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治疗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福泉 周觉初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45-349,共5页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在临床的应用始于19世纪末对放射线的发现和认识。伦琴(Rotgen)于1895年发现x射线,对医学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贝克勒尔(Becquerel)发现和研究物质的放射性现象;1898年皮埃尔和玛丽·...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在临床的应用始于19世纪末对放射线的发现和认识。伦琴(Rotgen)于1895年发现x射线,对医学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贝克勒尔(Becquerel)发现和研究物质的放射性现象;1898年皮埃尔和玛丽·居里(Pierre和MarieCurie)夫妇提炼出放射性镭。不久镭辐射用于治疗恶性疾病,拉开了放射线用于肿瘤治疗的序幕。1899年世界上报告了第一例用放射治疗治愈的肿瘤患者。1910年应用镭针和镭管插入人体疾病部位治疗肿瘤,开始了镭近距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体表监测技术引导的放射治疗应用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晶 陈琬琦 +1 位作者 侯晓荣 邱杰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光学体表监测技术(surfac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SGRT)是一种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连续体位监测的无辐射、无创性技术,通过先进的3D光学表面定位及追踪技术,快速获取患者的体表轮廓信息,生成高精度的3D体表轮廓,可在放射治... 光学体表监测技术(surfac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SGRT)是一种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连续体位监测的无辐射、无创性技术,通过先进的3D光学表面定位及追踪技术,快速获取患者的体表轮廓信息,生成高精度的3D体表轮廓,可在放射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放射治疗的精准性。SGRT已广泛应用于乳腺、颅内、头颈和四肢等不同部位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其优势在于减少初始摆位误差、实时监测治疗过程,并与呼吸门控和深吸气屏气治疗技术相结合。SGRT还可通过减少锥形束CT的使用进而降低辐射剂量,提高患者应用固定装置的舒适性,提升临床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等。本文阐述SGRT常用系统及其临床应用,并探讨其局限性和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体表监测技术 表面成像 放射治疗 表面引导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治疗新技术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孟庆宇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433-437,共5页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发展中国家女性肿瘤中居第2位。宫颈癌以鳞癌常见,以局部侵犯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为主。传统意义上的局部晚期宫颈癌包括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F...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发展中国家女性肿瘤中居第2位。宫颈癌以鳞癌常见,以局部侵犯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为主。传统意义上的局部晚期宫颈癌包括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FIGO)分期ⅡB及以上的病变,包括ⅡB、ⅢA、ⅢB、ⅣA期。由于宫颈癌病灶大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有专家建议将IB2和ⅡA2也归于局部晚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宫颈癌 放射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ckmate2用于放射治疗加速器输出剂量检测的可行性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浪 杨波 +7 位作者 孙玉亮 孙显松 王欣海 李文博 姜斐 李楠 邱杰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Checkmate 2作为日检工具用于放射治疗加速器输出剂量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第277号报告建议方法刻度Varian 2300CD加速器的两档光子线6、15 MV及五档电子线6、9、12... 目的探讨Checkmate 2作为日检工具用于放射治疗加速器输出剂量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第277号报告建议方法刻度Varian 2300CD加速器的两档光子线6、15 MV及五档电子线6、9、12、16、20 Me V,每日分别使用指型电离室和Checkmate 2测量各档能量100 MU的输出量,得出各自剂量偏差,最大允许偏差为±2%。分别实测环境温度气压值和读取Checkmate 2温度气压显示值,计算温度气压修正因子。连续进行3个月工作日共66次测量,比较每日各档能量测量值以及温度气压修正准确性。结果各档能量的电子线及X射线的Checkmate 2与指型电离室测量结果均满足绝对剂量偏差不超过2%的标准,且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测及Checkmate 2测量得出的平均温度气压修正因子分别为1.032±0.007和1.033±0.00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2);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92,P=0.000)。结论 Checkmate 2可真实反映加速器剂量输出的大体趋势,且测量工作耗时短、操作简便,是直线加速器晨检剂量输出检测的良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 晨检 输出剂量 Checkmate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治疗技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显松 王欣海 +4 位作者 管秋 于浪 杨志伟 邱杰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464-466,共3页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一项需要放疗医师、物理师、技师密切合作完成的多环节流程。放疗技师是放疗计划的最终实施者,其基础知识、工作能力与敬业程度直接关系到放射治疗的效果,是影响放射治疗质控的最重要环节之...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一项需要放疗医师、物理师、技师密切合作完成的多环节流程。放疗技师是放疗计划的最终实施者,其基础知识、工作能力与敬业程度直接关系到放射治疗的效果,是影响放射治疗质控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2011年进行了中国内地第6次放疗人员及设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2006年相比,放疗单位增加210个,放疗人员增长约63%,达到30985位,其中放疗技师增加1544人,达到6103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放疗技师 人才培养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垂体巨大腺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效果分析
6
作者 连欣 沈晶 +4 位作者 孙显松 杨波 孙玉亮 沈捷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117-123,共7页
目的分析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治疗垂体巨大腺瘤的临床实践经验,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接受直线加速器6 MV-X线调强放射治疗(56~60 Gy/28~30次,5次/周)的垂体巨大腺瘤患者... 目的分析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治疗垂体巨大腺瘤的临床实践经验,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接受直线加速器6 MV-X线调强放射治疗(56~60 Gy/28~30次,5次/周)的垂体巨大腺瘤患者资料,以肿瘤生长控制率、激素缓解率、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为指标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共1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为32岁。肿瘤生长控制率为93.3%(11例部分缓解,3例肿瘤稳定,1例发展为垂体癌);7例功能性垂体巨大腺瘤患者中,1例激素水平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均达到肿瘤部分缓解(中位缓解时间为5个月),缓解率及缓解时间均优于未使用替莫唑胺者。放射治疗后随访期内,4例患者出现新发垂体功能受损,未出现新发或进一步加重的视力减退及视野受损。结论调强放射治疗是垂体巨大腺瘤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替莫唑胺联合应用可加快肿瘤体积缩小、缓解占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垂体巨大腺瘤 调强放射治疗 替莫唑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8
7
作者 连欣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97-201,共5页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 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 )按病理类型大体可分为生殖细胞瘤( germinoma )、非生殖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 non-ger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 NGGCT)及多种成分的混合性肿瘤,其中生殖细胞瘤约占2/3...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 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 )按病理类型大体可分为生殖细胞瘤( germinoma )、非生殖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 non-ger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 NGGCT)及多种成分的混合性肿瘤,其中生殖细胞瘤约占2/3。以往多认为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在东亚地区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但最新数据显示,其在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地区年发病率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相似(0.189/10万和0.148/10万),儿童及青少年是高发人群,男女发病率比约为3∶1[1]。因其发病率低,国际上几乎没有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对其诊疗进行研究,而回顾性报道较多,本文参考近年来发表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有关文献,对其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生殖细胞瘤 放射治疗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新技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伟平 胡克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00-304,共5页
胰腺癌占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的2.2%,发病率位居第13位,死亡率位居第8位。手术是胰腺癌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在确诊时尚可手术的患者不足20%。对于可切除的胰腺癌,术后的辅助放化疗可以提高胰腺癌的总生... 胰腺癌占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的2.2%,发病率位居第13位,死亡率位居第8位。手术是胰腺癌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在确诊时尚可手术的患者不足20%。对于可切除的胰腺癌,术后的辅助放化疗可以提高胰腺癌的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 调强放疗 立体定向放疗 术中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和剂量率对宫颈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沈捷 明越 +9 位作者 汤贤超 胡克 刘志凯 孙显松 李文博 杨志伟 姜菲 李楠 李利民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宫颈癌细胞株在不同剂量和剂量率射线照射下的放射敏感性特点。方法选取3种宫颈癌细胞株:CaSki、HeLa和SiHa细胞株,建立3种细胞放射敏感性模型,运用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不同剂量和剂量率照射下3种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及其差...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宫颈癌细胞株在不同剂量和剂量率射线照射下的放射敏感性特点。方法选取3种宫颈癌细胞株:CaSki、HeLa和SiHa细胞株,建立3种细胞放射敏感性模型,运用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不同剂量和剂量率照射下3种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及其差别。结果 3种宫颈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参数如下:CaSki细胞在2 Gy照射后的存活分数为57.37%,HeLa细胞为70.62%,SiHa细胞为74.77%,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CaSki、HeLa、SiHa细胞在不同剂量率200、400、600 cGy/min照射后的存活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宫颈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以CaSki为最高,HeLa次之,SiHa最低。本研究所用剂量率对3种细胞的存活分数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敏感性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生殖细胞瘤治疗失败3例分析及规范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连欣 沈晶 +6 位作者 张福泉 刘楠 孙玉亮 杨志伟 姜斐 李楠 张明杰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456-458,共3页
颅内生殖细胞瘤是儿童及青少年好发的颅内恶性肿瘤,常见于鞍上下丘脑、松果体及基底节区。临床表现有中枢性尿崩症、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梗阻性脑积水及偏瘫等。颅内生殖细胞瘤对放射治疗非常敏感,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根治手段,治愈率高... 颅内生殖细胞瘤是儿童及青少年好发的颅内恶性肿瘤,常见于鞍上下丘脑、松果体及基底节区。临床表现有中枢性尿崩症、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梗阻性脑积水及偏瘫等。颅内生殖细胞瘤对放射治疗非常敏感,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根治手段,治愈率高。本科室曾报道1999—2007年间收治的74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其1、5、10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9%和97%、96%和90%、93%和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生殖细胞瘤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科研辐照平台的建立及辐射场参数测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志凯 刘峡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目的 建立基于医用加速器的高精度科研辐照平台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针对科研常用的细胞培养皿设计并制作模体;针对模体设置加速器参数,搭建辐照平台;对该平台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均匀性、安全性等参数进行测量及评价。结果 本平台... 目的 建立基于医用加速器的高精度科研辐照平台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针对科研常用的细胞培养皿设计并制作模体;针对模体设置加速器参数,搭建辐照平台;对该平台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均匀性、安全性等参数进行测量及评价。结果 本平台在剂量率为600 MU/min时,处方剂量在0.5-20 Gy之间,平均剂量偏差在2%以内;处方剂量在50 Gy水平,平均剂量偏差为3%-5%。在处方剂量为2 Gy,剂量率分别为100、200、300、600、1000 MU/min水平时,辐射场平均剂量偏差在2%以内。在处方剂量为2 Gy、剂量率为600 MU/min水平时,同一培养皿内最大剂量点与最小剂量点剂量差值为0.05 Gy;中央培养皿、侧边培养皿及边角培养皿辐射场实际剂量为(2.005±0.012)、(2.002±0.006)、(2.006±0.012)Gy。本平台在正常操作时,操作室受照剂量接近自然本底剂量;非正常操作时,在处方剂量为10 Gy、剂量率为600 MU/min的情况下工作,距模体10、20、30、50、100、200 cm位置及加速器迷路内的辐照剂量分别为(0.055±0.002)、(0.032±0.002)、(0.023±0.002)、(0.016±0.001)、(0.006±0.001)、(0.004±0.001)、(0.002±0.001)Gy。结论 该平台具有高剂量精度、高辐射场均匀性、剂量率灵活可调的特点,并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科研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平台 电离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放射肿瘤学(第3版)
12
作者 晏俊芳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474-474,共1页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机械工艺等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恶性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的放疗技术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在其治疗过程中应用到放疗,且...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机械工艺等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恶性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的放疗技术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在其治疗过程中应用到放疗,且有些肿瘤通过单纯放疗即能达到治愈。但放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并不为其他学科医师所熟知,即使在本学科内,能从放射生物、放射物理、临床多角度将其熟练掌握的放疗医师也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肿瘤学 临床 恶性肿瘤患者 放疗技术 计算机技术 单纯放疗 新兴学科 放射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自适应放疗技术治疗局部进展期宫颈癌一例
13
作者 王光宇 晏俊芳 +6 位作者 汪之群 张宇 孙显松 李晶 李文博 杨波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1101-1105,共5页
在线自适应放疗技术是继调强放疗技术后的革命性进步,目前国内首个基于迭代锥形束CT(iterative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iCBCT)的人工智能在线自适应放疗平台在北京协和医院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报道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 在线自适应放疗技术是继调强放疗技术后的革命性进步,目前国内首个基于迭代锥形束CT(iterative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iCBCT)的人工智能在线自适应放疗平台在北京协和医院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报道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首次采用基于iCBCT的在线自适应放疗技术治疗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1例,治疗后患者症状达到临床完全缓解且仅发生1级下消化道不良反应(腹泻),未出现1级及以上的血液学、泌尿生殖系统及其他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本文就该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及随访展开讨论,以期为后续大规模应用该技术提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在线自适应放疗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断层调强与固定野调强技术在全乳放疗中的近期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侯晓荣 杨波 +5 位作者 刘志凯 胡克 晏俊芳 沈晶 邱杰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目的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FF-IMRT)的近期疗效和早期临床反应.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本院使用HT(HT组)和FF... 目的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和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FF-IMRT)的近期疗效和早期临床反应.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本院使用HT(HT组)和FF-IMRT(FF-IMRT组)进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24例,每组12例,术后病理分期0~ⅡB期,全乳放疗剂量46~50 Gy/23~25次.其中接受化疗者11例(45.8%),接受内分泌治疗者18例(75%).对两组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进行评估,对放疗毒性反应及美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与FF-IMRT组相比,HT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 105%、PTV110%高剂量区减少(P =0.000,P=0.023),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度改善(P =0.003,P=0.002).患侧肺的V5、V20、Dmean(P=0.002,P=0.001,P=0.000),双肺的V5、V20、Dmean(P=0.010,P=0.002,P=0.009)及心脏的V5、V20 (P =0.033,P=0.030)等受量降低.HT组出现Ⅰ、Ⅱ级放射性皮炎者分别有10例(83.3%)、2例(16.7%),FF-IMRT组出现Ⅰ、Ⅱ级放射性皮炎者分别有11例(91.7%)、1例(8.3%);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放射性肺炎.HT组患者美容效果为满意者12例(100%),FF-IMRT组美容效果为满意者11例(91.7%).两组患者的近期不良反应和美容效果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HT与FF-IMRT技术进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可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长期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随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保乳治疗 固定野调强放疗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铅门尺寸技术在宫颈癌容积调强计划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庞廷田 杨波 +3 位作者 刘楠 刘峡 邱杰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患者容积调强计划设计中靶区横向宽度与最优X方向铅门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CT图像制作不同X方向铅门大小的容积调强计划,通过对同一患者的不同计划进行剂量学比较,找到其最优X方向铅门大小...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患者容积调强计划设计中靶区横向宽度与最优X方向铅门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CT图像制作不同X方向铅门大小的容积调强计划,通过对同一患者的不同计划进行剂量学比较,找到其最优X方向铅门大小。最后通过不同患者靶区体积与最优铅门大小的关系,拟合关于靶区横向宽度与最优铅门大小的函数方程。结果在宫颈癌容积调强计划设计时,随着靶区横向宽度的变化,得到的最优铅门大小也随之改变。通过对不同靶区体积进行变化铅门的容积调强计划设计并比较分析,得到靶区横向宽度(x)与最优铅门大小(y)存在一定的关系,最终拟合得到函数方程:y=-0.0033x2+0.7132x+3.6322。结论宫颈癌术后患者靶区横向宽度和最优铅门大小之间存在定量函数变化关系,可将其应用于临床,以指导宫颈癌术后患者容积调强计划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容积调强 固定铅门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维电离室矩阵对后装剂量分布的验证 被引量:6
16
作者 于浪 杨波 +4 位作者 庞廷田 李文博 刘建纯 邱杰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电离室矩阵系统MatriXX用于近距离治疗剂量分布验证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井式电离室测量有效测量点60 s的照射量,结合电离室本身的刻度因子及环境修正因子计算出放射源192Ir的活度。使用该放射源通过Valencia皮肤施源器、等... 目的探讨二维电离室矩阵系统MatriXX用于近距离治疗剂量分布验证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井式电离室测量有效测量点60 s的照射量,结合电离室本身的刻度因子及环境修正因子计算出放射源192Ir的活度。使用该放射源通过Valencia皮肤施源器、等效固体水模,完成对EBT3免洗胶片的刻度,获取剂量灰度曲线,找到经过Valencia皮肤施源器均整后的192Ir辐射野中轴的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age depth dose,PDD)曲线后,即可对MatriXX进行刻度,得到剂量刻度因子Kuser。采用Freiburg Flap施源器和插植针及固体水建立模体,获取CT图像,在计划系统内完成管道重建以及剂量分布计算,传输至后装治疗机执行计划,通过MatriXX获取特定冠状层面内的剂量分布与计划系统所得剂量分布进行比较,利用软件分析测量与计划剂量分布结果。结果经Valencia皮肤施源器均整后的192Ir辐射场的剂量分布类似加速器的射野,横向及纵向对称性分别为0.17%和0.16%,PDD参考剂量点位于施源器表面下3 mm处,施源器表面下11.6 mm处的PDD为46.5%。经该辐射场刻度的MatriXX测量的剂量分布与治疗计划系统模体中计算平面相比较,γ分析(3 mm/3%)结果显示,γ≤1的剂量点所占比例为97.67%,绝对点剂量与治疗计划系统内剂量偏差保持在±5%以内。结论 MatriXX作为近距离治疗剂量分布的验证工具具有重复性好、避免使用胶片验证的成本损耗等优点,是目前较为快速、便捷的近距离治疗剂量学质量保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源器 近距离计划验证 后装剂量分布 二维电离室矩阵 胶片剂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2加权成像及弥散加权成像的图像纹理分析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疗效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苏佰燕 戚亚菲 +3 位作者 管慧 何泳蓝 薛华丹 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713-720,共8页
目的探讨MRI检查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图像纹理参数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放化疗的宫颈鳞状细胞... 目的探讨MRI检查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图像纹理参数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放化疗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并根据其预后分为疾病进展组和疾病稳定组。采用TexRAD软件对两组患者放化疗前T2WI、DWI序列图像进行纹理分析,得到空间尺度滤波器(spatial scale filter,SSF)半径值为2、4、6的图像纹理参数。比较两组患者图像纹理参数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图像纹理参数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放化疗疗效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图像纹理参数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疾病进展的性能。结果共121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疾病进展组46例,疾病稳定组75例。T2WI序列图像中,疾病进展组与疾病稳定组患者的图像纹理参数均值(SSF2、SSF4、SSF6)、偏度(SSF2、SSF4)、熵(SSF4、SSF6)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DWI序列图像中,疾病进展组与疾病稳定组患者的图像纹理参数均值(SSF2、SSF4、SSF6)、偏度(SSF4、SSF6)、峰度(SSF2、SSF4)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WI序列图像纹理参数均值(SSF2、SSF4、SSF6)及DWI序列图像纹理参数均值(SSF2、SSF6)、熵(SSF2、SSF4、SSF6)、偏度(SSF4、SSF6)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疗效具有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图像纹理参数均值(T2WI-SSF2、T2WI-SSF4、T2WI-SSF6、DWI-SSF2、DWISSF6)、偏度(DWI-SSF6)可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的疾病进展,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25~0.746。其中,均值(T2WI-SSF4)的预测效能最高(AUC:0.746),其次为均值(T2WI-SSF2,AUC:0.725)、均值(T2WI-SSF6,AUC:0.703)。结论基线MRI检查T2WI、DWI图像纹理参数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疗效具有相关性,其均值、偏度可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疾病进展,且以均值的预测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图像纹理分析 T2加权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图像引导在宫颈癌腔内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晏俊芳 胡克 +4 位作者 于浪 侯晓荣 沈捷 刘志凯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CT图像引导在宫颈癌腔内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4月至8月间本科收治的所有需用Fletcher施源器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共92例,首次腔内放疗施源器置入术后,治疗计划设计前行CT扫描。三维方向测量CT图像中宫腔管长度及... 目的探讨CT图像引导在宫颈癌腔内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4月至8月间本科收治的所有需用Fletcher施源器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共92例,首次腔内放疗施源器置入术后,治疗计划设计前行CT扫描。三维方向测量CT图像中宫腔管长度及宫体倾角,记录子宫穿孔及其他施源器位置不佳病例并归类分析。结果 92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子宫穿孔,发生率为3.3%,均为无症状性,为所有患者中子宫后倾角度最大的3例。其他施源器位置不佳患者26例(28.3%),其中宫腔管距宫底距离过近且邻近小肠者13例,宫腔管位置偏离宫腔中心未达穿孔者9例,宫腔管距离宫底过远者4例。发现施源器位置得当,但宫体小且被乙状结肠包绕距离过近者1例。结论将CT模拟影像引入二维腔内放疗定位能及时发现子宫穿孔及其他施源器位置不佳情况,据此调整二维腔内放疗计划并指导下次施源器置入角度,方便快捷,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二维腔内放疗 计算机断层扫描 子宫穿孔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精确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克 侯晓荣 +3 位作者 张福泉 杨波 戴梦华 赵林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71-376,共6页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精确放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接受精确放疗的胰腺癌患者102例,其中根治性放疗54例,辅助性放疗48例;三维适形放疗平均16例,调强放疗86例;中位放疗剂量50 Gy,1.8~2.2 Gy/次.13例同步卡培他滨...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精确放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接受精确放疗的胰腺癌患者102例,其中根治性放疗54例,辅助性放疗48例;三维适形放疗平均16例,调强放疗86例;中位放疗剂量50 Gy,1.8~2.2 Gy/次.13例同步卡培他滨化疗.结果 所有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14±1.2)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free survival,PFS)为(9±1.1)个月.1、2、5年生存率分别为63.3%、22.6%、10%.毒性反应包括3级消化道毒性5例,未发生3、4级血液学和4级消化道毒性反应.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前体重下降>5 kg(P <0.0001)、T分期(P =0.011)、TNM分期(P =0.007)、是否行肿瘤切除术(P =0.001)是影响OS的预后因素,同时也是PFS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切除术是OS的预后因素(x2=5.416,P=0.020).结论 在胰腺癌的根治性放疗和辅助性放疗中,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都可以较好地耐受,3、4级毒性反应较少,为放化疗同步及肿瘤放疗剂量的提升提供了可行性;手术切除提高了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志凯 杨波 +3 位作者 胡克 侯晓荣 邱杰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97-403,共7页
目的 总结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多种良恶性肿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方案治疗前列腺癌33例、多发脑转移癌23例、生殖细胞瘤15例、乳腺癌24例、胰腺癌19例及侵袭性... 目的 总结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多种良恶性肿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方案治疗前列腺癌33例、多发脑转移癌23例、生殖细胞瘤15例、乳腺癌24例、胰腺癌19例及侵袭性垂体瘤19例,总结螺旋断层调强放疗相较于传统加速器调强放疗的优势.结果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对于多种肿瘤在靶区均匀性及适形度、剂量分级给予、危及器官受量、射野衔接方面较传统加速器调强放疗具有优势.靶区内无低于处方剂量95%及高于处方剂量105%的区域,80%处方剂量等剂量曲线能够与靶区高度适形;靶区内根据临床需要能够实现3~5个不同剂量级别同步给予;危及器官受量较传统调强放疗下降10%~20%;无需射野衔接,克服了传统放疗射野衔接时出现的冷区/热区问题.结论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在治疗复杂靶区、超长靶区、瘤区同步加量及重要危及器官保护等方面具有比传统加速器明显的放射物理学优势,并可能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螺旋断层调强放疗针对不同病种的临床优势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 同步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