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0km/h高速铁路应答器信息传输质量研究
1
作者 王丁 吉喆 +2 位作者 王国海 卢斌 朱嘉良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113,共5页
为改善列车速度超过400km/h时应答器传输系统的通信质量,保证动车组以400km/h及以上速度高速运行时,仍能可靠接收地面应答器报文信息。以我国铁路历次400km/h以上动态试验数据为依据,对当前应答器传输系统在高速条件下信息传输质量的变... 为改善列车速度超过400km/h时应答器传输系统的通信质量,保证动车组以400km/h及以上速度高速运行时,仍能可靠接收地面应答器报文信息。以我国铁路历次400km/h以上动态试验数据为依据,对当前应答器传输系统在高速条件下信息传输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高速条件下可以提高应答器有效作用范围的方案,主要包括:使用大尺寸应答器替代标准尺寸应答器、纵向安装标准尺寸应答器、调整车载设备天线等。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及设备技术特点,逐一论述各方案的可行性,重点分析纵向安装标准尺寸应答器和采用大尺寸应答器2种方案对提升报文信息传输质量的优势,并阐述大尺寸应答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0km/h高速铁路 标准尺寸应答器 大尺寸应答器 作用范围 信息传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市域铁路CTCS2+ATO系统自动折返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珍萍 臧永立 +3 位作者 易海旺 周博渊 王一阁 惠子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177,共8页
为解决城际/市域铁路运用CTCS2+ATO系统因折返时间过长难以满足公交化运营需求问题,主要对CTCS2+ATO系统实现自动折返功能进行研究。首先,对CTCS2+ATO系统实现自动折返功能的系统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系统各设备优化的功能;进而,对自... 为解决城际/市域铁路运用CTCS2+ATO系统因折返时间过长难以满足公交化运营需求问题,主要对CTCS2+ATO系统实现自动折返功能进行研究。首先,对CTCS2+ATO系统实现自动折返功能的系统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系统各设备优化的功能;进而,对自动折返各场景下设备工作流程及信息交互进行详细设计,在选定车辆参数和线路参数条件下对自动折返各阶段耗时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得到站后自动折返理论总耗时152 s,满足公交化运营需求;最后,通过城际/市域铁路CTCS2+ATO系统实验室测试平台对自动折返功能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述自动折返方案有效,站后折返总耗时仅158 s,与理论计算耗时相近,且相对人工折返可大幅缩短折返时间,提高折返效率,对城际/市域铁路CTCS2+ATO系统满足公交化运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市域铁路 CTCS2+ATO系统 自动折返 折返时间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ATO系统功能优化研究
3
作者 王一阁 易海旺 +1 位作者 周博渊 惠子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180,189,共7页
京张高铁是我国第一条采用CTCS-3+ATO技术的高速铁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后,运用部门针对ATO系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车辆发生打滑时不能实施有效干预,通过车站节能不显著,崇礼站进站过程中牵引、制动切换频繁且存在晚点现象等。为解决... 京张高铁是我国第一条采用CTCS-3+ATO技术的高速铁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后,运用部门针对ATO系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车辆发生打滑时不能实施有效干预,通过车站节能不显著,崇礼站进站过程中牵引、制动切换频繁且存在晚点现象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吸取优秀司机的驾驶经验,在滑行过程中不增加制动级位,避免大级位制动加剧打滑现象。滑行结束后,ATO采取提前制动降速策略,缓解车辆滑行影响;通过车站按照运行计划中最后车站的到达时间并结合地面发送的更多的线路数据计算节能控制曲线;进站速度按照60 km/h规划运行时分,收到侧线进站码后按照道岔实际限速控制列车运行。最后,在实验室搭建高铁ATO系统集成测试平台,对优化方案进行详细的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方案在检测到车辆发生打滑后,采用低级位制动减速控制列车运行,减少了因为施加高级位制动发生的打滑,更符合优秀司机的驾驶经验;优化后的ATO提高了通过车站的运行效率及系统的总体节能水平;崇礼站进站过程中不存在牵引、制动频繁切换,且到站时间与运行计划中的到达时间相比提前6 s。该优化方案合理、可行,满足运用部门提出的京张高铁系统运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TCS3+ATO系统 打滑 通过车站 控车策略 功能优化 测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CTC系统功能试验风险管理研究
4
作者 常栋栋 张奕萌 +3 位作者 赵志和 王守韦 刘文博 应志鹏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1-158,共8页
调度集中(CTC)系统接口及相关功能试验是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联调联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联调联试实施期间,CTC系统功能试验存在协调配合难度大、安全管理压力大、系统接口多、试验工作任务重、有效风险管理机制欠缺等风险,为降低上述风险研... 调度集中(CTC)系统接口及相关功能试验是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联调联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联调联试实施期间,CTC系统功能试验存在协调配合难度大、安全管理压力大、系统接口多、试验工作任务重、有效风险管理机制欠缺等风险,为降低上述风险研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利用工作-风险分解法对CTC系统功能试验流程形成层次化结构,得出风险识别清单;引入层次分析法构建风险识别矩阵模型,计算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实现风险因素科学排序;针对CTC系统功能试验过程中的重点风险因素,制定应对计划,设置具体风险监控措施。研究表明,该方案能够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增强风险管理的可控性,可为同类风险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调联试 CTC系统 功能试验 风险管理 WBS-RBS法 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N网络的车载安全计算机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5
作者 陈立 赵东 +2 位作者 高占盈 李一楠 赵志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5-192,共8页
既有列控车载系统安全计算机平台通信总线存在速度低、带宽低、网络拓扑单一、不易扩展等问题。对车载安全计算机平台基本功能及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时间敏感网络理论提出一种基于TSN(时间敏感网络)的车载安全计算机平台架构。首先,深入研... 既有列控车载系统安全计算机平台通信总线存在速度低、带宽低、网络拓扑单一、不易扩展等问题。对车载安全计算机平台基本功能及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时间敏感网络理论提出一种基于TSN(时间敏感网络)的车载安全计算机平台架构。首先,深入研究TSN网络的时间同步技术,将其应用于车载安全计算机平台,以实现平台冗余架构;其次,采用TSN网络的流量调度策略实现平台门控管理,按照时间片对平台内通信数据进行划分,保障平台的任务运行时间和时序的确定性。在模块化、通用性、易扩展的基础上,该平台能够有效解决既有安全计算机平台中面临传输速度低、通信传输时间不确定及不易扩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系统 安全计算机平台 时间敏感网络 时间同步 冗余架构 网络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匈塞铁路计算机联锁侧面防护研究
6
作者 王克强 徐德龙 +4 位作者 武鹏 余骞 耿贵芬 柳凯凯 曲子贤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31,共6页
匈塞铁路匈牙利段采用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和匈牙利铁路技术标准。为开发满足匈牙利标准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深入分析匈牙利铁路信号技术标准和现有计算机联锁系统技术规范,以匈牙利计算机联锁侧面防护功能为突破点,研究确定计... 匈塞铁路匈牙利段采用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和匈牙利铁路技术标准。为开发满足匈牙利标准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深入分析匈牙利铁路信号技术标准和现有计算机联锁系统技术规范,以匈牙利计算机联锁侧面防护功能为突破点,研究确定计算机联锁系统侧面防护的目的,将侧面防护进行分类,并针对主侧防元件、次侧防元件、绝对侧面防护功能、相对侧面防护功能,结合经典侧面防护场景进行论述。分析匈牙利计算机联锁与我国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差异,结合我国计算机联锁的技术特点,为开发满足欧盟技术规范和匈牙利技术标准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塞铁路 计算机联锁 侧面防护 主侧防元件 次侧防元件 绝对侧面防护 相对侧面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列车TSN网络接口的ATP设备适配技术
7
作者 高占盈 赵东 +2 位作者 陈立 赵晓宇 夏凯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随着以太网通信技术逐渐成熟,基于以太网的列车网络开始逐渐应用,但传统以太网存在延时高、确定性差等问题。通过设计基于列车时间敏感网络(TSN)接口的ATP设备适配装置,提出适配装置实现方法,优化列车与ATP设备间的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 随着以太网通信技术逐渐成熟,基于以太网的列车网络开始逐渐应用,但传统以太网存在延时高、确定性差等问题。通过设计基于列车时间敏感网络(TSN)接口的ATP设备适配装置,提出适配装置实现方法,优化列车与ATP设备间的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提高通信效率;搭建仿真环境TSN测试平台测试适配装置功能与性能,验证了该适配装置在提高列车通信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的有效性。基于列车TSN网络接口的ATP设备适配技术研究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列车与ATP设备间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还为未来列车控制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网络接口 时间敏感网络(TSN) 列车自动防护(ATP) 通信效率 通信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DRTD系统最小可用接收电平研究
8
作者 魏军 李岸宁 +2 位作者 王允琪 杨居丰 王宇飞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128,共10页
随着铁路业务的不断发展,支线及地方专用线采用的铁路450 MHz无线列调通信系统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为此,铁路部门研发了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DRTD),增加数字通信功能,可以支持更多种类的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目前,DRTD... 随着铁路业务的不断发展,支线及地方专用线采用的铁路450 MHz无线列调通信系统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为此,铁路部门研发了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DRTD),增加数字通信功能,可以支持更多种类的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目前,DRTD系统在试用考核中运行稳定、功能正常、性能良好,但验收评价标准尚未形成。最小可用接收电平是衡量无线通信系统覆盖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利用信道仿真仪模拟不同速度和不同传播模型,测试实验室条件下DRTD最小可用接收电平;通过搭载试验车的方式,测试车体穿透损耗以及动态条件下的DRTD最小可用接收电平。通过统计与分析,给出DRTD系统工程应用上最小可用接收电平建议值。当接收机误码率要求为不大于5%时,建议值为-108 dBm;当接收机误码率要求为不大于3%时,建议值为-106 dBm;当接收机误码率要求为不大于1%时,建议值为-98 dBm。建议值可为DRTD系统的标准制定、设备研发、服务质量提升及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最小可用电平 无线调度通信 场强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5G专网场强、服务质量、业务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梁轶群 郝扬 +1 位作者 李岸宁 周宏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3-130,共8页
我国铁路正在有序推进5G技术铁路应用的研究,检测技术可为铁路5G专网试验验证、网络优化、工程建设提供支撑。在分析专网线状覆盖、SA架构、频率资源有限等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检测需求,搭载动车组采集实测样本,采用公式拟合、系统仿真、t... 我国铁路正在有序推进5G技术铁路应用的研究,检测技术可为铁路5G专网试验验证、网络优化、工程建设提供支撑。在分析专网线状覆盖、SA架构、频率资源有限等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检测需求,搭载动车组采集实测样本,采用公式拟合、系统仿真、t-分布模型等数学方法开展研究。对比列车内外天线电平差异,提出场强检测方案和指标确定方法并进行仿真;提出服务质量检测指标,计算样本数要求;除了低延时、大带宽等应用业务外,对列控等业务的优先级保障检测方法进行阐述。通过研究,提出场强覆盖、服务质量、业务功能三层检测架构及每一层检测方案,指出通过专网检测数据与DPI等多数据源融合,综合智能对比分析网络状态变化趋势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通信 5G专网 检测 场强 服务质量 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推理的铁路信号安全数据网信息安全动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30
10
作者 廖元媛 王剑 +2 位作者 田开元 王旭煜 蔡伯根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4-93,共10页
铁路信号安全数据网是CTCS-2/3级列控系统中承载安全信息传输的专用网络,受到信息安全攻击时可能引起设备功能失效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在运行过程中对其信息安全状态进行动态感知。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推理的信号安全数据网信息安... 铁路信号安全数据网是CTCS-2/3级列控系统中承载安全信息传输的专用网络,受到信息安全攻击时可能引起设备功能失效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在运行过程中对其信息安全状态进行动态感知。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推理的信号安全数据网信息安全动态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分析多步攻击间的逻辑关系及影响传播途径,结合原子攻击的不确定性建立扩展贝叶斯攻击图模型;然后考虑检测设备告警与攻击的关联性,将实时告警信息作为证据进行事故发生概率的动态推理;最后结合事故的功能安全影响得到系统风险。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进行动态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可用于信号安全数据网风险分析,并为防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信号安全数据网 贝叶斯攻击图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GSM-R系统高速适应性测试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园 梁轶群 +3 位作者 蒋韵 高尚勇 李岸宁 李德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1,共7页
400 km/h的高速铁路技术储备研发可以推动我国高铁的科技创新。高速条件下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业务性能的优劣,而CSD承载的列控业务和GPRS承载的调度命令信息传送业务均涉及列车的运行控制和运营指挥,会对高速列车的行车安全产生重要... 400 km/h的高速铁路技术储备研发可以推动我国高铁的科技创新。高速条件下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业务性能的优劣,而CSD承载的列控业务和GPRS承载的调度命令信息传送业务均涉及列车的运行控制和运营指挥,会对高速列车的行车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尚未有针对400 km/h的GSM-R系统服务质量参数的评价标准,为保障业务质量和行车安全,采集了不同速度下铁路GSM-R系统服务质量指标试验数据--最小可用接收电平、列控类电路数据和GPRS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理论分析,对这3类指标的传输特性进行研究,得到铁路GSM-R系统在400 km/h的高速适应性结果。结果表明,对于高速铁路GSM-R系统,最小接收电平目前为-92 dBm,在380 km/h等级时需修改为-81 dBm,在400 km/h等级时需修改为-79 dBm;列控类电路数据和GPRS数据传输特性高速适应性较强,均已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研究结果为400 km/h的GSM-R系统关键技术参数的评价标准的制定奠定重要基础,为未来高速铁路下一步提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GSM-R系统 服务质量 CSD GP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铁路调度集中系统架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振东 齐威 +1 位作者 苗义烽 苗长俊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使铁路调度集中系统更好地满足运输组织需求,提升运输组织效率,阐述我国铁路调度集中系统运用现状,针对存在的系统功能区域化割裂、系统部署灵活性较低、系统建设和运用成本高等问题,结合铁路调度集中系统运用特点,提出基于云计算技... 为使铁路调度集中系统更好地满足运输组织需求,提升运输组织效率,阐述我国铁路调度集中系统运用现状,针对存在的系统功能区域化割裂、系统部署灵活性较低、系统建设和运用成本高等问题,结合铁路调度集中系统运用特点,提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铁路调度集中系统架构方案,将铁路调度集中系统部署在由云平台资源层、云平台服务层、云平台用户与接口层组成的云平台上,按需分配系统资源并动态扩充系统边界,提升系统资源利用率,提高业务协调性和计划编制的统一性,减轻运输人员的劳动强度,保障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调度集中系统 云计算技术 维护成本 资源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专用移动应用一体化管理与服务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开锋 王茜茹 +3 位作者 李辉 李春铎 闫晓宇 郭强亮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5-150,157,共7页
随着铁路移动通信网络向5G-R过渡,大量铁路业务将向移动端迁移,为铁路专用移动应用的有效管控和安全防护带来了挑战。为实现铁路专用移动应用的一体化管理,提出一种以应用商店为核心的移动应用管控框架,规范移动应用发布、下载及升级等... 随着铁路移动通信网络向5G-R过渡,大量铁路业务将向移动端迁移,为铁路专用移动应用的有效管控和安全防护带来了挑战。为实现铁路专用移动应用的一体化管理,提出一种以应用商店为核心的移动应用管控框架,规范移动应用发布、下载及升级等流程,监控移动应用安装及运行时行为;以应用商店为载体实现移动终端接入认证,将安全数据卡作为可信硬件内置在移动终端,在公钥基础设施框架内设计身份认证流程,对移动终端进行统一接入认证;通过在应用商店部署软件探针,采集业务质量和网络环境信息,以用户、业务为粒度感知和评估移动应用运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商店可以作为铁路移动互联网入口,实现移动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作为终端接入认证、安全监测与审计的载体,为5G-R网络提供应用域的安全防护,形成符合铁路行业特点的移动应用管理与服务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移动通信 移动应用 应用商店 一体化管理 5G-R 接入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黄铁路机车同步操控无线通信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军 王远波 +1 位作者 王巍 王仁锋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3-79,共7页
机车同步操控是朔黄铁路LTE-R网络承载的核心业务之一,网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重载铁路的运输秩序和运输安全。针对目前机车同步操控业务通信故障诊断分析及时性和准确性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适用于朔黄铁路的同步操控无线通信监测技术,通过... 机车同步操控是朔黄铁路LTE-R网络承载的核心业务之一,网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重载铁路的运输秩序和运输安全。针对目前机车同步操控业务通信故障诊断分析及时性和准确性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适用于朔黄铁路的同步操控无线通信监测技术,通过采集LTE-R接口监测系统、路测设备、LTE-R网管与同步操控地面应用节点的数据,全量监测主控机车和从控机车通信全过程,综合分析网络负荷、无线质量、通信异常事件和设备因素,提取通信过程中的关键特征,使用二叉决策树动态诊断分析同步操控业务潜在风险和通信故障。研究结果表明:机车同步操控无线通信监测系统实现了全线150对列车同步操控车载通信单元的监测和故障分析,可以减少传统人工分析的负担,提高了LTE-R网络和同步操控系统的运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同步操控 LTE-R 重载组合列车 通信监测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CTCS-2高速铁路实现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易海旺 汪洋 +2 位作者 何镭强 唐明亮 唐峻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2-167,共6页
为解决既有CTCS-2级高速铁路列车运行仍由司机人工驾驶操作的问题,高速列车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是我国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2016年,CTCS2+ATO系统在珠三角莞惠及广佛肇城际铁路上投入运营,成功实现了世界上首次将自动驾驶技术... 为解决既有CTCS-2级高速铁路列车运行仍由司机人工驾驶操作的问题,高速列车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是我国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2016年,CTCS2+ATO系统在珠三角莞惠及广佛肇城际铁路上投入运营,成功实现了世界上首次将自动驾驶技术运用到200 km/h城际铁路。基于CTCS-2级列控系统的基础对CTCS2+ATO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案、ATO系统关键技术、系统测试和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重点阐述车载ATO系统架构、ATO速度控制流程、自动驾驶控制模型、运行计划实时调整模型、列车定位技术、车地无线通信技术和车门/站台门联控技术等,研究成果对高速铁路广泛应用CTCS2+ATO列控系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自动驾驶 ATP CTCS-2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信号设备通信接口雷击过电压损伤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州龙 徐金鹏 +1 位作者 靳邵云 麦瑞坤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7-296,共10页
本文提出一种关于高速铁路信号设备通信接口雷击过电压损伤检测及判定方法,是对当前高速铁路信号设备通信接口雷击试验及检测方法的优化和完善。首先,对雷电波频谱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信号设备通信接口雷击试验波形和检测电路。然后,选取Z... 本文提出一种关于高速铁路信号设备通信接口雷击过电压损伤检测及判定方法,是对当前高速铁路信号设备通信接口雷击试验及检测方法的优化和完善。首先,对雷电波频谱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信号设备通信接口雷击试验波形和检测电路。然后,选取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的CAN通信接口器件PCA82C250和编码读取电路的光耦TLP621-4作为试验对象,按电压幅值由低到高分别对其进行雷电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CA82C250横向雷电冲击损坏电压约为88V,纵向雷电冲击损坏电压约为48V;光耦采集电路中,直接对光耦进行雷电冲击时,雷电冲击损坏电压约为140V;在雷电冲击点与光耦间串入4.7kΩ电阻后,雷电冲击损坏电压约为800V,故增加器件的输入阻抗,可以提高耐雷电冲击水平。最后,讨论分析了信号设备通信接口器件的雷击过电压损伤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信号设备通信接口器件的雷击过电压损伤特性分为3个阶段,即正常阶段、临界损伤阶段和损坏阶段;信号设备通信接口器件存在冲击损坏积累效应,当器件处于临界损伤阶段时,仍可进行数据传输,但输出信号与正常阶段不一致。信号设备通信接口器件雷击过电压损伤检测,应按电压幅值由低到高进行雷电冲击试验,以冲击时是否有击穿现象和通信线上信号电平是否发生异常作为损伤判定的基本依据,并结合相应测试标准等,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信号设备 通信接口 雷击过电压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铁路隧道人员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军 韩君龙 +1 位作者 王巍 左自辉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23-229,共7页
为实现隧道内人员的实时定位,保障铁路隧道内施工作业安全,提出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铁路隧道人员定位技术,并设计铁路隧道人员定位系统。针对铁路隧道施工环境特点,使用调频连续波工作体制雷达,首先,通过分析雷达反射波的频率、时延、... 为实现隧道内人员的实时定位,保障铁路隧道内施工作业安全,提出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铁路隧道人员定位技术,并设计铁路隧道人员定位系统。针对铁路隧道施工环境特点,使用调频连续波工作体制雷达,首先,通过分析雷达反射波的频率、时延、相位等信息,测量目标点的距离、速度、角度,使用杂波消除、目标检测算法获得目标的点云;然后,使用目标跟踪算法对点云进行聚类和跟踪,获取并展示人员的位置、速度和轨迹等信息,当隧道内人员有异常行为时及时发出警告;最后,构建半实物仿真环境,通过在隧道内布设雷达节点、在隧道外布设处理服务器,对该人员定位技术进行测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单个雷达节点可以同时跟踪至少6名人员的位置分布和姿态等信息,提出的人员定位技术可满足铁路隧道内人员实时精确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人员定位 毫米波雷达 调频连续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启正 余立伟 谢智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为满足铁路电务监测业务发展需求及解决传统信号监测系统架构业务耦合度高、业务部署耗时长、建设和运用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架构设计方案。[方法]介绍了传统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体系架构及网络架构;... [目的]为满足铁路电务监测业务发展需求及解决传统信号监测系统架构业务耦合度高、业务部署耗时长、建设和运用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架构设计方案。[方法]介绍了传统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体系架构及网络架构;分析了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云计算技术提供的3种服务形式及部署方式,结合铁路安全生产相关要求及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业务性质,对所提信号集中监测系统进行部署测试,并分析了其评价指标。[结果及结论]所提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架构采用私有云方式进行部署,确保了数据和资产的安全可控性。该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和集群模式进行设计,能够运用自动化脚本实现配置信息读取、文件分发和进程操作,完成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自动化部署。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架构设计方案能够优化配置资源,灵活部署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云计算技术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城际铁路CTCS2+ATO列控系统功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阮厚文 李珍萍 +3 位作者 易海旺 惠子南 周博渊 王一阁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0-186,208,共8页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城市间客流快速增长,城际铁路对运输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移动闭塞和自动折返技术是信号系统提升铁路运输效率的重要发展方向,可有效缩短列车区间追踪间隔和折返站折返间隔,从而提高线路的...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城市间客流快速增长,城际铁路对运输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移动闭塞和自动折返技术是信号系统提升铁路运输效率的重要发展方向,可有效缩短列车区间追踪间隔和折返站折返间隔,从而提高线路的运输能力和效率。目前,移动闭塞技术和自动折返尚未在城际铁路得到运用。根据移动闭塞和自动折返的技术现状,对既有珠三角城际铁路CTCS2+ATO列控系统功能优化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珠三角城际铁路CTCS2+ATO列控系统实现移动闭塞和自动折返的列控系统总体架构。最后,重点介绍了CCS闭塞方式切换、行车许可计算、自动折返功能优化和折返流程等方面的工作原理。结果表明,在既有珠三角城际铁路CTCS2+ATO列控系统改动较小的情况下实现移动闭塞和自动折返是可行的,对提升珠三角城际铁路线路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CTCS2+ATO 移动闭塞 自动折返 功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R的CTCS3-300H型列控车载设备车地无线通信冗余技术方案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猛 赵志鹏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96,共7页
随着铁路移动通信由GSM-R向5G-R演进,基于GSM-R的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无线通信技术面临更新替代的问题。根据近年来5G-R承载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业务研究取得的成果,为充分利用5G-R的优势,将5G-R下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无线... 随着铁路移动通信由GSM-R向5G-R演进,基于GSM-R的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无线通信技术面临更新替代的问题。根据近年来5G-R承载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业务研究取得的成果,为充分利用5G-R的优势,将5G-R下CTCS-3级列控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由单链路改为双链路冗余技术。以CTCS3-300H型列控车载设备为研究对象,分析车地无线通信冗余技术的适应性,研究车地无线通信的系统架构,以及不同网络制式下的移交方案等,提出适合于CTCS3-300H型列控车载设备的车地无线通信冗余技术实现方案。研究成果为CTCS-3级列控系统在5G-R下实现车地无线通信冗余技术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车地无线通信 冗余 5G-R CTCS3-300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