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医疗大数据背景下医院管理的思路、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15
1
作者 姚德明 翟晓辉 +5 位作者 梅翠竹 王栋 张涛 郭俊丽 徐建星 褚湜婧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8-30,共3页
充分利用医疗行为和业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既有利于医疗临床科研工作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将有利于医疗行业治理方式的改善。科学地运用、分析健康医疗大数据,可以充分地评价医生个体、部门、医疗机构、区域等不同层级临床... 充分利用医疗行为和业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既有利于医疗临床科研工作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将有利于医疗行业治理方式的改善。科学地运用、分析健康医疗大数据,可以充分地评价医生个体、部门、医疗机构、区域等不同层级临床、运营、管理方面的情况,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撑。高质量数据的采集、应用和分析是使用数据对医院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和难点,需要通过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完善相关政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方式予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医疗大数据 医院管理 数据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系统各类疾病病人住院期间营养状态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丽如 刘承宇 +2 位作者 丁丽丽 崔红元 朱明炜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应用不同营养评定工具(NRS 2002、BMI、SGA等),对比观察我国住院期间各类神经系统病人营养状态的动态变化。方法:从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主持的“全国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动态变化的多中心调查研究”的数据库... 目的:应用不同营养评定工具(NRS 2002、BMI、SGA等),对比观察我国住院期间各类神经系统病人营养状态的动态变化。方法:从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主持的“全国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动态变化的多中心调查研究”的数据库中摘取1043例神经系统疾病病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比不同类别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入院及出院时人体测量、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以及临床结局的变化情况。结果:入院时病人营养风险(NRS 2002≥3分)发生率为24.64%(257/1043),出院时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7.05%(281/1039),入院与出院营养风险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21)。入院时总营养不良(SGA B+C级)发生率为17.16%(179/1043),出院时总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7.32%(180/103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2)。在不同类别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出血性疾病病人出院时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入院时(P<0.05)。营养不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无营养不良的病人(P<0.05)。结论: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入院时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比例较高,出院时营养状态较入院时无明显改善,并与不良的临床结局相关,需重视及落实对神经系统病人的营养筛查、评定及合理的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住院期间 营养风险 营养不良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核评分联合超声特点对术前甲状腺穿刺不确定性结节的分类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淑蓉 高侃 +5 位作者 王飞亮 汪梦鸽 陈荣明 戴维德 陈岚 刘东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1-1447,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核形态评分联合超声特点,用于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不确定性结节分类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19例有组织病理学随访结果,术前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细胞学诊断为TBSRTCⅢ~Ⅴ级的病例。由2名超声科医师和2名细胞病... 目的探讨细胞核形态评分联合超声特点,用于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不确定性结节分类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19例有组织病理学随访结果,术前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细胞学诊断为TBSRTCⅢ~Ⅴ级的病例。由2名超声科医师和2名细胞病理学医师分别针对超声图像特征及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及评分,当评分不一致时协商达成共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和ROC曲线下面积评估细胞核形态及超声影像学评分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最佳临界值。通过交叉列联表评价各指标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评价简化核形态联合超声特征评分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核沟、核内包涵体及核淡染更易出现于恶性/低危甲状腺结节(P=0.001、0.013、0.001)。细胞学简化核形态评分的阳性阈值设定为2分,诊断甲状腺恶性/低危肿瘤的敏感性高(99.1%)。纵横比>1、晕环征消失、形态不规则和结节内无血流信号的超声特征更易出现于恶性/低危甲状腺结节(P=0.003、0.007、0.003、0.004)。超声学评分阳性阈值设定为5分,诊断甲状腺恶性/低危肿瘤的阳性预测值为95.9%,特异性为78.6%。ROC曲线分析显示:两种评分联合诊断的准确性(0.873,95%CI=0.777~0.970)高于单独使用核形态评分(0.817,95%CI=0.687~0.948,P=0.0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亦高于单独超声学特征评分(0.758,95%CI=0.637~0.879,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FNA细胞学诊断不确定的病例,结合简化核形态及超声特征评分可提高细胞学诊断甲状腺恶性/低危肿瘤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穿刺术 超声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