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建算法对SPECT空间分辨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骆飞 耿建华 +3 位作者 邹作伟 洪浩 赵卫强 郑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重建算法对SPECT断层成像分辨力的影响。方法采用Siemens Symbia T SPECT机,对长轴分布5条线源的椭圆柱分辨力模型进行成像。选择Hann和Butterworth 2种滤波反投影法(FBP),每种窗函数各选择3种截止频率;Flash 3D和有序子集最大... 目的探讨重建算法对SPECT断层成像分辨力的影响。方法采用Siemens Symbia T SPECT机,对长轴分布5条线源的椭圆柱分辨力模型进行成像。选择Hann和Butterworth 2种滤波反投影法(FBP),每种窗函数各选择3种截止频率;Flash 3D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OSEM)法2种迭代法,各选择5种平滑函数;分别对图像进行断层重建。以线源半高宽(FWHM)代表重建图像的分辨力,计算5条线源6个层面上的径向、切向和轴向FWHM,并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FBP重建中,FWHM随窗函数截止频率增大而变小;同一截止频率下,Butterworth重建图像的FWHM小于Hann。迭代法中,FWHM随平滑函数核宽度增大而变大;Flash 3D和OSEM法重建图像径向及切向FWH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轴向Flash 3D图像的FWHM显著小于OSEM。结论重建算法及参数设定对断层图像分辨力的影响较大,应根据临床需要和经验适当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重建算法 分辨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对骨显像疑难病灶的诊断增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林琳 郑容 +2 位作者 刘琳 贾莹莹 耿建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SPECT/CT对平面骨显像疑难病灶的诊断增益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72例全身骨显像诊断疑难病灶的SPECT/CT检查结果,分析SPECT/CT诊断增益与病灶部位、摄取程度、CT特征及原发肿瘤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72例中,骨显像共发现14... 目的探讨SPECT/CT对平面骨显像疑难病灶的诊断增益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72例全身骨显像诊断疑难病灶的SPECT/CT检查结果,分析SPECT/CT诊断增益与病灶部位、摄取程度、CT特征及原发肿瘤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72例中,骨显像共发现140处诊断不确定病灶,65.00%(91/140)病灶经SPECT/CT显像后可以明确诊断。SPECT/CT对不同部位病灶的诊断增益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9,P=0.035)。经SPECT/CT融合显像后,脊柱病灶获得诊断增益率明显高于骨盆病灶(χ2=8.81,P=0.003)。SPECT/CT对不同摄取程度病灶的诊断增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P=0.43)。CT呈溶骨为主及具有良性特征的病灶经SPECT/CT显像获得的诊断增益高于成骨为主及混合性病灶。结论 SPECT/CT对诊断全身骨显像疑难病灶具有明确增益作用,病灶部位及CT特征是判断能否通过SPECT/CT融合显像获得明确诊断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和骨组织 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三种勾画^18F-FDGPET/CT图像中肺癌放疗靶区的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林琳 郑容 +4 位作者 吴宁 刘瑛 张雯杰 梁颖 赵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20-1524,共5页
目的比较三种勾画肺癌18F-FDG PET/CT放疗定位图像肺原发病灶大体肿瘤体积(GTV)边界的方法,寻找适合临床应用的肺癌GTV勾画方法。方法选择14例在18 F-FDG PET/CT的CT图像上边界清晰的肺癌病例,在18 F-FDG PET图像上分别用40%阈值法(GTV... 目的比较三种勾画肺癌18F-FDG PET/CT放疗定位图像肺原发病灶大体肿瘤体积(GTV)边界的方法,寻找适合临床应用的肺癌GTV勾画方法。方法选择14例在18 F-FDG PET/CT的CT图像上边界清晰的肺癌病例,在18 F-FDG PET图像上分别用40%阈值法(GTV40)、SUV=2.5勾画法(GTV2.5)、公式法(GTV公式)对肺癌原发病灶GTV靶区进行勾画,然后与CT肺窗体积(GTVCT)进行比较。结果 14例肺癌的GTV公式与GTVCT的平均差值小于GTV40与GTVCT体积的平均差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GTV公式与GTVCT的平均差值明显小于GTV2.5与GTVCT的平均差值(P=0.0289)。14例肺癌中,12例GTV40小于GTV公式,但二者平均G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6)。结论公式法及40%阈值法均可用于勾画18F-FDG PET/CT放疗定位图像中肺原发病灶的GTV边界,而以SUV=2.5为边界阈值不适合SUV较低的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阈值 肺肿瘤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显像勾画放疗靶区的边界阈值的体外模型实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琳 郑容 +2 位作者 王奕斌 耿建华 吴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21-1423,共3页
目的通过模型实验研究PET图像中热球模型的边界阈值,为放疗计划中生物学靶区的勾画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建立容积0.5-16.0 ml、靶本底比值分别为164.13∶1、32.96∶1、12.69∶1及热球零本底的热球模型,观察热球边界阈值及其与体积、靶... 目的通过模型实验研究PET图像中热球模型的边界阈值,为放疗计划中生物学靶区的勾画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建立容积0.5-16.0 ml、靶本底比值分别为164.13∶1、32.96∶1、12.69∶1及热球零本底的热球模型,观察热球边界阈值及其与体积、靶本底比值、采集模式的关系。结果体积≥2.0 ml的热球的边界阈值位于36.80%-43.70%的区间(平均39.59%)。而体积〈2.0 ml的热球的边界阈值位于39.30%-50.90%的区间(平均45.98%)。体积≥2.0 ml的四种体积热球的平均边界阈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体积〈2.0 ml的热球的边界阈值却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P=0.015)。靶本底比值大于12.69∶1时,热球的边界阈值不受靶本底比值变化的影响(P均〉0.05)。相同采集时间内2D和3D采集模式对边界阈值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4)。结论体积≥2.0 ml的热球,边界阈值不随体积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推荐40%作为边界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阈值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校正、空间位置及旋转半径对SPECT分辨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骆飞 耿建华 +3 位作者 孙超 曹仲年 邹作伟 郑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84-1388,共5页
目的探讨SPECT断层成像图像空间分辨力及衰减校正、空间位置和旋转半径对SPECT分辨力的影响。方法采用Siemens Symbia T成像设备,选择平行孔低能高分辨准直器,在3种不同旋转半径下分别对椭圆柱分辨力模型行SPECT及CT成像。椭圆柱空间分... 目的探讨SPECT断层成像图像空间分辨力及衰减校正、空间位置和旋转半径对SPECT分辨力的影响。方法采用Siemens Symbia T成像设备,选择平行孔低能高分辨准直器,在3种不同旋转半径下分别对椭圆柱分辨力模型行SPECT及CT成像。椭圆柱空间分辨力模型中,在长轴方向分布着5条与椭圆柱体轴平行的线源。以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重建图像,对3种旋转半径下采集的图像分别进行有或无CT衰减校正重建。以半高宽(FWHM)表示所有重建图像的分辨力,分别对沿长半轴分布的5条线源计算6个层面上的FWHM。结果线源距视野中心越远,径向、切向的分辨力越好,切向差异更明显;分辨力随旋转半径增大而降低;衰减校正后FWHM略有降低。结论视野中的空间位置、旋转半径均对SPECT成像系统空间分辨力有所影响,CT衰减校正对图像空间分辨力的提高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分辨力 衰减校正 旋转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在肺癌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琳 郑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03-1306,共4页
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为三维适形放疗的靶区勾画提供了代谢信息,但在其图像上勾画肿瘤边界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关于18F-FDGPET/CT图像上肿瘤边界的阈值的确定、如何改善呼吸运动所致的PET与CT图像融合不佳等方面... 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为三维适形放疗的靶区勾画提供了代谢信息,但在其图像上勾画肿瘤边界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关于18F-FDGPET/CT图像上肿瘤边界的阈值的确定、如何改善呼吸运动所致的PET与CT图像融合不佳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治疗计划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5
7
作者 梁萌 郑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6-1279,共4页
随着多种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技术的发展,放疗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及姑息性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放疗前准确分期和精确勾画靶区、治疗中评价肿瘤反应和修订治疗方案,放疗后评价疗效及早期检测复发对治疗NSCL... 随着多种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技术的发展,放疗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及姑息性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放疗前准确分期和精确勾画靶区、治疗中评价肿瘤反应和修订治疗方案,放疗后评价疗效及早期检测复发对治疗NSCLC至关重要。PET/CT为功能与解剖融合技术,可提供肿瘤的代谢和形态信息。本文综述PET/CT在NSCLC临床分期、治疗方案选择、放疗靶区勾画、预后及复发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放射疗法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