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吴超 杨跃进 +6 位作者 赵雪燕 张健 黄洁 韦丙奇 孙寒松 王巍 闫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评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27例单纯AR心力衰竭患者(单纯AR心力衰竭组)和76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NT-proBNP测定,评价其对单纯AR心力衰... 目的:评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27例单纯AR心力衰竭患者(单纯AR心力衰竭组)和76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NT-proBNP测定,评价其对单纯AR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AR心力衰竭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YHAⅢ级者显著升高5.2倍,也显著高于NYHAⅠ、Ⅱ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60 mm者显著高于LVEDD≤60 mm者(P<0.05),在合并心房颤动者也显著高于窦性心律者(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NT-proBNP阈值在1 340 pg/ml时,是诊断单纯AR心力衰竭(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0.699,P<0.01)的最佳阈值;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9.26%、96.05%和86.41%。单因素分析,Log(NT-proBNP)仅与心功能(P=0.002)和LVEDD(P=0.033)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只有心功能与NT-proBNP呈独立相关。结论:NT-proBNP对单纯AR心力衰竭患者有重要诊断价值。诊断单纯AR心力衰竭的最佳阈值为1 340 pg/ml,准确性高达86.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力衰竭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疗效间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柳磊 杨克明 +3 位作者 李源 王巍 胡盛寿 王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疗效的影响。方法: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慢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共80例,根据术... 目的:探讨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疗效的影响。方法: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慢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共80例,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分为房颤消除组(n=56)和房颤未消除组(n=24)。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左心耳组织中MMP-2和TIMP-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Ⅰ型和Ⅲ型胶原容量分数(CVF-Ⅰ和CVF-Ⅲ)。结果:房颤未消除组心房组织MMP-2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房颤消除组明显增加(126.75±47.67 vs.62.43±31.41,P<0.001;140.33±35.17 vs.82.57±29.56,P<0.001),CVF-Ⅰ也较房颤消除组明显增加(18.16±3.22 vs.11.66±3.38,P<0.001)。两组之间TI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CVF-Ⅲ无明显区别。左心耳组织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CVF-I呈显著正相关(r=0.575,P<0.001;r=0.637,P<0.001),左心耳组织中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左心房直径也呈显著正相关(r=0.465,P=0.003;r=0.571,P<0.001)。结论:左心耳组织MMP-2表达与左心房大小和心房纤维化程度相关并影响瓣膜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行心脏移植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小莹 邱洪 +9 位作者 宋雷 张峻 谭小燕 吴元 唐熠达 赵红 李莉 宋来凤 宋云虎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253,共1页
患者,男,50岁,既往糖尿病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4年,2年前曾因“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心梗)”行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规律服药,病情平稳,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I级。此次因“突发胸痛8小时”来... 患者,男,50岁,既往糖尿病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4年,2年前曾因“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心梗)”行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规律服药,病情平稳,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I级。此次因“突发胸痛8小时”来我院就诊,诊为“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梗、陈旧性下后壁心梗、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源性休克”。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示:左前降支近段100%闭塞,右冠脉50%狭窄,于左前降支置人支架2枚。术后持续IABP辅助循环,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期 心脏移植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左前降支近段 高血压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室双出口368例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樊丽姿 施怡声 +3 位作者 樊百玲 江勇 徐楠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室双出口(DOR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368例经双心室矫治术证实的DORV,对照手术结果,分析术前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88.9%(327/368),误诊率5.4%(20/368),漏诊率5.7%(21/368);对于室间隔...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室双出口(DOR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368例经双心室矫治术证实的DORV,对照手术结果,分析术前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88.9%(327/368),误诊率5.4%(20/368),漏诊率5.7%(21/368);对于室间隔缺损(VSD)与大动脉关系、大动脉位置关系和动脉骑跨、超声分型诊断总符合率分别为:70.2%、76.2%和72.5%。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的定性诊断DORV;对于病变程度复杂、病理类型相对少见的DORV,超声分型诊断水平仍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右心室双出口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心脏移植术后1个月及1年肾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建强 宋云虎 +1 位作者 黄洁 孙晓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及1年肾功能的变化。方法:分析81例经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肾功能的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1年肾功能的变化,另定义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为肾功能不全,将患... 目的: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及1年肾功能的变化。方法:分析81例经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肾功能的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1年肾功能的变化,另定义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为肾功能不全,将患者分为术前肾功能不全组(n=25)和术前非肾功能不全组(n=56)进行分析。分析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者或他克莫司者术后1个月、术后1年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心脏移植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30.9%、43.2%和60.5%,术后1年严重肾功能不全发生率6.2%。全组患者心脏移植术后1年GFR(56.72±19.08)ml/min较术前GFR(70.81±20.80)ml/min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肌酐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肾功能不全组,心脏移植术后1个月GFR(56.08±17.62)ml/min与术前GFR(47.71±9.98)ml/min相比显著升高(P<0.05),术后1年GFR(50.02±17.45)ml/min较术前增高,但无显著差异;术前非肾功能不全组,心脏移植术后1个月GFR(68.80±18.39)ml/min、术后1年GFR(59.71±19.17)ml/min较之术前GFR(81.21±15.27)ml/min均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术后1年(68.2%)与术前(28.3%)相比显著升高(P<0.01),而应用他克莫司者无显著差异,且两者术后1年时Ⅱ级以上排异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心脏移植术后1年GFR显著降低,但血肌酐升高不明显,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较之血肌酐评价肾功能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肾功能不全 99mTc-DTPA 肾动态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及戒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海宁 胡盛寿 +1 位作者 郑哲 侯剑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吸烟及戒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1至2005—12行CABG2570例患者资料,其中有吸烟情况记录者共2486例,按照术前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1457例)和不吸烟组(1029例),其... 目的:研究吸烟及戒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1至2005—12行CABG2570例患者资料,其中有吸烟情况记录者共2486例,按照术前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1457例)和不吸烟组(1029例),其中吸烟组根据术前1个月是否戒烟分为戒烟者(409例)及未戒烟者(1048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吸烟及戒烟与住院期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系。结果:与不吸烟组相比,吸烟组接受CABG时年龄较小,男性患者占比例更高,体重指数较高,心肌梗死史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史高,较少合并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合并二尖瓣反流史低,射血分数低,较少应用体外循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比较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3.2%VS1.6%),呼吸机辅助时间增加(8h vs 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吸烟组(包括术前戒烟和未戒烟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为不吸烟组的1.91倍(95%可信区间1.03—3.56);未戒烟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为不吸烟组的2.30倍(95%可信区间1.19~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吸烟组与不吸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吸烟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明显增加,呼吸机辅助时间延长,术前未戒烟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应鼓励患者及早戒烟,戒烟有助于减少CABG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早期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