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复合型精英医学人才培养探索 被引量:9
1
作者 李菁 李航 +8 位作者 杨莹韵 夏鹏 李晓青 李玥 严晓伟 朱惠娟 潘慧 张奉春 张抒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46-50,共5页
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行的复合型医学精英人才毕业后教育项目。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设立了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内科学系在既往住院医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新设立了分层培养模式、阶梯式培养评估反馈体系... 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行的复合型医学精英人才毕业后教育项目。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设立了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内科学系在既往住院医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新设立了分层培养模式、阶梯式培养评估反馈体系、360°评价体系及危重症模拟培训课程等,并在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运行实践进行总结,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医学精英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 分层培养模式 阶梯式培养评估反馈体系 360°评价体系 模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经皮心内膜心肌活检临床操作规范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希奇 田庄 +2 位作者 方全 荆志成 张抒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322-327,共6页
经皮心内膜心肌活检是利用心肌活检钳经外周血管夹取心内膜心肌组织的技术,迄今在临床上应用已超过50年,且相关技术不断更新。目前心内膜心肌活检及心肌病理学诊断已成为诊断心肌炎、心肌病的重要手段。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已进行500余... 经皮心内膜心肌活检是利用心肌活检钳经外周血管夹取心内膜心肌组织的技术,迄今在临床上应用已超过50年,且相关技术不断更新。目前心内膜心肌活检及心肌病理学诊断已成为诊断心肌炎、心肌病的重要手段。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已进行500余例心内膜心肌活检操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特制定经皮心内膜心肌活检临床操作规范,主要包括其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要点、标本处理及术后监测等,并提出了并发症的处理策略。由于经皮心内膜心肌活检具有漏检的可能,需与超声心动图、心脏MRI及心血管病理学等方面专业医师密切配合,以减少漏诊、误诊。建议全国心内科医师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此项检查,以提高我国心肌炎、心肌病的精准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心肌病 心内膜心肌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用诊疗建议(2023) 被引量:10
3
作者 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多学科专家组 王孟昭 张抒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50-59,共10页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尤其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为医务人员现阶段的工作重点。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协和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在结合众多国际循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新型冠...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尤其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为医务人员现阶段的工作重点。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协和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在结合众多国际循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多学科专家组编写了《北京协和医院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用诊疗建议(2023)》。秉承循证、简洁、临床可操作的原则,本诊疗建议对目前最新研究证据进行整合,对于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关键临床问题,结合北京协和医院一线临床工作经验和专家意见给出一定推荐,旨在提升医务人员对新冠病毒感染及其危重症的认识,提高患者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诊疗建议 循证医学 多学科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建议(2023) 被引量:8
4
作者 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建议多学科专家组 曾学军 +1 位作者 张抒扬 杜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60-74,共15页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科学调整,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尤其基层医生已面临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情形。北京协和医院秉承“以人为本、全人照顾”的理念,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科学调整,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尤其基层医生已面临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情形。北京协和医院秉承“以人为本、全人照顾”的理念,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及《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坚持循证、简明、临床可操作的原则,编写了《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建议(2023)》。对于目前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关键临床问题,结合北京协和医院一线工作经验及多学科专家意见,给出了相应诊疗建议。本诊疗建议强调在社区筛查重症高危人群,并尽早予以药物以及加强营养、心理治疗、睡眠支持等非药物干预,构筑家庭、社区、医院三道防线,以期实现“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分级诊疗 循证医学 慢病管理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悸,气促,四肢无力,水肿,喘憋: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合并心脏受累的罕见炎性肌病
5
作者 梁春苏 张旭昌 +10 位作者 张宁 康琳 刘晓红 余嘉奇 刘颖娴 乔琳 杨燕丽 赵肖奕 赵瑞杰 牛娜 闫雪莲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8-255,共8页
本文报道1例因“心悸、气促2年余,四肢无力6个月,水肿、夜间喘憋2个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四肢肌力下降,吞咽肌、呼吸肌受累;同时合并心力衰竭和以房性心律失常为主的多种心律失常;实验室检测可见包括... 本文报道1例因“心悸、气促2年余,四肢无力6个月,水肿、夜间喘憋2个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四肢肌力下降,吞咽肌、呼吸肌受累;同时合并心力衰竭和以房性心律失常为主的多种心律失常;实验室检测可见包括抗线粒体抗体在内的多种自身抗体阳性。经多学科协作诊疗,最终诊断为抗线粒体抗体相关炎性肌病。予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并进行针对肌肉力量的抗阻练习和针对肺功能的康复训练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在该患者的诊疗过程中,紧密围绕患者临床表现逐步厘清病因,发现细微异常临床资料背后的可能原因,并实施有效干预,再次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在老年罕见病诊疗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抗线粒体抗体相关炎性肌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老年患者 医患共同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要点解读 被引量:13
6
作者 田庄 张抒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1-806,共6页
近年来,心力衰竭(下文简称“心衰”)的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慢性心衰的分类、心衰及其合并症的治疗方案等也在不断更新。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心衰的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近年来,心力衰竭(下文简称“心衰”)的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慢性心衰的分类、心衰及其合并症的治疗方案等也在不断更新。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心衰的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制定了《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该指南在心衰分类与分期、评估与诊断、治疗以及中国证据等方面进行了重要更新和优化,为心衰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全面、精细的指导。本文将对指南的主要推荐内容进行解读,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JCS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松 邱露虹 +1 位作者 刘颖娴 徐希奇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0-327,共8页
《2023年JCS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在心肌炎的定义和分类、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诊断标准、诊断流程、治疗及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新诠释,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贴合临床实际的心肌炎诊断和治疗建议。鉴于我国近期无心肌炎相关指导性... 《2023年JCS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在心肌炎的定义和分类、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诊断标准、诊断流程、治疗及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新诠释,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贴合临床实际的心肌炎诊断和治疗建议。鉴于我国近期无心肌炎相关指导性文件发布,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最新心肌炎研究进展,对该指南要点进行全面解读,以期为我国心肌炎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心内膜活检 临床分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近期预后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辉 刘震宇 +2 位作者 张抒扬 沈珠军 方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28-1032,共5页
目的分析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直接PCI的30d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STEMI行直接PCI的患者870例,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92例(≥80岁)和对照组778例(45~79岁),对比... 目的分析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直接PCI的30d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STEMI行直接PCI的患者870例,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92例(≥80岁)和对照组778例(45~79岁),对比2组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药物治疗以及30d预后,分析30d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结果高龄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3dvs 10d,P=0.000),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55%vs59%,P=0.007),心源性休克;急性肾损伤和30d全因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8.5%vs 6.0%,22.8%vs8.6%,19.6%vs 5.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80岁是所有STEMI患者30d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HR=1.898,95%CI:1.030~3.497,P=0.040);而女性(HR=4.894,95%CI:1.572~15.234,P=0.006)和急性肾损伤(HR=10.155,95%CI:3.140~32.837,P=0.000)是高龄组30d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高龄STEMI患者即使接受了直接PCI,其30d全因死亡率仍高于年龄〈80岁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再灌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院关于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指南(二) 被引量:18
9
作者 梁峰 沈珠军 +1 位作者 方全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8期689-692,共4页
I类推荐:①NSTE—ACS患者,如果未行冠脉血管重建治疗、不完全血管重建或血管重建不成功,以及血管重建后症状复发,则住院期控制缺血需要的药物,出院后应该持续,可能需要逐渐增加剂量(C)。@NSTE—ACS发作后的所有患者,应该给予... I类推荐:①NSTE—ACS患者,如果未行冠脉血管重建治疗、不完全血管重建或血管重建不成功,以及血管重建后症状复发,则住院期控制缺血需要的药物,出院后应该持续,可能需要逐渐增加剂量(C)。@NSTE—ACS发作后的所有患者,应该给予口头和书面指导舌下含服或雾化吸入硝酸甘油的使用方法(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实践指南 心肌血运重建术 早期侵入性策略 缺血指导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院关于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指南(一) 被引量:14
10
作者 梁峰 沈珠军 +1 位作者 方全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7期596-601,共6页
2014年美国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临床实践指南,是2007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治疗指南及2012更新版的完全再版。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实践指南 心肌血运重建术 早期侵入性策略 缺血指导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震宇 张抒扬 +3 位作者 沈珠军 范中杰 方全 朱文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以寻找进一步改善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可能途径。方法根据314例接受直接PCI的AMI患者住院期间存活与否,将其分为死亡组(26例)和非死亡组(2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以寻找进一步改善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可能途径。方法根据314例接受直接PCI的AMI患者住院期间存活与否,将其分为死亡组(26例)和非死亡组(2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确定发生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中女性(P=0.017)、年龄>75岁(P=0.004)、3支血管病变(P=0.015)、左主干闭塞(P=0.036)、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90min(P=0.013)、并发心源性休克(P=0.000)显著高于非死亡组患者;而PCI成功(P=0.000)、ST段下降>50%(P=0.000)显著低于非死亡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心源性休克(P=0.000)、女性(P=0.029)、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90min(P=0.035)是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为进一步改善接受直接PCI的AMI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未来治疗的重点在于降低高危(特别是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缩短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以及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和提高心肌水平的再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预测 医院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11
12
作者 梁峰 胡大一 +1 位作者 沈珠军 方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302-309,共8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致死性疾病,虽然其治疗获得进展,但仍然导致很高的死亡率和各种严重并发症.之前由于该病发病率低,缺乏随机试验而仅有有限数量的荟萃分析,IE的指南基本上基于专家意见.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关于IE预...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致死性疾病,虽然其治疗获得进展,但仍然导致很高的死亡率和各种严重并发症.之前由于该病发病率低,缺乏随机试验而仅有有限数量的荟萃分析,IE的指南基本上基于专家意见.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关于IE预防、诊断和治疗指南,推出各种创新理念,包括极高危患者预防性抗生素的限制使用、关注医疗相关IE以及手术最佳时机的确定.但是多种进展要求ESC更新原来的指南,大系列的IE文章发表,包括手术治疗的第一项随机研究;影像诊断的重要进展,尤其核素显像领域;与以前不同指南的巨大差异.另外最近多种新指南确立并强调“心内膜炎团队”,即需要一种多科协作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感染 指南 抗菌疗法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曾勇 王廉一 +3 位作者 朱文玲 方全 张抒扬 郭丽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93-59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6例CHF患者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不同程度MR,将患者分为重度(22例)、中度(34例)、轻度反流(40例)3...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6例CHF患者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不同程度MR,将患者分为重度(22例)、中度(34例)、轻度反流(40例)3组,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将其又分为心脏事件组(36例)和无心脏事件组(60例)。检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结果重度反流组患者为22.9%,中度反流组为35.4%,轻度反流组为41.7%。MR严重程度与患者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以及肺动脉压相关(P<0.05)。心脏事件组和无心脏事件组MR的严重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MR严重程度与患者病死率和再住院率相关(P<0.05)。hs-CRP的浓度随CHF和MR的严重程度增加而明显增加。结论CHF患者常见功能性MR,反流的严重程度与患者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二尖瓣闭锁不全 C反应蛋白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关于冠心病和左室功能障碍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的解读 被引量:11
14
作者 梁峰 胡大一 +1 位作者 沈珠军 方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686-690,共5页
2015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关于冠心病和左室功能障碍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为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关于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治疗和心脏性猝死(SCD)预防指南相关... 2015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关于冠心病和左室功能障碍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为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关于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治疗和心脏性猝死(SCD)预防指南相关内容的更新版.依据国际主要心律协会最近发表的VA患者治疗共识文档,ESC指南委员会决定该指南的内容重点聚集于SCD的预防.及时更新是考虑到发生SCD疾病自然病史新的认识以及影响心衰(HF)药物和器械治疗策略的重要研究成果.风险评估方案和治疗应结合伴发病、患者预期寿命限制、对生活质量影响和其他临床情况考虑个体化.本文只解读冠心病和左室功能障碍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左室功能障碍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动脉扩张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尿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瑞燚 郭丽琳 +1 位作者 方全 严晓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75-677,共3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动脉扩张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124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0例)和非冠心病组(34例),应用自动脉搏波速度(PWV)测量系统测定颈动脉-桡动脉PWV(C-RPWV)和颈动脉-...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动脉扩张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124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0例)和非冠心病组(34例),应用自动脉搏波速度(PWV)测量系统测定颈动脉-桡动脉PWV(C-RPWV)和颈动脉-股动脉PWV(C-FPWV)作为动脉扩张性的指标,测量所有患者的血hs-CRP和UA水平。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hs-CRP(3.87±3.35)mg/L、C-RPWV(10.86±2.51)m/s和C-FPWV(12.75±2.67)m/s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hs-CRP(1.99±2.51)mg/L、C-RPWV(8.56±1.03)m/s和C-FPWV(8.77±1.35)m/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RPWV与hs-CRP水平独立相关,与C-RPWV和C-FPWV相关因素有hs-CRP和UA。结论冠心病患者动脉扩张性降低,PWV和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程度和稳定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脉搏 C反应蛋白质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脉搏波流速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中杰 程康安 +4 位作者 张抒扬 沈珠军 黄超联 张德利 朱文玲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10期726-729,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脉搏波流速(PWV)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同时测定脉搏波流速(PWV)。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51例,其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68例,2支病变组51例,3支病变组3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脉搏波流速(PWV)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同时测定脉搏波流速(PWV)。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51例,其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68例,2支病变组51例,3支病变组32例,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的对照组87例。研究对象4个组的PWV分别为(11.66±2.14)mm/ms、(12.38±2.01)mm/ms、(12.59±2.24)mm/ms和(9.83±0.99)mm/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脉压高低、收缩压值、舒张压值、年龄大小、有否糖尿病病史、有否高血压病史、血脂是否异常、性别、吸烟、饮酒、体重指数与PWV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冠心病多支病变、脉压高、年龄大、有糖尿病史为PWV增大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PWV越大。多支病变、年龄大、脉压高和糖尿病是PWV增大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脉搏 血管收缩 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病理 被引量:10
17
作者 毛歆歆 赵大春 +3 位作者 方全 田庄 程中伟 崔全才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心肌淀粉样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6年9月至2010年4月63例心肌活检病例,其中17例经病理组织活检证实为心肌淀粉样变,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并复习文献。结果 17例心肌淀粉样变患者中... 目的探讨心肌淀粉样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6年9月至2010年4月63例心肌活检病例,其中17例经病理组织活检证实为心肌淀粉样变,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并复习文献。结果 17例心肌淀粉样变患者中(1)82.4%发病年龄>40岁,男女比例1:1;94%(16/17)有2个或以上系统受累,3个系统以上受累占52.9%(9/17);一般表现乏力者占41%(7/17)、皮肤瘀点瘀斑占23.5%(4/17)。(2)循环系统呈现低血压趋势患者占76.5%;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后壁厚(14.6±2.27)mm、室间隔或左室壁厚度>1.1mm者占82.4%(14/17),82.4%(14/17)的患者有左室舒张功能受损表现,76.5%(13/17)的患者发现颗粒样心肌回声增强;心电图异常者占82.4%(14/17)。(3)消化系统症状达47%(8/17),舌体肥大者占11.7%(2/17),肝脏肿大者占17.6%(3/17)。(4)41.2%(7/17)的患者表现为肾功能不全。(5)52.9%(9/17)的患者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发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其中λ轻链8例,κ轻链1例。(6)5.9%(1/17)患者出现神经系统表现。结论心肌淀粉样变呈多系统受累,心脏、消化系统、肾脏为常见的靶器官,本病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淀粉样变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生期心肌病护理管理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楠 顾晴 +1 位作者 李宾宾 关玉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106,共4页
对围生期心肌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进行阐述,提出围生期心肌病对母儿均不利,是产科、心内科以及重症医学领域的重要问题。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耐心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及产后恢复,促进患... 对围生期心肌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进行阐述,提出围生期心肌病对母儿均不利,是产科、心内科以及重症医学领域的重要问题。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耐心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及产后恢复,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心肌病 利尿剂 产褥期 产后监测 血栓 心力衰竭 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现代药物治疗 被引量:4
19
作者 闫建玲 朱文玲 +1 位作者 金晓峰 范中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讨在充分现代药物治疗情况下,不稳定型心绞痛短期及长期的临床转归。方法入选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院心内科门诊已确诊的、因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接受早期血管重建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7例,建立数据库。根据我国2000年发表的... 目的探讨在充分现代药物治疗情况下,不稳定型心绞痛短期及长期的临床转归。方法入选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院心内科门诊已确诊的、因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接受早期血管重建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7例,建立数据库。根据我国2000年发表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对每例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对劳力心绞痛根据加拿大分级(CCSC)标准进行分级,在门诊或病房进行充分的抗血小板、抗凝、抗缺血、他汀调脂等现代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危险因素至充分达标,同时给予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级预防。随访至少3年,记录心绞痛发生频度及程度、危险因素控制达标情况及心脏事件。结果共入选67例患者,3例失访。访期36-60个月。100%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及硝酸盐治疗;100%的高危患者及90%的中危患者接受了低分子肝素的治疗;97%的患者接受了B阻滞剂治疗;凡有自发心绞痛的患者100%接受钙拮抗剂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00%接受ACEI或ARB治疗。全组患者危险因素获得有效控制。治疗1周,劳力心绞痛CCSC分级下调1级以上的35例,占60%,静息心绞痛消失者14例,占32%。治疗1月后劳力心绞痛CCSC分级下调2级以上的54例,占90%,42例自发心绞痛消失,占91%。1个月内仅1例在治疗1周后停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在长达至少3年的治疗随访中,无1例再发生Q波或非Q波心梗。2例顽固性心肌缺血,因症状控制不理想分别于治疗后4个月和6个月接受PCI及搭桥治疗,仅占患者的4.5%。治疗1年仅1例梗死后心绞痛患者行搭桥术,6例在稳定劳力心绞痛的情况下接受介入医生建议行PCI术。结论充分的现代药物治疗可使绝大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从急性不稳定期进入稳定状态,并在长期治疗和严格的二级预防中有效地防止远期心脏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药物治疗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美国心房颤动管理治疗指南概要 被引量:27
20
作者 梁峰 胡大一 +1 位作者 沈珠军 方全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9期9-16,共8页
2014年3月28日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与美国心律学会(HRS)联合美国心外科学会(STS),共同发布"2014年房颤患者管理指南,由于近年许多新的研究和新型药物的出现,需要进一步更新指南,本文简要阐述其执行概要。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风险评分 抗凝治疗 心室率控制 心脏节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