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阅读教学”价值的认知——阅读教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之一)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16,共5页
鉴于目前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无序与低效状况,特来讨论阅读教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以期有所助益。这里先来讨论“价值的认知”,接下来还要讨论“价值的所在”与“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价值观 方法论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葛亮《诫子书》通解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50,共3页
一、字句通解1.夫君子之行——一般把“君子之行”看作偏正短语,把“行”看作名词,义为“操守、品德”。而这样解读,与下面的句子难以衔接。“行”可以看作动词,其义原有“行走”“运行”“做”等项,这里可以理解为“为人”“立身处世”... 一、字句通解1.夫君子之行——一般把“君子之行”看作偏正短语,把“行”看作名词,义为“操守、品德”。而这样解读,与下面的句子难以衔接。“行”可以看作动词,其义原有“行走”“运行”“做”等项,这里可以理解为“为人”“立身处世”;“之”的作用是取消主谓结构的独立性。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君子立身处世——接下来讲应该怎做,就自然地衔接起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原 主谓结构 让步复句 养德 齐家治国平天下 洗沐 “格物致知” 双重否定句 辞人之赋 事物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蕴剖析与语言通解——以杜甫《登高》诗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47,共3页
我主张诗词鉴赏(自然包括诗词教学)要以“语言通解”为基础,词法,句法,章法,一切解读、赏析,都要有文本语言的根据,而不能天马行空,我行我素。通解语言,一不可“短钉”视之,即不能把诗句看作辞藻的堆砌,而要从它本身的语法... 我主张诗词鉴赏(自然包括诗词教学)要以“语言通解”为基础,词法,句法,章法,一切解读、赏析,都要有文本语言的根据,而不能天马行空,我行我素。通解语言,一不可“短钉”视之,即不能把诗句看作辞藻的堆砌,而要从它本身的语法逻辑中求得尽可能确切的理解;二不可总以“线性”视之,即不可把诗句看作一条白上而下的线,诗句之间有错综,有互解,要在错综与互解中求得尽可能充分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语言 诗词教学 《登高》 通解 杜甫 诗词鉴赏 诗句 天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股文”的兴起与作文教学的导向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共5页
一 什么叫“三股文”?这是近年来在高考中兴起的一种文章样式,其基本内容就是三大段的罗列,无以名之。姑仿“八股文”之名以称之。请看两个最新的样品:2009年高考安徽考生的答卷,题为《转弯之后,是个春天》,除去开头、结尾,中... 一 什么叫“三股文”?这是近年来在高考中兴起的一种文章样式,其基本内容就是三大段的罗列,无以名之。姑仿“八股文”之名以称之。请看两个最新的样品:2009年高考安徽考生的答卷,题为《转弯之后,是个春天》,除去开头、结尾,中间一段写苏轼,一段写陶渊明。一段写屈原;北京考生的答卷,题为《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中间三大段,一写马丁·路德金,一写林肯,一写桑兰;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导向 “八股文” 陶渊明 高考 答卷 考生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教学”价值的实现——阅读教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之三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15,共4页
一、研读教材 “阅读教学”的价值要靠教学实践来实现。而教学实践的第一步是研读教材。研读教材的工作实质上就是把教材的“原生态”转化为“教学态”。这对有的学科可能不太适用,而对语文学科来讲还是合适的。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价值观 方法论 研读教材 教学实践 语文学科 原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教学:要具体分析,莫囫囵泛化——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说开去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3-45,共3页
中学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积淀必要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操作技能,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引导他们形成“语文思想”,掌握语文的“思维方式”。为了达到此种目标,阅读教学必须从精读人手.让他们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养成语感,在文意辨... 中学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积淀必要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操作技能,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引导他们形成“语文思想”,掌握语文的“思维方式”。为了达到此种目标,阅读教学必须从精读人手.让他们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养成语感,在文意辨析的过程中站稳“唯物”的立场,掌握辩证的方法。这不仅关系着阅读能力的形成,还影响着他们的学风以至文风。粗枝大叶,浮光掠影.文本字句尚未了然就开始发挥以至“创造”,这在“达人”那里或许是“潇洒”,甚至是“才华横溢”,而对于需要打牢基础的中学生,这是毒药,且中毒之后终生难愈——我们常常从一些“名人”那里遗憾地发现这种病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 怀古 赤壁 苏轼 操作技能 思维方式 咬文嚼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定风波》解读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3-56,共4页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关键词 《定风波》 解读 苏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亭集序》人教版注译质疑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华军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68,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兰亭集序》一文的注释和翻译,值得质疑之处颇多:兰亭,不是"亭子",而是行政区划之名;"万殊"不是"千差万别",而是"绝对不同";"静躁"之"躁"不是"...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兰亭集序》一文的注释和翻译,值得质疑之处颇多:兰亭,不是"亭子",而是行政区划之名;"万殊"不是"千差万别",而是"绝对不同";"静躁"之"躁"不是"急躁",而是"放浪形骸之外";"放浪形骸之外"不是"自由自在地生活",而是"放纵"自己的怀抱;"不能喻之于怀"不是"不明白"临文嗟悼的原因,而是"不能释怀";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把握 以文解文 以事解文 以理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评价:疏导与激励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俊鸣 何文刚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26,共5页
在课堂教学上,我主张“五子方针”,即“选例子,指路子,做样子,给场子,挂牌子”。“五子”之中,除“选例子”一项外,其余四项都与课堂评价有关。评价的作用主要是疏导与激励。疏导,是教师的“训”,一方面要“指路子”,另一方... 在课堂教学上,我主张“五子方针”,即“选例子,指路子,做样子,给场子,挂牌子”。“五子”之中,除“选例子”一项外,其余四项都与课堂评价有关。评价的作用主要是疏导与激励。疏导,是教师的“训”,一方面要“指路子”,另一方面要“做样子”。“指路子”就是揭示规律,包括文本的规律和思维的规律。而这种“揭示”又不能是执教者自说自话,而是在学生阅读思考的过程中,交流互动,因势利导。这种互动、利导,又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评价”性话语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评价 《声声慢》 咬文嚼字 激励 李清照 研读 课堂教学 学生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说“木叶”——《说“木叶”》质疑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53,共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人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林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教授,其道德学问,令我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说“木叶”》一文,要阐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关键词 《说“木叶”》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质疑 诗歌语言 暗示性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教学”价值的所在——阅读教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之二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13,共4页
我们到哪里、向谁去寻求阅读教学的价值?用不着“上穷碧落下黄泉”,它就存在于语文教师的自身,存在于教材的文本,存在于教师利用文本施教的全过程。一、教师角色的价值从阅读教学的过程看,语文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起着决定性的... 我们到哪里、向谁去寻求阅读教学的价值?用不着“上穷碧落下黄泉”,它就存在于语文教师的自身,存在于教材的文本,存在于教师利用文本施教的全过程。一、教师角色的价值从阅读教学的过程看,语文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要寻求“阅读教学”的价值,首先就要着眼于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价值观 方法论 语文教师 教师角色 决定性 文本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阁夜》中的几处“宾语”“补语”之辨——兼说“夷歌”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1-53,共3页
应该视为补语而误读为宾语的情况,在时下的各种诗词选注本、诗词“鉴赏辞典”中屡见不鲜。
关键词 《阁夜》 补语 宾语 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因互解 以文解文——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0-42,共3页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关键词 《声声慢》 寻觅 李清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书要讲理——王翰《凉州词》通解及其他
14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7-40,共4页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这首《凉州词》久负盛名,但对诗意的理解,却分歧甚大。根本的一点就是:这首诗是歌颂守边将士的爱国豪情,还是表现他们悲伤的厌战情绪?分歧从何而来?在于对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这首《凉州词》久负盛名,但对诗意的理解,却分歧甚大。根本的一点就是:这首诗是歌颂守边将士的爱国豪情,还是表现他们悲伤的厌战情绪?分歧从何而来?在于对诗歌语言的解读。读诗,首先要通解字句,而通解字句又要统观全诗并参照有关背景;而通解字句、统观全诗,又都离不开一个"理"字:一是文理,二是事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美酒 诗歌语言 岘佣说诗 从军行 岑参 林庚 黄叔灿 别趣 在狱咏蝉 施补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尽量发掘文本的阅读教学价值
15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4-65,共2页
张志兰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注重文言知识的落实,又紧紧扣住文体特征与论证方法的特点,引导学习者解读文本,并以比喻论证为作业,从解读到感发,都有不错的设想。
关键词 解读文本 教学价值 阅读 发掘 比喻论证 教学设计 尊重学生 文言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独具特色的古诗读本——评王俊鸣《唐诗通解100首》
16
作者 何文刚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80,共2页
特级教师王俊鸣先生的新著《唐诗通解100首》,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简而言之,该书追求三种价值.包含两个层面。一、知识性价值所谓知识性价值.就是结论性价值,是对所选作品的基本解读。近年国学日热,各种唐诗选本已是汗牛充栋。可... 特级教师王俊鸣先生的新著《唐诗通解100首》,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简而言之,该书追求三种价值.包含两个层面。一、知识性价值所谓知识性价值.就是结论性价值,是对所选作品的基本解读。近年国学日热,各种唐诗选本已是汗牛充栋。可惜多是辗转抄袭,鲜有新见;更有编著者文本未通,就凌空“赏析”,看似宏博,实如五里云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选本 通解 读本 古诗 特级教师 知识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意填字 增趣助学
17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62,共2页
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是一篇名文,也是一篇奇文。其奇有二:一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借李愿之言达自己之意;二是以“古文运动”旗手之身而作骈偶色彩甚浓之文。杨彬老师的教学设计,基本扣住了这两点。而最富有创意的地方在他... 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是一篇名文,也是一篇奇文。其奇有二:一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借李愿之言达自己之意;二是以“古文运动”旗手之身而作骈偶色彩甚浓之文。杨彬老师的教学设计,基本扣住了这两点。而最富有创意的地方在他设计了“文意填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意 《送李愿归盘谷序》 助学 教学设计 古文运动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纸教案见真功
18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67,共2页
教案,是备课的成果,是施教的底稿。看一个教案,可知备课的功夫如何。一般地说,备课要做三方面的工作:挖掘教材的价值——作为“教材”的价值,设计施教的方法,安排教学的顺序。毛然馨老师的教案在这几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
关键词 挖掘教材 备课 施教 教案 功夫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木雕》主旨新探
19
作者 何文刚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8-49,共2页
《羚羊木雕》,文题即线索。全文就是围绕着这只名贵木雕展开故事情节的:文章开头父母逼问羚羊木雕的下落.进而用尽各种方法让“我”去讨要本已经送给万芳的羚羊木雕。文章中间还穿插着对“我”和万芳真挚友谊的回顾。毋庸讳言。父母... 《羚羊木雕》,文题即线索。全文就是围绕着这只名贵木雕展开故事情节的:文章开头父母逼问羚羊木雕的下落.进而用尽各种方法让“我”去讨要本已经送给万芳的羚羊木雕。文章中间还穿插着对“我”和万芳真挚友谊的回顾。毋庸讳言。父母的逼迫、万芳的仗义让“我”很是为难.尽管最终万芳并没有因为我的食言而记恨“我”,但是“我”仍觉得“我”是全世界最伤心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木雕》 文章开头 “我” 故事情节 父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着眼于文本的“教学价值”
20
作者 王俊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2,共1页
覃永恒老师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第一点好处是.它力图“改变以往”教学“‘预习一释译一诵读——赏析’的流程”,追求“创意”,要走新路。改革的路,要靠大家去走,走的人多了,新的路才会形成。它的第二点好处是,抓住了文章首段,... 覃永恒老师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第一点好处是.它力图“改变以往”教学“‘预习一释译一诵读——赏析’的流程”,追求“创意”,要走新路。改革的路,要靠大家去走,走的人多了,新的路才会形成。它的第二点好处是,抓住了文章首段,并从此出发解析全文。很多人在讲读此文时,对首段都是轻轻放过的,而放过了这一段,就失去了解读、欣赏此文的“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价值 文本 教学设计 “创意” “根” 老师 诵读 预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