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环境因子对党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
-
作者
郭皓
陈彩霞
安晓静
李先恩
王海英
夏忠庭
-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盈科瑞(天津)创新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
出处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8-532,共1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501503)。
-
文摘
为明确影响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有效成分含量的关键因子,该研究探究不同产区的气象、土壤等32种环境因子的作用,为党参规范化种植的产地环境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通过收集党参主产区(重庆、内蒙古、甘肃、山西)共27个采样点的栽培党参及其根区土壤样本,测定不同产地土壤理化指标和党参中党参炔苷、多糖的含量,分析各环境因子与党参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党参有效成分含量具有区域性差异;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党参中多糖质量分数最高,为386 mg·g^(-1);重庆市巫溪县的样品中党参炔苷质量分数最高,为2.128 mg·g^(-1)。月气温极值对党参有效成分含量产地差异的方差贡献最高,其次为土壤酶活力及有机质因子,土壤养分的方差贡献最低。不同环境因子对党参多糖和党参炔苷积累影响各异。党参多糖主要受土壤有机质、10月降水量及碱性磷酸酶活力影响,而党参炔苷主要受土壤速效氮、土壤酸性磷酸酶活力及5月、7—8月最低气温和土壤pH影响。综上,月气温极值主导党参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另外,还需关注降水量、土壤养分及磷酸酶活力的影响。
-
关键词
党参
有效成分
环境因子
随机森林模型
相关性分析
-
Keywords
Codonopsis pilosula
active ingredients
environmental factors
random forest model
corre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R282.6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