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心房颤动住院患者入院躯体功能状态对短期不良预后的影响作用
1
作者 崔玲玲 王华 +2 位作者 王颖 林鹏 严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7期41-47,共7页
目的 分析老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住院患者的入院躯体功能状态对出院后短期内的跌倒、非计划性再入院和死亡的预测作用,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状态。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设计,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于北京医院... 目的 分析老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住院患者的入院躯体功能状态对出院后短期内的跌倒、非计划性再入院和死亡的预测作用,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状态。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设计,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于北京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简易躯体能力评估(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调查其入院时的躯体功能状态,并对入组后6个月内的预后(跌倒、非计划性再入院和死亡)情况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绘制患者预后的生存曲线,并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探究躯体功能状态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53例老年房颤住院患者,36.6%(56例)在6个月内出现跌倒、非计划性再入院或死亡,66.0%(101例)有躯体功能障碍。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躯体功能障碍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时间更早(χ2=3.926,P=0.048);Cox回归显示SPPB总分是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0.916,95%CI:0.849~0.988,P=0.023)。另外,饮酒、合并心肌梗死或肾功能不全也可独立增加不良预后的风险(P<0.05)。结论 老年房颤住院患者入院时的躯体功能状态可以独立预测出院后6个月内的跌倒、非计划性再入院和死亡的发生风险,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及时、准确评估SPPB以减少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躯体功能 老年 心房颤动 住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iser模型的三级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管理灾害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贞慧 孙超 王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三级医院护理管理的应急管理.方法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指标体系,选择关键知情人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指标可能性与严重性矩阵分析,筛选出高风险、中... 目的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三级医院护理管理的应急管理.方法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指标体系,选择关键知情人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指标可能性与严重性矩阵分析,筛选出高风险、中风险、次中风险、低风险指标数分别为5、10、5、37个,予以分类施策,并完善应急部署.结论基于Kaiser模型的三级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管理灾害脆弱性分析,可指导护理管理应急部署;在未来工作中,管理队伍的应急管理能力培养尚须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风险管理 Kaiser模型 灾害脆弱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塞综合征累及腓肠肌1例
3
作者 马牧云 方芳 +2 位作者 赵丽珂 金建秋 程永静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35,共5页
白塞综合征又称白塞病,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础病理改变的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葡萄膜炎和皮肤损害,可累及周围血管、心脏、神经系统、胃肠道、关节、肺、肾等器官,但罕见肌肉受累。... 白塞综合征又称白塞病,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础病理改变的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葡萄膜炎和皮肤损害,可累及周围血管、心脏、神经系统、胃肠道、关节、肺、肾等器官,但罕见肌肉受累。本文报道1例46岁男性白塞综合征病例,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伴左舌、双下肢肿胀且发热,抗感染治疗无效,根据临床特征和活检病理,诊断为BS,累及小腿肌肉。同时,本文结合既往报道的BS伴小腿肌肉受累的病例资料讨论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期望为以后更好的诊治此类病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综合征 肌肉 肌炎 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纤维结缔组织网络中的主动界面液体流动新现象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宏义 季福绥 +7 位作者 汪芳 杨重庆 马超 殷雅俊 胡钧 宋波 李宗民 李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期155-160,F0003,共7页
认识和理解组织液在凝胶样组织间隙中的流动规律和力学机制是近百年来的重大医学科学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生理学中关于组织液流动的若干代表性研究、颅内血管周围间隙中的液体流动研究及经络示踪成像研究等,并介绍了已有的系列研究结果... 认识和理解组织液在凝胶样组织间隙中的流动规律和力学机制是近百年来的重大医学科学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生理学中关于组织液流动的若干代表性研究、颅内血管周围间隙中的液体流动研究及经络示踪成像研究等,并介绍了已有的系列研究结果,即通过追踪人体和动物体内不同部位组织间隙中的示踪剂流动,发现组织液沿动脉和静脉血管外膜、神经和皮肤等至少四种解剖结构进行长程而有序的流动;其中的皮肤组织液长程流动通路与人体四肢远端穴位区相连接;组织液长程流动通路的内部结构是由有序纤维集合而成的纵向纤维束,组织液以纤维等固相结构为轨道而流动,形成贯穿全身的"组织液界面流动网络",具有重要的医学科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结缔组织 界面液体流动 血液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防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莉明 郭立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7-9,共3页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所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给社会、经济和医疗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虽然糖尿病管理方面有许多指南出台,但对于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防治,既往没有共识或指南全面提及...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所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给社会、经济和医疗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虽然糖尿病管理方面有许多指南出台,但对于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防治,既往没有共识或指南全面提及。2021年来自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31名医护专家,共同发表了《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防治中国专家共识》(简称《共识》),该《共识》内容涵盖皮下脂肪增生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组织病理学特征、发生机制及危害,明确了皮下脂肪增生的诊断和分型,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三级预防建议。本文就《共识》要点进行解读,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脂肪增生 胰岛素 注射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15
6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 +4 位作者 中国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 何青 霍勇 徐亚伟 刘兵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冠心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1]的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达3.3亿,其中冠心病1139万,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治疗... 冠心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1]的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达3.3亿,其中冠心病1139万,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治疗药物及再血管化技术的进展,冠心病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同时有更多患者步入疾病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心力衰竭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麻盛淼 杨浩杰 +1 位作者 孙红 梁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1期1737-1742,共6页
综述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置入过程中P波引出的方法、定位的基本原理、不同观测指标、特殊人群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应用局限性,明确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主要定位依据和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推... 综述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置入过程中P波引出的方法、定位的基本原理、不同观测指标、特殊人群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应用局限性,明确了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主要定位依据和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推动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心腔内电图 尖端定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隆寰宇 郭岩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期35-39,I0002,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及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由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而导致气道和肺泡异常所引起。吸烟是慢阻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固体燃料等其他因素也是慢阻肺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及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由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而导致气道和肺泡异常所引起。吸烟是慢阻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固体燃料等其他因素也是慢阻肺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近期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对固体燃料暴露与慢阻肺发病、固体燃料暴露导致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及固体燃料暴露导致慢阻肺的特征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固体燃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社区居民体适能简易筛查的初步探索
9
作者 何瑞乾 贾娜 +8 位作者 张翠 邱田 盛情 方创森 孟旭阳 汪芳 刘飒 陈娅 郭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38-43,共6页
目的评估北京社区居民的体适能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的差别,寻找影响2分钟步行测试(2-minute walking test,2MWT)能力的因素。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之间,在北京万寿路社区医院、北京东高地社区医院、北京大务旺社区医院就诊... 目的评估北京社区居民的体适能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的差别,寻找影响2分钟步行测试(2-minute walking test,2MWT)能力的因素。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之间,在北京万寿路社区医院、北京东高地社区医院、北京大务旺社区医院就诊患者中,招募受试者进行2MWT、双手握力、背后抓握试验、坐位体前屈测试和简易肺功能的测试。比较男性组和女性组、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差异。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探索测试结果与2MW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共有187位患者纳入此研究,男性26例,女性161例,平均年龄(66.31±19.56)岁。男性组握力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明显高于女性组,而椅子坐位体前屈测试距离明显低于女性组。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相比,2MWT、握力和、肺功能、背后抓握测试距离、椅子坐位体前屈测试距离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年龄、握力和、右侧背后抓握测试距离与2MWT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在社区人群中,握力和、肺功能在男性中高于女性,女性的柔韧性优于男性。老年人的2MWT、肺功能、握力和、柔韧性指标均劣于非老年人。年龄、握力和、右侧背后抓握测试距离可能与2MWT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体适能 2分钟步行测试 握力 柔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二级预防失败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石磊 刘驰 +3 位作者 尹自龙 闵楠 许亚男 薛庆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二级预防失败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骨科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2次或2次以上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共65例,同时选择同时期行手术治疗的非多...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二级预防失败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骨科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2次或2次以上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共65例,同时选择同时期行手术治疗的非多次脊柱压缩骨折患者219例作为配对资料对照组,回顾性分析这284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术前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并进行两组患者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中人血清和血浆中的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1NP)、N⁃MID骨钙素(OCN)以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代谢标志物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髋部BMD值、股骨颈B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椎BM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二级预防失败患者具有更为活跃的骨吸收状态及更低的腰椎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缩骨折 二级预防 骨代谢指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涛 翁思贤 +2 位作者 夏辰兮 贾娜 汪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近年来,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已成为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可为心衰患者提供详尽的生理学指标变化,并评估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总结了心衰患者CPET常用指标并评价其安全性,分... 近年来,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已成为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可为心衰患者提供详尽的生理学指标变化,并评估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总结了心衰患者CPET常用指标并评价其安全性,分析了CPET在心衰患者诊断、治疗、预后中的应用现状,为未来CPET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一站式检查在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思宇 孙由静 +6 位作者 马娜 纪献浦 张玥伟 刘志文 王杨 任俊红 李拥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50-1155,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一站式检查在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R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医院收治的行PRAS治疗的89例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依据狭窄肾动脉(排除...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一站式检查在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R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医院收治的行PRAS治疗的89例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依据狭窄肾动脉(排除术后支架内再狭窄肾动脉)对应的患肾术后6个月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测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分为肾功能改善组(患肾术后GFR升高≥20%)与对照组(患肾术后GFR升高<20%或降低),应用超声造影诊断肾动脉狭窄程度并对比两组肾皮质血流灌注参数变化。结果:89例患者,术中对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95支肾动脉重度狭窄,术前超声造影诊断出93支重度狭窄,2支中度狭窄,诊断重度肾动脉狭窄准确率为97.9%(93/95)。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6个月超声造影诊断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准确率100%(9/9)。与支架置入术前相比,肾功能改善组(n=27)术后皮质血流灌注参数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均明显减少,峰值强度明显增高,AUC明显增大(P均<0.05);对照组(n=59)术后上升时间、达峰时间、AUC、峰值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前皮质血流灌注参数相比,仅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超声造影一站式检查诊断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及PRAS术后再狭窄结果可靠,肾皮质血流灌注参数在评估PRAS疗效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中AUC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超声造影 肾皮质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EURETINA最新指南看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策略的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戴虹 卢颖毅 许晶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共3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严重危及视功能的常见疾病,在临床治疗策略和方案上并未完全形成共识,国内至今也未见相关指南和共识发表,近期新的国际指南发布对RVO治疗方法和管理策略有了更为全面、清晰的推荐和建议,...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严重危及视功能的常见疾病,在临床治疗策略和方案上并未完全形成共识,国内至今也未见相关指南和共识发表,近期新的国际指南发布对RVO治疗方法和管理策略有了更为全面、清晰的推荐和建议,了解并解读相关指南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对规范和指导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管理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门上通气装置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裔麒元 闫春伶 左明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98-1102,共5页
声门上通气装置(SAD)在院前急救、常规麻醉及困难气道的开放、维持氧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引导气管插管提供了一个可行方式。在日常麻醉及手术室外治疗或抢救中,保持气道通畅和充分氧合是气道管理的关键。困难插管发生率约4.... 声门上通气装置(SAD)在院前急救、常规麻醉及困难气道的开放、维持氧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引导气管插管提供了一个可行方式。在日常麻醉及手术室外治疗或抢救中,保持气道通畅和充分氧合是气道管理的关键。困难插管发生率约4.5%~7.5%,困难气道管理仍是麻醉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困难插管发生时,先可放置SAD,后经SAD盲探或在可视设备辅助下行气管插管,迅速建立气道、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过程中气道损伤。本文着重介绍不同种类可引导气管插管的SAD的临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上通气装置 气管插管 可弯曲支气管镜 可视喉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杨 贾娜 +2 位作者 于丽娜 汪芳 姚德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7期64-71,共8页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准确诊断和评估有利于减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将有助于心脏疾病的管理。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心血管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准确诊断和评估有利于减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将有助于心脏疾病的管理。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心脏康复训练、心脏疾病诊断、心脏手术以及心脏疾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人工智能诊疗潜在的问题,为我国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疾病 人工智能 危险因素 心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烟烟雾对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抗菌肽LL-37表达及翻译后修饰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翁剑真 李燕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 探讨香烟暴露对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抗菌肽LL-37翻译后瓜氨酸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应用香烟暴露法建立大鼠动物模型,根据不同暴露时长分为低、中、高暴露组,应用ELISA法检测不同香烟暴露强度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白介素-8 (interleukin... 目的 探讨香烟暴露对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抗菌肽LL-37翻译后瓜氨酸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应用香烟暴露法建立大鼠动物模型,根据不同暴露时长分为低、中、高暴露组,应用ELISA法检测不同香烟暴露强度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白介素-8 (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抗菌肽和肽酰精氨酸脱亚氨酶(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PAD)-2和PAD-4水平,应用比色法测定不同香烟暴露强度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瓜氨酸化蛋白水平。结果 香烟暴露可诱导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炎症因子IL-8和TNF-α及抗菌肽水平升高,且与香烟暴露强度呈正相关;香烟暴露可引起肺组织和血清中瓜氨酸化蛋白水平升高,但并未引起PAD2和PAD4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香烟暴露加重肺组织和血清中的炎症反应,引起抗菌肽表达的升高,并可能同时使其瓜氨酸化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暴露 抗菌肽 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与糖尿病患者血浆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和信使RNA的筛选及其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婉妮 杨振鹏 +1 位作者 饶本强 石汉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6期67-73,共7页
目的探究血浆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和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展为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及其在D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北京... 目的探究血浆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和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展为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及其在D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北京医院招募的DM志愿者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DF将其分为DF组(DM合并DF,3例)和DM组(DM不合并DF,6例)。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样本的circRNA和mRNA表达谱,找到差异表达的circRNA和mRNA,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差异表达的circRNA和mRNA的功能,并对差异表达的circRNA和mRNA进行相互作用分析。结果与DM患者相比,DF患者血浆中有279个mRNA高表达,353个mRNA低表达,33个circRNA存在差异表达。circRNA FBXO7、ATM和LMBRD1,mRNA RUNX1和TLR6与DF的关系密切。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溶酶体通路、Chagas病通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通路和甲烷代谢通路在DF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在DF与DM之间存在差异表达的circRNA和mRNA,这些差异表达的RNA通过溶酶体通路、Chagas病通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通路和甲烷代谢通路对DF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信使RNA 糖尿病足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病治疗新进展
18
作者 杨坤 常建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7期1-5,共5页
近年来,皮肤病治疗进入了新的时代,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层出不穷,解决了既往皮肤病疗效不佳、监测困难等局限性问题。本文总结了近2年国际期刊上发表的针对部分常见或难治皮肤病的治疗新进展,其中既包含了新治疗靶点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近年来,皮肤病治疗进入了新的时代,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层出不穷,解决了既往皮肤病疗效不佳、监测困难等局限性问题。本文总结了近2年国际期刊上发表的针对部分常见或难治皮肤病的治疗新进展,其中既包含了新治疗靶点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也有针对已有治疗靶点的新药物,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治疗方法 新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