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手术室空气压力设计与COVID-19感染控制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伟宾 黄连军 +6 位作者 马晓海 张昆 郁鹏 朱栋梁 史震涛 朱雪清 蒲维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如何避免COVID-19在介入手术室交叉感染。方法2020年2月7至28日对国内16个省、市、自治区68所三级医院介入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空气压力设计情况进行调查,结合介入手术实际及COVID-19防控现状进行分析。结果68所医院介入手术室... 目的探讨如何避免COVID-19在介入手术室交叉感染。方法2020年2月7至28日对国内16个省、市、自治区68所三级医院介入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空气压力设计情况进行调查,结合介入手术实际及COVID-19防控现状进行分析。结果68所医院介入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均无空气负压设计,不具备呼吸道传染病专业防护条件。结论疫情期间增强防控风险意识、加强医疗环境管理、强化感染防护措施、筹划改造、扩建及新建负压介入手术室,有助于降低COVID-19在介入手术室交叉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介入手术室 交叉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桡动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朱雪清 王丽婷 +3 位作者 车向阳 田丽娟 周咏丽 孙晶坤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S1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局部涂抹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桡动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0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按照介入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穿刺前的准备,皮肤消毒,1%利多卡因...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局部涂抹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桡动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0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按照介入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穿刺前的准备,皮肤消毒,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桡动脉穿刺。观察组术前10min给予干预,盐酸奥布卡因凝胶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涂抹,面积大小为4cm×5cm,作用10min后皮肤消毒,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桡动脉穿刺。两组患者均于穿刺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用中心监护仪记录患者穿刺前后的心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的疼痛及穿刺前后心率。结果:观察组在穿刺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前,两组心率无统计学差异。穿刺后,对照组心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局部涂抹经济、简便,可明显减轻患者桡动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性,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布卡因凝胶 桡动脉 穿刺 视觉模拟评分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朱雪清 葛杨 +2 位作者 王丽婷 李萌 武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0期1558-1562,共5页
目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救治的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进行救治,并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 目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救治的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进行救治,并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滞留时间、抢救成功率、从患者到急诊就诊至球囊扩张完成(Door to Balloon)所需要的时间(简称D2B时间)及医护人员的安全态度。结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滞留时间、D2B时间短于疫情前(P<0.05);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认知态度处于较高水平(P<0.05);抢救成功率与疫情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救护品质,也保证了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团队资源管理 急性心肌梗死 绿色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