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眼科临床试验流程管理及受试者随访防护要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鹏 卢颖毅 +2 位作者 宋爽 喻晓兵 戴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3-275,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防控是目前的头等大事,防控期间的各种措施对临床试验的正常进行将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眼科临床试验中各种检查需近距离接触,有较高的交叉感染风险。本文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临床试验项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防控是目前的头等大事,防控期间的各种措施对临床试验的正常进行将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眼科临床试验中各种检查需近距离接触,有较高的交叉感染风险。本文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临床试验项目的准则,疫情期临床试验工作的管理,包括受试者随访、疫情性严重不良事件(SAE)处理、申办方合作办的管理要求,以及眼科临床试验过程中对环境、受试者、检查者以及检查设备的要求和管理细则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期间的眼科临床试验研究者及受试者中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临床试验 随访管理 眼科 疫期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表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晶 赵明威 +8 位作者 姚涛 崔红平 王勇 金学民 韩琪 刘芳 李秋明 陈雪艺 戴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409,共6页
目的评价质量分数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部表面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于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10个医院眼科按照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一侧眼拟行眼科手术受试者220例220... 目的评价质量分数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部表面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于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10个医院眼科按照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一侧眼拟行眼科手术受试者220例22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受试者术眼对侧眼作为受试眼。试验组在受试眼6:00位角膜缘后约5 mm处点入2滴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点入空白凝胶。用药后在规定时间内用0.3 mm无齿显微镊夹持结膜进行疼痛测试,受试者依据自身感觉报告“疼痛”或“不疼痛”。主要有效性指标为用药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的眼数和百分比;次要有效性指标包括麻醉起效时间、眼表麻醉持续时间;药物安全性评价包括眼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受试眼用药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者104眼,占94.55%,对照组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者29眼,占26.36%,试验组麻醉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48,P<0.001);试验组受试眼中位麻醉起效时间为40.0(20.0,61.0)s,短于对照组的300.0(224.0,300.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17,P<0.001);试验组有效麻醉的104眼中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860.5(577.5,1180.0)s,对照组有效麻醉的29眼中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676.0(280.0,1401.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8,P>0.05);2个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6/110)和4.55%(5/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用于眼部表面麻醉时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眼科手术中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麻醉用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麻醉 利多卡因 眼用凝胶 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创新药物治疗
3
作者 卢颖毅 赵晶 戴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7,共7页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抗VEGF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目前,nAMD治疗仍面临诸多不足和挑战,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和给药方法是其主要研究的方向。近年来治疗nAMD的药物研发方向呈现多样化,包括开发新靶点/新机制...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抗VEGF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目前,nAMD治疗仍面临诸多不足和挑战,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和给药方法是其主要研究的方向。近年来治疗nAMD的药物研发方向呈现多样化,包括开发新靶点/新机制药物及新型给药方式、优化给药剂量和基因疗法等,达到降低治疗频率、延长治疗间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长期维持或改善视力的目的。眼科临床医师应对新的药物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发掘出适合不同nAMD亚型患者的优化方案,实现向精准化医疗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治疗 抗VEGF 创新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患者眼内液细胞因子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米雪景(综述) 谷潇雅 喻晓兵(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0-757,共8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与持续高血糖相关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潜在危害视力的视网膜微血管疾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严重损害视力,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DR的发生和发展涉及血-视网膜屏障损害、炎症、神经退行性变等多种机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与持续高血糖相关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潜在危害视力的视网膜微血管疾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严重损害视力,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DR的发生和发展涉及血-视网膜屏障损害、炎症、神经退行性变等多种机制。房水和玻璃体液能直接反映眼球内环境的改变,对眼内病变的进展有很好的提示作用。近年来,眼内液中多种细胞因子在DR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对病程进展的影响及治疗后的改变已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针对DR患者眼内液中多种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胎盘生长因子、半乳糖凝集素1、血管紧张素1(Ang1)、Ang2及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的变化、糖尿病黄斑水肿和增生性DR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进行综述,为探寻DR新的、个性化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潜在靶点,为改善DR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细胞因子 房水 玻璃体液 个性化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5
作者 卢颖毅 谷潇雅 +1 位作者 喻晓兵 戴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3-368,共6页
目的对比不同年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的CRV... 目的对比不同年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的CRVO继发ME患者40例40眼的病历资料,分为<40岁组和≥40岁组,每组20例20眼。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视力检查采用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视力表,采用OCT测量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部分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注射后1、2、3、6、9和12个月随访,行视力、眼压及OCT检查。注射后3个月,对于ME复发或疗效不佳者,再次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或雷珠单抗。观察并比较患眼注射前后BCVA、眼压以及CMT的变化。结果2个组患者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BCVA、C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CVA:F分组=2.071,P=0.044;F时间=9.551,P<0.001.CMT:F分组=2.402,P=0.034;F时间=13.175,P<0.001),其中2个组注射后各时间点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CMT均较术前明显变薄,注射后2个月BCVA均较注射后1个月明显提高、CMT均较术前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后12个月,<40岁组BCVA明显好于≥40岁组,CMT明显薄于≥4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注射后1、2、3个月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2个月眼压均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年随访期内,<40岁组和≥40岁组平均注射次数分别为(1.8±0.9)次和(2.7±1.4)次,<40岁组注射次数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9,P=0.014)。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不同年龄组CRVO继发ME在早期提高视力以及降低CMT方面效果好,注射后1个月即显著改善,注射后2个月疗效最显著。相对于40岁以上患者,40岁以下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玻璃体腔内植入剂的长期效果更好,视力提高和CMT下降更明显,总注药次数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1
6
作者 戴虹 卢颖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1-1064,共4页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障碍的常见原因,DME易复发,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治疗研究的进展一直受到眼科医师的关注。目前,在国内外关于DME的治疗指南中均已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疗法作为一线的或核心的...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障碍的常见原因,DME易复发,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治疗研究的进展一直受到眼科医师的关注。目前,在国内外关于DME的治疗指南中均已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疗法作为一线的或核心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DME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实施仍有不明确之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包括DME的治疗目标、疗效的判断指标、对国内外指南的解读、抗VEGF疗法的实施方案、传统激光光凝的作用和临床价值、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方法、复发性DME的处理原则等。近年来针对DME治疗的药物研究仍在进行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只有跟踪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DME的治疗方法,充分了解不同药物和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势和缺点,规范治疗流程,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治疗方法或联合疗法对DME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黄斑水肿/治疗效果 指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激光/治疗用途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A 基因变异对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雷珠单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宋爽 杨帆 +3 位作者 谷潇雅 张鹏 喻晓兵 戴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0-685,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因变异对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及雷珠单抗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医院确诊的nAMD患者127例和健康对照组101人。nAMD患者...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因变异对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及雷珠单抗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医院确诊的nAMD患者127例和健康对照组101人。nAMD患者雷珠单抗治疗后3个月,视力提高5个ETDRS字母数及以上者为视力改善组,视力改善低于5个ETDRS字母数者为视力欠佳组。每人取外周血5 ml,采用酚氯仿法提取DNA,采用Sanger法对VEGF-A外显子及上下游各2 kb片段进行测序并筛选变异位点。使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对测序发现的变异进行基因分型。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HWE)检验研究样本群体代表性。分析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视力改善组与视力欠佳组在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VEGF-A基因变异位点rs3025018位于第7内含子,该位点VEGF-A的等位基因包括C、G和T,基因型为CC、CT、CG、TT和TG。病例组与对照组不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2,P=0.024);其中2个组间G与C+T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0,P=0.006,OR=0.407,95%CI=0.210~0.695)。病例组与对照组各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76;P=0.010);其中基因型CG+GT与CC+CT+TT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5,P=0.004,OR=0.367,95%CI=0.183~0.802)。视力改善组与视力欠佳组在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携带VEGF-A基因的rs3025018位点G等位基因人群患nAMD的可能性较携带C或T等位基因的小。VEGF-A基因位点rs3025018变异对雷珠单抗治疗黄斑变性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基因变异 雷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EURETINA最新指南看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策略的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戴虹 卢颖毅 许晶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共3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严重危及视功能的常见疾病,在临床治疗策略和方案上并未完全形成共识,国内至今也未见相关指南和共识发表,近期新的国际指南发布对RVO治疗方法和管理策略有了更为全面、清晰的推荐和建议,...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严重危及视功能的常见疾病,在临床治疗策略和方案上并未完全形成共识,国内至今也未见相关指南和共识发表,近期新的国际指南发布对RVO治疗方法和管理策略有了更为全面、清晰的推荐和建议,了解并解读相关指南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对规范和指导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管理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