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输血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戴佳原 徐胜勇 +4 位作者 徐军 刘业成 刘继海 朱华栋 于学忠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84-387,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输血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10月各病区临床输血情况进行分析,并与2014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本院急诊科用血主要集中在急诊治疗室,其红细胞输注量占急诊科总输注量的6... 目的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输血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10月各病区临床输血情况进行分析,并与2014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本院急诊科用血主要集中在急诊治疗室,其红细胞输注量占急诊科总输注量的65%,血浆输注量占28%,血小板输注量占78%,输血患者多为慢性病患者;2015年1月至10月较2014年同期人均(红细胞、血浆和单采血小板分别为6.02 U比5.10 U、8.26 U比7.37 U、2.48 U比2.08 U)、次均(红细胞、血浆和单采血小板分别为3.07 U比3.04 U、6.80 U比6.23 U、1.21 U比1.16 U)输血量均有所增加。结论诸多因素造成急诊治疗室用血量大,今后应严格把握输血指征,践行合理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输血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协和医院首批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基本需求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段艳平 曹锦亚 +4 位作者 魏镜 蒋静 赵晓晖 耿文奇 朱华栋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基本需求,为全球抗疫医疗队提供借鉴。方法设计半结构式定性访谈提纲,包括:(1)工作层面:发热门诊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和安全保障;(2)生活层面:饮食、睡眠和身体舒适度;(3)心理层面:...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基本需求,为全球抗疫医疗队提供借鉴。方法设计半结构式定性访谈提纲,包括:(1)工作层面:发热门诊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和安全保障;(2)生活层面:饮食、睡眠和身体舒适度;(3)心理层面:情绪、压力、应对方式和人际资源等开放式问题。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首批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基本需求进行开放式电话访谈。结果共37名医务人员接受访谈,其中男性8人(21.6%),女性29人(78.4%);医生16人(43.2%),护士19人(51.4%),医技2人(5.4%)。工作层面,建议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连续工作时间为4~6 h,可设定备班岗应对不同工作强度,应准备充足的防护物资以保障其生命安全;生活层面,根据班次时间提供工作餐是保证饮食的关键,提供临时助眠药可保证其充分的休息;心理层面,医务人员的紧张、担忧等负面情绪反应较常见,家人和同伴支持是重要资源,运动有助于缓解身体不适和不良情绪,心理支持有助于减轻医务人员的情绪反应。结论满足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基本需求对疫情防控意义重大,保证医务人员得到充分休息,提供足够的防护物资,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同时关注其心理状态并主动提供心理支持是取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胜利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门诊 医务人员 基本需求 心理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誉、责任与使命:1925年北京协和医院教学剪影 被引量:1
3
作者 景泉 刘继海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158-164,共7页
通过回顾和研读相关史料,展现1925年北京协和医院先进且卓有成效的临床教学剪影。实践证明,近百年前北京协和医院的临床教学已具备国际水准,其病例讨论、多学科联合查房、跨学科教学、医护协同教学及针对住院医师的多种胜任能力培养等,... 通过回顾和研读相关史料,展现1925年北京协和医院先进且卓有成效的临床教学剪影。实践证明,近百年前北京协和医院的临床教学已具备国际水准,其病例讨论、多学科联合查房、跨学科教学、医护协同教学及针对住院医师的多种胜任能力培养等,在今天看来仍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许多当时对教学充满热情的医生和积极参与教学的医学生,后来均成为了各领域的医学大家。以教学为荣誉、责任与使命的精神深入协和传承,百年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院 临床教学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 被引量:22
4
作者 胡英莉 黄静雅 +1 位作者 邱丽娜 明亚燃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应用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毕业后在急诊科工作3年内的低年资护士共37名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18名)和干预组(1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干预组参加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采用主观...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应用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毕业后在急诊科工作3年内的低年资护士共37名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18名)和干预组(1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干预组参加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评价培训的效果。结果客观评价中应对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在主观评价中"在临床紧急情况下,能分析和确定出首要危机"、"工作中我能发现问题并在临床实践中,试图寻找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我能胜任临床带教工作"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有助于提高培训效果和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低年资护士 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 在职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双双 田敬 +1 位作者 徐辰 余丽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量表(CTDI-CV)对北京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16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 目的:调查和分析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量表(CTDI-CV)对北京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16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CTDI-CV总分为(236.72±33.34)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各特质均为中等水平。不同年龄中,30~39岁与≥40岁两组年龄段的"开放思想"特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与未接受过评判性思维培训的急诊科护士"开放思想""自信心"和"分析能力"3个特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有待提高;急诊科管理者须加强相关方面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判性思维 急诊科护士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专科医联体模式在下游医院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4
6
作者 姜辉 韩蒙蒙 +6 位作者 徐军 朱华栋 刘继海 于学忠 孙佳 卢艳丽 史迪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1231-1237,共7页
目的评估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北京市隆福医院“点对下游医院多科室”急诊专科医联体模式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1月北京市隆福医院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建立急诊专科医联体,将患者分为建... 目的评估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北京市隆福医院“点对下游医院多科室”急诊专科医联体模式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1月北京市隆福医院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建立急诊专科医联体,将患者分为建立前组(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和建立后组(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疾病谱、接受检查/治疗情况及院内死亡率。结果共350例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ICU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前组126例,建立后组224例(其中162例为医联体转诊患者)。建立前组患者疾病谱主要由常见的危重症疾病构成,其中占比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急性心血管疾病(34.1%)、重症肺炎(25.4%)、外科手术后(19.0%),建立后组患者疾病谱多样性增加,其中占比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重症肺炎(31.2%)、肾功能衰竭(13.8%)、急性脑血管病(9.8%)。相较于建立前组,建立后组年龄降低[68.50(57.00,79.00)岁比78.00(68.25,84.00)岁,P<0.001],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18.00(14.00,24.00)分比15.00(12.00,22.75)分,P=0.005],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5.00(3.00,7.25)分比3.00(2.00,6.00)分,P<0.001],中心静脉置管(52.7%比20.6%,P<0.001)、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22.3%比4.0%,P<0.00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21.4%比11.9%,P=0.037)、去甲肾上腺素(17.0%比7.1%,P=0.015)的比例均显著升高,住院时间[(11.61±9.41)d比(10.06±7.63)d,P=0.260]、住院费用[(18982.35(9251.80,51677.59)元比39113.11(19500.03,68981.90)元,P=0.067]、院内死亡率(12.1%比10.3%,P=0.753)均无显著变化。此外,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后,北京市隆福医院ICU收治了25例疑难病患者(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前无疑难病患者),并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其中实施床旁支气管镜操作9例,床旁超声检查10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SOFA评分等因素后,建立急诊专科医联体对ICU患者院内死亡率无显著影响(OR=0.994,95%CI:0.401~2.464,P=0.990)。结论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北京市隆福医院“点对下游医院多科室”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后,在北京市隆福医院ICU患者病种复杂程度及危重程度增加的同时,患者院内死亡率无明显增加。急诊专科医联体可能有助于提升下游医院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专科医联体 转诊 下游医院 序贯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冯秀敏 李静 +1 位作者 李凡 李树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4期185-188,共4页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并制订提升灾害护理能力的策略。方法2018年6月—7月对15名国内灾害救援专家进行一对一的访谈,采取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在灾害救护方面具有优势;急诊科护士应具备多样...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并制订提升灾害护理能力的策略。方法2018年6月—7月对15名国内灾害救援专家进行一对一的访谈,采取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在灾害救护方面具有优势;急诊科护士应具备多样化的灾害护理能力;急诊科护士灾害救护能力有待提高,培训体系尚待完善。结论医院管理者及医学教育者可构建国内灾害护理培训管理体系,培养灾害救护队伍,提升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灾害护理能力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入口-通过-出口”概念模型缓解急诊科拥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马俊 杨霞 周文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2期219-222,共4页
对"入口-通过-出口"概念模型的内容及应用进行综述,为管理者科学地分析导致拥挤的原因、预测拥挤的发生、研制拥挤评估工具、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入口-通过-出口” 急诊科拥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专业领导力课程设置调查 被引量:11
9
作者 罗林枝 原铭贞 +11 位作者 赵峻 管远志 龙笑 黄晓明 邴钟兴 张晖 余可谊 王储 吴南 刘继海 周欣 潘慧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77-479,共3页
现代医学发展阶段,生物科学迅猛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向医学的广泛渗透,正在给医学和医疗卫生体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医生的角色也在逐渐转变。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要求: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无论面对社区... 现代医学发展阶段,生物科学迅猛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向医学的广泛渗透,正在给医学和医疗卫生体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医生的角色也在逐渐转变。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要求: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无论面对社区管理、病区管理或是医疗团队管理,都需要医生具备较强的领导力,从而在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教育 领导力课程 北京协和医院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医学在协和
10
作者 马遂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2-24,共3页
临床医学的早期,医生们看的绝大多数是急诊。北京协和医院初创时虽也有病房和普通门诊,但急诊仍是最多最重要的业务。在那个年代,各科总住院医挑着急诊大梁,在号称一年只培养一个人的时代,他们在这里服务,也在这里实现他们自己称... 临床医学的早期,医生们看的绝大多数是急诊。北京协和医院初创时虽也有病房和普通门诊,但急诊仍是最多最重要的业务。在那个年代,各科总住院医挑着急诊大梁,在号称一年只培养一个人的时代,他们在这里服务,也在这里实现他们自己称之为“脱胎换骨”的蜕变。那时的分科没现在这么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北京协和医院 临床医学 普通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转运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5
11
作者 史冬雷 张红梅 +5 位作者 高健 华小雪 贾征 侯镔芮 朱槿 胡英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5期639-642,共4页
目的:构建并实施危重症患者分级转运模式,评价该模式的实施效果,为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提供安全的转运模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3月从急诊抢救室转运的358例危重症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7-9月的360例危重症患者设为... 目的:构建并实施危重症患者分级转运模式,评价该模式的实施效果,为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提供安全的转运模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3月从急诊抢救室转运的358例危重症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7-9月的360例危重症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转运,实验组实施分级转运模式,转运前通过转运评估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级,分为Ⅰ、Ⅱ、Ⅲ级,转运人员、转运仪器设备和药品根据病情进行分级准备。结果:实施分级转运模式后,实验组转运至CT室、重症监护病房、介入室和手术室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至普通病房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其中,与病情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为2.8%(χ2=6.19,P<0.05);与转运人员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为7.2%(χ2=4.94,P<0.05);与仪器设备和药品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为3.9%(χ2=5.27,P<0.05)。结论:实施分级转运模式减少了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了转运时间,保证了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转运模式 急诊危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分诊人员资质与培训现状调查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玉乐 史冬雷 +2 位作者 胡英莉 李凡 黄静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2期5-8,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对急诊分诊人员的资质和培训现状,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对参加国际急诊高峰论坛的、国内113家三级、二级医院的28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43.62%、44.68%的护理人员所在医院对分诊... 目的了解医院对急诊分诊人员的资质和培训现状,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对参加国际急诊高峰论坛的、国内113家三级、二级医院的28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43.62%、44.68%的护理人员所在医院对分诊护士的工作年限要求为≥2或≥5年,60.64%医院对分诊护士的学历要求是大专及以上,职称要求是护士及以上(50.71%);不同级别医院对分诊人员的工作年限、学历要求,以及从事分诊工作前经过专门考核、医院制定有规范的分诊护士培训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人员对现有分诊培训内容满足临床需求、医院制定分诊入职标准的认同率有差异(P<0.05,P<0.01);对分诊护士进行系统和规范的培训、制定省或市级统一的分诊入职标准、医院有明确的分诊护士入职标准、培训结束后考核、分诊护士持有上岗证的认同率无差异(均P>0.05)。结论目前急诊分诊从业人员的资质普遍较低,培训时间短且内容不全面;护理人员对于建立统一、规范的急诊分诊培训体系和考核标准认同率较高。因此,应尽快建立并完善国内关于急诊分诊人员培训和资质认证方面的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分诊 培训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就诊流程满意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文华 史冬雷 +3 位作者 田丽源 郁枫 胡英莉 刘晓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5期51-53,64,共4页
目的调查患者对急诊就诊流程的满意度,分析该流程的不足,优化急诊就诊流程。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急诊就诊流程满意度调查表对急诊就诊的1 425例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导诊台、建卡挂号处、分诊台、候诊区、抽血处、输液室设施标识满... 目的调查患者对急诊就诊流程的满意度,分析该流程的不足,优化急诊就诊流程。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急诊就诊流程满意度调查表对急诊就诊的1 425例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导诊台、建卡挂号处、分诊台、候诊区、抽血处、输液室设施标识满意率均在70.00%以上;导诊、建卡挂号、分诊等流程等候时间满意率均在70.00%以上;而候诊及使用平车等候时间满意率仅56.56%和57.60%;80.00%以上患者在导诊、建卡挂号、分诊、抽血、输液流程等候时间<5min,而27.68%患者候诊时间>10min。就诊最不便的流程包括候诊、平车使用、抽血及输液4方面。结论急诊科亟需改善抽血处、候诊区、输液室的设施标识,缩短候诊及平车使用流程的等候时间,大力改进急诊就诊流程不便之处,持续优化急诊就诊流程,以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就诊流程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分诊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被引量:60
14
作者 孙红 绳宇 周文华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3期58-60,共3页
目的制定病情分诊标准,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方法根据危急、危重、紧急、不紧急4类病情制定急诊分诊标准并实施。结果实施分诊标准后,患者满意率较实施前同期明显提高,仅1例患者对候诊时间表示不满。结论急诊分诊标准为危急重症患者提... 目的制定病情分诊标准,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方法根据危急、危重、紧急、不紧急4类病情制定急诊分诊标准并实施。结果实施分诊标准后,患者满意率较实施前同期明显提高,仅1例患者对候诊时间表示不满。结论急诊分诊标准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了最佳的就诊流程,兼顾到普通患者的利益,提高了急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急诊 分诊 分诊标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出现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的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一例
15
作者 梅琦敏 戴佳原 +2 位作者 刘业成 沈敏 朱华栋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6-262,共7页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aHUS)是一种由补体异常所引发的罕见病,临床表现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和急性肾损伤为主要特征。本文报道1例以严重肾功能不全伴双眼视力急进性下降起病的患者,...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aHUS)是一种由补体异常所引发的罕见病,临床表现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和急性肾损伤为主要特征。本文报道1例以严重肾功能不全伴双眼视力急进性下降起病的患者,病程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排除其他疾病后诊断为aHUS。予以激素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降至正常,血浆置换联合依库珠单抗治疗后肾脏功能趋于稳定,血小板恢复正常,但视力无明显改善。本文回顾该患者的诊治历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肾功能不全 视力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的急诊治疗策略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安雷 郭树彬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5期3-5,共3页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甚至致死性的重症感染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30%~50%。以往的临床治疗单纯强调抗感染药等控制感染,不注意免疫支持治疗,是临床常见误区。因此,综合全面的支持治疗是重症肺炎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临床治疗过程中...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甚至致死性的重症感染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30%~50%。以往的临床治疗单纯强调抗感染药等控制感染,不注意免疫支持治疗,是临床常见误区。因此,综合全面的支持治疗是重症肺炎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临床治疗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对致病微生物的控制杀灭,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调节患者的免疫状态。正确认识重症肺炎病理生理实质,有针对性地对因和综合调节、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提高那些"可以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呼吸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疗效比较: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7
作者 李直懋 王丹頔 +3 位作者 张挺 梅琦敏 刘业成 朱华栋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6-415,共10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1日,纳入比较利多卡因、胺碘酮或安慰剂治疗心脏骤停过程中心律失常(顽固性无脉...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1日,纳入比较利多卡因、胺碘酮或安慰剂治疗心脏骤停过程中心律失常(顽固性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所有相关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在心脏骤停中的疗效,主要结局指标为患者出院生存率,次要结局指标为24 h生存率/入院生存率。结果共纳入3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和7篇非随机干预性研究。在RCT研究中,相较于安慰剂,胺碘酮可提高患者24 h生存率/入院生存率(OR=1.32,95%CI:1.12~1.54);而在非随机干预性研究中,未见二者存在显著差异(OR=0.79,95%CI:0.39~1.61)。在RCT和非随机干预性研究中,相较于安慰剂,胺碘酮均未改善患者的出院生存率(OR=1.19,95%CI:0.98~1.44;OR=1.14,95%CI:0.44~2.99)。在非随机干预性研究中,相较于安慰剂,利多卡因既可改善患者24 h生存率/入院生存率(OR=2.36,95%CI:1.47~3.80),也可改善出院生存率(OR=2.10,95%CI:1.21~3.64)。在RCT研究中,未发现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在改善患者24 h生存率/入院生存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OR=1.37,95%CI:0.61~3.06);而在非随机干预性研究中,胺碘酮在改善患者24 h生存率/入院生存率(OR=0.72,95%CI:0.53~0.98)和出院生存率(OR=0.81,95%CI:0.76~0.87)方面均劣于利多卡因。结论关于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疗效的RCT研究数量有限;在RCT研究中,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在改善患者24 h生存率/入院生存率方面无显著差异;而在非随机干预性研究中,相较于胺碘酮和安慰剂,利多卡因可提高患者24 h生存率/入院生存率和出院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胺碘酮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急诊就诊的主诉症状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红 于学忠 +3 位作者 李毅 徐盛勇 须晋 Joseph Walline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总结急诊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主诉症状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急诊科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留观的200例SLE患者主诉症状数目、常见症状分布、初治患者主诉症状分布、发热... 目的总结急诊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主诉症状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急诊科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留观的200例SLE患者主诉症状数目、常见症状分布、初治患者主诉症状分布、发热的病因等方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LE患者急诊就诊时主诉症状以两种症状为多见(47.5%,95/200),发热是最常见症状(58%,116/200);中枢神经系统(38.5%,20/52)、呼吸系统(23.1%,12/52)和消化系统(19.2%,10/52)受累易伴发热;初治SLE患者发热病因多为狼疮活动(78.8%,26/33),非初治SLE患者发热病因多为继发感染(69.9%,58/83);感染性发热患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81.5%,53/65)。结论急诊就诊的SLE患者主诉症状有一定的特点,了解其规律可最大程度避免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急诊 主诉症状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任务分析的急诊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继海 赵连军 +5 位作者 廖万鹏 于学忠 郭树彬 徐腾达 周文华 朱华栋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24-232,共9页
本研究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分析急诊临床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并指导急诊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首先进行本院急诊信息系统的现况调查,形成初步的调研报告,整理急诊信息系统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后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确定急... 本研究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分析急诊临床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并指导急诊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首先进行本院急诊信息系统的现况调查,形成初步的调研报告,整理急诊信息系统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后采用认知任务分析的方法确定急诊临床工作的关键环节并生成任务分析报告,提出改善急诊临床工作效率和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对于急诊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需求;最后完成急诊信息系统的设计。结果显示,本院现有急诊信息系统存在众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方面,在透彻分析急诊临床工作关键环节对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需求的基础上,完成了新的急诊信息系统的搭建,可更好地服务于急诊临床。急诊独特的临床需求需要有针对性的良好的信息系统设计,通过认知任务分析搭建了充分适应急诊临床实践需要的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任务分析 急诊医学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20
作者 高艳霞 李毅 +5 位作者 兰超 李莉 王秀玲 段国宇 黄丽 徐志高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1期101-103,共3页
目的将病例导入式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教学中,分析其培训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1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89人)和对照组(94人)... 目的将病例导入式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教学中,分析其培训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1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89人)和对照组(94人)。实验组的学员临床带教时采用CBL教学法,对照组沿袭临床带教模式。实习结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及急救综合能力考核,对两组考核结果比较,对两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员对两种教学方法认可度,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CBL教学法运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急诊教学中可有效提高达到较传统方法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急诊教学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