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三种前路内固定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2
1
作者 刘忠军 党耕町 +4 位作者 陈仲强 蔡钦林 刘晓光 马庆军 王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 :探讨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的力学特点、应用指征及临床价值 ,并对Kaneda装置、胸腰椎前路带锁钢板(Anteriorthoraco lumbarlockingplate,ATLP)及AO圆棒内固定系统 (VentroFix)三种技术进行比较。方法 :总结 36例应用胸腰椎前路内固定... 目的 :探讨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的力学特点、应用指征及临床价值 ,并对Kaneda装置、胸腰椎前路带锁钢板(Anteriorthoraco lumbarlockingplate,ATLP)及AO圆棒内固定系统 (VentroFix)三种技术进行比较。方法 :总结 36例应用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技术 (包括Kaneda 16例 ,ATLP 14例及VentroFix 6例 )治疗骨折、肿瘤及椎间盘病变的治疗经验。结果 :36例中 31例获 3~ 79个月完整随访 ,治疗效果满意 ,内固定物本身未造成合并症。结论 :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可早期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在某些脊柱骨折、肿瘤或椎间盘病变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三种内固定技术的比较结果显示 ,ATLP及VentroFix具有组装简便、省时及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内固定 胸腰椎 脊柱骨折 脊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分型及其预后 被引量:52
2
作者 张凤山 陈仲强 +2 位作者 张鲁 党耕町 蔡钦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50-57,共8页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60例,随访42例。提出了按发病急援和损伤程度为标准的分型方法,讨论了不同类型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
关键词 腰椎 马尾 分型 预后 外科手术 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超微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1
3
作者 蔡钦林 黄云钟 +2 位作者 杨文 党耕町 张之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6期254-256,共3页
采用经C4、C5椎体置入螺钉、缓慢多次加压的方式造成23只兔颈脊髓腹侧的慢性压迫,椎管侵占率达30%~78%(平均为54%)。经4个月的观察,对其中8只兔进行了超微病理变化的研究。结果发现:轻度压迫时,脊髓前角神经元... 采用经C4、C5椎体置入螺钉、缓慢多次加压的方式造成23只兔颈脊髓腹侧的慢性压迫,椎管侵占率达30%~78%(平均为54%)。经4个月的观察,对其中8只兔进行了超微病理变化的研究。结果发现:轻度压迫时,脊髓前角神经元萎缩,白质内以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为主;随着压迫的加重,前角神经元脱失,神经纤维脱髓鞘进一步加重,轴索变性、坏死,导致不可逆性损害。本研究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病 压迫性颈脊髓病 超微病理 病理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55
4
作者 蔡钦林 王少波 +2 位作者 李迈 王立舜 党耕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5期200-202,共3页
报告手术治疗颈椎病2849例中前路手术2042例,并发症176例(其中外院转入29例);后路手术807例(包括单开门术665例、双开门术及椎板切除术各71例),并发症55例(其中外院转入14例),作者对气道通气障碍及... 报告手术治疗颈椎病2849例中前路手术2042例,并发症176例(其中外院转入29例);后路手术807例(包括单开门术665例、双开门术及椎板切除术各71例),并发症55例(其中外院转入14例),作者对气道通气障碍及继发性脑损害、前路术式不当、后路术后血肿、椎管扩大不充分等原因做了分析,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外科手术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椎间盘突出自行消失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少波 蔡钦林 +1 位作者 党耕町 王立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52-254,共3页
目的:了解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扩大成型术后,颈椎间盘突出自行消失的原因并由此提出脊髓型颈椎病新的致病学说。方法:自1994年6月~1998年5月对脊髓型颈椎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患者行临床及MRI检查。结果:8例... 目的:了解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扩大成型术后,颈椎间盘突出自行消失的原因并由此提出脊髓型颈椎病新的致病学说。方法:自1994年6月~1998年5月对脊髓型颈椎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患者行临床及MRI检查。结果:8例患者,术后4~13个月,平均5.8个月复查时,颈椎MRI检查发现,其术前MRI显示的颈椎间盘突出影像消失,相应部位硬膜、脊髓无压迫。结论:(1)颈椎间盘退变突出后,出现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刺激突出间盘周围组织,产生炎症性反应;(2)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退变或颈椎管狭窄,致硬膜外腔压力增高,导致硬膜外静脉回流障碍,出现硬膜外静脉瘀滞、怒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 颈椎病 颈椎间盘突出症 自行消失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值法”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诊断 被引量:25
6
作者 党耕町 王超 +2 位作者 陈仲强 刘忠军 王志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46-149,共4页
通过一组411例正常人颈椎X线侧位片的测量,得出了颈椎管矢状径与椎体矢状经比值的正常值,并通过与121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人X线片的对比分析,论证了矢状径比值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颈椎 椎管狭窄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后食道瘘 被引量:23
7
作者 马庆军 党耕町 +2 位作者 蔡钦林 娄思权 刘忠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0-111,共2页
颈椎前路手术后食道瘘马庆军1党耕町1蔡钦林1娄思权1刘忠军1颈椎前路手术后食道瘘属罕见的严重并发症。据Chen〔1〕等统计,本并发症的死亡率为9%~45%。为引起重视,现报告2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原因、诊断及治疗作一回... 颈椎前路手术后食道瘘马庆军1党耕町1蔡钦林1娄思权1刘忠军1颈椎前路手术后食道瘘属罕见的严重并发症。据Chen〔1〕等统计,本并发症的死亡率为9%~45%。为引起重视,现报告2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原因、诊断及治疗作一回顾。例1,男性,42岁。颈椎外伤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手术后 食道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凤山 陈仲强 +1 位作者 党耕町 刘宝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46-249,共4页
目的 :探讨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特点 ,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 4 3例 (其中手术治疗 34例 )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 1例行CT平扫 ,正确诊断率 ... 目的 :探讨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特点 ,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 4 3例 (其中手术治疗 34例 )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 1例行CT平扫 ,正确诊断率 92 .7% ;2 0例行MRI,正确诊断率为 85 % ;5例行磁共振脊髓造影 (MRM ) ,2例行髓核造影 CT ,均获正确诊断 ;3例行脊髓造影为阴性结果 ;4例行CTM ,均能显示病变 ,但与CT平扫所见相同。结论 :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 ,CT、MRI、MRM对该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三者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MRM可能是最敏感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磁共振成像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的实验研究──病理及微血管造影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7
9
作者 蔡钦林 杨文 +3 位作者 黄云钟 李迈 党耕町 张之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210-214,共5页
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澄清。本文采用经下位颈椎椎体套管状螺钉造成7只杂种犬颈脊髓的慢性渐进性压迫,椎管侵占率达35.6%~90.1%,脊髓压迫比率达27.5%~62.2%。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受压节段及其相... 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澄清。本文采用经下位颈椎椎体套管状螺钉造成7只杂种犬颈脊髓的慢性渐进性压迫,椎管侵占率达35.6%~90.1%,脊髓压迫比率达27.5%~62.2%。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受压节段及其相邻部颈脊髓灰白质发生了损害。白质出现片状脱髓鞘区,伴小血管数量增多,管壁增厚,与灰质相邻区域最为常见;压迫较重者,侧索内出现“应力性裂隙”,反映了机械性“锚固效应”的作用。灰质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的退变脱失,以前角运动神经元改变最为显著。微血管造影证实脊髓受压部呈“透亮区”,灰白质境界渐模糊甚至消失,提示发生了血液循环障碍。同时观察到:(1)脊髓表面动脉受到螺钉与椎管后壁间的机械致压,充盈不良;(2)受压节段以下脊髓表面静脉发生淤滞。此可能与受压节段血液循环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迫性颈脊髓病 脊髓压迫 病理 微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颈脊髓损害功能评定标准的讨论(介绍一种新标准──四十分法) 被引量:35
10
作者 王立舜 党耕町 +2 位作者 刘忠军 蔡钦林 娄思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2期52-54,共3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关于脊髓损害的功能评定方法,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四十分评定法。此方法用数字描述颈脊髓损害患者的四肢运动功能、感觉和括约肌功能情况,较细致全面地反映病变的程度,把颈脊髓损害所造成的残疾分为四级,与...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关于脊髓损害的功能评定方法,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四十分评定法。此方法用数字描述颈脊髓损害患者的四肢运动功能、感觉和括约肌功能情况,较细致全面地反映病变的程度,把颈脊髓损害所造成的残疾分为四级,与中残联制定的肢体残疾整体功能评定相一致。经实践证明四十分法对颈脊髓损害功能的评定是较为合理简便和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磁共振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7
11
作者 王少波 蔡钦林 +1 位作者 党耕町 李迈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9,共4页
对86例经过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MRI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分型。根据T1加权像结合横断面分为中央型及后外侧型突出;根据T1加权像结合矢状面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突出。并就分型与临床的关系,特别是对手术治疗的... 对86例经过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MRI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分型。根据T1加权像结合横断面分为中央型及后外侧型突出;根据T1加权像结合矢状面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突出。并就分型与临床的关系,特别是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磁共振成像 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髓损伤与低钠血症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立 党耕町 +3 位作者 郭昭庆 蔡钦林 娄思权 刘忠军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191-193,共3页
颈髓损伤后出现低钠血症的并发症尚未引起广泛重视,此文观察了39例颈椎外伤住院病例,认为低钠血症与颈髓损伤及其程度明显相关,与感染、发热相关(P<0.05),且认为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是由交感抑制、血浆醛固酮水平不足导致。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并发症 病因学 醛甾酮缺乏 低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32
13
作者 齐强 党耕町 +2 位作者 蔡钦林 刘宝仁 冉维强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10-113,T005,共5页
使用波长1.06um的Nd:YAG激光(光纤直径600um),于1993年3月将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应用于临床。首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均随访6个月;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结果为优7例、良3例... 使用波长1.06um的Nd:YAG激光(光纤直径600um),于1993年3月将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应用于临床。首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均随访6个月;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结果为优7例、良3例,即刻及近期疗效满意。术中采用实时超声监视激光辐射汽化过程,有助于提高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另就PLDD技术的治疗作用机理、病例选择、此技术的优越性、激光辐射要素、实时超声监视的特点及疗效等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激光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黄韧带的骨化与钙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忠军 蔡钦林 +1 位作者 党耕町 王少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57-59,共3页
与胸或腰椎节段相比,发生于颈椎的黄韧带骨化与钙化相对较少。本文报告19例国人颈椎黄韧带骨化与钙化(6例经病理检查,13例根据手术及影像学所见)。分析结果表明,颈椎黄韧带骨化或钙化多与后纵韧带骨化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等因... 与胸或腰椎节段相比,发生于颈椎的黄韧带骨化与钙化相对较少。本文报告19例国人颈椎黄韧带骨化与钙化(6例经病理检查,13例根据手术及影像学所见)。分析结果表明,颈椎黄韧带骨化或钙化多与后纵韧带骨化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等因素合并造成颈脊髓损害,这一特点与胸椎黄韧带骨化有所不同。文中就颈椎黄韧带骨化与钙化之诊疗特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 钙化 黄韧带 颈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间盘突出症(附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宇 蔡钦林 党耕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6期248-251,共4页
报告89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急性58例,慢性31例)。重点就本症的诊断及与颈椎病的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以发病中有明确颈部外伤史、受伤当时出现急性颈脊髓/神经根损害表现、 X线片无颈椎骨折脱位及椎管狭窄... 报告89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急性58例,慢性31例)。重点就本症的诊断及与颈椎病的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以发病中有明确颈部外伤史、受伤当时出现急性颈脊髓/神经根损害表现、 X线片无颈椎骨折脱位及椎管狭窄,无椎管内韧带骨化等为特征;慢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则以发病年龄较轻(平均36.8岁),病情发展较快,X线片无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突出多为1~2个间隙等特点而不同于颈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手术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被引量:24
16
作者 赵楷生 陈仲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6-167,共2页
颈椎手术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赵楷生1陈仲强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Sleepapneasyndrome,SAS)是指每晚7h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平均每小时的睡眠呼吸暂停+低... 颈椎手术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赵楷生1陈仲强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Sleepapneasyndrome,SAS)是指每晚7h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平均每小时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简称AHI)超过5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手术 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征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椎弓根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7
作者 孙宇 王志国 +1 位作者 党耕町 李志平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279-280,共2页
对50例健康成人颈椎椎弓根观测结果表明,国人C_(3~7)椎弓根高度和厚度数值接近,不随节段而变化;椎弓根长度及其轴线与椎体矢状面轴线的交角α随颈椎节段而轻度变化,但无线性相关(r≈0、P>0.05);椎弓根轴线与椎体水平线的交角(β)随... 对50例健康成人颈椎椎弓根观测结果表明,国人C_(3~7)椎弓根高度和厚度数值接近,不随节段而变化;椎弓根长度及其轴线与椎体矢状面轴线的交角α随颈椎节段而轻度变化,但无线性相关(r≈0、P>0.05);椎弓根轴线与椎体水平线的交角(β)随颈椎节段而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94,P<0.01);C_2椎弓根厚度明显小于C_(3~7)。表明C_(3~7)具备行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 颈椎 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海蛟 蔡钦林 +2 位作者 党耕町 李迈 黄永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3年第2期59-62,共4页
对66例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的颈椎CTM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脊髓受压最重部位的脊髓横断面积(髓断面)、髓断面/椎管横断面积(管断面)比值及髓断面/椎体横断面积 (椎断面)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若髓断面... 对66例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的颈椎CTM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脊髓受压最重部位的脊髓横断面积(髓断面)、髓断面/椎管横断面积(管断面)比值及髓断面/椎体横断面积 (椎断面)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若髓断面积小于30mm2,伴有髓断面/管断面比值<0.2及髓断面/椎断面比值<0.08时,术后疗效不佳,脊髓功能有不可逆性改变的倾向。除病程、脊髓受压节段数及脊髓矢径/横径之比值等因素外,髓断面、髓断面/管断面及髓断面/推断面的比值三者是预测疗效的最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病 脊髓造影 脊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强电场刺激治疗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娄思权 党耕町 +1 位作者 孙运悫 马庆智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267-269,共3页
制作大白兔双侧腓骨骨折模型,分治疗侧与对照侧。用直流电强电场仪治疗,治疗后28、35及42天分3批处死,对骨痂中不同组织进行了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3批动物中治疗侧外骨膜显著增厚,外及内骨痂组织中板层骨相对体积含量较非治... 制作大白兔双侧腓骨骨折模型,分治疗侧与对照侧。用直流电强电场仪治疗,治疗后28、35及42天分3批处死,对骨痂中不同组织进行了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3批动物中治疗侧外骨膜显著增厚,外及内骨痂组织中板层骨相对体积含量较非治疗侧明显增高,而不成熟的骨痂组织(矿化软骨、编织骨等)低于非治疗侧,提示电场治疗有促进骨痂成熟的作用。采用同种电场仪对8例骨折不愈合的病例进行了治疗,在基本未改变原固定的条件下,7例获得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愈合 骨不愈合 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仲强 党耕町 张凤山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447-449,I045,共4页
诊治了13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其中共有14个椎体后缘突向椎管内,8个与椎体相连,6个与椎体分离,与其相对应的椎体后角骨缺损区内为椎间盘髓核组织;病变主要见于L4、5及S1椎体后上缘或下缘。成人中所见这种病变很可能是... 诊治了13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其中共有14个椎体后缘突向椎管内,8个与椎体相连,6个与椎体分离,与其相对应的椎体后角骨缺损区内为椎间盘髓核组织;病变主要见于L4、5及S1椎体后上缘或下缘。成人中所见这种病变很可能是青少年时期椎体后缘骨骺环变异或陈旧性损伤及其继发改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体后缘离断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