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2022年期刊发表中国康复医学指南和共识进行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评级(STAR)。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制订机构为中国单位或牵头人为中国学者的...目的对2022年期刊发表中国康复医学指南和共识进行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评级(STAR)。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制订机构为中国单位或牵头人为中国学者的指南和共识,时间范围2022年,筛选康复医学领域指南和共识,采用STAR进行评级。结果共纳入7部指南和11部共识,STAR评级11.7~69.6分,中位数25.9分,平均28.3分。指南与共识之间STAR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U=12.000,P=0.014)。评分比例最高的3个领域分别为推荐意见(73.6%)、证据(39.5%)和其他(33.3%),最低的3个领域分别为计划书(1.4%)、临床问题(12.5%)和利益冲突(13.9%)。评分比例最高的条目包括说明了参与人员的机构(94.4%)、主要推荐意见有明确的参考文献(94.4%)、说明了推荐意见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88.9%)、明确列出了推荐意见(75%);较低的条目包括说明了资助在指南制订中的作用(0),提供详细的利益冲突管理办法(0),提供不同用户版本的指南(0),以图片、视频等其他形式发布指南或推荐意见(0),撰写了计划书(2.8%),评价证据的偏倚风险或方法学质量(2.8%),说明了参与人员的职责(5.6%),说明了临床问题遴选方法(5.6%),临床问题以PICO形式解构(5.6%),通过指南文库、会议、网络等多平台发布指南(5.6%),说明指南推荐意见未受资助影响(8.3%)。结论中国康复医学领域指南和共识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应按照要求规范开展指南制定工作。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老年人常速行走下步态参数特征及其与工具性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IADL)水平的关系。方法2023年2-8月,应用方便抽样,选取北京医院60岁及以上自愿接受调查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目的探讨老年人常速行走下步态参数特征及其与工具性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IADL)水平的关系。方法2023年2-8月,应用方便抽样,选取北京医院60岁及以上自愿接受调查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资料,采用IADL量表评估IADL水平,依据IADL是否受损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使用多传感器可穿戴步态分析仪IDEEA采集研究对象常速行走状况下的步态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常速行走下步态参数与IADL受损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共739例纳入研究,受损组293例,正常组446例。与正常组比较,受损组老年人时空步态参数如步速、步频和步长等降低,动力学参数如大腿摆动功、地面冲击力和脚离地角度降低,步态周期参数如单脚支撑时间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步频、步长、跨步长、足落地控制和脚离地角度与IADL受损存在关联(P<0.05)。年龄分层分析中,≥70岁老年人群步态特征与IADL受损发生风险呈现更为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IADL受损老年人步态性能下降,时空步态参数与动力学参数与老年人IADL受损关系密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2022年期刊发表中国康复医学指南和共识进行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评级(STAR)。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制订机构为中国单位或牵头人为中国学者的指南和共识,时间范围2022年,筛选康复医学领域指南和共识,采用STAR进行评级。结果共纳入7部指南和11部共识,STAR评级11.7~69.6分,中位数25.9分,平均28.3分。指南与共识之间STAR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U=12.000,P=0.014)。评分比例最高的3个领域分别为推荐意见(73.6%)、证据(39.5%)和其他(33.3%),最低的3个领域分别为计划书(1.4%)、临床问题(12.5%)和利益冲突(13.9%)。评分比例最高的条目包括说明了参与人员的机构(94.4%)、主要推荐意见有明确的参考文献(94.4%)、说明了推荐意见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88.9%)、明确列出了推荐意见(75%);较低的条目包括说明了资助在指南制订中的作用(0),提供详细的利益冲突管理办法(0),提供不同用户版本的指南(0),以图片、视频等其他形式发布指南或推荐意见(0),撰写了计划书(2.8%),评价证据的偏倚风险或方法学质量(2.8%),说明了参与人员的职责(5.6%),说明了临床问题遴选方法(5.6%),临床问题以PICO形式解构(5.6%),通过指南文库、会议、网络等多平台发布指南(5.6%),说明指南推荐意见未受资助影响(8.3%)。结论中国康复医学领域指南和共识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应按照要求规范开展指南制定工作。
文摘目的探讨老年人常速行走下步态参数特征及其与工具性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IADL)水平的关系。方法2023年2-8月,应用方便抽样,选取北京医院60岁及以上自愿接受调查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资料,采用IADL量表评估IADL水平,依据IADL是否受损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使用多传感器可穿戴步态分析仪IDEEA采集研究对象常速行走状况下的步态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常速行走下步态参数与IADL受损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共739例纳入研究,受损组293例,正常组446例。与正常组比较,受损组老年人时空步态参数如步速、步频和步长等降低,动力学参数如大腿摆动功、地面冲击力和脚离地角度降低,步态周期参数如单脚支撑时间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步频、步长、跨步长、足落地控制和脚离地角度与IADL受损存在关联(P<0.05)。年龄分层分析中,≥70岁老年人群步态特征与IADL受损发生风险呈现更为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IADL受损老年人步态性能下降,时空步态参数与动力学参数与老年人IADL受损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