序列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5.0TCS-CMRA)与3.0T使用CS的梯度回波-CMRA(3.0TCS-CMRA)的性能。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23年12月16日—2024年1月14日25名2... 目的 比较使用压缩感知(CS)加速技术的5.0T梯度回波序列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5.0TCS-CMRA)与3.0T使用CS的梯度回波-CMRA(3.0TCS-CMRA)的性能。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23年12月16日—2024年1月14日25名23~30岁健康志愿者,接受3.0TCS-CMRA和5.0TCS-CMRA检查,间隔时间在2周内,其中3.0TCS-CMRA常规应用T2准备脉冲,5.0TCS-CMRA未应用T2准备脉冲。评估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冠状动脉长度、信噪比(SNR)和冠状动脉血流与邻近心肌或软组织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myo-blood)等。结果 在5.0TCS-CMRA上,25名受试者右冠状动脉近段SNR和CNRmyo-blood显著高于3.0TCS-CMRA(SNR:318.07±94.06比223.81±51.19,t=-5.609,P<0.001;CNRmyo-blood:212.75±91.44比149.70±59.53,Z=-3.619,P<0.001),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近段SNR和CNRmyo-blood未显著高于3.0TCS-CMRA(SNR:315.52±102.49比306.35±92.85,t=-0.627,P=0.536;289.72±88.79比272.87±84.68,t=-1.226,P=0.232;CNRmyo-blood:135.83±93.53比203.94±74.30,t=4.132,P<0.001;117.66±79.63比161.60±78.91,t=3.127,P=0.005)。5.0TCS-CMRA测得3大冠状动脉长度显著短于3.0TCS-CMRA[右冠状动脉:(126.04±31.54)mm比(137.20±29.93)mm,t=2.911,P=0.008;左前降支:(122.68±24.63)mm比(134.24±23.38)mm,Z=-3.026,P=0.002;左回旋支:(57.07±26.70)mm比(68.27±24.02)mm,t=2.552,P=0.018]。3.0TCS-CMRA与5.0TCS-CMRA所需扫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0±2.84)min比(8.30±2.32)min,Z=-0.183,P=0.855]。5.0TCS-CMRA的3大冠状动脉图像评分显著低于3.0TCS-CMRA(右冠状动脉:2.52±0.59比3.16±0.69,Z=-3.258,P=0.001;左前降支:2.72±0.74比3.24±0.66,Z=-2.540,P=0.011;左回旋支:2.44±0.71比3.00±0.87,Z=-2.462,P=0.014)。结论 在缺乏T2准备的情况下,5.0TCS-CMRA与3.0TCS-CMRA相比,在右冠状动脉近段SNR和CNRmyo-blood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提示5.0TCS-CMRA的应用潜力。未来,适用的T2准备脉冲或潜在的替代方案可能进一步提升5.0TCS-CMRA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强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志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5
作者 陈柯宇 王志新 +3 位作者 绳宇 李聪 刘晓颖 周文华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构建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我国大型综合医院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通过调查分析及文献回顾,初步构建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2024年4月—9月经2轮... 目的:构建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我国大型综合医院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通过调查分析及文献回顾,初步构建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2024年4月—9月经2轮德尔菲函询确定评估指标的重要性及相关性。结果:2轮函询结束后形成8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77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专家积极性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60,变异系数不超过0.158,肯德尔协调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水平和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均>0.85。结论: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可帮助医院管理层及医护人员进行应急能力评价自查,为提高门诊管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改善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准备 门诊管理 指标构建 德尔菲法 就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悸,气促,四肢无力,水肿,喘憋: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合并心脏受累的罕见炎性肌病
16
作者 梁春苏 张旭昌 +10 位作者 张宁 康琳 刘晓红 余嘉奇 刘颖娴 乔琳 杨燕丽 赵肖奕 赵瑞杰 牛娜 闫雪莲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8-255,共8页
本文报道1例因“心悸、气促2年余,四肢无力6个月,水肿、夜间喘憋2个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四肢肌力下降,吞咽肌、呼吸肌受累;同时合并心力衰竭和以房性心律失常为主的多种心律失常;实验室检测可见包括... 本文报道1例因“心悸、气促2年余,四肢无力6个月,水肿、夜间喘憋2个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四肢肌力下降,吞咽肌、呼吸肌受累;同时合并心力衰竭和以房性心律失常为主的多种心律失常;实验室检测可见包括抗线粒体抗体在内的多种自身抗体阳性。经多学科协作诊疗,最终诊断为抗线粒体抗体相关炎性肌病。予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并进行针对肌肉力量的抗阻练习和针对肺功能的康复训练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在该患者的诊疗过程中,紧密围绕患者临床表现逐步厘清病因,发现细微异常临床资料背后的可能原因,并实施有效干预,再次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在老年罕见病诊疗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抗线粒体抗体相关炎性肌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老年患者 医患共同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放射影像临床诊疗路径的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征宇 孙昊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期2-5,共4页
随着放射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时代放射影像临床诊疗路径主要包括多学科诊疗模式、建立并遵循临床指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3个重要组成部分,放射科医生应借助这一诊疗路径在患者诊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向其他临床科室医生、... 随着放射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时代放射影像临床诊疗路径主要包括多学科诊疗模式、建立并遵循临床指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3个重要组成部分,放射科医生应借助这一诊疗路径在患者诊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向其他临床科室医生、医疗管理部门和社会大众展示更大的医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模式 临床指南 人工智能 放射科医生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疗驱动下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胰腺癌诊疗中的应用与价值
18
作者 陈荷冰 薛华丹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胰腺癌是一种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的高度恶性肿瘤,严重危及患者生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因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以及可提供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等优点,同时由于影像组学、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被用... 胰腺癌是一种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的高度恶性肿瘤,严重危及患者生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因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以及可提供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等优点,同时由于影像组学、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被用于图像更高维信息的挖掘,使得MRI在胰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创新性地综述了多种MRI技术,包括常规MRI、功能MRI、MR代谢成像以及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在胰腺癌鉴别诊断、疗效评估以及生存预后预测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目前的局限性,从而为下一步研究的改进提供参考,以期推动不同MRI技术在胰腺癌精准诊疗中的转化应用,最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代谢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囊性肿瘤壁结节的影像学检出技术现状研究
19
作者 谢飞扬 邓文祎 薛华丹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0,共7页
壁结节是预测胰腺囊性肿瘤良恶性的关键影像学特征,CT、MRI、内镜超声成像(EUS)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ET)为临床中广泛应用于胰腺囊性肿瘤检出的技术手段,但在壁结节检出上各自存在优势及局限性。本文拟对四种医学成像技术在胰... 壁结节是预测胰腺囊性肿瘤良恶性的关键影像学特征,CT、MRI、内镜超声成像(EUS)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ET)为临床中广泛应用于胰腺囊性肿瘤检出的技术手段,但在壁结节检出上各自存在优势及局限性。本文拟对四种医学成像技术在胰腺囊性肿瘤壁结节检出方面的应用进展及局限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在胰腺囊性肿瘤壁结节这一影像特征上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囊性肿瘤 壁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内镜超声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伴认知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血流改变
20
作者 杨佳盈 张学威 +8 位作者 刘雪清 周佳敏 何淼 李静 邵暇荔 李文慧 管宇宙 张伟宏 冯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5,共7页
目的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探寻不伴认知障碍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脑血流灌注(CBF)改变。方法纳入不伴认知障碍的T2DM患者23例(T2DM组),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23名(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并行神经心... 目的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探寻不伴认知障碍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脑血流灌注(CBF)改变。方法纳入不伴认知障碍的T2DM患者23例(T2DM组),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23名(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并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及头颅MRI扫描。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神经心理学及全脑平均和局部zCBF值(z变换后的相对CBF值)差异,最后提取T2DM患者差异显著脑区的zCBF值与临床变量、神经心理学结果行偏相关分析(控制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结果T2DM组全脑平均zCBF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而T2DM组左侧颞上回及左侧岛叶的zCB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高斯随机场校正,初始阈值P<0.001,簇水平P<0.05),但左侧颞上回及左侧岛叶的zCBF值与临床资料和神经心理学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T2DM患者局部脑血流改变先于认知功能变化,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有望用于早期监测T2DM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脑血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