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20岁~80岁和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斌 董芬 +14 位作者 任晓岚 张佳 徐国栋 席金恩 王晓阳 龚海英 常利军 妥娅 赵红军 王也 余程东 任会茹 潘利 单广良 赵永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6-663,共8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20~80岁汉族女性以及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探讨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7月~8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甘肃省兰州市、张掖市、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选取20~80岁汉族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法国... 目的了解甘肃省20~80岁汉族女性以及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探讨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7月~8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甘肃省兰州市、张掖市、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选取20~80岁汉族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法国Medilink公司生产的Pegasus超声骨密度仪检测跟骨骨强度,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骨质疏松症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甘肃省20~80岁汉族女性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5.10%,40~80岁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25.88%。体重指数越大(OR=0.392,95%CI:0.229-0.672)、从事的职业劳动强度重(OR=0.461,95%CI:0.295-0.721)和体育锻炼频次多(OR=0.565,95%CI:0.407-0.786)有利于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有既往骨折史的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风险高(OR=1.544,95%CI:1.080-2.205)。绝经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P未绝经组=8.33%vs P绝经组=22.76%,P<0.0001;OR=2.633,95%CI:1.655-4.190),其中绝经年限越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越高(OR=2.910,95%CI:1.426-5.939),女性绝经年龄越晚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越低(OR=0.354,95%CI:0.172-0.628)。结论针对体重指数低、有既往骨折史、运动少、绝经年龄早和绝经年限长的女性应该格外关注。在膳食上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生活上经常锻炼运动。了解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及研究其影响因素对成年妇女的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女性 影响因素 定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系统:解析机体免疫调控和代谢平衡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春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267,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潜能,一直是干细胞研究的热点。这里,我首次提出间充质干细胞系统新概念:自胚胎发育早期,经历整个生长发育全过程的不同胚层、多个发育阶段,将亚全能间充质干细胞到不同等级分化潜能间充质... 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潜能,一直是干细胞研究的热点。这里,我首次提出间充质干细胞系统新概念:自胚胎发育早期,经历整个生长发育全过程的不同胚层、多个发育阶段,将亚全能间充质干细胞到不同等级分化潜能间充质干/祖细胞群体统称为MSC系统。MSC系统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1)赋予了MSC三大重要生物学特征,即干细胞自身特性、组织微环境功能及免疫调控功能;(2)平衡机体免疫与组织代谢;(3)提供高效转化为临床安全有效的组织特异性干细胞。总之,该系统很好的解释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异质性,同时丰富了我们之前提出的亚全能干细胞理论,为研究人员更好的理解间充质干细胞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汉族、满族和朝鲜族健康成人心脏结构及功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孟庆龙 张丽 +3 位作者 张冰 何慧婧 单广良 王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TTE)评价汉族、满族及朝鲜族健康成人心脏结构及功能参数特点及差异。方法纳入1476名河北省及黑龙江省无民族间通婚的汉族、满族及朝鲜族健康成人,对比不同民族间及同民族不同性别间2D-TTE参数的差异,分析超... 目的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TTE)评价汉族、满族及朝鲜族健康成人心脏结构及功能参数特点及差异。方法纳入1476名河北省及黑龙江省无民族间通婚的汉族、满族及朝鲜族健康成人,对比不同民族间及同民族不同性别间2D-TTE参数的差异,分析超声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汉族与满族人超声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朝鲜族人左心房前后径(LAD)及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均明显大于汉族及满族人(P均<0.05)。同民族内,男性除左心室射血分数外其余各超声参数均显著高于女性(P均<0.05)。LAD、右心室前后径(RVD)、IVSD及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均>0,P均<0.05)。结论满族与汉族人心脏结构及功能差异较小;朝鲜族人与汉、满族人存在一定差异;同民族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规律均满足一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结构 心功能 民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