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心脏再同步治疗对复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薛聪
华伟
蔡迟
丁立刚
牛红霞
王靖
张澍
-
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0-253,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复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入选86例CRT植入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绝对值是否较基线水平提高≥10%,分为反应组(n=43)和无反应组(n=43)。比较两组患者CRT植入后不同时期QRS间期、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T波峰末间期(Tp Te间期)等复极离散度指标变化及室性心律失常事件情况。结果:反应组患者术后1年QRS间期和Tp Te间期较术前和术后<24 h明显缩短(P均<0.05),而无反应组各时期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中,反应组室性早搏(PVCs)和室性早搏连发(PVC runs)的发生次数,明显少于无反应组[lg PVCs:(1.78±0.77)vs(2.73±0.61);lg PVC runs:(0.64±0.48)vs(1.98±0.72),P<0.05]。分别对CRT术后lg(PVCs)和lg(PVC runs)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术后<24 h的Tp Te间期是lg(PVCs)和lg(PVC runs)的独立预测因素(B=0.143,比值比=1.154,P=0.001;B=0.122,比值比=1.047,P=0.001)。结论:CRT心室逆重构可以减小复极离散度,降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风险,改善预后。术后当天的Tp Te间期时限对CRT术后室性心律失常事件有预测意义。
-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脏再同步治疗
TpTe间期
跨壁复极离散度
-
Keywords
Arrhythmia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TpT e interv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
-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