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威 李文芳 +3 位作者 常万和 赵越 张宜明 郑斯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6期474-475,共2页
我院自1985年5月至1988年7月共收治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58例。占我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总效第三位,仅次子房,室间隔缺损。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37例。年龄3~33岁。5岁以下7例,6~10岁16例,11~15岁10例,16~20岁7例,21岁以上18例... 我院自1985年5月至1988年7月共收治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58例。占我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总效第三位,仅次子房,室间隔缺损。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37例。年龄3~33岁。5岁以下7例,6~10岁16例,11~15岁10例,16~20岁7例,21岁以上18例,有中至重度的心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分析 主肺动脉 有中 临床资料 右室肥厚 并行循环 超声心动图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罗文琦 欧阳小康 +4 位作者 甄文俊 王怀斌 谭洁 马玉健 王子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对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其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接受CABG的19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其中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80~91岁,平均(82... 目的 对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其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接受CABG的19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其中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80~91岁,平均(82.7±3.3)岁,体外循环下CABG 14例,非体外循环下CABG 3例,体外循环辅助心脏不停跳2例。旁路移植血管数(3.2±1.1)支。结果 接受CABG的高龄患者合并疾病多,15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6例有心肌梗死病史。本组患者围术期死亡1例。术后有52.6%的患者发生心房颤动,另外急性肾损伤(31.6%)、心功能不全(42.1%)、慢性贫血(42.1%)、低蛋白血症(47.4%)等发生率也较高。结论 高龄患者合并疾病多、病情危重,术前需细致评估,围术期尤其需精细管理,出院后适当增加随诊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80岁以上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心脏不停跳手术术后监护6例的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魏贤珍 徐金星 +2 位作者 魏旋 马建珍 李一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2期88-89,共2页
总结6例行胸腔镜辅助下心脏不停跳手术患者术后监护的体会.6例患者均采用单肺通气,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建立体外循环,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不停跳完成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手术过程顺利,随访6~14个月,全部心功能Ⅰ级,2例成人能... 总结6例行胸腔镜辅助下心脏不停跳手术患者术后监护的体会.6例患者均采用单肺通气,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建立体外循环,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不停跳完成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手术过程顺利,随访6~14个月,全部心功能Ⅰ级,2例成人能参加重体力劳动.认为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患者痛苦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而针对胸腔镜心脏手术的特点,加强围术期监护,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心脏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间静脉血栓的治疗及预后如何? 被引量:3
4
作者 甄文俊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4期277-277,共1页
答:小腿肌间静脉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通常起病隐匿,病变范围小,尤其是年轻患者常常临床症状较轻,有时仅表现为小腿局部疼痛,可能因为临床未发现而失去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血栓严重者可向大腿主干深静脉扩展或引起致命性肺... 答:小腿肌间静脉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通常起病隐匿,病变范围小,尤其是年轻患者常常临床症状较轻,有时仅表现为小腿局部疼痛,可能因为临床未发现而失去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血栓严重者可向大腿主干深静脉扩展或引起致命性肺栓塞。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的严重并发症,致死率较高,而致死性肺栓塞在死亡前得到明确诊断的比例很低,一旦发生往往非常凶险,临床医生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抢救,约10%的致死性肺栓塞在发病后短时间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小腿肌 治疗 致命性肺栓塞 致死性肺栓塞 预后 临床症状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相关性心包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钟优 罗文琦 +1 位作者 方芳 刘德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通过报道少见的IgG4相关性心包炎并进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方法报道一例IgG4相关性心包炎,并以"IgG4"和"pericarditis"检索Pub Med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经过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和影... 目的通过报道少见的IgG4相关性心包炎并进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方法报道一例IgG4相关性心包炎,并以"IgG4"和"pericarditis"检索Pub Med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经过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IgG4相关性心包炎。IgG4相关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多数经手术病理确诊,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结论本病临床少见,遇到有心包炎临床特征的患者,可行IgG4血清学检测及其他相关腺体疾病筛查,如合并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应考虑本病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避免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IGG4相关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艾东 吕锋 +2 位作者 薛淦兴 朱晓东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7期386-388,共3页
本文报告17例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破裂,其中9例死亡。7例手术患者中,除1例手术死亡外,6例手术治行效果满意。文中对其常见临床诊断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并阐述了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同时认为内科药物治疗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 本文报告17例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破裂,其中9例死亡。7例手术患者中,除1例手术死亡外,6例手术治行效果满意。文中对其常见临床诊断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并阐述了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同时认为内科药物治疗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衰竭的心脏,外科手术修补室间隔破裂口是唯一的最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室间隔破裂 早期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