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磁细菌AMB-1对小鼠的生物相容性探究
1
作者 马晓雅 陈昌友 +2 位作者 宋涛 马洁 袁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4,共9页
目的在体外和体内条件下探究趋磁细菌AMB-1对BALB/c小鼠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透射电镜观察AMB-1形貌特征;显微镜拍摄AMB-1在血清中的运动,Image J计算运动速度;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测AMB-1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和成纤... 目的在体外和体内条件下探究趋磁细菌AMB-1对BALB/c小鼠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透射电镜观察AMB-1形貌特征;显微镜拍摄AMB-1在血清中的运动,Image J计算运动速度;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测AMB-1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和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评价AMB-1对BALB/c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细胞成熟影响;改良寇氏法计算出AMB-1对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普鲁士蓝染色BALB/c小鼠心、肝、脾、肺、肾脏器观察AMB-1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AMB-1对BALB/c小鼠脾脏树突细胞的影响;检测小鼠BALB/c血生化指标评估其安全性;苏木精-伊红染色BALB/c小鼠心、肝、脾、肺、肾脏器,观察其组织形态变化。结果37℃条件下,AMB-1在血清中可保持运动至少120 min;AMB-1菌量超过3.3×10^(6)个时,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和成纤维细胞L929具有毒性,随菌量增加,毒性越大;AMB-1可促进骨髓来源树突细胞CD86^(+)、CD80^(+)双阳细胞的比例增大。AMB-1对BALB/c小鼠半数致死剂量为2.59×10^(10)个。AMB-1对小鼠脾脏树突细胞成熟的影响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弱;血生化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小鼠主要脏器无明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论趋磁细菌AMB-1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在体内不会引发严重免疫炎症等不良反应,具有体内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磁细菌AMB-1 生物相容性 细胞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诱导的结直肠癌耐药细胞系耐药基因组图谱分析
2
作者 王佳妮 谭琴 马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6,共7页
目的 基于全外显子测序探索结直肠癌奥沙利铂耐药分子机制,并探索潜在逆转耐药治疗靶点。方法 对3株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HCT-8、LOVO)以及对应的奥沙利铂耐药的细胞系(HCT-116-OXA、HCT-8-OXA、LOVO-OX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别描... 目的 基于全外显子测序探索结直肠癌奥沙利铂耐药分子机制,并探索潜在逆转耐药治疗靶点。方法 对3株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HCT-8、LOVO)以及对应的奥沙利铂耐药的细胞系(HCT-116-OXA、HCT-8-OXA、LOVO-OX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别描绘3株奥沙利铂诱导的结直肠癌耐药细胞系耐药基因组突变图谱,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发现30个位于外显子区域的3种结直肠癌耐药细胞系均产生非同义突变的突变基因。其中MUC16基因突变在3种耐药细胞系中突变频次最高。通过对突变基因集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发现奥沙利铂耐药可能与增加DNA修复、调控细胞凋亡和代谢通路相关。结论 研究首次系统描绘了奥沙利铂诱导的结直肠癌耐药细胞系耐药基因组图谱,丰富了对结直肠癌耐药机制的理解,为结直肠癌患者奥沙利铂耐药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奥沙利铂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构建胰腺癌预后和免疫治疗效果的风险评分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魏训东 邓俊杰 +2 位作者 左雯 马洁 汪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9期23-33,共11页
目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在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极高。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胰腺癌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确定预后相关免疫生物标志物和潜在靶点。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胰腺癌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 目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在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极高。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胰腺癌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确定预后相关免疫生物标志物和潜在靶点。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胰腺癌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进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以评估肿瘤组织浸润24种免疫细胞类型的比例。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分析确定关键免疫细胞类型,并用于建立风险评分模型(risk scoring model,RSM)。结果RSM在TCGA队列中被验证为一种强有力的总体生存预后工具(P<0.05),1年、3年和5年总生存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764和0.887。此外,基于患者临床信息构建的列线图生成了拟合良好的校准曲线。通过分析免疫相关基因和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发现胰腺癌TMB与RSM评分高度相关,RSM评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免疫治疗的预后进行预测。RSM的可靠性通过GEO数据库中的GSE62452和GSE28735数据集成功验证。结论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方法可预测胰腺癌浸润免疫细胞图谱,基于浸润免疫细胞建立了一个有效评估胰腺癌预后和免疫治疗反应的风险评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胰腺癌 生物信息学分析 TCGA数据库 生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促进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
4
作者 何欣芮 赵旭 +2 位作者 汪毅 马洁 袁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9期9-15,I0001,共8页
目的研究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carbon-silica nanocomposite,CSN)对M2型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极化的影响。方法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包覆葡萄糖,... 目的研究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carbon-silica nanocomposite,CSN)对M2型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极化的影响。方法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包覆葡萄糖,再经碳化制备得到CSN。利用红外光谱、能量色散X射线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CSN进行表征;CCK-8实验检测CSN对小鼠BMDM的细胞活性的影响;将小鼠BMDM铺于6孔板,设置M0、M1、M2和M2+CSN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M1巨噬细胞中CD86、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及M2型巨噬细胞中CD206、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NOS和Arg1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物CD80和CD206的表达情况。结果CSN由碳、氧和硅元素组成,元素比例分别为36.6%、35.5%和27.9%,呈均匀分散的球形纳米结构,直径分布为80~90nm。CSN在0、3.125、6.25、12.5、25、50μg/ml浓度下对小鼠BMDM的细胞活性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与M0组比较,M1组CD86、IL-6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1),iNOS蛋白表达升高(P<0.05),CD80表达升高(P<0.05);M2组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01,P<0.01),Arg1蛋白表达升高(P<0.01),CD206表达升高(P<0.001)。与M2组比较,M2+CSN组CD86、IL-6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01),iNOS蛋白表达升高(P<0.05),CD80表达升高(P<0.05);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01),Arg1蛋白表达降低(P<0.05),CD206表达降低(P<0.05)。结论CSN能促进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中M1/M2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 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极化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