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平衡脱水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荔淑楠 王引权 +3 位作者 马丽丽 彭桐 傅金魁 李淑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1-688,共8页
目的优化当归平衡脱水干燥工艺。方法以干燥温度、干燥湿度、缓苏时间、干燥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平衡脱水干燥工艺;以外观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结合挥发油提取率、醇溶性浸出物、多糖、阿魏酸和5种苯肽类成分为考察指标,并与... 目的优化当归平衡脱水干燥工艺。方法以干燥温度、干燥湿度、缓苏时间、干燥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平衡脱水干燥工艺;以外观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结合挥发油提取率、醇溶性浸出物、多糖、阿魏酸和5种苯肽类成分为考察指标,并与药典工艺对比,综合评价不同干燥工艺参数对当归药材品质的影响。结果最佳平衡脱水干燥工艺为干燥温度50℃,干燥湿度50%,缓苏12 h,干燥36 h;2种不同的平衡脱水干燥工艺均优于药典工艺,外观性状及显微特征均较一致。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当归的平衡脱水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平衡脱水干燥 外观性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当归性状、显微形态、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荔淑楠 王引权 +4 位作者 马丽丽 李淑琪 傅金魁 樊秦 彭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96-1404,1342,共10页
以当归“岷归1号”为研究对象,探究平衡脱水干燥(P)、阴干(Y)、晒干(S)及熏干(X)4种干燥方式对药材性状、显微结构、活性成分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和Y的当归色泽均匀鲜亮、表面皱纹疏松,外观品相较好;P与X当归的油室平均... 以当归“岷归1号”为研究对象,探究平衡脱水干燥(P)、阴干(Y)、晒干(S)及熏干(X)4种干燥方式对药材性状、显微结构、活性成分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和Y的当归色泽均匀鲜亮、表面皱纹疏松,外观品相较好;P与X当归的油室平均直径和淀粉粒密度均高于X与Y的;P当归的阿魏酸、多糖、挥发油提取率、浸出物、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藁本内酯和欧当归内酯A含量显著高于Y、S及X(P<0.05);不同干燥方式对当归抗氧化物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其中S当归的SOD、CAT、P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高于P、Y和X。P当归的总蛋白含量最高(达18.31 mg prot/g),S当归的最低(为3.05 mg prot/g);SOD、POD和CAT活性及GSH含量与当归多糖、浸出物、总蛋白、挥发油提取率、阿魏酸及苯肽类成分呈显著相关(P<0.05);PCA结果为:P>Y>X>S。综合分析可知,平衡脱水干燥的当归药材具有外观较好、油室较大、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因此,平衡脱水干燥技术可在当归药材产地干燥加工中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干燥方式 显微形态 活性成分 抗氧化物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