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外肺水监测在小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菊先 王旭 +10 位作者 李守军 闫军 李胜利 曾敏 段雷雷 李霞 刘立伟 鲁中原 杨雪芳 郑林 李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监测在小儿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小儿TOF根治手术患者43例,应用脉搏指数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技术,分别在手术后返回小儿加强监护病房(PICU)即刻、术后6 h、12 h、18 h及24 h监...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监测在小儿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小儿TOF根治手术患者43例,应用脉搏指数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技术,分别在手术后返回小儿加强监护病房(PICU)即刻、术后6 h、12 h、18 h及24 h监测并记录脉搏轮廓连续心输出量指数(PCC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I)、每搏量变化率(SVV)、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全心射血分数(GEF)、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 Pmax)、血管外肺水指数(EVWI)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同时监测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左心房压、液体出入量等常规监测指标,记录机械通气时间、住PICU时间以及二次气管插管、二次体-肺侧支封堵或结扎及其它并发症等临床事件。根据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分成两组:机械通气≤24 h者为快速恢复组(n=29),机械通气>24 h则为延迟恢复组(n=14)。结果:与延迟恢复组比较,快速恢复组机械通气时间[(14.2±8.0)h vs(86.3±44.5)h]、住PICU时间[(2.5±1.7)d vs(5.3±3.6)d]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返PICU即刻、术后6 h、12 h、18 h和24 h的PVPI测量值(4.9±1.3 vs 6.4±1.5、5.1±1.8 vs 6.5±1.3、4.8±2.0 vs 6.5±1.6、4.4±1.1vs 6.9±1.8和4.4±2.5 vs 6.5±2.2)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在术后12 h及18 h的ELWI[(20.9±6.1)ml/kg vs(26.8±5.7)ml/kg、(19.1±5.5)ml/kg vs(26.7±5.5)ml/kg]亦均降低(P均<0.05)。快速恢复组无术后补救性体-肺侧枝封堵或结扎病例,延迟恢复组有3例在术后进行了补救性体-肺侧枝封堵或结扎术。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无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体-肺侧支循环是影响小儿TOF根治术后早期恢复进程的重要因素,可增加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从而导致肺内渗出。通过PICCO技术对肺内渗出进行床旁定量监测,结合分析ELWI和PVPI,临床医生更易于识别需要处理的体-肺侧枝,从而可以尽早做出是否进行侧枝封堵或结扎的决策,促进TOF根治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 心脏外科手术 血管外肺水指数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包补片和肺动脉补片治疗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海涛 王强 +5 位作者 李巅远 郭宏伟 李守军 王菊 段亚冰 闫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比较主动脉弓心包补片成形术和主动脉弓肺动脉补片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至2014-12期间本院57例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患者的临... 目的:比较主动脉弓心包补片成形术和主动脉弓肺动脉补片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至2014-12期间本院57例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患儿采用自体主动脉弓心包补片成形术为心包补片组,31例患儿采用主动脉弓肺动脉补片成形术为肺动脉补片组。检测两组患儿手术后和随访期间主动脉缩窄处压差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57例患儿中共死亡2例(3.5%),其中心包补片组1例患儿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肺动脉补片组1例患儿因呼吸窘迫综合征而死亡。两组患儿均无肾功能衰竭及神经系统并发症。两组患儿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和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脑灌注时间心包补片组短于肺动脉补片组[(30.5±8.6)s vs(35.6±10.3)s,P〈0.05]。心包补片组术后超声估测主动脉缩窄处压差[(9.5±7.5)mm Hg(1mm Hg=0.133 k Pa)]较术前[(39.9±15.5)mm Hg]显著降低(P〈0.05);肺动脉补片组术后超声估测主动脉缩窄处压差为(11.8±11.3)mm Hg,较术前(39.2±14.5)mm Hg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主动脉缩窄处压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51例患儿随访(17.6±16.6)月(3~61个月),心包补片组6例患儿出现再狭窄,3例患儿近期准备行球囊扩张术,3例患儿继续随访;肺动脉补片组6例患儿出现再狭窄,2例患儿已完成球囊扩张术,主动脉缩窄处压差明显降低,4例患儿继续随访。Kaplan-Meier曲线显示,心包补片组术后1年、3年免于再狭窄率分别是67.6%和33.8%,均显著低于肺动脉补片组(95.5%和72.1%,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都是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术后早期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中期随访结果肺动脉补片稍优于心包补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两市新生儿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天明 王增武 +10 位作者 张林峰 王馨 陈祚 张甦 唐新华 祖秋菊 胡立群 李守军 逄坤静 朱曼璐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4-568,共5页
目的:了解华东两市新生儿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新生儿ASD和VSD的预防、诊治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3-09至2014-11期间两市各调查点连续出生的孕满28周的2 100例活产新生儿及其... 目的:了解华东两市新生儿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新生儿ASD和VSD的预防、诊治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3-09至2014-11期间两市各调查点连续出生的孕满28周的2 100例活产新生儿及其父母作为调查对象,在新生儿出生后0~7天内进行问卷调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ASD和VSD患儿及其父母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共筛查4 152例新生儿,其中男婴2 189例(52.72%),胎龄为(39.18±1.48)周,产妇年龄为(26.54±4.36)岁。新生儿ASD和VSD检出率分别为60.5‰和12.8‰,且不同性别新生儿ASD和VSD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产妇孕前体重指数和家居装修是新生儿ASD的影响因素,而产妇孕早期服药是新生儿VSD的影响因素。结论:华东两市新生儿ASD和VSD检出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加强新生儿ASD和VSD的早期筛查,降低新生儿ASD和VSD的发生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新生儿 检出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静脉直接入心房的(功能)单心室患者的改良Fontan术式及早中期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菊 王强 +4 位作者 李巅远 李守军 徐海涛 段亚冰 闫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9-602,共4页
目的:总结肝静脉直接入心房(SHV)的(功能)单心室患者的改良Fontan术式及早中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至2015-12阜外医院对39例SHV的(功能)单心室患者施行改良Fontan术的临床资料。男26例(66.7%),平均年龄(6.98±3.62)岁... 目的:总结肝静脉直接入心房(SHV)的(功能)单心室患者的改良Fontan术式及早中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至2015-12阜外医院对39例SHV的(功能)单心室患者施行改良Fontan术的临床资料。男26例(66.7%),平均年龄(6.98±3.62)岁,平均体重(20.79±9.66)kg,术前平均肺动脉压(m PAP)9.77±2.51(4~15)mm Hg(1mm Hg=0.133k Pa)。依据SHV患者是否合并下腔静脉与心尖同侧(ACJ),分为SHV组(n=29)和SHV+ACJ组(n=10)。对术后早期(术后3个月)及中期(5年)进行临床结果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9例患者中,一期手术20例,二期手术19例(18例为Glenn术后,1例为B-T术后)。选择的改良Fontan术式主要采取外管道—共同开口术式(30例,76.9%)。19例患者建立体外循环并阻断主动脉,体外转流时间72~446 min,平均(189.74±84.96)min,主动脉阻断26~171min,平均(89.05±43.96)min;另19例患儿并行循环,体外转流时间60~209 min,平均(109.99±98.86)min。术后早期因并发症再次手术10例。术后院内死亡3例,死亡率7.7%。36例患儿平均随访时间3.90(0.83~7.17)年,35例心功能为Ⅰ级,1例为Ⅱ级,5年生存率100%。结论 :SHV的(功能)单心室患者行改良Fontan术后早中期随访结果良好。而改良Fontan术式的选择应依据下腔静脉与肝静脉间的距离以及是否合并AC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直接入心房(功能)单心室 改良Fontan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