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医学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协和医学院叙事医学论坛会议纪要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家欣 何仲 +3 位作者 刘欢 韩永卿 林梦岚 李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0,共3页
2023年11月23日,由北京协和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以下简称“马院人文学院”)举办的第七期“北京协和医学院叙事医学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北京、浙江、江苏等地的多所医学院校与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论... 2023年11月23日,由北京协和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以下简称“马院人文学院”)举办的第七期“北京协和医学院叙事医学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北京、浙江、江苏等地的多所医学院校与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论坛的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学院 叙事医学 社会科学学院 人文学院 医学院校 医疗机构 会议纪要 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学院叙事医学课程教学经验探索 被引量:43
2
作者 李飞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5期51-53,78,共4页
北京协和医学院以培养倾听、阅读、共情、沟通、反思等叙事能力为主要目标,面向学校研究生开设叙事医学课程,主要引荐两位学者的观点,结合本土化的探索,将叙事研究与医学人类学、缓和医疗、安宁志愿活动、反思性写作等多角度的理论与方... 北京协和医学院以培养倾听、阅读、共情、沟通、反思等叙事能力为主要目标,面向学校研究生开设叙事医学课程,主要引荐两位学者的观点,结合本土化的探索,将叙事研究与医学人类学、缓和医疗、安宁志愿活动、反思性写作等多角度的理论与方法融为一体,旨在从医学教育层面促进叙事能力与实践成为医学生的专业行为。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反思性写作,可以看到学生叙事能力的提升;同时,对于临床医学生,将叙事能力运用于临床实践的目标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叙事能力 医学人类学 缓和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学人文学科社会应用领域现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亚楠 何仲 +1 位作者 刘欢 王锦帆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2-602,共11页
目的明晰中国医学人文学科社会应用领域现状及其态势,挖掘学科间领域贡献与特征,为完善学科研究体系以及形成学科合力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数据库收录的2010—2022年医学人文学科社会应用... 目的明晰中国医学人文学科社会应用领域现状及其态势,挖掘学科间领域贡献与特征,为完善学科研究体系以及形成学科合力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数据库收录的2010—2022年医学人文学科社会应用类期刊论文进行关键词聚类,参照当代大学功能划归聚类。归纳当前中国医学人文学科社会应用领域,展开整体性分析。结果当前中国医学人文学科社会应用领域分别为医学人文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建设、学科思想学术研究、医学科研工作应用、医疗健康服务与安全管理、医患关系与纠纷处理、中医文化与人文精神、适应国家战略发展理念等八个领域。结论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在社会应用领域中存在发展不均倾向;其社会应用领域分布总体呈“人文教育强-学术科研强-医疗安全强-文化理念弱”的态势;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是中国医学人文学科社会应用的共同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学科 社会应用 领域分布 发展态势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工作的未来——美国医学科学院关于护理工作的未来的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欢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97,共4页
2010年美国医学研究院(现改名为美国医学科学院)发表了一份里程碑式的报告,题为《护理工作的未来:引领变化,推进健康》(The Future of Nursing:Leading Change,Advancing Health)。该报告提到,《病人保护和平价医疗法》通过后,必须扩展... 2010年美国医学研究院(现改名为美国医学科学院)发表了一份里程碑式的报告,题为《护理工作的未来:引领变化,推进健康》(The Future of Nursing:Leading Change,Advancing Health)。该报告提到,《病人保护和平价医疗法》通过后,必须扩展美国的医疗卫生制度以适应需求的大量增加,尤其是对患有慢性病、精神疾患的管理或提供基本的初级医疗;护士处于一个独一无二的地位,在帮助国家实现这些目标中起着领导角色。该报告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护理工作及医疗卫生制度的10条建议。为实施该报告中的建议,美国51个州成立了"护理工作未来的行动联盟"(译者注:The Future of Nursing:Campaign for Action是史无前例的创举,目的是利用护士所有的技能、才能、知识和经验来满足日益增加的医疗需要)。本文是该报告的建议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医学 卫生制度 未来 医疗法 医疗需要 精神疾患 医学研究院 注册护士 学士学位 领导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视域下现代病历的人文反思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飞 宁晓红 +3 位作者 李乃适 王剑利 周家欣 何仲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0-54,共5页
在对反思概念深入理解基础上,聚焦于病历书写实践,强调了叙事医学对现行病历功能缺失的审视。以临床实践的病历书写为路径,借由叙事医学的视角对病历的功能、价值和意义进行分层次的阐释,亦可能对叙事医学的临床落地作出重要贡献。通过... 在对反思概念深入理解基础上,聚焦于病历书写实践,强调了叙事医学对现行病历功能缺失的审视。以临床实践的病历书写为路径,借由叙事医学的视角对病历的功能、价值和意义进行分层次的阐释,亦可能对叙事医学的临床落地作出重要贡献。通过焦点小组访谈和专家访谈等形式,围绕临床实践中的现行病历书写经验,考量医学人文属性在制度化空间流转的可能路径等主题。病历书写实践被裹挟于多重影响因素中,病历书写和流转过程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张力。研究借鉴人类学的“整体性”概念,对病历书写实践进行不同层次的反思,旨在进一步确立起方法论意义,为引导医学界形成叙事医学临床路径的一般性框架和多种可能性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叙事病历 叙事缓和医疗 平行病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学者共识——2023年8月哈尔滨“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锦帆 尹梅 +13 位作者 王岳 刘欢 何仲 刘云章 邓蕊 陈旻 刘俊荣 曹永福 王东红 张洪江 卢凤香 程瑜 何源 单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2023年8月2-4日,由《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医院人文管理与人才培养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医师报》、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伦理学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 2023年8月2-4日,由《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医院人文管理与人才培养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医师报》、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伦理学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学术论坛在哈尔滨市举办。大会安排了“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分论坛,国内医学人文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会上经过热烈讨论,形成了《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学者共识》。提出新时代下亟待建设好医学人文学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引领医学人文学科学术融合发展,同时,对于医学人文学科建设,需要优化组织机制,繁荣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整体构架,加快建设医学人文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推进立德树人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新载体,着力解决医学人文研究生培养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学科建设 学者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学人文分支学科知识内容及关联研究
7
作者 吴亚楠 王锦帆 刘欢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9-44,共6页
结合医学人文学科群特征探讨分支学科知识内容及关联,以此丰富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知识结构的基本理论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定性研究和专家访谈,得出医学哲学、医学史、医学伦理学等6门医学人文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类目。在此基... 结合医学人文学科群特征探讨分支学科知识内容及关联,以此丰富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知识结构的基本理论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定性研究和专家访谈,得出医学哲学、医学史、医学伦理学等6门医学人文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类目。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分支学科的特定学科知识内容相似度高,其中医学与人文、医疗服务、医学技术等8个重点学科知识内容是分支学科间的知识交叉点,学科存在关联,并发挥出拓展学术、强化理论及建设社会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学科 知识内容 知识关联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和医学学科建设构想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飞 周家欣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4,共6页
随着缓和医疗实践日益承担起医学与社会的重要使命,成为应时代所需的新兴学科领域,缓和医学的学科建设也成为中国缓和医疗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缓和医疗概念进行溯源,结合文献分析、焦点小组访谈结果,对缓和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 随着缓和医疗实践日益承担起医学与社会的重要使命,成为应时代所需的新兴学科领域,缓和医学的学科建设也成为中国缓和医疗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缓和医疗概念进行溯源,结合文献分析、焦点小组访谈结果,对缓和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等进行分类梳理与阐述,依据缓和医疗的发展脉络和演变历程,提出缓和医学学科建设构想,旨在帮助学界辨析学科界定的内涵与外延,为学科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医学 缓和医疗 安宁疗护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34
9
作者 高川 周俞余 +1 位作者 郭旭芳 何仲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152-157,共6页
医学人文经历了蓬勃发展的100年,其内涵不断丰富,研究方向不断拓展,为医学教育提供了巨大帮助。本文从医学人文的定义出发,梳理医学人文近100年来的学科发展史,重点回顾医学史、生命伦理学、医学人类学和叙事医学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分析... 医学人文经历了蓬勃发展的100年,其内涵不断丰富,研究方向不断拓展,为医学教育提供了巨大帮助。本文从医学人文的定义出发,梳理医学人文近100年来的学科发展史,重点回顾医学史、生命伦理学、医学人类学和叙事医学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分析医学人文运动背后的原因,阐述中国医学人文未来发展要求,以期促进我国医学人文领域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与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交叉学科群 发展历史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科研人员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伦理管理的认知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柯羽 张海洪 张新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5-449,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医学科研人员对涉及人或实验动物相关研究伦理规范的认知现状,为进一步改进伦理审查规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医学科学部项目申请者对NSFC项目伦理管理要求的认知情况进... 目的了解我国医学科研人员对涉及人或实验动物相关研究伦理规范的认知现状,为进一步改进伦理审查规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医学科学部项目申请者对NSFC项目伦理管理要求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估,并分析NSFC和依托单位在项目申请前和项目实施周期的伦理监管现状。结果29.9%医学科研人员非常了解NSFC关于涉及人或实验动物研究的伦理要求;在申请阶段59.0%的依托单位采用简易审查方式;95.5%医学科研人员认为依托单位很有必要在项目实施期间履行伦理监管义务并采取相关措施;55.0%医学科研人员完全赞同评审专家对项目所涉伦理问题进行评价或讨论。结论NSFC应建立相关制度,强化机构管理责任,推动伦理培训机制化,全方位加强科研伦理培训;以项目伦理管理为抓手,形成项目资助与管理多方联动,建立伦理管理问责机制;同时,在专家评审及过程管理等环节加强伦理问题评估,强化伦理风险研判和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科研人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伦理审查 认知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挑战与儒家应对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馨予 张琰 睢素利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9-1126,共8页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高了医疗效率,也引发了诸多伦理挑战,从传统儒家思想的视角,探讨了医疗人工智能应用中面临的伦理挑战及儒家思想的应对之道,阐述了儒家思想实现价值对齐的重要性。从医患信任危机、患者安全问题、公平与利益...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高了医疗效率,也引发了诸多伦理挑战,从传统儒家思想的视角,探讨了医疗人工智能应用中面临的伦理挑战及儒家思想的应对之道,阐述了儒家思想实现价值对齐的重要性。从医患信任危机、患者安全问题、公平与利益冲突以及责任归属难题四方面分析了医疗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伦理困境,探讨了儒家思想在医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仁”“义”和角色伦理学对医患信任、患者安全、公平性、市场趋利和责任分配等问题的应对之道。通过“以道驭术”强调伦理原则对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推动实现医疗人工智能的价值对齐目标。儒家思想为医疗人工智能的伦理对齐提供了重要的伦理学基础,其核心理念贯穿于技术与伦理的深度融合,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为人工智能治理贡献独特的文化智慧与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医疗人工智能 伦理治理 伦理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主题理论"的临床实践教学伦理问题分析——以患者拒绝医学生操作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骥 尤雯 +5 位作者 刘爽 阮戈冲 徐天铭 张润丰 张新庆 钱家鸣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282-286,共5页
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棘手的伦理问题,如医学生的受教育权与患者"最佳利益"之间的冲突。正确认识这一临床伦理问题,并制定恰当的应对方案,有助于临床带教医师、医学生从容应对该矛盾,并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以"患... 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棘手的伦理问题,如医学生的受教育权与患者"最佳利益"之间的冲突。正确认识这一临床伦理问题,并制定恰当的应对方案,有助于临床带教医师、医学生从容应对该矛盾,并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以"患者拒绝医学生操作"为例,从临床伦理学角度,基于医疗适用性、患者偏好、生命质量及情境特征"四主题理论"模式进行评估,提炼核心伦理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及自身经验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伦理学 医学教育 患者偏好 医患共同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视角下的医学研究伦理责任探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文霞 何光喜 +1 位作者 赵延东 张新庆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6期7-10,共4页
近年来,“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RRI)成为科技伦理和科技政策研究的风行概念。把RRI理念引入到医学科研治理实践,提出要扩展伦理责任范围,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把预测、评估、伦理反思纳入到医学科研... 近年来,“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RRI)成为科技伦理和科技政策研究的风行概念。把RRI理念引入到医学科研治理实践,提出要扩展伦理责任范围,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把预测、评估、伦理反思纳入到医学科研的全过程,建立科研信息和公众意见之间的双向反馈和动态响应机制,加强政策和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和社会参与性,促进医学研究者与社会公众间伙伴关系的形成,包容性的协商过程实现协作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 医学研究 伦理责任 伦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学科研人员的伦理认知及培训需求状况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爽 张新庆 +2 位作者 赵延东 何光喜 张海洪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1期41-46,共6页
科研伦理意识的认知和态度影响着个体研究者遵循研究伦理规范的意愿和程度。考察了中国医学科研人员(n=11164)对科研伦理规范知识的知晓度、获得途径及培训需求。调查发现:超过50.0%的人知晓“黄金大米事件”“头颅移植术”;80.0%的人... 科研伦理意识的认知和态度影响着个体研究者遵循研究伦理规范的意愿和程度。考察了中国医学科研人员(n=11164)对科研伦理规范知识的知晓度、获得途径及培训需求。调查发现:超过50.0%的人知晓“黄金大米事件”“头颅移植术”;80.0%的人知晓《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90.0%的人认为“尊重人”和“不伤害”是基本伦理原则,但分别有42.8%的人和75.1%的人选择了“有益”和“公正”。超过60.0%的人通过“自学”“单位组织的专门培训”或“导师或同事的言传身教”获得科研伦理知识,仍有30.0%的人近三年未参加过科研伦理讲座。在培训需求方面,超过50.0%的人选择了“研究和应用的伦理规范”,其次为“前沿领域伦理问题”(41.0%)和“伦理审查”(36.7%)。基于此,提出了改进中国科研伦理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科研人员 伦理意识 伦理知识 伦理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体哲学视角下的医学人工物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志会 李振良 张新庆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6-10,共5页
依照机体哲学的理念,以人工器官为代表的医学人工物具有了机体特性。从机体哲学视角考察了医学人工物的“机体化”,包括结构机体化、功能机体化和自主机体化。探讨了“机体化”医学人工物所引发的哲学挑战,即对自然机体功能的重塑,对人... 依照机体哲学的理念,以人工器官为代表的医学人工物具有了机体特性。从机体哲学视角考察了医学人工物的“机体化”,包括结构机体化、功能机体化和自主机体化。探讨了“机体化”医学人工物所引发的哲学挑战,即对自然机体功能的重塑,对人的“主体性”的冲击,以及对生命尊严的挑战。最后,进一步阐释了医学人工物的机体哲学讨论对于深化以往被遮蔽的机体哲学问题及根源探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哲学 医学人工物 合成生物学 脑机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叙事医学实践的反思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3,共6页
首先,以叙事学、人类学、叙事医学三个学科领域的界定与分析来厘清叙事概念。其次,在此基础上指出叙事医学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适应性不同、平行病历工具的运用不宜脱离临床情境、对反思性写作进行反思、对叙... 首先,以叙事学、人类学、叙事医学三个学科领域的界定与分析来厘清叙事概念。其次,在此基础上指出叙事医学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适应性不同、平行病历工具的运用不宜脱离临床情境、对反思性写作进行反思、对叙事走进医学的质疑与反思等。最后,提出中国叙事医学高质量发展的可能路径:叙事病历研究构成临床实践落地的重要起点、构建中国主体的叙事医学教育框架、跨学科多向度的综合实践意义重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叙事概念 反思 叙事缓和医疗 叙事病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课程“写作”主题教学思路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1-34,共4页
在概述叙事医学课程总体的前提下,将其中“写作”主题的教学思路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教学目标、预设问题、理论准备、原创微电影与案例讨论、布置“第一次解剖课感受”主题的反思性写作作业等。针对医学生早期阶段的叙事医学教育,融合... 在概述叙事医学课程总体的前提下,将其中“写作”主题的教学思路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教学目标、预设问题、理论准备、原创微电影与案例讨论、布置“第一次解剖课感受”主题的反思性写作作业等。针对医学生早期阶段的叙事医学教育,融合解剖课内容值得借鉴。在对学生作业归纳和文本细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叙事医学教育确认了情感教育的价值,呈现了反思能力训练的有效性;在审视医学本质和建构医学生身份中彰显出叙事的价值;同时,需要重视叙事医学教育的情境性、实践性特征及课程评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解剖课 反思性写作 细读 医学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家庭”的概念构建及其儒家文化价值内涵
18
作者 王珏 张新庆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8-32,共5页
从“健康中国”到“健康家庭”,国家政策层面对家庭健康价值的重视日益深化,随之而来的是从理论上系统解析“健康家庭”概念的迫切需求。面对国家健康战略快速推进与学术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现实落差,系统梳理了“健康家庭”的概念内涵,... 从“健康中国”到“健康家庭”,国家政策层面对家庭健康价值的重视日益深化,随之而来的是从理论上系统解析“健康家庭”概念的迫切需求。面对国家健康战略快速推进与学术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现实落差,系统梳理了“健康家庭”的概念内涵,并借鉴儒家家庭主义伦理框架挖掘其文化价值意蕴,为健康家庭建设提供学理支撑与实践参考。“健康家庭”不仅是现代社会健康治理体系的关键指标,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重构和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家庭 家庭主义 儒家文化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科学数据应用引发的隐私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玲 张新庆 黄小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3期294-298,303,共6页
神经科学数据具有实践和理论上的局限性,其应用可能会引发“思想隐私”问题。相对于传统医学情境下的信息化隐私,神经科学数据的隐私问题突出了思维、情感的私密性,范围更广,更接近于隐私的本质。“思想隐私”泄露后会产生思想行为被他... 神经科学数据具有实践和理论上的局限性,其应用可能会引发“思想隐私”问题。相对于传统医学情境下的信息化隐私,神经科学数据的隐私问题突出了思维、情感的私密性,范围更广,更接近于隐私的本质。“思想隐私”泄露后会产生思想行为被他人控制、易于“污名化”、削弱个体尊严等的后果。神经科学巨量数据的庞大影响面加之个人权利与公共需求之间的权衡,使得神经科学数据伦理问题的应对成为一项难题,需要考虑多主体参与的神经科学数据的伦理治理,以促进负责任的研究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数据 数据局限性 思想隐私 个体尊严 伦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护对叙事医学教育与实践的启示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6-79,共4页
通过介绍美国学者阿瑟·克莱曼的照护理论与实践,阐述了照护、人性、“在场”、关系、苦难与救赎等关键概念,提出在照护的路径上增进对医学本质的认识,并强调其对我国叙事医学教育与实践的启示。回应国内叙事医学教育的目标、理论... 通过介绍美国学者阿瑟·克莱曼的照护理论与实践,阐述了照护、人性、“在场”、关系、苦难与救赎等关键概念,提出在照护的路径上增进对医学本质的认识,并强调其对我国叙事医学教育与实践的启示。回应国内叙事医学教育的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强调了在医学教育和训练中要做到尊重人性、培育感性能力与照护精神、强调叙事医学教育与实践的中国本土化发展、建立起跨文化理解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学人类学 照护 医学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