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0℃实炉验证试验平台过热试件热流密度测量及壁温分布研究
1
作者 钟犁 肖平 +4 位作者 朱忠亮 李小敏 张兴豪 刘卫国 徐鸿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随着锅炉主蒸汽参数的提高,炉内受热面壁温的监测对于安全运行日益重要,并且有利于根据壁温分布进行选材,降低造价。南京电厂700℃验证试验平台炉内过热试件分布着12个牌号的材料,掌握锅炉管壁温分布及其随负荷变化的规律,是准确分析材... 随着锅炉主蒸汽参数的提高,炉内受热面壁温的监测对于安全运行日益重要,并且有利于根据壁温分布进行选材,降低造价。南京电厂700℃验证试验平台炉内过热试件分布着12个牌号的材料,掌握锅炉管壁温分布及其随负荷变化的规律,是准确分析材料验证情况的基础。采用火焰强度热流计对炉内热流密度的空间分布进行实际测量,结合受热面进出口蒸汽参数的实际测量结果,对炉内壁温分布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过热试件不同方向的热流密度在15~180kW/m^(2)范围内,并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其中收到来自前方的热流密度最大、下方的热流密度其次,并且屏底热流密度最高、炉顶位置热流密度最低,屏底水平管平均热流密度约为垂直管的1.3倍。根据热流密度空间分布测量结果计算的过热试件壁温沿着蒸汽流程方向快速增加,在屏底位置出现一个小的峰值,然后增速放缓、最后在靠近管屏出口处略有下降;而管壁和蒸汽温差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并在屏底出现明显峰值的现象,最外侧管屏底最大温差达到约88℃,屏顶温差则降低到约25℃。锅炉负荷越高,热流密度越大,同时壁温沿程增长速率越高。炉内壁温测量元件与壁温计算结果的最大温度偏差小于2%,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根据壁温计算结果对过热试件进行选材,约有51.2%的锅炉管须采用镍基合金材料,相比全部采用镍基合金材料可大幅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验证试验平台 过热试件 高温材料 炉内壁温分布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RA-1锅炉管在700℃实炉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及组织演变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季 唐丽英 +6 位作者 周荣灿 钟犁 何源 刘卫国 李小敏 赵海平 李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6580-6587,共8页
为进一步评估C-HRA-1锅炉管在700℃先进超超临界(advanced ultra-supercritical,A-USC)火电机组高温受热面中的适用性,对华能南京电厂700℃关键部件试验验证平台上服役的C-HRA-1合金管样进行定期取样和检测分析。结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 为进一步评估C-HRA-1锅炉管在700℃先进超超临界(advanced ultra-supercritical,A-USC)火电机组高温受热面中的适用性,对华能南京电厂700℃关键部件试验验证平台上服役的C-HRA-1合金管样进行定期取样和检测分析。结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分析和内外壁形貌表征,对最长运行时间达35573h的4组C-HRA-1合金受热面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HRA-1锅炉管在室温、700℃高温拉伸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均在服役10523h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服役时间增长逐渐下降,同时冲击性能等也在服役10523h后较备品有明显降低;随后均随服役时间延长缓慢变化。显微组织中的γ′强化相的粗化动力学过程符合LSW理论,内外壁氧化腐蚀层的增厚以高温氧化为主。结果可知,C-HRA-1合金作为700℃A-USC机组高温候选材料,在服役35573h间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A-1合金 700℃先进超超临界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氧化剂加入对燃煤电厂汞及卤素排放影响试验研究
3
作者 钟犁 肖平 +5 位作者 韩立鹏 王凤阳 梁仕铓 苏林 罗光前 余鸣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9629-9637,共9页
为掌握燃煤电厂添加溴化物的脱汞规律以及对其它副产物的影响,在某600MW燃煤机组上开展掺烧溴化钙的应用研究,采用美国环保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30B方法对湿法脱硫系统(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前后烟气... 为掌握燃煤电厂添加溴化物的脱汞规律以及对其它副产物的影响,在某600MW燃煤机组上开展掺烧溴化钙的应用研究,采用美国环保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30B方法对湿法脱硫系统(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前后烟气进行汞浓度及形态测试,并对相关副产物中的汞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溴化钙的加入,大幅提高了烟气汞氧化率、以及飞灰的汞富集因子,当溴/煤比为28.3mg/kg时,整体脱汞率可达到96.8%。通过EPA 26A方法对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静电除尘器(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ESP)、WFGD前后烟气进行卤素浓度及形态测试,发现溴化钙的添加,并不会导致卤素排放增加,烟气中的溴均以HBr的形式存在,而HBr极易溶于水,脱硫后均未检出溴排放。对产物的浸出毒性和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溴化钙添加后对飞灰、石膏等副产品的浸出毒性,以及石膏中汞的热稳定性都没有明显影响,但提高了飞灰中汞的热稳定性。此外,该文还对烟气汞浓度测试方法、飞灰中溴浓度测试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试验结果推测主要的反应路径。综合来看,汞氧化剂添加技术能够提升电站整体脱汞效率,并且未发现明显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溴化钙 汞氧化率 汞脱除率 卤素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床运行优化
4
作者 但振宇 施斌 +6 位作者 李楠 许嘉 杜建华 余武高 孙献斌 许强 赵鹏勃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25-229,共5页
为提高某33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紧凑式气动分流回灰换热器(CHE)循环灰分流能力,降低高负荷床温和氨水消耗量,对CHE进行了优化改造,将均流风室布风板阻力由9000 Pa降低为6215 Pa,并对CHE进行了运行优化调整。结果表明,CHE高温返料风量与... 为提高某33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紧凑式气动分流回灰换热器(CHE)循环灰分流能力,降低高负荷床温和氨水消耗量,对CHE进行了优化改造,将均流风室布风板阻力由9000 Pa降低为6215 Pa,并对CHE进行了运行优化调整。结果表明,CHE高温返料风量与床温呈正相关,单台CHE高温返料风对整体床温的调节幅度为15℃;均流风量与床温呈负相关,单台CHE对床温的调节幅度为10℃;降低1、2号CHE换热风室风量16000 Nm^(3)/h,再热气温提高5℃;3、4号CHE换热系数比1、2号CHE高,3、4号CHE换热系数分别为358.9、196 W/(m^(2)·℃),1、2号CHE换热系数分别为155、157 W/(m^(2)·℃);高效的气动分流回灰风量分布在CHE内呈"纺锤形",即两端低温返料室、高温返料室风速小,中间均流风室风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紧凑式气动分流回灰换热器 外置床 床温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