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脑效能的脑功能评价与管理的专家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解恒革 鲁向辉 +11 位作者 尚延昌 韦超 倪敬年 孙永安 秦斌 王铭维 杜怡峰 周玉颖 张巍 李磊 时晶 田金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7-580,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等疾病可引起脑功能的病理性衰退。而衰老、虚弱、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以及高原缺氧、社会孤立等各种社会心理因素也会引起脑功能减退,但可以不伴有脑损伤。健康中国行动提出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从全生命周期、全... 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等疾病可引起脑功能的病理性衰退。而衰老、虚弱、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以及高原缺氧、社会孤立等各种社会心理因素也会引起脑功能减退,但可以不伴有脑损伤。健康中国行动提出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从全生命周期、全疾病过程、全防治要素促进全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卒中 自我评估 虚弱 专家建议 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解锁冠心病诊疗的“影像密码”
2
作者 季福绥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34,共2页
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技术是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其通过高分辨率成像手段实现了对冠状动脉管腔及斑块形态的精准评估,显著提升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与安全性[1]。近年来,随着多模态融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技术是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其通过高分辨率成像手段实现了对冠状动脉管腔及斑块形态的精准评估,显著提升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与安全性[1]。近年来,随着多模态融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技术的引入,腔内影像学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展,临床价值日益凸显。《中国心血管杂志》2025年推出“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系列专题,陆续刊发临床研究与综述论文。本文借此契机,从临床应用、技术发展等方面,对腔内影像学进展予以评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腔内影像学 血管内超声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人工智能 多模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心轴探讨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新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振兴 尹奎英 +1 位作者 于雪 季福绥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共5页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发展,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预防和控制。然而,目前仍然有很多患者在接受改善生活方式、...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发展,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预防和控制。然而,目前仍然有很多患者在接受改善生活方式、药物、血运重建等规范治疗后,症状反复发作,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近年来,中枢神经和外周脏器之间的生理学交互引发人们的关注,围绕脑心轴的研究更是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围绕脑心轴的研究进展以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轴 自主神经系统 大脑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抑郁症的特点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罗盛 蒋云 +1 位作者 吴恺 王新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87-589,共3页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抗抑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 ,同时对其中 2 4例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 ,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表 (HAMD)的平均总分数、汉密尔顿 4因子及临...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抗抑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 ,同时对其中 2 4例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 ,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表 (HAMD)的平均总分数、汉密尔顿 4因子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评分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46例抑郁症患者均以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为主诉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可涉及全身各系统 ;其中 2 4例抑郁症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后 ,汉密尔顿抑郁评定表的平均总分数、汉密尔顿 4因子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分数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 (P <0 0 1)。结论 :了解抑郁症患者躯体症状的临床特点 ,对于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 抑郁症 神经内科 汉密尔顿抑郁评定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冷玉杰 于雪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不依赖对比剂等优势,在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识别高危斑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随着各种新兴加速技术的不断发展,CMRA技术克服了采集时间长、图像质量欠佳等缺陷,逐渐应用于临...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不依赖对比剂等优势,在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识别高危斑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随着各种新兴加速技术的不断发展,CMRA技术克服了采集时间长、图像质量欠佳等缺陷,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就CMRA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等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磁共振成像 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调查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欣 鲍利 +2 位作者 于会艳 秦斌 高芳堃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了解社区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方法选择社区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同社区未患高血压的老年人为对照,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来评估两组人群的认知功能状况。结果... 目的了解社区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方法选择社区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同社区未患高血压的老年人为对照,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来评估两组人群的认知功能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高血压组的MMSE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98±2.68比28.37±2.81,t=1.634,P=0.103),但在回忆分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7±0.84比2.46±0.76,t=2.747,P=0.006);而MoCA总得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延迟回忆得分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61±4.55比25.61±4.44,t=2.572,P=0.01;3.78±1.37比4.04±1.22,t=2.355,P=0.019;2.22±0.80比2.39±0.74,t=2.698,P=0.007;2.39±1.60比2.66±1.60,t=1.978,P=0.048)。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受损,MoCA对认知功能减退患者敏感度较高,可作为临床早期筛查认知功能减退的首选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认知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他卡朋双多巴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与应用建议
7
作者 张典 秦斌 +1 位作者 李婷 时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0,共7页
恩他卡朋双多巴作为一种新型复方左旋多巴制剂,能够通过提高脑内多巴胺浓度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恩他卡朋双多巴能够改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延缓病情进展,因此可作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恩他卡朋双多巴作为一种新型复方左旋多巴制剂,能够通过提高脑内多巴胺浓度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恩他卡朋双多巴能够改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延缓病情进展,因此可作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首选治疗方案。对于中晚期患者,恩他卡朋双多巴能够显著延长“开期”时间、缩短“关期”时间,有效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恩他卡朋双多巴在改善认知功能、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恩他卡朋双多巴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其不良反应较为轻微且可控。与传统的左旋多巴/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治疗方案相比,恩他卡朋双多巴具有较高的药效性价比,能够降低长期治疗中的医疗费用。因此,恩他卡朋双多巴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临床实践中应通过逐步滴定剂量来确保患者的耐受性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建议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肝、肾、心血管功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药物治疗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转移癌内科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莹莹 赵赟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3-127,共5页
腹膜转移癌因发现较晚且预后差,目前正成为研究热点。随着细胞减灭术及腹腔热灌注治疗的推广,部分经选择的患者获益。针对不同肿瘤的不同时期,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用药选择、用药时机、用药方法方面均取得进展,尤其是加压腹腔内气溶胶... 腹膜转移癌因发现较晚且预后差,目前正成为研究热点。随着细胞减灭术及腹腔热灌注治疗的推广,部分经选择的患者获益。针对不同肿瘤的不同时期,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用药选择、用药时机、用药方法方面均取得进展,尤其是加压腹腔内气溶胶化疗的使用减轻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并提高了疗效。本文就近年来腹膜转移癌的内科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转移癌 腹腔化疗 热灌注化疗 加压腹腔内气溶胶化疗 细胞减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医护人员对骨髓腔内输液知晓现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汪宇鹏 祖凌云 +3 位作者 高炜 于雪 刘盛 张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9期77-81,共5页
目的对北京地区部分三级甲等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其对急症静脉输液方式的知晓现况,分析目前我国骨髓腔内输液应用不足的原因,为制订普及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的具体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地区8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 目的对北京地区部分三级甲等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其对急症静脉输液方式的知晓现况,分析目前我国骨髓腔内输液应用不足的原因,为制订普及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的具体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地区8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和其他科室的临床医护人员共420人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方式统计分析其对骨髓腔内输液及中心静脉输液的知晓情况、信任度等情况。结果本研究入选的医护人员对骨髓腔内输液的知晓率为32.6%(137/420),而中心静脉输液知晓率为97.4%(409/420);知晓骨髓腔内输液适应证和操作流程者分别占4.0%(17/420)和3.8%(16/420),知晓骨髓腔内输液禁忌证者占22.6%(95/420);信任骨髓腔内输液者占49.5%(208/420)。其他科室(主要为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骨髓腔内输液知晓率[26.9%(52/193)]低于急诊科[40.8%(42/103)](P<0.05);不同职称医护人员骨髓腔内输液知晓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骨髓腔内输液知晓率由初级职称至高级职称呈升高趋势(分别:P=0.002,P<0.001)。其他科室高级职称医护人员骨髓腔内输液知晓率[31.7%(13/41)]低于重症监护室[72.7%(8/11)]和急诊科[66.7%(4/6)]同级别医护人员。当周围静脉2次穿刺均不成功时,70.7%(297/420)的医护人员考虑中心静脉输液,22.1%(93/420)的医护人员选择再尝试,仅有4.1%(17/420)的医护人员考虑骨髓腔内输液。调查的8家三级甲等医院中目前仅1家医院正在开展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结论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在我国医护人员中的知晓率及其在医院的开展率极低,亟待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腔内输液 中心静脉输液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自我管理系统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10
作者 果迪 孙超 +6 位作者 胡慧秀 赵雅洁 张祎 蔺亚婷 赵悦 冉梦迪 马永栓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1-806,共6页
目的 :评价智能化自我管理系统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此类患者的精准化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开发智能化自我管理系统。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为研究... 目的 :评价智能化自我管理系统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此类患者的精准化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开发智能化自我管理系统。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同期收治于2个心内科病房的患者按其所处不同病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9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102例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智能化自我管理系统接受健康教育,包括住院期间的数字健康管理、个性化健康教育知识推送、自我管理数据上传与监测预警、激励机制与依从性促进及随访安排,干预时长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相关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心力衰竭知识水平、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在出院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为12.7%,低于对照组的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化自我管理系统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心力衰竭知识水平,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自我管理 慢性心力衰竭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监测情况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瑶 王志稳 +6 位作者 向晶 苏默 苏春燕 孙慧 娟陈育青 郑茜子 曹立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1期1651-1655,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血液透析中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的123家血液透析中心的基本情况和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北京市123家血液透析... 目的:调查北京市血液透析中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的123家血液透析中心的基本情况和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北京市123家血液透析中心对AVF功能不良监测的实施情况中,除了患者宣教的实施率为92.68%外,其余有关流程和制度、人员和监测方法及内容的各项条目实施率均低于70.00%。此外,三级医院与非三级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在有无由多学科团队组成的血管通路小组(χ^(2)=10.593,P=0.001)、是否每次穿刺前进行物理检查(χ^(2)=5.752,P=0.016)及是否对患者宣教(χ^(2)=7.102,P=0.008)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123家血液透析中心在AVF功能不良监测的流程和制度、人员、监测方法及内容层面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未来需要基于最佳证据建立起相关规范,并优化和均衡医疗资源,以提高对血管通路的整体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功能不良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耐力运动诱导心肌肌钙蛋白升高的影响因素、潜在机制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宋欣阳 汪芳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心肌肌钙蛋白(cTn)是评估心肌损伤的首选生物标志物,高水平的cTn与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关。尽管规律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但长时间剧烈运动会导致cTn水平急剧升高,甚至超过参考值上限。关于运动诱导的cTn升高归因于生理性还是病理... 心肌肌钙蛋白(cTn)是评估心肌损伤的首选生物标志物,高水平的cTn与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关。尽管规律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但长时间剧烈运动会导致cTn水平急剧升高,甚至超过参考值上限。关于运动诱导的cTn升高归因于生理性还是病理性这一话题一直存在争议,到目前为止,这种升高通常被视为一种良性现象。然而,近期研究表明,运动诱导的cTn升高可能是未来心血管事件的早期标志。为了更好地了解cTn在运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对马拉松等长距离耐力运动诱导cTn升高的影响因素、潜在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 运动 马拉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去神经术的研究现状
13
作者 李畅 于雪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1,共7页
交感神经系统的异常激活与肺动脉高压、室性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非药物干预如肺动脉去神经术能有效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异常激活,延缓疾病进展。本综述旨在总结肺动脉去神经术的操作方法、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并... 交感神经系统的异常激活与肺动脉高压、室性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非药物干预如肺动脉去神经术能有效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异常激活,延缓疾病进展。本综述旨在总结肺动脉去神经术的操作方法、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治疗肺动脉高压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系统 心血管疾病 肺动脉高压 室性心律失常 肺动脉去神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典医生的养成——东方医院见闻
14
作者 钟优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6期I0005-I0006,共2页
今年4月,钟优医生来到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在哥德堡大学萨尔格伦斯卡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进行访问学习。今年4期,钟优医生介绍了初到东方医院的一些印象,这一期接着讲一讲瑞典医生的培养经历。瑞典高校录取不采取统一高考的形式,... 今年4月,钟优医生来到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在哥德堡大学萨尔格伦斯卡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进行访问学习。今年4期,钟优医生介绍了初到东方医院的一些印象,这一期接着讲一讲瑞典医生的培养经历。瑞典高校录取不采取统一高考的形式,而是根据高中毕业的成绩,只有自然科学班(相当于理科班)的毕业成绩达到4.8分以上(满分5分)才有可能申请医学院,其录取分数线是所有专业中最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医院 医生 瑞典 访问学习 高中毕业 毕业成绩 自然科学 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典哥德堡——东方医院见闻
15
作者 钟优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4期I0005-I0006,共2页
瑞典是北欧最大的国家,号称森林与湖泊的王国,平均海拔高度变化很小,据说是由于冰川侵蚀的结果,从飞机上看满眼都是森林和湖泊,真的是很美。 哥德堡(Goteborg)是瑞典第二大城市、北欧第一大港,是瑞典享誉全球的汽车制造厂沃尔沃汽车... 瑞典是北欧最大的国家,号称森林与湖泊的王国,平均海拔高度变化很小,据说是由于冰川侵蚀的结果,从飞机上看满眼都是森林和湖泊,真的是很美。 哥德堡(Goteborg)是瑞典第二大城市、北欧第一大港,是瑞典享誉全球的汽车制造厂沃尔沃汽车之创厂地,也拥有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多学生的哥德堡大学。 哥德堡的春天来得很晚,四月初我来到这里,正是春花怒放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典 东方医院 汽车制造厂 海拔高度 大城市 北欧 湖泊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和处方遗漏问题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艳 周涛 +1 位作者 丁林 李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07-1212,共6页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和处方遗漏(PPO)问题,为规范社区老年患者用药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月—5月采用分层抽样选择北京市东城区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结合社区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和处方共享系统,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29...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和处方遗漏(PPO)问题,为规范社区老年患者用药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月—5月采用分层抽样选择北京市东城区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结合社区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和处方共享系统,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290例社区老年患者资料,依据STOPP/START标准(2014版)和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版)评估PIM和PPO情况,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PIM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按照STOPP/START标准,104例(35.86%)发生PIM 163例次,113例(38.97%)发生PPO 249例次。按照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86例(29.66%)发生PIM 139例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就诊频次、疾病数量是PIM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老年患者PIM和PPO发生率较高,社区医生应该加强对社区高龄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用药指导,以期提高社区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社区潜在不适当用药 处方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行传导系统起搏不同位点急性期的心电、血液动力学、左心室流场状态和能量损耗特点
17
作者 胡奕然 金汉 +9 位作者 李慧 程思静 翁思贤 黄灏 杨举微 喻瑜 丁立刚 顾敏 牛红霞 华伟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目的:对比比格犬行传导系统起搏不同位点急性期的心电、血液动力学、左心室流场状态和能量损耗特点。方法:选取8只成年健康比格犬。首先在右心耳植入一根主动固定导线,之后将另外一根主动固定导线分别植入右心室心尖、希氏束远端和左束... 目的:对比比格犬行传导系统起搏不同位点急性期的心电、血液动力学、左心室流场状态和能量损耗特点。方法:选取8只成年健康比格犬。首先在右心耳植入一根主动固定导线,之后将另外一根主动固定导线分别植入右心室心尖、希氏束远端和左束支间隔支。连接双腔起搏器后,分别采集自身窦性心律状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希氏束远端起搏(DHBP)和左束支起搏(LBBP)状态下的心电、急性期血液动力学参数,以及超声心动图血流速度向量模式下采集3个完整心动周期标准心尖三腔心彩色血流动态图像。经脱机分析获得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左心室腔内能量损耗等参数。比较不同位点起搏下上述参数的差异及主要参数的线性相关性。结果:基线的自身窦性心律、RVAP、DHBP、LBBP的QRS时限分别为(45.0±4.0)ms、(98.4±6.2)ms、(50.0±4.5)ms、(62.0±4.7)ms。LBBP的起搏QRS时限大于基线的自身窦性心律和DHBP,但小于RVAP(P均<0.01)。与基线的自身窦性心律AOO模式(心房起搏频率快于自身窦性心律10次/min)比,RVAP、DHBP和LBBP的急性期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ax)改变分别为(-7.89±5.67)%、(0.74±2.05)%和(-0.14±3.59)%,DHBP和LBBP的LVdP/dtmax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但两者均明显优于RVAP的LVdP/dtmax改变(P均<0.01)。RVAP下左心室平均能量损耗在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均明显大于基线的自身窦性心律、DHBP和LBBP(P均<0.01)。而基线的自身窦性心律、DHBP和LBBP在以上5个时相的能量损耗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HBP及LBBP在各时相左心室总涡流数目、涡流面积及循环强度较基线的自身窦性心律状态均无明显增高,且LBBP涡流面积及循环强度较DHBP均无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尽管比格犬行LBBP的起搏QRS时限明显延长,但其急性期左心室血液动力学、左心室流场状态和能量损耗方面与自身窦性心律下传和DHBP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且优于RVAP。本研究或许有助于揭示LBBP作为生理性起搏治疗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传导系统起搏 希氏束远端起搏 左束支起搏 比格犬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ESC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学寨 刘德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0-403,共4页
备受瞩目的《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简称“新指南”)已于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年会重磅发布,并同步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1]。本文对新指南要点进行解读。1新的血压... 备受瞩目的《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简称“新指南”)已于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年会重磅发布,并同步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1]。本文对新指南要点进行解读。1新的血压分类与定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血压诊断阈值≥140/90 mmHg已被广泛接受并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多年。但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高血压指南下调高血压诊断阈值为≥130/80 mmHg[2]。国内部分学者持赞同意见,认为下调诊断标准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能够减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危害,但也有不少学者质疑这一标准调整。此次新指南发布,高血压的定义仍为≥140/90 mmHg,并解释维持此定义基于几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高血压 疾病管理 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和年龄冠心病患者脂肪氧化能力的差异性研究
19
作者 李哲 夏辰兮 +1 位作者 汪芳 贾娜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4-509,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冠心病患者脂肪氧化能力的差异。方法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和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科进行心肺运动试验的冠心病患者400例,平均年龄(61.7±9.6)岁...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冠心病患者脂肪氧化能力的差异。方法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和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科进行心肺运动试验的冠心病患者400例,平均年龄(61.7±9.6)岁。根据患者性别分为男性组(279例)和女性组(121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166例)和非老年组(<65岁,23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心肺运动试验数据。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最大脂肪氧化速率(MFO)及MFO时的摄氧量(VO_(2))、MFO时VO_(2)占最大VO_(2)的百分比(FATmax)、功率、氧脉搏和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VE/VCO_(2))的差异。结果男性组MFO高于女性组(Z=-3.282,P=0.001),FATmax低于女性组(Z=-6.208,P<0.001)。男性组MFO时的VO_(2)、功率和氧脉搏均高于女性组(Z=-3.750、-6.706和-7.998,均为P<0.001)。老年组MFO低于非老年组(Z=-4.284,P<0.001),FATmax高于非老年组(Z=-2.603,P=0.009)。老年组在MFO时的VO_(2)、功率、氧脉搏和VE/VCO_(2)均低于非老年组(Z=-2.683、-4.304、-4.523和-4.679,均为P<0.01)。亚组分析中,非老年男性组的MFO最大,FATmax最低;老年女性组的MFO最小,FATmax最高(均为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MFO和FATmax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不同年龄和性别冠心病患者的脂肪氧化能力和峰值出现时间不同,在运动康复优化方案中应考虑患者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肺运动试验 老年人 最大脂肪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酸降脂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一项中国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水平 郑泽琪 +10 位作者 胡玲玲 赵瑛 宋卫红 尹淇 张国刚 龚浩 孙英贤 郭书红 郭延松 汪芳 赵秀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7-483,共7页
目的:验证非诺贝特酸在中国人群中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分为重度、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及混合型血脂异常(MD)3个队列,1:1随机化将不同队列患者分为非诺贝特酸组与安... 目的:验证非诺贝特酸在中国人群中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分为重度、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及混合型血脂异常(MD)3个队列,1:1随机化将不同队列患者分为非诺贝特酸组与安慰剂组,分别给予非诺贝特酸(135mg,每天1次)或安慰剂治疗12周,主要终点为甘油三酯(TG)从基线至治疗12周时的变化百分比,次要终点为其他血脂成分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百分比,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重度(n=52)、中度(n=23)HTG和MD(n=52)三个队列患者中,非诺贝特酸组的TG水平从基线至治疗12周分别降低(49.12±29.19)%、(47.95±25.19)%和(49.79±19.28)%,安慰剂组分别降低(18.88±40.69)%、(8.11±29.86)%和升高了(10.42±73.04)%,非诺贝特酸组TG降低幅度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HTG队列P<0.017,中度HTG和MD队列P均<0.05)。非诺贝特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25.51±21.45)%、(24.55±24.73)%和(23.60±27.38)%,安慰剂组升高(1.91±20.42)%、(2.40±9.32)%和(7.13±19.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诺贝特酸组发生率>5%的不良事件包括上呼吸道感染(10.9%)、腹痛(6.3%)及血肌酐水平升高(6.3%),与安慰剂组比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国重度、中度HTG患者或已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MD患者,非诺贝特酸可显著降低TG水平,并升高HDL-C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服用安慰剂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酸 高甘油三酯血症 混合型血脂异常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