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肿瘤消融治疗现状及进展
1
作者 郭润碛 张江旭 李晓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7,共6页
肾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局部消融治疗具有疗效肯定、可保留更多肾单位、操作便捷、耐受性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冷冻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不可逆电穿孔及立体定向消融... 肾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局部消融治疗具有疗效肯定、可保留更多肾单位、操作便捷、耐受性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冷冻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不可逆电穿孔及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等技术手段在肾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肿瘤学结局、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及进展,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消融 局部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消融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专家共识(2017年版) 被引量:53
2
作者 叶欣 范卫君 +22 位作者 王徽 王俊杰 古善智 冯威健 庄一平 刘宝东 李晓光 李玉亮 杨坡 杨霞 杨武威 陈俊辉 张嵘 林征宇 孟志强 胡凯文 柳晨 彭忠民 韩玥 靳勇 雷光焰 翟博 黄广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33-445,共13页
1前言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居癌症发病率和死因之首,全球每年发病约250万人,每年有超过160万人死于肺癌。在我国肺癌的发病形势更加严峻,2010年新发肺癌605,900人,死亡486,600人。
关键词 热消融 肺部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癌症发病率 外科切除 专家共识 冷冻消融 消融技术 穿刺路径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2018年版) 被引量:41
3
作者 刘宝东 叶欣 +17 位作者 范卫君 李晓光 冯威建 卢强 毛宇 林征宇 李鲁 庄一平 倪旭东 沈加林 傅毅立 韩建军 李忱瑞 柳晨 杨武威 苏志勇 吴志远 刘磊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88,共13页
1概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各地,肺癌均居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的第一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 1概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各地,肺癌均居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的第一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出版的GLOBOCAN 2012估计:全世界肺癌新发病例1 8 2.5万(男性124.2万,女性58.3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肿瘤专家 影像引导 世界卫生组织 肺部 恶性肿瘤 死亡构成比 研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消融膀胱癌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玉峰 李晓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8-291,共4页
介入方法有望成为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新途径,但长期疗效欠佳,采用联合治疗十分必要。冷冻消融通过超低温冷冻病变组织而杀灭肿瘤,但其用于MIBC的安全性和疗效尚不明确。本文针对冷冻消融用于膀胱癌动物模型及人MIBC研究进展... 介入方法有望成为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新途径,但长期疗效欠佳,采用联合治疗十分必要。冷冻消融通过超低温冷冻病变组织而杀灭肿瘤,但其用于MIBC的安全性和疗效尚不明确。本文针对冷冻消融用于膀胱癌动物模型及人MIBC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消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液体栓塞剂栓塞治疗兔VX2肝肿瘤
5
作者 张强 李彬 +1 位作者 李晓光 高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液体栓塞剂(HEMA-MMA)栓塞兔VX2肝肿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CT引导下"体外预装示踪一步植入技术"制作兔肝VX2肿瘤模型,21天后行肿瘤栓塞治疗。将少量羰基铁粉与栓塞剂混合,栓塞1只模型,... 目的探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液体栓塞剂(HEMA-MMA)栓塞兔VX2肝肿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CT引导下"体外预装示踪一步植入技术"制作兔肝VX2肿瘤模型,21天后行肿瘤栓塞治疗。将少量羰基铁粉与栓塞剂混合,栓塞1只模型,测量其进入血管的内径,对其余肿瘤模型应用HEMA-MMA进行栓塞。A组栓塞终点为肝亚段栓塞(门静脉分支显影),B组栓塞终点为肿瘤染色消失,保留肝左动脉主干,各5只。术后即刻及第1、3天行CT平扫,术后第7、14、28、42天行增强CT扫描,明确有无残余瘤及转移。发现残余瘤或转移时,再随访1周,处死实验兔取材。若术后观察42天无残余瘤及转移,则视为肿瘤完全栓塞坏死,处死实验兔取材,行病理学检查。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1、3、7、10、14天抽取耳缘静脉血,检测转氨酶及胆红素。结果11只实验兔造模成功。栓塞剂可进入内径30~300μm的肿瘤动脉内。术后即刻CT显示肿瘤周边高密度,术后第1天肿瘤周边密度减低,中心区密度升高,术后第3天肿瘤肿胀,密度均匀,低于正常肝组织。增强CT示A组肝内病变均完全坏死,无强化,术后观察42天无残余瘤及转移,肿瘤与肝组织分界清,肿瘤完全坏死机化,周边可见纤维组织包裹;B组术后第14天4只存在肝内残余瘤,位于肿瘤周边,坏死区为凝固性坏死,1只肝内病变坏死无强化,但肺及肝内均见多发转移。术后兔转氨酶逐渐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7天后逐渐好转。结论 HEMA-MMA可用于栓塞治疗兔VX2肝肿瘤,可进入内径为30~300μm的肿瘤血管;采用该栓塞剂进行肝亚段栓塞,可使肿瘤完全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 栓塞 治疗性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射频消融后肿瘤残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东东 李晓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00-804,共5页
射频消融术(RFA)是一种原位灭活肝癌的微创治疗技术,在肝癌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普遍认可,已成为除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外的另一有效疗法,尤其适用于高龄、体弱、肿瘤不易切除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肝癌RFA治疗后,及时发现有无肿瘤残... 射频消融术(RFA)是一种原位灭活肝癌的微创治疗技术,在肝癌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普遍认可,已成为除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外的另一有效疗法,尤其适用于高龄、体弱、肿瘤不易切除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肝癌RFA治疗后,及时发现有无肿瘤残余决定了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肝癌RFA可能造成肿瘤残余危险因素、影像学评估方法、病理特征、免疫学特征和联合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癌 肿瘤残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后大量气胸的发生风险及相关因素分析
7
作者 别志欣 李彬 李元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2-1288,共7页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发生大量气胸的风险,并分析其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2023年12月在北京医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1 732例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气胸及其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非气胸组1...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发生大量气胸的风险,并分析其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2023年12月在北京医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1 732例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气胸及其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非气胸组1 361例、小量气胸组277例和大量气胸组94例。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穿刺相关参数及病灶特征,并分析与大量气胸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3组间年龄、合并心衰、病灶大小、与胸壁距离、肺气肿/肺大疱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χ^(2)=12.878、15.115、14.208、6.293、19.492,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65岁(OR=1.204,P=0.007)、心衰(OR=1.449,P=0.016)、病灶大小≤2 cm(OR=1.378,P=0.003)、距胸壁距离≥2 cm(OR=1.311,P=0.012)、肺大疱/肺气肿(OR=2.079,P<0.001)、针刺深度≥5 cm(OR=1.405,P=0.003)为发生大量气胸的显著相关因素。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大量气胸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心衰、病灶大小、距胸壁距离及肺气肿/肺大疱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针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气胸 肺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穿刺Fogarty球囊推石治疗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强 尹春辉 +4 位作者 李晓光 游国超 徐化静 集冰 张雪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95-99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入路,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联合Fogarty球囊推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胆管结石患者。常规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入8 F血管鞘,超滑加硬导丝置入十二指肠内,应用半顺应性球囊扩张十二指...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入路,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联合Fogarty球囊推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胆管结石患者。常规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入8 F血管鞘,超滑加硬导丝置入十二指肠内,应用半顺应性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扩张2次,每次持续1~2 min;后撤出球囊,应用Fogarty球囊缓慢经结石上方沿导丝,向肠道内推送结石。若结石较大,更换大于原扩张球囊直径2 mm的球囊再次扩张乳头,并再次尝试推送结石,球囊最大直径不超过18 mm。若仍取出困难,停止手术。术后置入8 F外引流管于胆总管内,持续外引流。术后常规禁食、抗炎等治疗。1个月以后复查CT及超声,若无结石残留,拔出引流管,其后1、3和6个月复查彩超。结果13例成功取出,成功率92.6%(13/14),其中1例因结石较大,最大径大于25 mm,未能成功取出。术后1周无感染加重,发热、黄疸、腹痛等症状逐渐消失。合并急性胰腺炎及胆囊炎患者均保守治疗治愈。肝被膜下出血1例,胆道少量出血1例,保守治疗好转。随访期内无结石复发。结论经皮经肝穿刺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球囊推迭治疗胆总管结石,技术可行,安全有效,局麻下即可实施,是胆管结石的有效微创治疗方法,特别适合于高龄、基础疾病多、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全麻,或者毕Ⅱ(BillrothⅡ)式术后内镜无合适路径的胆总管结石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经皮乳头球囊扩张术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漂浮血栓介入治疗临床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强 李晓光 +3 位作者 游国超 刘岩 李彬 高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3-888,共6页
目的探讨滤器保护下血栓抽吸和/或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腔静脉漂浮血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继发下腔静脉漂浮血栓患者,经健侧股静脉入路将Aegisy滤器置入血栓近端,打开但不解脱释放,再次穿刺股静脉引入8 F导引导管... 目的探讨滤器保护下血栓抽吸和/或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腔静脉漂浮血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继发下腔静脉漂浮血栓患者,经健侧股静脉入路将Aegisy滤器置入血栓近端,打开但不解脱释放,再次穿刺股静脉引入8 F导引导管抽吸血栓,血栓脱落于滤器内再于滤器内抽吸并收回滤器,清除其内残余血栓后重新置入,抽吸髂、股及腘静脉内血栓,遇患侧髂静脉重度狭窄/闭塞予以球囊及支架治疗,3~4周后收回滤器。对下腔静脉置管或恶性肿瘤继发下腔静脉漂浮血栓患者,在颈静脉入路临时滤器保护下行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以固定血栓,预防脱落,术后收回临时滤器。术后1、3、6、12个月复查彩色超声,12个月后电话随访。结果 34例下腔静脉漂浮血栓继发于DVT,2例分别继发于下腔静脉置管和腹膜后纤维肉瘤,均采用下腔静脉植入支架治疗,支架植入过程无血栓脱落。34例DVT患者中27例滤器内可见少量捕获血栓;髂静脉无狭窄6例(右侧4例,左侧2例),重度狭窄28例(右侧3例,左侧25例),接受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30例滤器收回,4例永久植入。中位随访29(6~35)个月,随访期间下腔静脉支架通畅。1例肿瘤患者术后7个月因多发转移去世,2例髂静脉支架闭塞,予支架内球囊扩张后开通闭塞血管。结论健侧股静脉入路可回收滤器保护下大腔导管抽吸快速清除DVT继发下腔静脉漂浮血栓,是一种便捷、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颈静脉临时滤器保护下植入下腔静脉支架,可固定深静脉置管或恶性肿瘤继发的孤立下腔静脉漂浮血栓,降低肺栓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漂浮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 深静脉血栓形成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诊断与治疗肺癌的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晓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1-324,共4页
肺癌全球发病率位居第二、死亡率位居第一,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接受根治性外科切除术的机会。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或具有严重合并症患者日渐增多,因无法耐受传统手术及全身治疗而预后较差。近年来,介入技术在诊断与治疗... 肺癌全球发病率位居第二、死亡率位居第一,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接受根治性外科切除术的机会。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或具有严重合并症患者日渐增多,因无法耐受传统手术及全身治疗而预后较差。近年来,介入技术在诊断与治疗肺癌中的应用渐趋普及,具有微创、有效、并发症少、耐受性好等优点,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及争议。本文围绕介入诊断与治疗肺癌的现状及挑战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同步微波消融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Ⅰ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彬 别志欣 +3 位作者 李元明 郭润碛 王承恩 李晓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5-329,共5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同步微波消融(MWA)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合并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价值。方法纳入16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同步MWA治疗的IPF合并Ⅰ期NSCLC患者,观察其技术成功率、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并...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同步微波消融(MWA)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合并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价值。方法纳入16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同步MWA治疗的IPF合并Ⅰ期NSCLC患者,观察其技术成功率、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有效率及患者生存期,评价穿刺活检同步MWA治疗的效果。结果穿刺活检同步MWA治疗Ⅰ期NSCLC技术成功率100%。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81.25%(13/16),术后12个月治疗有效率56.25%(9/16)。10例发生治疗相关并发症,包括气胸5例、咯血3例、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2例及皮下气肿1例;13例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其中疼痛10例、低热3例。随访5~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5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期23个月。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同步MWA治疗IPF合并Ⅰ期NSCLC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肺纤维化 消融技术 活组织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活检及同步微波消融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彬 别志欣 +3 位作者 李元明 郭润碛 王承恩 李晓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99-799,共1页
患者男,63岁,咳嗽、咳痰半年,伴胸闷,外院胸部CT提示左上肺恶性结节可能;既往吸烟史32年。查体:双肺呼吸音粗,肺底闻及Velcro啰音,双下肺叩诊呈轻浊音。肺功能检查: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5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 患者男,63岁,咳嗽、咳痰半年,伴胸闷,外院胸部CT提示左上肺恶性结节可能;既往吸烟史32年。查体:双肺呼吸音粗,肺底闻及Velcro啰音,双下肺叩诊呈轻浊音。肺功能检查: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5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 1)56%,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60%;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障碍及肺顺应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纤维化 消融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热消融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彭金钊 李晓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76-1281,共6页
热消融术在肺癌治疗中的耐受性良好。然而,也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支气管胸膜瘘是肺癌热消融术后罕见但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极低,但处理困难,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处理支气管胸膜瘘,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热消融术在肺癌治疗中的耐受性良好。然而,也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其中,支气管胸膜瘘是肺癌热消融术后罕见但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极低,但处理困难,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处理支气管胸膜瘘,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目前关于热消融治疗肺癌安全性研究多涉及支气管胸膜瘘个例,但无系统性介绍,本文将就肺癌热消融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热消融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顽固性癌痛的腹腔神经丛消融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孔繁磊 李晓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6-631,共6页
腹痛是腹部肿瘤患者最常面临的也是最影响生活质量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癌痛三阶梯管理原则可解决大部分患者的癌痛问题,但该治疗原则下存在20%~30%治疗失败的顽固性癌痛患者。许多医师主张将针对该类患者的介入性疼痛管理作为癌... 腹痛是腹部肿瘤患者最常面临的也是最影响生活质量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癌痛三阶梯管理原则可解决大部分患者的癌痛问题,但该治疗原则下存在20%~30%治疗失败的顽固性癌痛患者。许多医师主张将针对该类患者的介入性疼痛管理作为癌痛管理的第四级阶梯。腹腔神经丛消融技术是其中的代表。然而,该技术在临床上并不普及,存在许多问题尚未达成共识,术后短期复发问题也亟待解决。近年来腹腔神经丛消融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对腹腔神经丛消融术的解剖原理、现有的化学消融及射频消融技术、有效性及安全性和术后复发的病理学基础做一综述。期望能有助于介入性疼痛管理方法在癌痛治疗中的推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肿瘤 顽固性癌痛 腹腔神经丛 化学消融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脊柱旁肌肉VX2种植瘤模型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东东 彭金钊 +1 位作者 李云芳 李晓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建立兔脊柱旁肌肉VX2种植瘤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CT导引下经皮穿刺将VX2肿瘤组织块种植于15只新西兰大白兔脊柱旁肌肉,构建肿瘤模型。种植术后第14、21、28、35天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随机选取1只荷瘤兔处死,作大体解剖及病... 目的建立兔脊柱旁肌肉VX2种植瘤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CT导引下经皮穿刺将VX2肿瘤组织块种植于15只新西兰大白兔脊柱旁肌肉,构建肿瘤模型。种植术后第14、21、28、35天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随机选取1只荷瘤兔处死,作大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结果15只实验兔脊柱旁肌肉VX2肿瘤组织块均成功种植,建模成功14只,成瘤率为93.3%。种植瘤CT平扫呈低密度结节灶,边缘模糊;CT增强扫描病变呈环状强化,边缘模糊,中心见低密度坏死区。种植瘤生长迅速,第28天与第21天肿瘤生长率(TGR)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4);第35天与第28天TGR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种植术后第14~28天,瘤体大小为1.0~2.5 cm。种植瘤坏死率第14、21、28天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第28、35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种植瘤病理组织学呈浸润性生长,内部粥糜样坏死;肿瘤细胞呈条索状或巢状弥漫分布,间质血管丰富;肿瘤细胞形态不规则,体积较大,细胞异型性明显并见较多核分裂像。第35天时,5只荷瘤兔CT增强扫描发现腹膜后淋巴结和肺转移,2只荷瘤兔脊髓受侵犯。结论脊柱旁肌肉种植瘤恶性度高,生长速度快,成瘤时间短,瘤组织血供丰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用于肿瘤局部治疗研究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 脊柱旁肌肉 动物模型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彬 李晓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32-436,共5页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易合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者发病隐匿,给诊治带来难度,且针对其进行的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均可致IPF急性加重(AE-IPF)。近年来微创介入方法已广泛用于诊断、治疗肺部疾病。本文就治疗IPF合...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易合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者发病隐匿,给诊治带来难度,且针对其进行的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均可致IPF急性加重(AE-IPF)。近年来微创介入方法已广泛用于诊断、治疗肺部疾病。本文就治疗IPF合并NSCLC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肺肿瘤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新辅助治疗肝癌中的介入治疗与免疫驱动策略:研究现状与未来热点思考
17
作者 张跃伟 李晓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5年第8期1420-1424,共5页
肝癌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模式正由“单一切除”发展为“多策略协同”的融合模式。近年来,术前以介入结合免疫治疗为主的新辅助治疗备受关注。本文就术前新辅助治疗肝癌中的介入治疗与免疫驱动策略的研究现状与未来热... 肝癌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模式正由“单一切除”发展为“多策略协同”的融合模式。近年来,术前以介入结合免疫治疗为主的新辅助治疗备受关注。本文就术前新辅助治疗肝癌中的介入治疗与免疫驱动策略的研究现状与未来热点思考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免疫治疗 新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