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初诊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6
1
作者 宋兰 宋伟 +8 位作者 隋昕 杜铁宽 刘武 王百羽 陆晓平 徐燕 杨启文 曹玮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6-382,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初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3例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影像学表现,对肺部CT... 目的初步探讨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初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3例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影像学表现,对肺部CT异常病灶的部位、分布、密度及其他伴随征象进行分析,并综合判断患者的临床分型。结果13例患者临床分型均为普通型,平均年龄为(46.8±14.7)岁(27~68)岁。10例有武汉接触史,2例有近期旅行史,1例有北京郊区出游史。92.3%(12/13)患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15.4%(2/13)患者淋巴细胞数降低。92.3%(12/13)患者发热,11例因发热就诊,2例(15.4%)表现为低热;8例(61.5%)有干咳。13例患者胸部CT均有异常,病变主要沿支气管束及胸膜下分布为主,8例病变相对局限(1~3个肺叶受累)、累及右下叶或左下叶多见,5例为双肺弥漫多发病变。10例(76.9%)患者胸部CT以磨玻璃影表现为主,7例(53.8%)部分磨玻璃影合并局灶实变影,10例(76.9%)病变内见血管束穿行、增粗,12例(92.3%)有支气管壁增厚,10例(76.9%)伴空气支气管征,7例(53.8%)病灶内见散在小透亮影,3例(23.1%)合并细网格影、小叶间隔增厚,2例(15.4%)见反晕征,2例(15.4%)见铺路石征,2例(15.4%)伴胸腔少量积液。结论本组COVID-19确诊患者多有武汉接触史,初诊症状主要为发热、干咳,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正常或降低。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沿支气管束分布及胸膜下分布为主的病变,早期呈局限性磨玻璃影,进展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浸润实变影,部分患者病灶内可伴散在透亮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用诊疗建议(2023) 被引量:10
2
作者 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多学科专家组 王孟昭 张抒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50-59,共10页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尤其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为医务人员现阶段的工作重点。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协和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在结合众多国际循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新型冠...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尤其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为医务人员现阶段的工作重点。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协和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在结合众多国际循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多学科专家组编写了《北京协和医院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用诊疗建议(2023)》。秉承循证、简洁、临床可操作的原则,本诊疗建议对目前最新研究证据进行整合,对于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关键临床问题,结合北京协和医院一线临床工作经验和专家意见给出一定推荐,旨在提升医务人员对新冠病毒感染及其危重症的认识,提高患者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诊疗建议 循证医学 多学科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fire Filmarray下呼吸道试剂盒在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继发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范俊平 肖盟 +9 位作者 王京岚 陈雨 张栋 夏鹏 柯帆航 赵静 杨燕丽 孙雪峰 赵颖 徐英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Biofire Filmarry下呼吸道试剂盒(pneumonia panel, PN)在危重症COVID-19继发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4月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区ICU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支气管镜获取患者肺泡灌洗液后分别... 目的探讨Biofire Filmarry下呼吸道试剂盒(pneumonia panel, PN)在危重症COVID-19继发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4月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区ICU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支气管镜获取患者肺泡灌洗液后分别送检Biofire Filmarray PN/普通培养,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计算其一致率。结果共2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危重症COVID-19患者入选本研究,送检下呼吸道标本54份,包括Biofire Filmarray PN组21例患者33份(61.1%)标本、普通培养组14例患者21份(38.9%)标本,其中19对(共38份)为两种方法"背靠背"送检。Biofire Filmarray PN组结果回报时间约为1 h,20例患者32份(97.0%)阳性标本,检出病原体74例次,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29例次(39.2%),铜绿假单胞菌21例次(28.4%),肺炎克雷伯菌16例次(21.6%),大肠杆菌5例次(6.8%),阴沟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各1例次(1.4%)。普通培养组结果回报时间约为3 d,11例患者16份(76.2%)阳性标本,检出病原体19例次,其中为铜绿假单胞菌8例次(42.1%),鲍曼不动杆菌6例次(31.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例次(21.1%),粘金黄杆菌1例次(5.3%)。19对"背靠背"送检标本中,Biofire Filmarray PN组和普通培养组结果吻合者为15对,一致率为78.9%。结论危重症COVID-19患者易继发感染,病原体以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铜绿假单胞菌多见。Biofire Filmarray PN可用于此类患者的下呼吸道病原学诊断,具有回报速度快的优势,但其灵敏度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检测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专家共识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尊柱 孙红 +9 位作者 崔文博 汪晖 王泠 李洁琼 黄海燕 田永明 曹岚 胡大玲 孙艳艳 吴欣娟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676-681,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中,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占5%~10%。此类患者在治疗与康复过程中,院内转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保障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提高转运效率,COVID-19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专家共...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中,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占5%~10%。此类患者在治疗与康复过程中,院内转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保障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提高转运效率,COVID-19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专家共识编写组在回顾已有证据基础上,通过多次讨论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专家共识》,以期为COVID-19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危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4)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苗 杨辰 +24 位作者 刘紫薇 曹玮 张波 刘鑫 李景南 刘炜 潘杰 王健 郑月宏 陈跃鑫 李方达 杜顺达 宁聪 陈丽萌 乐偲 倪俊 彭敏 郭潇潇 王涛 李宏军 李融融 吴彤 韩冰 张抒扬 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多学科协作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028,共18页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由于磷脂酰肌醇聚糖A基因突变引起细胞膜上锚链蛋白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表达异常所致的后天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临床...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由于磷脂酰肌醇聚糖A基因突变引起细胞膜上锚链蛋白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表达异常所致的后天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血管内溶血、反复血栓形成及骨髓衰竭,也可出现肾功能异常、肺动脉高压、吞咽困难、胸痛、腹痛、勃起功能障碍等多系统受累的症状。由于PNH为罕见病,且临床表现异质性强,常需进行多学科协作诊疗。北京协和医院依托罕见病诊疗平台,邀请多学科临床专家,在PNH诊疗方面达成了统一意见,并形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4)》,以期促进PNH诊疗的标准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多学科诊疗 多系统受累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耐药后组织学转化为不典型类癌的RET融合阳性NSCLC病例报道
6
作者 张宇 张卉 +2 位作者 钟巍 陈闽江 王孟昭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0-404,共5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基石,然而耐药不可避免且机制尚不明确。其中,组织学类型转化是罕见的免疫耐药机制,目前仅...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基石,然而耐药不可避免且机制尚不明确。其中,组织学类型转化是罕见的免疫耐药机制,目前仅有个案报道。本文报道了首例经一线ICIs联合化疗后组织学类型转化为不典型类癌的肺腺癌,探讨了组织类型转化在NSCLC获得性免疫耐药机制中的关键作用。此外,患者携带转染重排基因(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RET)融合突变,在发生组织类型转化后试用塞普替尼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例为合并罕见突变的不典型类癌患者提供了可能的药物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耐药 组织学转化 不典型类癌 高选择性RET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美替尼敏感的EGFR20号外显子H773_V774delinsLM突变肺腺癌1例
7
作者 李蓉真 徐燕 +3 位作者 高晓星 陈闽江 钟巍 王孟昭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7-481,共5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20号外显子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罕见突变,其中H773_V774delinsLM复杂突变尤为罕见,仅占所有EGFR突变的0.2%-1%。EGFR罕见突变通常被认为对第一、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20号外显子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罕见突变,其中H773_V774delinsLM复杂突变尤为罕见,仅占所有EGFR突变的0.2%-1%。EGFR罕见突变通常被认为对第一、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耐药,尽管第三代EGFR-TKIs在部分罕见突变中显示出一定疗效,但针对H773_V774delinsLM突变患者的治疗数据仍十分有限,其疗效和安全性尚未明确。本文报告了首例经伏美替尼治疗后获得显著肿瘤消退的EGFR H773_V774delinsLM突变肺腺癌,以期为临床中这类罕见突变患者可能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EGFR突变 罕见突变 伏美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化疗联合PD-1单抗免疫治疗继发重度贫血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胡耀文 赵静 +2 位作者 高晓星 徐燕 王孟昭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2-476,共5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单抗治疗肺腺癌可能引起罕见而严重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可出现重症贫血等表现。尽管糖皮质激素被推荐用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管理,但针对PD-1单抗诱发的重症贫血的治疗经验仍十分有限,...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单抗治疗肺腺癌可能引起罕见而严重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可出现重症贫血等表现。尽管糖皮质激素被推荐用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管理,但针对PD-1单抗诱发的重症贫血的治疗经验仍十分有限,其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充分验证。本文报道了1例化疗联合PD-1单抗治疗后发生重症贫血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经过系列检查,考虑诊断炎症性贫血,经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红蛋白显著回升,以期为临床中这类罕见血液学毒性的识别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悸,气促,四肢无力,水肿,喘憋: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合并心脏受累的罕见炎性肌病
9
作者 梁春苏 张旭昌 +10 位作者 张宁 康琳 刘晓红 余嘉奇 刘颖娴 乔琳 杨燕丽 赵肖奕 赵瑞杰 牛娜 闫雪莲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8-255,共8页
本文报道1例因“心悸、气促2年余,四肢无力6个月,水肿、夜间喘憋2个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四肢肌力下降,吞咽肌、呼吸肌受累;同时合并心力衰竭和以房性心律失常为主的多种心律失常;实验室检测可见包括... 本文报道1例因“心悸、气促2年余,四肢无力6个月,水肿、夜间喘憋2个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四肢肌力下降,吞咽肌、呼吸肌受累;同时合并心力衰竭和以房性心律失常为主的多种心律失常;实验室检测可见包括抗线粒体抗体在内的多种自身抗体阳性。经多学科协作诊疗,最终诊断为抗线粒体抗体相关炎性肌病。予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并进行针对肌肉力量的抗阻练习和针对肺功能的康复训练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在该患者的诊疗过程中,紧密围绕患者临床表现逐步厘清病因,发现细微异常临床资料背后的可能原因,并实施有效干预,再次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在老年罕见病诊疗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抗线粒体抗体相关炎性肌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老年患者 医患共同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手术患者陪住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果然 李子榕 +3 位作者 左玲燕 孙建华 杨龙飞 薄海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1,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非手术患者陪住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9至10月选取北京协和医院老年非手术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MAXQDA 2020软件和Colai... 目的分析老年非手术患者陪住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9至10月选取北京协和医院老年非手术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MAXQDA 2020软件和Colaizzi现象学分析7步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类、编码,提炼主题。结果老年非手术患者陪住需求类别包括辅助基本生活需求、病情监护需求、心理支持需求以及家属经济支持需求和参与治疗决策需求。影响因素包括高龄、衰弱、共病患者缺乏自我照护能力、疾病加重期患者容易发生突发状况、心理疾病患者发生意外事件风险增加以及患者对社会支持和医疗决策方面担忧。结论老年非手术患者住院期间的陪住需求较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非手术 患者 陪住需求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外周骨定量CT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骨质情况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一娴 肖毅 +4 位作者 夏维波 罗金梅 黄蓉 王晓娜 苏琳凡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1-771,共11页
目的通过高分辨外周骨定量CT(HR-pQCT)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骨强度及结构,探索其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联系。方法连续收入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睡眠呼吸中心就诊的男性患者,完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爱普沃茨睡眠量表(ESS... 目的通过高分辨外周骨定量CT(HR-pQCT)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骨强度及结构,探索其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联系。方法连续收入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睡眠呼吸中心就诊的男性患者,完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爱普沃茨睡眠量表(ESS)评分、整夜多导睡眠监测等,行HR-pQCT测定其非优势侧的肱骨及胫骨的相关指标,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的OSA患者及非OSA人群在骨几何学参数、骨密度及骨微结构方面的差异,并寻找OSA与骨质疏松症的联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3名受试者,其中轻、中、重度及不符合OSA的对照组人数分别为21、18、34及10人。4组人群在年龄、血压、ESS评分、睡眠分期及睡眠效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质量指数(BMI)及颈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4,P=0.008;F=3.100,P=0.031)。4组研究对象的桡骨HR-pQCT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胫骨方面,4组研究对象骨几何参数指标皮质骨面积(Ct.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37,P=0.011);骨微结构指标骨小梁厚度(Tb.Th)、皮质骨厚度(Ct.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47,P=0.001;F=3.746,P=0.014),表现为3组病例组的均值均低于对照组。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重度OSA组的Ct.Ar明显高于轻度OSA组(P=0.019);对照组的Tb.Th明显高于轻、中度OSA组(P=0.006,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桡骨和胫骨的总体积骨密度(Tt.vBMD)、Tb.Th与年龄呈负相关(r=-0.312,P=0.004;r=-0.328,P=0.002;r=-0.265,P=0.015;r=-0.280,P=0.010;),与BMI呈正相关(r=0.240,P=0.029;r=0.369,P=0.004;r=0.299,P=0.006;r=0.416,P=0.010)。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桡骨与胫骨的Tb.Th受BMI(β=0.262,P=0.008,R^2=0.243,F=6.270,P=0.000;β=0.494,P=0.000,R^2=0.186,F=7.243,P=0.000)及年龄(β=-0.216,P=0.030,R^2=0.243,F=6.270,P=0.000;β=-0.306,P=0.003,R^2=0.186,F=7.243,P=0.000)的影响,桡骨Tt.vBMD与睡眠效率及OSA引起的夜间较低的平均血氧饱和度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β=0.312,P=0.002,β=-0.249,P=0.012,R^2=0.327,F=7.482,P=0.000)。结论本研究表明,在非老年男性中,OSA主要引起胫骨Tb.Th、Ct.Th的下降。骨强度及结构的改变主要与年龄及体型相关,与睡眠效率及OSA引起的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的下降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骨质疏松 高分辨外周骨定量CT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力下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抗线粒体抗体阳性——罕见炎性肌病的不典型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路菲 张宁 +16 位作者 康琳 孙晓红 田然 郭潇潇 留永健 张文 彭琳一 苏童 曹剑 王怡宁 钱敏 曹宇泽 杨璐 刘跃华 张路 赵肖奕 冷泠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138-146,共9页
一例老年女性患者,慢性病程,临床表现为下肢进行性肌力下降、心力衰竭、二氧化碳潴留,伴眶周色素沉着、眉周毳毛增多及多种自身抗体阳性。经多学科讨论,以膈肌运动减低引起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突破口,逐步梳理病因,结合临床表现、血... 一例老年女性患者,慢性病程,临床表现为下肢进行性肌力下降、心力衰竭、二氧化碳潴留,伴眶周色素沉着、眉周毳毛增多及多种自身抗体阳性。经多学科讨论,以膈肌运动减低引起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突破口,逐步梳理病因,结合临床表现、血液学与影像学特征以及股四头肌肌肉病理与免疫组化结果,最终诊断为抗线粒体抗体相关炎性肌病。通过纠正心力衰竭、间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康复训练,患者临床症状及功能状态明显改善。该患者不具有抗线粒体抗体相关炎性肌病的典型表现,能快速明确病因并解决诊疗决策中的难题,再次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在疑难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粒体抗体相关炎性肌病 下肢无力 心力衰竭 Ⅱ型呼吸衰竭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永丽 黄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9-304,共6页
妊娠期妇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病率较高,肥胖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母体多器官功能损害,特别是与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糖尿病有关,还与胎儿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有关,故早期筛查诊断并给予积极的干预治疗... 妊娠期妇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病率较高,肥胖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母体多器官功能损害,特别是与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糖尿病有关,还与胎儿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有关,故早期筛查诊断并给予积极的干预治疗对妊娠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妊娠 肥胖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钙血症—甲状腺结节—肾功能不全—双肺结节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雪晨 齐文婷 +4 位作者 王鸥 卢琳 黄慧 毛歆歆 段炼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2-357,共6页
本文报告1例67岁女性,因“纳差、乏力6个月余,发现血钙升高4个月”于2023年8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临床表现高钙危象且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被抑制,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双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多系统受累。经... 本文报告1例67岁女性,因“纳差、乏力6个月余,发现血钙升高4个月”于2023年8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临床表现高钙危象且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被抑制,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双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多系统受累。经筛查除外肿瘤等其他非PTH依赖性高钙血症病因,结合外院甲状腺手术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为结节病。住院期间予鲑鱼降钙素和地舒单抗降血钙,待诊断明确后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病,随访监测患者血钙持续正常,贫血纠正,肾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危象 甲状腺肿物 肾功能不全 结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抗神经元抗体阳性副肿瘤神经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15
作者 张乐 范思远 +3 位作者 任海涛 徐燕 柏琳 关鸿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6-351,共6页
目的 分析抗神经元抗体阳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副肿瘤神经综合征(ICI-PNS)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 纳入2012年1月至2024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与治疗的5例抗神经元抗体阳性ICI-PNS患者,肿瘤类型包括小细胞肺癌(2例)、... 目的 分析抗神经元抗体阳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副肿瘤神经综合征(ICI-PNS)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 纳入2012年1月至2024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与治疗的5例抗神经元抗体阳性ICI-PNS患者,肿瘤类型包括小细胞肺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宫颈癌(1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3例)、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1例)、程序性死亡蛋白-1/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双抑制剂(1例)。5例患者均出现副肿瘤神经综合征的高风险表型,其中4例表现为边缘性脑炎,1例表现为快速进展的小脑综合征。血清和(或)脑脊液中检出的抗神经元抗体包括抗Hu、γ-氨基丁酸B型受体、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组盒蛋白1、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型、Yo抗体。4例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在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2周内。4例病情达峰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3分,1例为5分。5例患者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分级(CTCAE)均为3级。治疗方面,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神经系统症状均有改善。结论 中高风险抗神经元抗体是ICI-PNS的诊断标志物,可依据ICI-PNS临床表型及CTCAE分级等综合制定免疫治疗方案,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非MeSH词) 神经元 自身抗体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炎型肺癌:一项中国单中心临床-放射-病理特征回顾性研究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2
16
作者 留永健 李霁 +6 位作者 王世波 陈闽江 赵静 蒋德利娜 钟巍 徐燕 王孟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9-335,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炎型肺癌是一种临床和影像表现特殊的肺癌。本研究旨在总结此类肺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诊断手段,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方法肺炎型肺癌定义为: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以磨玻璃或实变影为主要表... 背景与目的肺炎型肺癌是一种临床和影像表现特殊的肺癌。本研究旨在总结此类肺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诊断手段,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方法肺炎型肺癌定义为: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以磨玻璃或实变影为主要表现,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的肺癌。收集2013年1月1日-2018年8月30日期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晚期肺炎型肺癌病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存随访。结果共纳入46例患者,均为肺腺癌。咳嗽(41/46, 89.1%)、咳痰(35/46, 76.1%)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胸部CT常见表现为磨玻璃影(87.0%)、实变影(84.8%)、以及多发磨玻璃结节(84.8%),多发囊样变和空洞分别为40.0%和13.0%。同侧及对侧肺转移分别见于95.3%和84.8%的病例。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的中位时间为214天(95%CI:129-298)。CT引导肺穿刺活检及外科肺活检的确诊率为100%,支气管镜下的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联合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的确诊率为80.9%(17/21),痰液病理学检查的确诊率为45.0%(9/20)。病理亚型,26例(26/46, 56.5%)为浸润性粘液腺癌,20例患者因缺乏足够的病理标本量而无法进一步区分亚型。38例进行了EGFR基因检测,6例(6/38, 15.8%)有突变。33例进行ALK基因检测,仅1例(1/33, 3.0%)有ALK重排。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为522天(95%CI:424-619)。EGFR野生型或ALK融合基因阴性的患者,化疗明显延长中位OS(HR=0.155, P=0.002,2),接受化疗者中位OS 547天(95%CI:492-602),不接受化疗者中位OS 331天(95%CI:22-919)。结论肺炎型肺癌由于其临床和影像特征与肺部感染相似而经常导致延误诊断。支气管镜下的BAL联合TBLB有相当高的确诊率。浸润性粘液腺癌为肺炎型肺癌的主要病理亚型。肺炎型肺癌EGFR突变及ALK重排发生率很低。对于无明确驱动基因的患者,应积极行化疗,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炎型肺癌 浸润性肺粘液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恶性不除外手术病理确诊肺部良性病变297例患者临床-放射-病理特征分析:一项中国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留永健 陈闽江 +13 位作者 郭超 钟巍 叶秋月 赵静 周晴 高晓星 刘潇衍 梁红格 石岳泉 蒋德利娜 刘洪生 徐燕 李单青 王孟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92-799,共8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癌症早筛意识的提高,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用于肺癌筛查在中国广泛开展。尽管有部分胸部LDCT筛查所见的肺部病灶是肿瘤病灶,但大多数的肺部结节是良性病变。如何有效的对肺部病灶进... 背景与目的随着癌症早筛意识的提高,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用于肺癌筛查在中国广泛开展。尽管有部分胸部LDCT筛查所见的肺部病灶是肿瘤病灶,但大多数的肺部结节是良性病变。如何有效的对肺部病灶进行术前鉴别,如何降低部分可避免手术的良性疾病的手术切除比例,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术前考虑肺部恶性病变不能除外,经手术病理确认为良性病变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信息。结果 29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占我院肺部病灶行肺部手术治疗患者的9.8%。197例(66.3%)患者因体检行LDCT筛查发现肺部病灶。肺部病变胸部CT影像学评估情况,可评估的323个病灶,平均长径为(17.9±12.1)mm,直径≥8 mm的占91.0%,实性最多见(212/323, 65.6%),此类肺部病灶可有毛刺征(71/323, 22.0%)、分叶征(94/323, 29.1%)、胸膜牵拉征(81/323, 25.1%)、血管集束征(130/323, 40.2%)、空泡征(23/323, 7.1%)等,提示恶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292例(98.3%)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232例(78.1%)患者行肺楔形切除术,13例(4.4%)行肺段切除术,51例(17.2%)患者行肺叶切除术。4例(1.3%)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类型前3位的是感染性疾病98例(33.0%)、炎性结节96例(32.3%)和错构瘤64例(21.5%)。结论因术前不能排除恶性而行手术切除的肺部良性病灶,影像学表现以实性病灶多见,但多具有提示恶性的影像学特征。VATS可作为一种明确病原病理的重要活检方式。此类病灶病理结果以感染性疾病和炎性结节最为常见,错构瘤第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良性病变 肺结节 肺肿瘤 肺癌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器抽吸监测胃残余量对ICU病人呕吐、摄入热量及预后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余昆容 李梅 +1 位作者 赵淑雅 翁利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注射器回抽监测胃残余量对持续肠内营养(EN)的ICU病人呕吐发生率、每日摄入热量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病房超过7 d且在入院后24~48 h内开始经鼻胃管持续E...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使用注射器回抽监测胃残余量对持续肠内营养(EN)的ICU病人呕吐发生率、每日摄入热量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病房超过7 d且在入院后24~48 h内开始经鼻胃管持续EN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7 d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在ICU住院第3天使用注射器回抽胃残余量超过200 mL的病人与低于200 mL的病人之间呕吐的发生率、每天摄入热量以及临床预后。结果:共715例病人被纳入本研究,与胃残余量低于200 mL的病人相比,胃残余量超过200 mL的病人呕吐发生率(1.2%vs 2.3%,χ^(2)=0.094,P=0.759)、死亡率(13.6%vs 21.1%,χ^(2)=3.413,P=0.065)均无显著差异;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288.5 h vs 364.0 h,Z=0.963,P=0.326)和ICU住院日(14.6 d vs 13.7d,Z=0.201,P=0.654)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胃残余量超过200 mL并非死亡和ICU住院日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胃残余量超过200 mL的病人ICU住院第4天、第5天、第6天的EN摄入热量显著低于胃残余量低于200 mL的病人在第4天(540 kcal vs 835 kcal,Z=7.464.,P=0.006)、第5天(540 kcal vs 920 kcal,Z=10.379,P=0.001)、第6天(570 kcal vs 915 kcal,Z=11.733,P=0.001)的摄入热量。结论:使用注射器回抽监测胃残余量并在监测值超过200 mL时进行临床干预对病人呕吐发生率及临床预后无显著影响,却显著减少了病人ICU住院期间的摄入热量,增加病人营养不足的风险,胃残余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必要性、监测频率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病人 肠内营养 胃残余量监测 呕吐 摄入热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一项来自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鲁涛 李强 +9 位作者 李岚 杨凯珍 周丹菲 高洁 陈闽江 徐燕 钟巍 王孟昭 梁智勇 赵静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59-1065,共7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腔积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检测缺乏病理质控,导致对检测结果解释及指导临床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使用造成困惑。因此,提出质控标准,并...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腔积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检测缺乏病理质控,导致对检测结果解释及指导临床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使用造成困惑。因此,提出质控标准,并按此标准进行胸水EGFR突变检测尤为重要。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按照严格病理质控标准进行的胸水沉渣切片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以及据此结果指导EGFR-TKIs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2012年1月-2018年6月收到的胸腔积液标本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具有临床资料相对完整,且按照制定的质控标准进行了胸水沉渣石蜡包埋切片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患者132例。根据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不同组别使用EGFR-TKIs的疗效。结果胸腔积液经离心后,沉渣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镜下观察,若肿瘤细胞数目≥100个,即满足病理质控标准,可用于后续EGFR基因突变检测。132例患者中,72例(54.5%)患者胸水中检出EGFR基因突变。72例突变阳性患者中,69例患者使用了EGFR-TKIs。60例EGFR突变阴性患者中,仅15例使用EGFR-TKIs。EGFR突变阳性组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5.8%,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1个月;EGFR突变阴性组的DCR为0%,中位PFS为1个月,两组患者DCR和PFS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病理质控的胸水沉渣包埋切片可用于EGFR基因突变检测,其结果可指导临床EGFR-TKIs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积液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治疗 病理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阿片类药物应用现状与合理性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雯娟 胡扬 +2 位作者 左玮 张波 徐燕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3-238,共6页
背景与目的癌痛严重影响患者体力活动、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甚至缩短患者生存时间,合理规范应用阿片类药物可有效控制癌痛。肺癌患者癌痛发病率高,需分析肺癌患者阿片类药物应用现状,以评估肺癌患者阿片类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 背景与目的癌痛严重影响患者体力活动、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甚至缩短患者生存时间,合理规范应用阿片类药物可有效控制癌痛。肺癌患者癌痛发病率高,需分析肺癌患者阿片类药物应用现状,以评估肺癌患者阿片类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305例应用阿片类药物的肺癌癌痛患者的临床信息和用药信息。结果应用阿片类药物的肺癌患者影响因素分析中,年龄与阿片药物应用种类为主要影响因素。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且男性患者应用阿片药物种类多、年龄多集中在60岁-69岁之间。我院肺癌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品种和结构符合要求,用药频率最高的为羟考酮缓释片,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排名第一位同时序号比为1,同步性好。吗啡片和吗啡注射液用量低,肺癌患者整体爆发痛(breakthrough cancer pain,BTcP)控制良好。阿片类药物整体应用合理(93.4%),不合理项目主要为爆发痛处置和用药频率不合理以及超剂量问题。结论应用阿片类药物的肺癌癌痛患者多为男性,老年男性癌痛更难于控制,需要加强关注。我院肺癌患者阿片类药物整体应用合理,但仍需关注BTcP处置、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和特殊人群用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癌痛 阿片药物 限定日费用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