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呼吸道感染途径建立豚鼠结核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新雨 李海凤 +3 位作者 王煜 屈沛杰 王俊飞 占玲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3-742,共10页
目的建立不同剂量的滴鼻和气管内定量气溶胶感染途径的豚鼠结核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为标准化豚鼠呼吸道感染结核模型建立提供基础。方法雌性哈氏豚鼠24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只,气管内定量气溶胶和滴鼻途径感染豚鼠均用两个剂量,均分为... 目的建立不同剂量的滴鼻和气管内定量气溶胶感染途径的豚鼠结核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为标准化豚鼠呼吸道感染结核模型建立提供基础。方法雌性哈氏豚鼠24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只,气管内定量气溶胶和滴鼻途径感染豚鼠均用两个剂量,均分为3个组(A、B、C组,D、E、F组)。气溶胶感染途径分为3组:A组(气溶胶对照组,未感染对照)、B组(气溶胶低剂量感染组,5×10^(2)CFU)和C组(气溶胶高剂量感染组,5×10~3 CFU);滴鼻感染途径也分为3组:D组(滴鼻对照组,未感染对照)、E组(滴鼻低剂量感染组,1×10^(4)CFU)和F组(滴鼻高剂量感染组,5×10^(4)CFU)。结核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豚鼠后观察其一般表现,第14天解剖,取肺、脾、肝组织,记录大体病变,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组织中结核肉芽肿病变,采用抗酸染色分析原位菌的分布和数量,菌分离培养分析脏器荷菌量。结果4个感染组(B、C、E、F组)豚鼠的肺、脾、肝均有肉眼可见的结核病灶及HE染色后可见结核肉芽肿病变。抗酸染色和荷菌量提示,B、C组的菌主要分布在肺组织,少数分布在脾和肝,荷菌量为104~10^(5)CFU/mL;E、F组的菌在肺、脾、肝均有分布,荷菌量为104~10^(5)CFU/mL。B、C、E、F组的病变和荷菌量,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B、C、F组内病理学及病原学指标的标准差较小。结论两个剂量的气溶胶和滴鼻途径均能制备豚鼠急性结核模型,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学分析表明,气溶胶5×10^(2)CFU Mtb即可成功制备该模型,且模型均一性较好;滴鼻途径5×10^(4)CFU Mtb也可制备更均一的豚鼠急性结核模型,然而气溶胶5×10^(2)CFU比滴鼻途径5×10^(4)CFU发展为更严重的急性结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豚鼠模型 气溶胶 滴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