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和串联质谱鉴定在小鼠肝脏膜蛋白质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灼维
彭福利
+4 位作者
王媛
童维
任艳
徐宁志
刘斯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22,共8页
膜蛋白质在变性剂作用下能够较充分地溶解。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试图在变性剂溶液中采用串联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小鼠肝脏膜蛋白质。将小鼠肝脏膜蛋白质溶解于含有4mol/L尿素,20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盐酸缓冲液(pH9.0)中,用Q-Seph...
膜蛋白质在变性剂作用下能够较充分地溶解。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试图在变性剂溶液中采用串联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小鼠肝脏膜蛋白质。将小鼠肝脏膜蛋白质溶解于含有4mol/L尿素,20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盐酸缓冲液(pH9.0)中,用Q-SepharoseFF和SephacrylS-200HR树脂组成的色谱柱结合大部分溶解的膜蛋白质,然后采用氯化钠线性梯度洗脱蛋白质,分步收集后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一步分离洗脱组分的蛋白质。利用胶内胰蛋白酶消化技术将SDS-PAGE胶内分离的蛋白质降解为相应的肽段,然后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离子阱质谱仪鉴定肽段。根据文献报道和蛋白质的功能分类,在所鉴定的392个蛋白质中有306个可能为膜蛋白质或膜结合蛋白质。蛋白质的疏水性计算表明,GRAVY(grandaverageofhydropathicity)得分大于或等于0.00的蛋白质有83个。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本实验方法基本符合小鼠肝脏膜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离子交换色谱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膜蛋白质
小鼠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基因大米中氨基酸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定量
被引量:
10
2
作者
傅博强
唐治玉
+1 位作者
王晶
尹长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建立了一种6-氨基喹啉基--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大米中17种氨基酸进行快速定量的方法。优化了6M盐酸和0.2%苯酚的加入量、水解时间等大米水解条件,采用1.7txm粒径的AccQ·TagULTRA...
建立了一种6-氨基喹啉基--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大米中17种氨基酸进行快速定量的方法。优化了6M盐酸和0.2%苯酚的加入量、水解时间等大米水解条件,采用1.7txm粒径的AccQ·TagULTRAC18色谱柱分离,260nnl检测,可在9.5rain内实现17种氨基酸衍生物的分离。结果表明,17种氨基酸的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在85.9%~102%之间,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n=5)2.64%-4.59%,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3)1.43%-5.06%,方法简单、准确、快速、重复性和再现性良好。将该方法用于大米中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比较了4对转基因大米及其非转亲本之间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所取样分析的转基因大米及其亲本之间在氨基酸含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米
氨基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肉及肉制品中大鼠成分PCR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宗梦
赵良娟
+5 位作者
马兴
赵宏
郑文杰
张宏伟
武鹏程
尹长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09-113,共5页
我国肉类掺假现象屡禁不止,尤以使用来源不明的鼠肉冒充高价肉贩卖最为恶劣。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俗称大鼠,由于分布广、数量多、体型较大的特点最容易成为肉类掺假的来源。针对我国缺乏肉及肉制品中大鼠成分检测方法的问题,本研...
我国肉类掺假现象屡禁不止,尤以使用来源不明的鼠肉冒充高价肉贩卖最为恶劣。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俗称大鼠,由于分布广、数量多、体型较大的特点最容易成为肉类掺假的来源。针对我国缺乏肉及肉制品中大鼠成分检测方法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包括大鼠在内的共17种动物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对,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该方法特异性好,可检出混合样品中低至0.1%的大鼠成分,灵敏度较高。结果表明,本方法对热处理混合肉样品和市售样品也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灵敏度达到0.1%。本研究为肉类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PCR
大鼠
食品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和串联质谱鉴定在小鼠肝脏膜蛋白质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灼维
彭福利
王媛
童维
任艳
徐宁志
刘斯奇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北京
基因组研究所
北京华大蛋白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22,共8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No.2006AA02A3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700378)
文摘
膜蛋白质在变性剂作用下能够较充分地溶解。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试图在变性剂溶液中采用串联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小鼠肝脏膜蛋白质。将小鼠肝脏膜蛋白质溶解于含有4mol/L尿素,20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盐酸缓冲液(pH9.0)中,用Q-SepharoseFF和SephacrylS-200HR树脂组成的色谱柱结合大部分溶解的膜蛋白质,然后采用氯化钠线性梯度洗脱蛋白质,分步收集后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一步分离洗脱组分的蛋白质。利用胶内胰蛋白酶消化技术将SDS-PAGE胶内分离的蛋白质降解为相应的肽段,然后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离子阱质谱仪鉴定肽段。根据文献报道和蛋白质的功能分类,在所鉴定的392个蛋白质中有306个可能为膜蛋白质或膜结合蛋白质。蛋白质的疏水性计算表明,GRAVY(grandaverageofhydropathicity)得分大于或等于0.00的蛋白质有83个。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本实验方法基本符合小鼠肝脏膜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要求。
关键词
多维离子交换色谱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膜蛋白质
小鼠肝脏
Keywords
multidimensional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sodium-dodecyl sulph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S/MS)
membrane protein
mouse liver
分类号
O658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基因大米中氨基酸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定量
被引量:
10
2
作者
傅博强
唐治玉
王晶
尹长城
机构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医学与生物计量研究所
北京华大蛋白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09ZX08012006)
文摘
建立了一种6-氨基喹啉基--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大米中17种氨基酸进行快速定量的方法。优化了6M盐酸和0.2%苯酚的加入量、水解时间等大米水解条件,采用1.7txm粒径的AccQ·TagULTRAC18色谱柱分离,260nnl检测,可在9.5rain内实现17种氨基酸衍生物的分离。结果表明,17种氨基酸的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在85.9%~102%之间,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n=5)2.64%-4.59%,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3)1.43%-5.06%,方法简单、准确、快速、重复性和再现性良好。将该方法用于大米中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比较了4对转基因大米及其非转亲本之间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所取样分析的转基因大米及其亲本之间在氨基酸含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转基因大米
氨基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
定量
Key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amino acids,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ntification
分类号
O656.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肉及肉制品中大鼠成分PCR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宗梦
赵良娟
马兴
赵宏
郑文杰
张宏伟
武鹏程
尹长城
机构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
中心
北京华大蛋白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09-113,共5页
基金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2015IK278)
文摘
我国肉类掺假现象屡禁不止,尤以使用来源不明的鼠肉冒充高价肉贩卖最为恶劣。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俗称大鼠,由于分布广、数量多、体型较大的特点最容易成为肉类掺假的来源。针对我国缺乏肉及肉制品中大鼠成分检测方法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包括大鼠在内的共17种动物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对,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该方法特异性好,可检出混合样品中低至0.1%的大鼠成分,灵敏度较高。结果表明,本方法对热处理混合肉样品和市售样品也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灵敏度达到0.1%。本研究为肉类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
肉制品
PCR
大鼠
食品掺假
Keywords
meat products
PCR
rat
food fraud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和串联质谱鉴定在小鼠肝脏膜蛋白质组分析中的应用
王灼维
彭福利
王媛
童维
任艳
徐宁志
刘斯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转基因大米中氨基酸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定量
傅博强
唐治玉
王晶
尹长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肉及肉制品中大鼠成分PCR检测方法研究
李宗梦
赵良娟
马兴
赵宏
郑文杰
张宏伟
武鹏程
尹长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