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伐昔洛韦多晶型的溶解性质与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帆 赵睿 +3 位作者 张丽 宋俊科 吕扬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研究盐酸伐昔洛韦多晶型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为提高其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溶解度测定法研究晶Ⅰ型、晶Ⅳ型和晶Ⅷ型盐酸伐昔洛韦的溶解度;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晶型盐酸伐昔洛韦固体(100 mg.kg-1),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 目的研究盐酸伐昔洛韦多晶型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为提高其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溶解度测定法研究晶Ⅰ型、晶Ⅳ型和晶Ⅷ型盐酸伐昔洛韦的溶解度;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晶型盐酸伐昔洛韦固体(100 mg.kg-1),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检测不同时间大鼠血药浓度,比较不同晶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结果晶Ⅷ型在6种溶剂系统中溶解度均优于晶Ⅰ型、晶Ⅳ型;大鼠灌胃给予晶Ⅰ、晶Ⅳ和晶Ⅷ型盐酸伐昔洛韦后血中盐酸伐昔洛韦代谢产物阿昔洛韦Cmax分别为(10.304±5.246),(9.321±3.701)和(10.365±6.787)mg.L-1,晶Ⅰ型和晶Ⅷ型相近且高于晶Ⅳ型;AUC0→t分别为(20.167±1.775),(22.337±5.166)和(20.289±7.845)mg.L-1.h,晶Ⅳ型虽略高于晶Ⅰ型和晶Ⅷ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伐昔洛韦晶Ⅰ型、晶Ⅳ型和晶Ⅷ型样品的溶解性质有一定差异,大鼠体内生物学表现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伐昔洛韦 盐酸 多晶型 溶解度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乌利司他优势药用晶型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雪薇 徐娟 +6 位作者 宁丽峰 张丽 杨德智 王慧萍 杜冠华 吕凌 吕扬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2期1340-1347,共8页
目的研究新型紧急避孕药醋酸乌利司他的多晶型现象,寻找对临床有效的优势药用晶型。方法通过多种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醋酸乌利司他的5种不含溶剂晶型样品和6种溶剂合物晶型样品;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法(PXRD)、热重分析法(TG)、差示扫... 目的研究新型紧急避孕药醋酸乌利司他的多晶型现象,寻找对临床有效的优势药用晶型。方法通过多种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醋酸乌利司他的5种不含溶剂晶型样品和6种溶剂合物晶型样品;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法(PXRD)、热重分析法(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法(IR)对上述11种晶型样品进行表征;通过多种影响因素实验对晶型样品的稳定性和转晶规律进行研究。结果醋酸乌利司他存在多晶型现象,采用多种不同检测方法均可对其晶型进行鉴别。制备的11种晶型样品中有5种为首次发现。结论通过醋酸乌利司他的多晶型现象系统研究,阐明其多种晶型样品的物质组成、制备方法、晶型稳定性、溶解性及晶型转变规律,为优势药用晶型选择提供了科学基础数据,为提高药品质量、保证临床疗效、制定晶型药物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利司他 醋酸 多晶型 晶型鉴别 药用晶型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优势药用晶型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曹俊姿 杨德智 +2 位作者 张丽 杜冠华 吕扬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339-1343,共5页
目的采用多种分析技术对左炔诺孕酮不同晶型进行表征,通过体外评价(包括晶型稳定性与溶解速率),获得左炔诺孕酮优势药用晶型。方法通过快速溶剂去除法和快速沉淀法获得左炔诺孕酮3种晶型样品,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PXRD)、差示扫描量热法... 目的采用多种分析技术对左炔诺孕酮不同晶型进行表征,通过体外评价(包括晶型稳定性与溶解速率),获得左炔诺孕酮优势药用晶型。方法通过快速溶剂去除法和快速沉淀法获得左炔诺孕酮3种晶型样品,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P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法(IR)、拉曼光谱法和显微分析法对制备的晶型样品进行表征;以PXRD法为分析手段对3种晶型样品稳定性进行评价;采用溶解曲线法对左炔诺孕酮3种晶型样品溶解速率进行评价。结果确定获得左炔诺孕酮的3种晶型,即晶α、β和γ型;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晶α和β属于亚稳定晶型,晶γ为稳定晶型;溶解速率:α>β>γ。结论左炔诺孕酮晶α型为优势药用晶型,该研究为其临床用药评价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 药用晶型 优势 多晶型 晶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两种晶型的拉曼光谱分析和溶出度实验 被引量:6
4
作者 焦凌泰 张丽 +3 位作者 杨德智 杨世颖 杜冠华 吕扬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0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建立鉴别尼莫地平不同晶型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快速去溶剂法制备A、B 2种晶型,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对尼莫地平2种晶型物质进行鉴别分析。对2种晶型样品在6种不同介质中进行溶出实验。结果晶A型和晶B型实验... 目的建立鉴别尼莫地平不同晶型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快速去溶剂法制备A、B 2种晶型,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对尼莫地平2种晶型物质进行鉴别分析。对2种晶型样品在6种不同介质中进行溶出实验。结果晶A型和晶B型实验所得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可用于尼莫地平的晶型鉴别。晶B型在2θ=5°和2θ=13°处有特征衍射峰,而晶A型没有;晶A型在2θ=27°处存在特征衍射峰,而晶B型没有,根据特征衍射峰存在与否可有效区分2种晶型。晶A型和晶B型拉曼光谱图谱,在481 cm-1处晶A型存在特征散射峰;通过对晶A型和晶B型样品的拉曼光谱图分析比较,根据峰位置和峰强度的不同,可有效鉴别2种晶型。溶出度实验结果表明晶A型样品溶解性优于晶B型。结论在晶型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原理的分析技术,如粉末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可根据晶型性质,多角度对晶型进行鉴别分析,通过溶出实验确定晶A型溶解性优于晶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晶型 X射线衍射 粉末 分析 拉曼光谱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异烟肼共晶的结构分析及Hirshfeld表面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宝喜 张丽 +2 位作者 龚宁波 吕扬 杜冠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制备异烟肼-丙二酸和异烟肼-戊二酸2种共晶化合物,并分析其共晶形成机制及分子间作用力。方法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获得2种共晶三维立体结构,采用Hirshfeld表面分析法对其各自分子间氢键作用力进行分析。结果异烟肼-丙二酸以1∶0.5... 目的制备异烟肼-丙二酸和异烟肼-戊二酸2种共晶化合物,并分析其共晶形成机制及分子间作用力。方法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获得2种共晶三维立体结构,采用Hirshfeld表面分析法对其各自分子间氢键作用力进行分析。结果异烟肼-丙二酸以1∶0.5的化学计量比形成共晶,异烟肼-戊二酸以1∶1的化学计量比形成共晶,2种共晶通过氢键及范德华力维持其在空间的稳定排列。结论异烟肼分子中存在吡啶环、酰肼基团,易与含羧基化合物形成氢键,采用Hirshfeld表面分析法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揭示晶体结构中分子间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共晶 分子间作用力 Hirshfeld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的制备与表征及稳定性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英 龚宁波 +2 位作者 杨德智 杜冠华 吕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制备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期望找到一种能够缓释的新文拉法辛盐型,达到长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利用加液研磨法和溶液搅拌法分别制备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SXRD)、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PXRD)、差示扫描量... 目的制备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期望找到一种能够缓释的新文拉法辛盐型,达到长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利用加液研磨法和溶液搅拌法分别制备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SXRD)、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P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对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进行表征;并考察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在(60±1)℃高温、(90±5)%高湿、(4500±500)lx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制备获得顺丁烯二酸与文拉法辛摩尔比1∶1结合的盐,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在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稳定。结论顺丁烯二酸文拉法辛的晶体结构和制备方法及其表征图谱可以为开发新型的文拉法辛盐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拉法辛 顺丁烯二酸 单晶结构 表征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丹参中14种水溶性成分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垚 杨德智 +2 位作者 苏斌 杜冠华 吕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24-1629,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丹参不同部位中的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阿魏酸、异阿魏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丹酚酸C、9 丹酚酸B单甲酯、9’丹酚酸B单甲酯、丹酚酸B二甲酯14种水溶性成分含...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丹参不同部位中的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阿魏酸、异阿魏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丹酚酸C、9 丹酚酸B单甲酯、9’丹酚酸B单甲酯、丹酚酸B二甲酯14种水溶性成分含量,并考察丹参药材直径和丹参植株部位对以上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0.5%乙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按梯度洗脱:0~1.02 min,90%→80%A;>1.02~4.08 min,80%→72%A;>4.08~4.76 min,72%→55%A;>4.76~5.50 min,55%→90%A;>5.50~8 min,90%A。柱温30℃,进样量1μL,检测波长286 nm,流速为0.6 mL·min^-1。结果在8 min内,上述14种水溶性成分可实现完全分离且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线性良好,仪器和方法重复性良好,其RSD均小于2.0%,可实现准确定量,丹参药材直径和参植株部位对水溶性成分含量有很大影响。结论所建立UPLC色谱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定量准确,直径为0.1~0.5 cm的丹参药材和丹参周皮中上述14种成分含量表现出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水溶性成分 含量测定 色谱法 超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