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内酯B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马丽娜 陈北冬 +4 位作者 赵艳阳 鲍利 吴伟 李兴广 齐若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银杏内酯B 0.2、0.4、0.6 g.L-1预孵育内皮细胞1 h,再加入ox-LDL(0.1 g.L-1)刺激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Lectin-likeoxidized LDL receptor-1...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银杏内酯B 0.2、0.4、0.6 g.L-1预孵育内皮细胞1 h,再加入ox-LDL(0.1 g.L-1)刺激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Lectin-likeoxidized LDL receptor-1(LOX-1)、PI3K、Nrf2、SIRT1表达及Akt磷酸化。结果 1.ox-LDL刺激内皮细胞LOX-1表达增加,银杏内酯B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了LOX-1表达。2.银杏内酯B有效地抑制了ox-LDL刺激的Akt磷酸化,但对PI3K的表达无影响。3.ox-LDL刺激内皮细胞SIRT1表达降低,银杏内酯B有意义地增加了细胞SIRT1表达。4.ox-LDL刺激细胞抗氧化应激蛋白Nrf2表达明显增加,银杏内酯B下调了Nrf2的表达。结论银杏内酯B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与抑制LOX-1表达、Akt磷酸化,启动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LOX-1 AKT SIRT1 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抑制ox-LDL诱导内皮细胞炎症分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吴伟 齐若梅 +2 位作者 李睿 高欣 鲍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2-475,共4页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对ox-LDL刺激内皮细胞炎症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培养人脐带内皮细胞,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内皮细胞16h,终止反应后用SDS-PAGE分离蛋白,使用Western Blot分析蛋白表达的变化。ROS测定使用DCFH-DA荧光标记,用流...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对ox-LDL刺激内皮细胞炎症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培养人脐带内皮细胞,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内皮细胞16h,终止反应后用SDS-PAGE分离蛋白,使用Western Blot分析蛋白表达的变化。ROS测定使用DCFH-DA荧光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荧光强度。结果①阿司匹林抑制ox-LDL诱导内皮细胞COX-2表达。使用ox-LDL刺激内皮细胞16h,COX-2表达增加,分别用2.5mmol·L-1和5mmol·L-1阿司匹林处理内皮细胞30min后,COX-2表达明显降低。②阿司匹林降低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ICAM-1表达。ox-LDL刺激内皮细胞16h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CAM-1内皮细胞表达明显增加。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细胞获得了同样的结果,ox-LDL刺激后ICAM-1在内皮细胞膜上表达明显增加,阿司匹林处理后减少了ICAM-1在膜上的表达。③阿司匹林轻度抑制ox-LDL诱导内皮细胞ROS产生。0.3g·L-1ox-LDL刺激内皮细胞16h后细胞内ROS明显增高,但阿司匹林仅部分阻止ROS的产生。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阿司匹林对ox-LDL诱导COX-2、ICAM-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阻止ox-LDL诱导的ROS产生。这些结果表明阿司匹林能够减轻氧化脂质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损伤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抑制血小板CD40Ligand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闫琰 赵革新 +3 位作者 陈北冬 鲍利 吴伟 齐若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对活化血小板CD40 Ligand(CD40L)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取正常人血分离血小板,用不同浓度银杏内酯B孵育血小板5 min,然后用胶原(collagen)刺激血小板活化。用Westernblot分析PI3K表达,Akt磷酸...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对活化血小板CD40 Ligand(CD40L)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取正常人血分离血小板,用不同浓度银杏内酯B孵育血小板5 min,然后用胶原(collagen)刺激血小板活化。用Westernblot分析PI3K表达,Akt磷酸化,CD40L的变化。结果①用collagen刺激血小板聚集,银杏内酯B(0.2、0.4、0.6 g.L-1)预处理血小板5 min,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聚集率分别为77%,60%和48%。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胶原刺激血小板活化后CD40L表达明显增加,银杏内酯B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了CD40L表达。③银杏内酯B对胶原刺激的血小板PI3K表达无明显影响。④collagen刺激血小板活化后Akt的磷酸化增加,银杏内酯B抑制了Akt磷酸化。结论银杏内酯B能够有效抑制collage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以及CD40L的表达,并明显抑制了Akt磷酸化,表明银杏内酯B能够通过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血小板 胶原 PI3K AKT CD40Lig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内皮细胞连接蛋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雪青 陈北冬 +3 位作者 鲍利 吴伟 孙文佳 齐若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6-651,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连接蛋白以及血管渗透性的影响。方法用银杏内酯B(0.2、0.4、0.6 g·L-1)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 h,再用ox-LDL刺激细胞4 h,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JAM-A、Cx43的表达。用白细胞迁移实...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连接蛋白以及血管渗透性的影响。方法用银杏内酯B(0.2、0.4、0.6 g·L-1)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 h,再用ox-LDL刺激细胞4 h,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JAM-A、Cx43的表达。用白细胞迁移实验观察ox-LDL损伤内皮细胞以及银杏内酯B对单核细胞向内皮细胞下迁移的影响。结果①ox-LDL刺激内皮细胞4 h,JAM-A表达增加了22%,Cx43表达增加了24%,银杏内酯B处理的细胞JAM-A、Cx43表达明显降低。免疫荧光检测获得了同样的结果。②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同样抑制了ox-LDL刺激的JAM-A、Cx43表达,表明银杏内酯B降低JAM-A、Cx43表达与抑制Akt磷酸化相关。③白细胞迁移实验表明,银杏内酯B明显减少ox-LDL诱导的单核细胞向内皮细胞下迁移。结论银杏内酯B能抑制ox-LDL刺激的内皮细胞连接蛋白JAM-A、Cx43表达,从而改善血管渗透性,减少白细胞迁移,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JAM-A CX43 血管 渗透性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淋巴细胞IL-2Rγ链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舒 李玉梅 +3 位作者 蒋桂兰 刘俊达 曹力 张靖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2,104,共5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role of IL 2Rγ chain in the immuno senescence process Methods:8 young, aged from 18 to 35 years(average 24 9±5 8 years), and 17 old healthy people, aged from 65 to 79 years(average 69 4... Objective:To study the role of IL 2Rγ chain in the immuno senescence process Methods:8 young, aged from 18 to 35 years(average 24 9±5 8 years), and 17 old healthy people, aged from 65 to 79 years(average 69 4±4 2 years), had been selected for determination the proliferative responses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to PHA, the percentage and dynamic changes of CD132, CD45R positive cells, also, the gene expression of IL 2Rγ chain with RT PCR using the designed primers 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A proliferative response of lymphocytes of aged people(0 199±0 055)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young people(0 279±0 054), P=0 0012 The expression of IL 2Rγ chain on the lymphocytes surface decreased in aged people, 46 2%±7 7%, compared to young people, 68 0%±11 8%, P<0 001, It was verified from RT PCR result that the event occurred at transcription level The time dynamic curve of IL 2Rγ chain expression were different between aged and young people Conclusion:A preliminary conclusion would be drawn that the IL 2Rγ chai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clined immune function of a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受体γ链 淋巴细胞 植物血凝素 PHA 应答增殖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共同使用增强抑制血小板聚集功效以及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齐若梅 杨京 +1 位作者 欧阳涛 鲍利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81-985,共5页
目的评价L精氨酸(LArg)与小剂量阿司匹林(ASA)共同使用是否能够增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以及对胃粘膜的保护效果。方法体外实验用枸橼酸抗凝法提取新西兰大白兔富血小板血浆(PRP),用透光度法测定血小板聚集。体内实验使用Wistar大鼠和... 目的评价L精氨酸(LArg)与小剂量阿司匹林(ASA)共同使用是否能够增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以及对胃粘膜的保护效果。方法体外实验用枸橼酸抗凝法提取新西兰大白兔富血小板血浆(PRP),用透光度法测定血小板聚集。体内实验使用Wistar大鼠和昆明小鼠,用水浸实验以及注射利血平制作动物胃溃疡模型。给予LArg和ASA后7d后处死动物,观察胃粘膜损伤程度。结果3mmol·L-1LArg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同时使用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明显增强,血小板聚集率为6.6%。同样浓度的LArg单独使用时,血小板聚集率为93.9%。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水浸和利血平两种动物模型均显示LArg给药明显抑制了胃粘膜损伤,对胃粘膜的保护效果与抗溃疡药物法莫替丁几乎相同。结论LArg与小剂量ASA联合使用能够增强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同时能够对抗ASA胃粘膜损伤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 胃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南楠 金泽宁 杨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分两步进行,首先预实验对ADIPOQ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第2个外显子区...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分两步进行,首先预实验对ADIPOQ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第2个外显子区域的测序,拼接后与参考数据库比对,筛选出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大样本复制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6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其中包括2007年2月至200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13例,以及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卫生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467例。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高分辨率熔解曲线(PCR-HRM)技术,观察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在2组间的分布差异。结果预实验结果筛选出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包括:17366568G/A、9882205G/A、2241767A/G、1501299G/T、2241766T/G。其中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关联,包括rs2241766T/G(+45T/G)多态性[OR(95%CI)=2.78(1.20~8.65),P=0.015]和rs9882205G/A多态性[OR(95%CI)=3.9(1.78~13.61),P=0.000]。对rs2241766进行大样本复制研究后,未发现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联或相关的趋势。结论 ADIPOQ基因rs2241766多态性可能不是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关联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IPOQ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重者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中枢敏感性fMRI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敏 张云亭 +8 位作者 张铁梅 周诚 吴小萌 蔡葵 杨正汉 王文超 赵伟峰 李飒英 王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体重者下丘脑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反应。方法 对 10名肥胖者及 10名正常体重者 ,收集口服 75 g葡萄糖后的下丘脑fMRI数据 ,以平均灰度值方法进行图像分析处理。 结果 不同体重者口服葡萄糖后在下丘脑部位均出现一过... 目的 观察不同体重者下丘脑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反应。方法 对 10名肥胖者及 10名正常体重者 ,收集口服 75 g葡萄糖后的下丘脑fMRI数据 ,以平均灰度值方法进行图像分析处理。 结果 不同体重者口服葡萄糖后在下丘脑部位均出现一过性抑制反应 ,但肥胖者抑制反应出现时间较正常体重者明显延迟、抑制反应强度明显减低 (P <0 .0 5 ) ,其抑制反应恢复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1)。结论 肥胖者下丘脑对糖刺激反应的敏感性较正常体重者降低。功能磁共振成像是确定脑特定区域功能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功能磁共振成像 葡萄糖耐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固醇酯脂肪酸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禹松林 周伟燕 +8 位作者 杨睿悦 李红霞 张顺利 张天娇 赵海建 张传宝 王抒 陈文祥 董军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血清胆固醇酯脂肪酸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研究纳入2012年8月至12月北京医院老年体检志愿者145例(年龄≥60岁),包括确诊为2型DM患者(DM组)73例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72名...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血清胆固醇酯脂肪酸及相关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研究纳入2012年8月至12月北京医院老年体检志愿者145例(年龄≥60岁),包括确诊为2型DM患者(DM组)73例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72名,抽取空腹静脉血。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11种主要胆固醇酯脂肪酸,计算各脂肪酸脱氢酶及脂肪酸碳链延长酶活性;同时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生化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DM组血清脂肪酸CE14∶0、CE16∶1和CE22∶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脂肪酸成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DM组Δ9-脂肪酸脱氢酶(Δ9-desaturase)活性显著降低(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22∶6和Δ9-desaturase活性对预测DM患病风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C、TG、FPG因素影响后,与CE22∶6最低四分位数(CE22∶6≤0.47%)相比,最高四分位数(CE22∶6〉0.68%)患DM的比值比为0.27(95%CI:0.08~0.86,Wald值4.93,P〈0.05);与Δ9-desaturase活性最低四分位数(Δ9-desaturase活性≤0.12)相比,最高四分位数(Δ9-desaturase活性〉0.17)患DM的比值比为0.06(95%CI:0.01~0.22,Wald值17.39,P〈0.01)。CE14∶0和CE20∶3与FPG呈显著负相关(r=-0.18、-0.17,P〈0.05);CE18∶0与BMI、TG呈显著正相关(r=0.25、0.24,P〈0.01),而与HDL-C和ApoAI呈显著负相关(r=-0.39、-0.35,P〈0.01);CE20∶3与BMI的相关性最强(r=0.42,P〈0.01)。结论老年2型DM患者血清部分胆固醇酯脂肪酸降低,CE22∶6和Δ9-desaturase可能对2型DM具有保护作用,平衡脂肪酸摄入对防治2型DM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2型糖尿病 脂肪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成分BP对老年人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10
作者 刘俊达 王舒 +2 位作者 曹力 刘潇菡 李玉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研究老年人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凋亡过程 ,探讨中药成分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淋巴细胞表型 ,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应答 ;用流式细胞仪及自动图像分析来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老年人淋巴细胞比... 目的 :研究老年人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凋亡过程 ,探讨中药成分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淋巴细胞表型 ,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应答 ;用流式细胞仪及自动图像分析来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老年人淋巴细胞比青年人淋巴细胞的增殖应答能力低 ,CD4 5RA+ 细胞亚群减少 ,而CD4 5RO+ 细胞亚群增多 ,后者易发生凋亡。而中药成分BP对老年人淋巴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结论 :老年人淋巴细胞易感细胞凋亡 ,取决于活化 ,称为活化诱导性细胞死亡 ,此在免疫衰老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可以从中药开发细胞凋亡的调节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分BP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CD45RO细胞 自动图像分析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与血管相关代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静 赵巍 杨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4期311-313,共3页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GTR1)是人类编码AT1受体的基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3个关键基因之一,因为该基因与一些代谢性疾病相关,本文就近年来AGTR1基因与血管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现况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 血管相关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长寿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孔放 张根发 +5 位作者 吕泽平 孙亮 郑陈光 梁积英 朱小泉 杨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74-879,共6页
人类寿命是基因和环境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并有随生活水平提高和科学进步而逐渐延长的趋势。文章在介绍长寿的遗传性状基础上,首先对模式生物长寿相关基因进行概述;然后进一步综述人类长寿相关基因的研究,其包括细胞核内和线粒体两... 人类寿命是基因和环境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并有随生活水平提高和科学进步而逐渐延长的趋势。文章在介绍长寿的遗传性状基础上,首先对模式生物长寿相关基因进行概述;然后进一步综述人类长寿相关基因的研究,其包括细胞核内和线粒体两部分重要基因;最后简述人类长寿研究的策略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 相关基因 人类 线粒体 SNP位点 模式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浆网钙离子泵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雪婧 邹彤 +1 位作者 金军华 杨杰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32-1234,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最重要病因之一。心血管疾病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治愈率极低,目前全球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为2.9亿。众所周知,离子通道在维持心脏电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钙离子通道则是最重要的离子通道之一,...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最重要病因之一。心血管疾病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治愈率极低,目前全球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为2.9亿。众所周知,离子通道在维持心脏电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钙离子通道则是最重要的离子通道之一,它参与心肌细胞的电传导以及调控心肌细胞收缩和舒张过程。在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中,钙离子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肌浆网钙离子泵(SERCA)亚型SERCA2a可以促进钙离子重新摄取至肌浆网中,SERCA2a功能紊乱可导致钙离子稳态受损,诱发缺血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舒张性心肌病以及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和恶化。因此SERCA2a在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和心脏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钙通道 肌浆网转运ATP酶类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凯驿 闫超 +2 位作者 于晓雪 王确 肖传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5期487-489,共3页
脂联素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高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及抗纤维化、促进心肌存活、改善心脏能量代谢、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抑制心肌重塑等作用,本文对脂联素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脂联素 动脉粥样硬化 再灌注损伤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熹昀 赵革新 +3 位作者 鲍利 陈北冬 吴伟 齐若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12只8周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24只8周龄♂ApoE-/-小鼠为阳性模型组以及药物组;药物组每天给予GB 0.6 mg灌胃。8周后处死小鼠,用病理学方法...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12只8周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24只8周龄♂ApoE-/-小鼠为阳性模型组以及药物组;药物组每天给予GB 0.6 mg灌胃。8周后处死小鼠,用病理学方法观察小鼠动脉斑块、脂质沉积以及巨噬细胞表达。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RAN-TES含量。结果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动脉斑块较大,血管内膜损伤明显,而GB组小鼠动脉内表面损伤明显减轻,斑块较小。HE染色显示了同样的结果,模型组斑块较大,GB组斑块较小。血浆RANTES测定正常组为123.81 ng.L-1,模型组为359.16 ng.L-1,GB组为193.36 ng.L-1,各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B能有效地减轻ApoE-/-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并降低血浆RANTES含量,其药理学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APOE基因敲除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RANTES PAF受体拮抗剂 血小板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内钙的调节机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齐若梅 廖福龙 王振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9,共4页
钙离子参与细胞多种反应 ,对维持机体功能十分重要。该文简要介绍了细胞内钙离子通道及调节机制 ,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钙离子分布的变化及一些药物对细胞内钙的调节机制。
关键词 钙离子通道 钙离子拮抗剂 三磷酸肌醇 骨质疏松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抑制高糖诱导内皮细胞TLR4及炎症蛋白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文佳 孙杰 +2 位作者 陈北冬 赵艳阳 齐若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6-640,共5页
目的评价银杏内酯B对高糖诱导内皮细胞TLR4表达的影响以及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用高糖刺激内皮细胞,用Western blot分析TLR4、炎症蛋白表达以及Akt磷酸化。免疫荧光检测NF-κB核转位。结果高糖(30 mmol·L-1)刺... 目的评价银杏内酯B对高糖诱导内皮细胞TLR4表达的影响以及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人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用高糖刺激内皮细胞,用Western blot分析TLR4、炎症蛋白表达以及Akt磷酸化。免疫荧光检测NF-κB核转位。结果高糖(30 mmol·L-1)刺激内皮细胞TLR4和PAF受体表达明显增加,PAF受体抑制剂银杏内酯B(0.6 g·L-1)和CV3988(30μmol·L-1)分别抑制了TLR4及PAF受体表达。银杏内酯B有效地抑制了高糖刺激内皮细胞ICAM-1、VCAM-1表达。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银杏内酯B明显抑制了高糖诱导的Akt磷酸化,以及NF-κB p65的核转位。结论高糖刺激内皮细胞TLR4和PAF受体表达增高,银杏内酯B能够抑制高糖刺激TLR4、PAF受体和炎症蛋白表达,分子机制与抑制Akt磷酸化以及NF-κB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TLR4 PAF 受体 内皮细胞 高糖 AKT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氧化应激水平及分子机制探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兰芳 黄秀清 +4 位作者 原慧萍 李淼 王抒 满永 黎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的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Pio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TNF-α(4ng/mL)刺激人肝癌细胞HepG2,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MTT法观察细胞毒性作用;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的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Pio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TNF-α(4ng/mL)刺激人肝癌细胞HepG2,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MTT法观察细胞毒性作用;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用DCFH-DA荧光探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结果:TNF-α刺激HepG2后,导致葡萄糖摄取障碍,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葡萄糖浓度显著升高,细胞内ROS的水平显著升高,JNK被激活,IRS1的表达降低。Pio可显著降低ROS的水平,抑制JNK的磷酸化,促进IRS1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结论:Pio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抑制JNK信号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鲜皮水提物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秦蒙 国汉邦 许扬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91-195,I0002,共6页
目的研究白鲜皮水提物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损小鼠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形成的影响。方法将40只ApoE-/-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白鲜皮高、中、低三剂量组(白鲜皮水提物3.2、1.6、0.8 g/kg)给药,计算各组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病变的面积... 目的研究白鲜皮水提物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损小鼠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形成的影响。方法将40只ApoE-/-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白鲜皮高、中、低三剂量组(白鲜皮水提物3.2、1.6、0.8 g/kg)给药,计算各组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病变的面积。体内检测血清中的脂质含量以及抗氧化指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变化。测定白鲜皮水提物对Cu2+介导的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氧化易感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白鲜皮各给药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面积均小于对照组,血清中MDA的含量降低,SOD、CAT活性增高,GST变化不明显,血清脂质含量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白鲜皮水提物明显延长Cu2+介导的人血清LDL氧化滞留时间和达峰时间。结论白鲜皮水提物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对抗脂蛋白的过氧化作用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ApoE基因缺损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抗氧化 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秀清 刘保逸 +2 位作者 孙亮 何青 黎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与黏附分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关系。方法检测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选白2007年2~7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心脏监护室住院的患者)及2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与黏附分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关系。方法检测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选白2007年2~7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心脏监护室住院的患者)及2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MCP-1水平,分析Hs-CRP与MCP-1的相关性。体外分离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以不同浓度CRP刺激单核细胞,用定量PCR测定MCP-1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s-CRP及MCP-1水平明显升高。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分别为:(82.84±43.79)nmol/L和(2.09±5.31)nmol/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MCP-1水平分别为:(19.61±10.59)nmol/L和(10.78±5.10)nmol/L(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r=0.451,P<0.05)。CRP浓度依赖性地增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CP-1的表达。在CRP水平为47.0~188.0 nmol/L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47.0、94.0、188.0 nmol/L浓度刺激组中MCP-1相对表达量较未刺激组高44%、124%、14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黏附分子MCP-1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炎症因子CRP增加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