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营凹陷油-源特征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被引量:
13
1
作者
刘华
蒋有录
任景伦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9,共7页
油源对比是含油气系统划分的基础。针对东营凹陷沙三中、沙三下和沙四上三套有效烃源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探讨了东营凹陷内三套烃源岩与已知原油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及其成因。以油源对比为依据,将东营凹陷划分为沙三中—沙三中亚...
油源对比是含油气系统划分的基础。针对东营凹陷沙三中、沙三下和沙四上三套有效烃源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探讨了东营凹陷内三套烃源岩与已知原油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及其成因。以油源对比为依据,将东营凹陷划分为沙三中—沙三中亚段(!)、沙三下—沙二、沙三段(!)和沙四上—沙四、沙二段(!)3个含油气系统。分析结果表明,3个含油气系统中已发现的油气藏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环状分布特征,其成因模式受控于输导要素组成、油源断层分布位置、烃源岩内砂体的发育规模以及断-砂空间组合等;其中,油源断层和砂体的空间组合关系对东营凹陷不同成因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起主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特征
含油气系统
输导体系
断-砂空间组合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河31断块区输导体系特征与成藏规律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华
任景伦
蒋有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6,共6页
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河31区块输导体系特征及其与中浅层油气藏成藏规律的关系表明,对油气运移起重要作用的输导体系主要有断层和砂体,油气的富集不单独受控于砂体和断层的分布,断-砂时空配置关系决定了输导体系的有效性,决定了中浅层(特...
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河31区块输导体系特征及其与中浅层油气藏成藏规律的关系表明,对油气运移起重要作用的输导体系主要有断层和砂体,油气的富集不单独受控于砂体和断层的分布,断-砂时空配置关系决定了输导体系的有效性,决定了中浅层(特别是沙河街组一段)油藏的形成与分布,其中二级断层及晚期派生断层对油气的输导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与其连通性较好的砂体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输导体系
油气运聚
现河庄油田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营凹陷油-源特征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被引量:
13
1
作者
刘华
蒋有录
任景伦
机构
中国
石油
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北京华宇精攻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9,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A09)
文摘
油源对比是含油气系统划分的基础。针对东营凹陷沙三中、沙三下和沙四上三套有效烃源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探讨了东营凹陷内三套烃源岩与已知原油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及其成因。以油源对比为依据,将东营凹陷划分为沙三中—沙三中亚段(!)、沙三下—沙二、沙三段(!)和沙四上—沙四、沙二段(!)3个含油气系统。分析结果表明,3个含油气系统中已发现的油气藏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环状分布特征,其成因模式受控于输导要素组成、油源断层分布位置、烃源岩内砂体的发育规模以及断-砂空间组合等;其中,油源断层和砂体的空间组合关系对东营凹陷不同成因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起主控作用。
关键词
油-源特征
含油气系统
输导体系
断-砂空间组合
东营凹陷
Keywords
oil-source characteristics
petroleum system
migration pathways
spatial association of faults and sand bodies
Dongying depression
分类号
P618.130.26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河31断块区输导体系特征与成藏规律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华
任景伦
蒋有录
机构
中国
石油
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北京华宇精攻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6,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A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基金项目(Y060118)
文摘
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河31区块输导体系特征及其与中浅层油气藏成藏规律的关系表明,对油气运移起重要作用的输导体系主要有断层和砂体,油气的富集不单独受控于砂体和断层的分布,断-砂时空配置关系决定了输导体系的有效性,决定了中浅层(特别是沙河街组一段)油藏的形成与分布,其中二级断层及晚期派生断层对油气的输导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与其连通性较好的砂体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
关键词
断层
输导体系
油气运聚
现河庄油田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Keywords
fault
carrier system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Xianhezhuang oilfield
Dongying Sag
Bohai Bay Basi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营凹陷油-源特征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刘华
蒋有录
任景伦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河31断块区输导体系特征与成藏规律
刘华
任景伦
蒋有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