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磨玻璃结节肺腺癌侵袭性预测的CT征象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金伟 谷涛 陈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1-1194,1200,共5页
近年来,随着胸部CT筛查的广泛应用,磨玻璃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磨玻璃结节是否具有侵袭性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术前预测其侵袭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高分辨率CT、CT放射组学、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磨玻璃结节肺... 近年来,随着胸部CT筛查的广泛应用,磨玻璃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磨玻璃结节是否具有侵袭性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术前预测其侵袭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高分辨率CT、CT放射组学、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磨玻璃结节肺腺癌侵袭性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拟从磨玻璃结节的CT扫描、影像学特征、放射组学和人工智能方面综述其预测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 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组学 人工智能 侵袭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评估左束支传导阻滞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代静文 张旻 陈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5-790,共6页
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心力衰竭、心肌重构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与传统心电图相比,心脏磁共振可对心肌机械运动不同步性、心肌纤维化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等进行多维度分析,为左束支传导阻滞的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 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心力衰竭、心肌重构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与传统心电图相比,心脏磁共振可对心肌机械运动不同步性、心肌纤维化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等进行多维度分析,为左束支传导阻滞的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适应证筛选策略。本文就心脏磁共振在左束支传导阻滞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检出方面的应用——基于前列腺癌根治术病理大切片为对照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韩思圆 李春媚 +3 位作者 刘明 张伟 朱锦霞 陈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34,共5页
目的探索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pMRI)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检出方面的应用。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临床怀疑前列腺癌,行术前常规bpMRI检查,之后行前列腺癌根治... 目的探索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pMRI)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检出方面的应用。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临床怀疑前列腺癌,行术前常规bpMRI检查,之后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并行病理大切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包括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ADC在内的双参数MR图像与病理大切片图像进行匹配分析,探索bpMRI在前列腺癌灶检出方面的敏感性,并分析影响前列腺癌灶检出的因素。结果67例患者,病理大切片确认病灶123个,术前bpMRI检出病灶94个,直径>1 cm的癌灶检出率为92.1%,Gleason评分大于3+3的前列腺癌检出率为84.3%。癌灶大小(P<0.001)和Gleason评分(P=0.008)分别为癌灶检出的独立预测因子,移行带癌灶检出率与外周带癌灶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pMRI对前列腺癌灶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是对直径大于1 cm或Gleason评分>6分的病灶敏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癌灶检出 病理大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笑男 李春媚 陈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2-1045,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记忆功能下降、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AD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确诊时多已发生不可逆的神经元坏死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早期诊断对延缓疾病进展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影像组学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记忆功能下降、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AD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确诊时多已发生不可逆的神经元坏死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早期诊断对延缓疾病进展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影像组学研究可以在AD出现结构损害之前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分级与预后评价,本文对其在AD早期诊断、预测评估及临床分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系统衰老相关疾病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笑男 李春媚 陈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71-874,共4页
中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群普遍存在多系统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十年,随着设备与技术的完善与提高,影像学在衰老相关疾病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回顾近十年我国影... 中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群普遍存在多系统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近十年,随着设备与技术的完善与提高,影像学在衰老相关疾病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回顾近十年我国影像学在神经系统衰老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成像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生物标志物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佳圆 黄娟 宋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6-401,共6页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缺血性卒中复发通常比首次卒中更具致残性和致命性。尽管现有多种模型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复发风险,但仍在不断更新以提升预测准确性,其中引入影像生物标志物尤为关键。本文综述缺血...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缺血性卒中复发通常比首次卒中更具致残性和致命性。尽管现有多种模型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复发风险,但仍在不断更新以提升预测准确性,其中引入影像生物标志物尤为关键。本文综述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影像学标志物及其在预测模型中的价值,为缺血性卒中的管理与预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复发 预测 生物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韩思圆 李春媚 +3 位作者 崔亚东 刘明 朱锦霞 陈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9-384,共6页
目的以前列腺癌根治术病理大切片为对照,探索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危险分层预测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行术前前列腺IVIM-DWI检查,之后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并行病理大切片的患者,共28例。根据局限性... 目的以前列腺癌根治术病理大切片为对照,探索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危险分层预测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行术前前列腺IVIM-DWI检查,之后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并行病理大切片的患者,共28例。根据局限性前列腺癌临床危险分层指南对前列腺癌进行危险分级,其中低-中危组6例,中-中危组12例,高危组10例。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勾画前列腺癌灶(PCa-ROI)、移行带非癌区(tz-ROI)、外周带非癌区(pz-ROI),测量三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无扩散信号强度(S0值)、真实的分子扩散系数(D值)、伪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及计算其在b=2000 s/mm^(2)时的DWI信号强度值(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分析各参数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灶与外周带非癌区及移行带非癌区的S_0值、D值及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分析中,IVIM-DWI相关参数中D值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79,且与ADC值的0.9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评分与IVIM-DWI各参数间无相关性(P均>0.05)。前列腺癌中危组ADC值和D值均高于高危组(P均<0.05),中危组C值低于高危组(P=0.008)。结论IVIM-DWI可以帮助诊断前列腺癌,辅助对中危险组及高危险组的前列腺癌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模型迭代算法在低剂量头颈CT血管成像中的优势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国选 李玲 +6 位作者 曹若瑶 逯瑶 张雷 王宏 于克祯 尤子珑 陈涓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1,86,共6页
目的探讨320排宽体探测器CT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FIRST)与混合迭代重建算法(AIDR 3D)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2021年8—11月于北京医院放射科因头颈部血管疾病接受头颈动脉CTA检查患者7... 目的探讨320排宽体探测器CT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FIRST)与混合迭代重建算法(AIDR 3D)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2021年8—11月于北京医院放射科因头颈部血管疾病接受头颈动脉CTA检查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A、B组,每组35例。A、B组分别使用AIDR 3D算法和FIRST算法进行重建。比较两组图像头颈部主要血管(主动脉弓、颈总动脉、椎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背景(肌肉、脑组织)的平均CT值、噪声值、信噪比、血管对比噪声比及辐射剂量。由2名医师以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B组有效辐射剂量显著低于A组[(0.56±0.02)m Sv比(0.78±0.03)m Sv,P<0.001],B组较A组辐射剂量降低28%。B组各血管CT值、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均显著高于A组(P<0.001),噪声值显著低于A组(P<0.001)。B组背景(胸锁乳突肌、脑组织)CT值、噪声值显著低于A组(P<0.001),信噪比高于A组(P<0.001)。A、B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诊断医师接受度更高。结论在头颈部CTA扫描中,应用FIRST算法较常规AIDR 3D算法可以降低28%的辐射剂量,并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迭代重组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磁共振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迪 王笑男 +3 位作者 高平 张祎 李春媚 陈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讨3D酰胺质子转移(APT)磁共振成像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9月—2022年1月在北京医院接受治疗的AD患者29例、MCI患者19例和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0例进行头部3D APT... 目的探讨3D酰胺质子转移(APT)磁共振成像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9月—2022年1月在北京医院接受治疗的AD患者29例、MCI患者19例和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0例进行头部3D APT磁共振成像,计算双侧额叶灰质和海马的3.5 ppm处酰胺质子不对称磁化转移率(MTR;),比较不同脑区3组间MTR;(3.5 ppm)的差异,对有差异的脑区进行两两比较(Bonferroni校正)。分析双侧额叶灰质和海马的MTR;(3.5 ppm)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对组间有差异的APT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估其对AD的诊断效能。结果左侧额叶灰质MTR;(3.5 ppm)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8,P=0.02),右侧额叶灰质和双侧海马3组间MTR;(3.5 pp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0.49、0.50,P均>0.05),AD组患者左侧额叶灰质MTR;(3.5 ppm)高于MCI组(F=4.18,P=0.02)。右侧海马MTR;(3.5 ppm)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36,P=0.03)。左侧额叶灰质MTR;(3.5 ppm)对AD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70。结论APT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AD患者左侧额叶灰质MTR;(3.5 ppm)升高,右侧海马MTR;(3.5 ppm)与MMSE评分具有相关性,提示APT磁共振成像技术可能成为AD诊断和监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