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99m-RBC核素显像对胃肠道出血定位诊断的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曼 张燕燕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68-68,79,共2页
Tc-99m-RBC核素显像对胃肠道出血定位诊断的评价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核医学科陈曼,张燕燕对胃肠道出血患者准确找到出血部位是治疗的前提,近年来,我科用Te-99m体内标记红细胞法进行显像以确定胃肠道出血部位(1)... Tc-99m-RBC核素显像对胃肠道出血定位诊断的评价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核医学科陈曼,张燕燕对胃肠道出血患者准确找到出血部位是治疗的前提,近年来,我科用Te-99m体内标记红细胞法进行显像以确定胃肠道出血部位(1),使许多用常规方法不能发现出血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出血 定位诊断 锝99M 红细胞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肺显像对鉴别貌似炎症的急性肺栓塞及真正肺部炎症的价值
2
作者 张燕燕 陈曼 +1 位作者 贺蓓 马艳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研究核素肺吸入、灌注显像对鉴别貌似炎症的急性肺栓塞及真正肺部炎症的价值。消除由于误诊耽误最佳溶栓时机的危险。方法对14例伴有胸痛、咳嗽或发热的急性肺栓塞及10例肺部炎症患者进行核素肺吸入灌注显像。以其损伤肺段当量... 目的研究核素肺吸入、灌注显像对鉴别貌似炎症的急性肺栓塞及真正肺部炎症的价值。消除由于误诊耽误最佳溶栓时机的危险。方法对14例伴有胸痛、咳嗽或发热的急性肺栓塞及10例肺部炎症患者进行核素肺吸入灌注显像。以其损伤肺段当量数占被检肺段的百分比及其形态学改变对两种疾病在两种显像中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并与X线胸片进行对比。结果急性肺动脉栓塞肺灌注显像示以肺段分布的异常放射性缺损区,损伤肺段当量数占被检肺段的27%;吸入显像基本正常,仅占04%。反之,肺部炎症则示吸入损伤明显,按或不按肺段分布,占被检肺段的40%;灌注显像占24%,部位与吸入像匹配,多为放射性减低。急性肺栓塞的X线胸片为正常、血管纹理减少或非特异改变;而肺部炎症则改变明显。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尤其貌似炎症者核素显像诊断价值较高。肺部炎症动态观察X线胸片诊断价值较高。但核素显像亦有能区别于栓塞的特点。肺栓塞合并炎症者,核素显像、特别是动态观察具有独特价值。灌注显像损伤范围可大于吸入影像损伤范围,病变呈以肺段形态分布的放射性缺损。而单纯炎症吸入影像损伤范围大于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炎症 放射性核素 肺炎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核素显像
3
作者 张燕燕 陈曼 +3 位作者 张松林 张子刚 王新 谢静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04-304,共1页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核素显像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核医学科张燕燕,陈曼,张松林,张子刚,王新,谢静近年来,人们对创伤或骨科手术后偶发的异位骨化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早在60年代,Urisl将同种脱钙骨移植到大鼠腹壁肌内,成功...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核素显像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核医学科张燕燕,陈曼,张松林,张子刚,王新,谢静近年来,人们对创伤或骨科手术后偶发的异位骨化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早在60年代,Urisl将同种脱钙骨移植到大鼠腹壁肌内,成功地诱导出骨组织后,认为骨组织中含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骨化性 肌炎 NMR 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与门控心血池显像测定的LVEF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文华 陈曼 +5 位作者 杨永珍 张燕燕 张卫方 张伟 张松林 王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6年第6期410-411,共2页
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与门控心血池显像测定的LVEF的比较李文华①陈曼②杨永珍张燕燕张卫方张伟张松林王新本文对3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及门控心血池显像,比较两种方法测定L... 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与门控心血池显像测定的LVEF的比较李文华①陈曼②杨永珍张燕燕张卫方张伟张松林王新本文对3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及门控心血池显像,比较两种方法测定LVEF的相关性。1一般资料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LVEF 门控心肌断层 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文华 陈曼 +3 位作者 杨永珍 张伟 陈明哲 毛节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Dobu-MIBI-E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对17例对照组和2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Dobu-MIBI-ECT和多巴酚丁胺负荷心电图(Dobu-ECG)试验。结果:Dobu...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Dobu-MIBI-E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对17例对照组和2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Dobu-MIBI-ECT和多巴酚丁胺负荷心电图(Dobu-ECG)试验。结果:Dobu-MIBI-E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3%和82.4%,而Dobu-ECG分别为43.5%和76.5%。Dobu-MIBI-ECT对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4.6%、100%和100%。对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78.6%、62.5%和92.9%,特异性分别为92.3%、100%和84.5%。试验中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Dobu-MIBI-ECT是安全可行的诊断冠心病敏感而特异的无创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 心肌灌注 冠心病 CT ^99M锝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99m)Tc-DTPA气溶胶吸入的血液清除分数测定肺上皮通透性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燕燕 陈曼 +9 位作者 张伟 刘镜愉 张松林 王新 杨永珍 张卫芳 孔和花 赵鸣武 张莉莎 王玉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9-301,共3页
以99mTc-DTPA气溶胶吸入的血液清除分数测定肺上皮通透性的研究张燕燕①陈曼①张伟①刘镜愉②张松林①王新①杨永珍①张卫芳①孔和花①赵鸣武③张莉莎③王玉柱③1材料与方法健康不吸烟者14例,男5人,女9人。年龄20~... 以99mTc-DTPA气溶胶吸入的血液清除分数测定肺上皮通透性的研究张燕燕①陈曼①张伟①刘镜愉②张松林①王新①杨永珍①张卫芳①孔和花①赵鸣武③张莉莎③王玉柱③1材料与方法健康不吸烟者14例,男5人,女9人。年龄20~71岁。间质性肺部疾病患者1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肺上皮通透性 ^99MTC-DTPA 血清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联合对提高脊椎骨疾病诊断准确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曼 张卫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45-746,共2页
目的 研究核素显像与X 线、CT、MRI联合诊断脊椎骨病的临床价值。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100 例脊椎骨疾病病人同时进行核素显像和X 线( 包括CT,MRI)诊断,其中60 例与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 核素显像,X 线... 目的 研究核素显像与X 线、CT、MRI联合诊断脊椎骨病的临床价值。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100 例脊椎骨疾病病人同时进行核素显像和X 线( 包括CT,MRI)诊断,其中60 例与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 核素显像,X 线照相及二者联合对脊椎病变诊断的灵敏性分别为79 % ,88 % 及93 % ,特异性分别为92 % ,71 % 及94 % ,准确性分别为82 % ,73% 及93 % 。结论 核素显像与X 线联合对脊椎骨病诊断可有效的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临床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骨疾病 肿瘤 显像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运动-静息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8
作者 杨永珍 陈曼 +2 位作者 张卫芳 李文华 王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6年第6期418-420,共3页
99mTc-MIBI运动-静息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杨永珍①陈曼张卫芳李文华王新1资料与方法本文共40例,按冠脉造影(CAG)结果分为二组:①正常对照组(NC)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3-62... 99mTc-MIBI运动-静息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杨永珍①陈曼张卫芳李文华王新1资料与方法本文共40例,按冠脉造影(CAG)结果分为二组:①正常对照组(NC)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3-62岁(平均50岁)。②冠心病(C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放射性同位素 心肌断层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测定左心室EF值方法的比较
9
作者 陈曼 李东庄 毛节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56-57,共2页
我们用A法及B法测定了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后恢复期心肌梗塞、陈旧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及搭桥术后的心肌梗塞、肥厚性心肌病等10例及正常对照5例,这些病人绝大多数是经过X线心血管造影及核素心肌显像确定诊断的,其中男43例,女3例,年龄32... 我们用A法及B法测定了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后恢复期心肌梗塞、陈旧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及搭桥术后的心肌梗塞、肥厚性心肌病等10例及正常对照5例,这些病人绝大多数是经过X线心血管造影及核素心肌显像确定诊断的,其中男43例,女3例,年龄32~70岁。A法是用动脉插管法,注射泛影菊胺显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 肥厚性心肌病 EF值 心肌显像 搭桥术 舒张末期 心血管造影 心脏收缩 动脉插管 左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计算比值辅助诊断活动性胃肠道出血的探讨
10
作者 陈曼 李东庄 张松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70-72,103,共4页
Tc—99mO_1体内标记红细胞并用电子计算机采集、计算正常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部位及胃肠道出血部位与腹部大血管放射性计数比值,可辅助肉眼读片并提高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
关键词 活动性胃肠道出血 电子计算机 放射性计数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血流量的计算机定量
11
作者 陈曼 李东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36-36,共1页
用弹丸注射Tc-99mO<sub>4</sub>同时计算机动态采集和γ照像方法,对100例临床诊断脑供血不全的病人、50例临床及核素诊断脑动脉硬化的病人、50例临床、CT、核素诊断脑梗塞的病人、40例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病人及10... 用弹丸注射Tc-99mO<sub>4</sub>同时计算机动态采集和γ照像方法,对100例临床诊断脑供血不全的病人、50例临床及核素诊断脑动脉硬化的病人、50例临床、CT、核素诊断脑梗塞的病人、40例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病人及100例正常对照进行了全脑血流量的测定,并计算了脑血流指数及分析了γ照片。全脑最大血流量的结果:脑供血不全组为696±219(Counts),脑动脉硬化组为651±303,脑梗塞组为785±3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流量 脑梗塞组 脑动脉硬化 基底动脉供血 临床诊断 动态采集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 脑缺血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