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科专科门诊电子病历专家共识(2024)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专家组 戴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3-601,共9页
眼科是专科化程度较高的科室,通用门诊电子病历无法满足其专科特殊业务需求。推行眼科专科门诊电子病历可规范诊治流程,提升病历产出效率,强化慢性眼病的进展监测,辅助诊疗决策。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依据国... 眼科是专科化程度较高的科室,通用门诊电子病历无法满足其专科特殊业务需求。推行眼科专科门诊电子病历可规范诊治流程,提升病历产出效率,强化慢性眼病的进展监测,辅助诊疗决策。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结合通用门诊电子病历在眼科临床使用的痛点及眼科医生在临床诊疗、科研中的实际需求,经过认真、全面、充分讨论达成共识性意见,制定《眼科专科门诊电子病历专家共识(2024)》,旨在为眼科门诊电子病历的设计、应用和管理提供更加专业、精细和实用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病历 眼科专科门诊 临床诊疗 科研 设计 应用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眼科临床试验流程管理及受试者随访防护要点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鹏 卢颖毅 +2 位作者 宋爽 喻晓兵 戴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3-275,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防控是目前的头等大事,防控期间的各种措施对临床试验的正常进行将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眼科临床试验中各种检查需近距离接触,有较高的交叉感染风险。本文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临床试验项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防控是目前的头等大事,防控期间的各种措施对临床试验的正常进行将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眼科临床试验中各种检查需近距离接触,有较高的交叉感染风险。本文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临床试验项目的准则,疫情期临床试验工作的管理,包括受试者随访、疫情性严重不良事件(SAE)处理、申办方合作办的管理要求,以及眼科临床试验过程中对环境、受试者、检查者以及检查设备的要求和管理细则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期间的眼科临床试验研究者及受试者中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临床试验 随访管理 眼科 疫期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眼科系统毒性反应的诊治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小伟 王铮 +11 位作者 赵潺 王汉萍 郭潇潇 周佳鑫 段炼 斯晓燕 张丽 李玥 王孟昭 施举红 张美芬 张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53-660,共8页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给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是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毒副作用也随着药物的普及而逐渐展现出来。其中眼部的毒副反应常被患者和医生忽视。眼部的不良反应包括从眼睑、睫毛、结膜、角膜、葡萄膜、视网膜、视神经和眼眶等...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给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是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毒副作用也随着药物的普及而逐渐展现出来。其中眼部的毒副反应常被患者和医生忽视。眼部的不良反应包括从眼睑、睫毛、结膜、角膜、葡萄膜、视网膜、视神经和眼眶等,可累及眼部的所有组织。本文就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关的眼部毒副作用的诊断和治疗给予相应的描述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眼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复视首诊眼科的颅内转移癌八例
4
作者 夏群 关航 李守忠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68-69,共2页
以复视首诊眼科的颅内转移癌八例夏群关航李守忠(北京医院眼科,100130)以复视首诊眼科最后确诊为颅内转移癌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易被忽视。作者将近三年遇到的8例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对1991年8月至1994... 以复视首诊眼科的颅内转移癌八例夏群关航李守忠(北京医院眼科,100130)以复视首诊眼科最后确诊为颅内转移癌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易被忽视。作者将近三年遇到的8例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对1991年8月至1994年12月眼肌门诊就诊的复视患者,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视 颅转移瘤 脑肿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创新药物治疗
5
作者 卢颖毅 赵晶 戴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7,共7页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抗VEGF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目前,nAMD治疗仍面临诸多不足和挑战,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和给药方法是其主要研究的方向。近年来治疗nAMD的药物研发方向呈现多样化,包括开发新靶点/新机制...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抗VEGF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目前,nAMD治疗仍面临诸多不足和挑战,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和给药方法是其主要研究的方向。近年来治疗nAMD的药物研发方向呈现多样化,包括开发新靶点/新机制药物及新型给药方式、优化给药剂量和基因疗法等,达到降低治疗频率、延长治疗间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长期维持或改善视力的目的。眼科临床医师应对新的药物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发掘出适合不同nAMD亚型患者的优化方案,实现向精准化医疗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治疗 抗VEGF 创新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患者眼内液细胞因子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米雪景(综述) 谷潇雅 喻晓兵(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0-757,共8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与持续高血糖相关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潜在危害视力的视网膜微血管疾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严重损害视力,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DR的发生和发展涉及血-视网膜屏障损害、炎症、神经退行性变等多种机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与持续高血糖相关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潜在危害视力的视网膜微血管疾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严重损害视力,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DR的发生和发展涉及血-视网膜屏障损害、炎症、神经退行性变等多种机制。房水和玻璃体液能直接反映眼球内环境的改变,对眼内病变的进展有很好的提示作用。近年来,眼内液中多种细胞因子在DR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对病程进展的影响及治疗后的改变已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针对DR患者眼内液中多种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胎盘生长因子、半乳糖凝集素1、血管紧张素1(Ang1)、Ang2及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的变化、糖尿病黄斑水肿和增生性DR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进行综述,为探寻DR新的、个性化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潜在靶点,为改善DR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细胞因子 房水 玻璃体液 个性化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7
作者 卢颖毅 谷潇雅 +1 位作者 喻晓兵 戴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3-368,共6页
目的对比不同年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的CRV... 目的对比不同年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的CRVO继发ME患者40例40眼的病历资料,分为<40岁组和≥40岁组,每组20例20眼。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视力检查采用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视力表,采用OCT测量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部分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注射后1、2、3、6、9和12个月随访,行视力、眼压及OCT检查。注射后3个月,对于ME复发或疗效不佳者,再次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或雷珠单抗。观察并比较患眼注射前后BCVA、眼压以及CMT的变化。结果2个组患者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BCVA、C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CVA:F分组=2.071,P=0.044;F时间=9.551,P<0.001.CMT:F分组=2.402,P=0.034;F时间=13.175,P<0.001),其中2个组注射后各时间点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CMT均较术前明显变薄,注射后2个月BCVA均较注射后1个月明显提高、CMT均较术前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后12个月,<40岁组BCVA明显好于≥40岁组,CMT明显薄于≥4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注射后1、2、3个月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2个月眼压均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年随访期内,<40岁组和≥40岁组平均注射次数分别为(1.8±0.9)次和(2.7±1.4)次,<40岁组注射次数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9,P=0.014)。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不同年龄组CRVO继发ME在早期提高视力以及降低CMT方面效果好,注射后1个月即显著改善,注射后2个月疗效最显著。相对于40岁以上患者,40岁以下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玻璃体腔内植入剂的长期效果更好,视力提高和CMT下降更明显,总注药次数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睛颗粒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周尚昆 唐由之 +3 位作者 冯俊 陈有信 戴虹 王慧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明睛颗粒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配对研究,将120例(120眼)患者根据年龄、就诊时间、眼底特征进行1∶1配对研究,分为两组,每组60例(60眼),明睛颗粒组用明睛颗粒中药治疗,对照组用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 目的观察明睛颗粒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配对研究,将120例(120眼)患者根据年龄、就诊时间、眼底特征进行1∶1配对研究,分为两组,每组60例(60眼),明睛颗粒组用明睛颗粒中药治疗,对照组用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出血渗出面积、视网膜厚度、临床花费等。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及眼底疗效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视力疗效:Z=0.960,P=0.337;眼底疗效:Z=0.739,P=0.460);各组治疗前后眼部症状如眼底出血、渗出面积、矫正视力、视网膜厚度等情况比较:明睛颗粒组治疗后眼底出血渗出面积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P=0.047),视力、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视力:t=-0.712,P=0.479;视网膜厚度:t=-0.292,P=0.780);对照组治疗前后出血渗出面积、视力、视网膜厚度等改善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方面,明睛颗粒治疗3个月,CNV活动性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07,P=0.057),治疗6个月,CNV活动性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46,P=0.000);两组医疗费用比较,明睛颗粒组为(3160.17±1309.34)元,对照组为(32 349.33±7897.9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19,P=0.000)。随访3个月,两组均没有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明睛颗粒和光动力疗法相比,均能够稳定并提高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促进眼底出血渗出吸收,抑制新生血管的活动性,但临床医疗费用较低。因此,明睛颗粒也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一种不错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明睛颗粒 光动力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AMD疗效的因素和对策 被引量:14
9
作者 戴虹 卢颖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又称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是世界上老年人主要致盲疾病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玻璃体注射疗法是目前治疗wAMD的主要方法。然而在长期的随诊中发现,部分患者经抗VEGF治疗后...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又称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是世界上老年人主要致盲疾病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玻璃体注射疗法是目前治疗wAMD的主要方法。然而在长期的随诊中发现,部分患者经抗VEGF治疗后视力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下降,或视力提高后不能长期维持,因此眼科医师应该关注相关疗效的影响因素。影响wAMD疗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抗VEGF药物治疗wAMD的局限性、患者自身的条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病灶的特征、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等。CNV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时机可作为疗效预后判断的指标,而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和优化是提高疗效的可能措施。分析和了解影响wAMD疗效的因素可为制定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和达到最好的视力收益提供依据,眼科医师应该充分认识wAMD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相关性黄斑变性/药物疗法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应用 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应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拮抗剂&抑制剂 玻璃体注射 疗效 影响因素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1
10
作者 戴虹 卢颖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1-1064,共4页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障碍的常见原因,DME易复发,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治疗研究的进展一直受到眼科医师的关注。目前,在国内外关于DME的治疗指南中均已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疗法作为一线的或核心的...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障碍的常见原因,DME易复发,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治疗研究的进展一直受到眼科医师的关注。目前,在国内外关于DME的治疗指南中均已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疗法作为一线的或核心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DME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实施仍有不明确之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包括DME的治疗目标、疗效的判断指标、对国内外指南的解读、抗VEGF疗法的实施方案、传统激光光凝的作用和临床价值、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方法、复发性DME的处理原则等。近年来针对DME治疗的药物研究仍在进行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只有跟踪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DME的治疗方法,充分了解不同药物和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势和缺点,规范治疗流程,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治疗方法或联合疗法对DME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黄斑水肿/治疗效果 指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激光/治疗用途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A 基因变异对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雷珠单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爽 杨帆 +3 位作者 谷潇雅 张鹏 喻晓兵 戴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0-685,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因变异对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及雷珠单抗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医院确诊的nAMD患者127例和健康对照组101人。nAMD患者...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因变异对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及雷珠单抗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医院确诊的nAMD患者127例和健康对照组101人。nAMD患者雷珠单抗治疗后3个月,视力提高5个ETDRS字母数及以上者为视力改善组,视力改善低于5个ETDRS字母数者为视力欠佳组。每人取外周血5 ml,采用酚氯仿法提取DNA,采用Sanger法对VEGF-A外显子及上下游各2 kb片段进行测序并筛选变异位点。使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对测序发现的变异进行基因分型。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HWE)检验研究样本群体代表性。分析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视力改善组与视力欠佳组在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VEGF-A基因变异位点rs3025018位于第7内含子,该位点VEGF-A的等位基因包括C、G和T,基因型为CC、CT、CG、TT和TG。病例组与对照组不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2,P=0.024);其中2个组间G与C+T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0,P=0.006,OR=0.407,95%CI=0.210~0.695)。病例组与对照组各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76;P=0.010);其中基因型CG+GT与CC+CT+TT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5,P=0.004,OR=0.367,95%CI=0.183~0.802)。视力改善组与视力欠佳组在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携带VEGF-A基因的rs3025018位点G等位基因人群患nAMD的可能性较携带C或T等位基因的小。VEGF-A基因位点rs3025018变异对雷珠单抗治疗黄斑变性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基因变异 雷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可保和维生素B_(12)治疗眼肌麻痹性斜视 被引量:17
12
作者 夏群 杨建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160-161,共2页
目的 对照观察弥可保和普通维生素B12治疗眼肌麻痹性斜视的临床效果,评估弥可保的治疗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 96 例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弥可保治疗组52 例和普通维生素B 治疗组44 例。弥可保和普通维生素B 均以相同剂量500μg联合维... 目的 对照观察弥可保和普通维生素B12治疗眼肌麻痹性斜视的临床效果,评估弥可保的治疗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 96 例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弥可保治疗组52 例和普通维生素B 治疗组44 例。弥可保和普通维生素B 均以相同剂量500μg联合维生素B1 100 mg 1 次·d-1肌肉注射,连续3周,之后改口服剂量500μg联合维生素B1 10 mg 3次·d-1,分别在用药后每隔2 周随诊复查患者的主观症状、眼位偏斜和眼肌运动状况,以及复视相情况。结果 弥可保组治疗后痊愈39例,治疗后好转8 例,总有效率90.39%;普通维生素B12治疗组中痊愈31 例,治疗后好转6 例,总有效率84 09%;弥可保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普通维生素B12治疗组,但2 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弥可保组39例治愈者的疗程时间平均(6.77±3.48)周,较普通维生素B12组的(8.71±4.54)周明显缩短,2 组的治疗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间在治疗各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眼肌麻痹的疗效上无明显差别。2 组的疗效均与致病原因、病损程度和病变范围等因素有关。结论 弥可保治疗眼肌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它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普通维生素B12,且治疗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弥可保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视力异常及增龄性眼病 被引量:4
13
作者 夏群 郭小萍 +1 位作者 张伟 张尧贞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调查老年人日常生活视力及矫正视力,分析老年人视力异常原因及常见增龄性眼病。方法常规检查957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视力、眼前节、眼底和眼压。对日常生活视力<1.0的患者验光矫正视力。并对可疑眼病辅助相应的检查。采... 目的调查老年人日常生活视力及矫正视力,分析老年人视力异常原因及常见增龄性眼病。方法常规检查957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视力、眼前节、眼底和眼压。对日常生活视力<1.0的患者验光矫正视力。并对可疑眼病辅助相应的检查。采用SPSS1.0软件包进行统计。按年龄分组进行比较视力状况和眼病分析。结果957例老年人随增龄其生活视力逐渐下降,60岁组平均1.04,70岁组平均0.83,80岁组及≥90岁组分别为0.61和0.39;平均每增长10岁视力下降约0.2,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验光检查93.37%的眼有屈光不正。老年人常见眼病前3位的是白内障、黄斑病变和青光眼。白内障患病率最高,黄斑病变和青光眼是严重影响视力的主要眼病。高龄老年人眼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人群。结论老年人随增龄视力显著下降。屈光不正是视力损害的普遍原因。黄斑病变、白内障及青光眼等老年人常见眼病高龄老年人患病率显著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 屈光不正 增龄性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EURETINA最新指南看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策略的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虹 卢颖毅 许晶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共3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严重危及视功能的常见疾病,在临床治疗策略和方案上并未完全形成共识,国内至今也未见相关指南和共识发表,近期新的国际指南发布对RVO治疗方法和管理策略有了更为全面、清晰的推荐和建议,...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严重危及视功能的常见疾病,在临床治疗策略和方案上并未完全形成共识,国内至今也未见相关指南和共识发表,近期新的国际指南发布对RVO治疗方法和管理策略有了更为全面、清晰的推荐和建议,了解并解读相关指南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对规范和指导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管理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cus Gunn综合征7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群 关航 +2 位作者 张文菊 赵卯英 潘永萍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Marcus-Gunn 综合征 下颌瞬目 眼睑下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可保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群 卢颖毅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535-537,共3页
目的对照观察弥可保和普通VitB12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评估弥可保的治疗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33例视神经挫伤患者随机分成弥可保组(Ⅰ组)19例和VitB12组(Ⅱ组)14例,以相同剂量500μg联合VitB1100mg,1次·d-1肌肉注射20~30d;... 目的对照观察弥可保和普通VitB12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评估弥可保的治疗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33例视神经挫伤患者随机分成弥可保组(Ⅰ组)19例和VitB12组(Ⅱ组)14例,以相同剂量500μg联合VitB1100mg,1次·d-1肌肉注射20~30d;随后改口服500μg联合VitB110mg,3次·d-1。随诊(5.58±1.90)个月,期间及末次复查视力、眼底、对比敏感度和视野。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视力较治疗前提高,Ⅰ组治疗前后平均视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Ⅱ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视力提高≥2行者,Ⅰ组中为78.95%,Ⅱ组为64.29%,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能识辨对比敏感度检查图者在治疗前为10例,治疗后增加至23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平均对比度值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检查图阳性识辨率Ⅰ组由治疗前的6例增加至治疗后的12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由治疗前的4例增加至治疗后的7例(P>0.05),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2组间的对比度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Ⅰ组的对比度值改善较Ⅱ组更为显著,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Ⅰ组中81.82%(9/11)的视野较前改善,Ⅱ组40.0%(2/5)的患者视野有改善。眼底随诊过程中所有患者最终出现程度不等的视神经萎缩。结论弥可保对视神经挫伤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其视功能的恢复状况优于普通VitB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挫伤 弥可保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视网膜病变的连续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敏敏 刘保松 高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视力效果及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状况。方法对179例179眼老年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对术眼及对侧非手术眼视网膜病变进行比较...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视力效果及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状况。方法对179例179眼老年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对术眼及对侧非手术眼视网膜病变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远视力≥0.5者159眼,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78眼,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80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1眼;视力结果取决于视网膜病变特别是黄斑病变程度。术眼中79眼、非手术眼中27眼出现视网膜病变进展,表现为视网膜内出血,火焰状出血斑,硬性及棉絮状渗出斑不同程度的增多,视网膜水肿,黄斑病变加剧及进一步的新生血管形成。结论(1)早期手术效果好,与非糖尿病老年白内障术后无明显差别;(2)晚期手术效果差,白内障手术可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3)早期手术可提高视力,便于眼底观察及激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表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晶 赵明威 +8 位作者 姚涛 崔红平 王勇 金学民 韩琪 刘芳 李秋明 陈雪艺 戴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409,共6页
目的评价质量分数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部表面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于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10个医院眼科按照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一侧眼拟行眼科手术受试者220例220... 目的评价质量分数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部表面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于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10个医院眼科按照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一侧眼拟行眼科手术受试者220例22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受试者术眼对侧眼作为受试眼。试验组在受试眼6:00位角膜缘后约5 mm处点入2滴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点入空白凝胶。用药后在规定时间内用0.3 mm无齿显微镊夹持结膜进行疼痛测试,受试者依据自身感觉报告“疼痛”或“不疼痛”。主要有效性指标为用药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的眼数和百分比;次要有效性指标包括麻醉起效时间、眼表麻醉持续时间;药物安全性评价包括眼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受试眼用药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者104眼,占94.55%,对照组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者29眼,占26.36%,试验组麻醉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48,P<0.001);试验组受试眼中位麻醉起效时间为40.0(20.0,61.0)s,短于对照组的300.0(224.0,300.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17,P<0.001);试验组有效麻醉的104眼中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860.5(577.5,1180.0)s,对照组有效麻醉的29眼中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676.0(280.0,1401.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8,P>0.05);2个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6/110)和4.55%(5/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用于眼部表面麻醉时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眼科手术中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麻醉用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麻醉 利多卡因 眼用凝胶 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体外标记 被引量:2
19
作者 喻晓兵 北京 +1 位作者 陈君 吴景天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5期421-422,共2页
目的建立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体外标记方法。方法兔RPE细胞经传代培养并鉴定后,掺入溴脱氧嘧啶(BrdU)对细胞进行体外标记,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显示标记的细胞。结果BrdU标记后,所有的细胞核呈阳性染色。结论提供一种简便易行... 目的建立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体外标记方法。方法兔RPE细胞经传代培养并鉴定后,掺入溴脱氧嘧啶(BrdU)对细胞进行体外标记,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显示标记的细胞。结果BrdU标记后,所有的细胞核呈阳性染色。结论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RPE细胞标记方法,提示BrdU掺入法适用于所有培养细胞的体外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溴脱氧嘧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年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珊娜 艾育德 +4 位作者 关航 吴护平 张铭志 崔宝华 夏群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 确定多焦视网膜电图 (M ERG)的正常值 ,分析后部视网膜不同区域电生理功能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对 3 8例 ( 3 8眼 )不同年龄段的散瞳正常眼做M ERG检查 ,分析第 1个负波 (P1波 )、第 1正波 (N1波 )的潜伏期和反应密度及与年龄... 目的 确定多焦视网膜电图 (M ERG)的正常值 ,分析后部视网膜不同区域电生理功能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对 3 8例 ( 3 8眼 )不同年龄段的散瞳正常眼做M ERG检查 ,分析第 1个负波 (P1波 )、第 1正波 (N1波 )的潜伏期和反应密度及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总反应波、4个象限、环 1~ 6的反应密度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P <0 0 1) ;总反应波、鼻侧、环 5 ,6的N1波潜伏期 ,以及总反应波、鼻侧、颞上象限、环 2 ,3 ,4,6的P1波潜伏期随年龄增长而延长。尤其颞上象限、环 5 ,6的反应密度在老年组下降更明显。结论 后部视网膜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图 年龄 M-ERG 黄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