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急性心肌梗塞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新视点 被引量:7
1
作者 郭静萱 牛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PTCA 冠状动脉 腔内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激光致心肌血管重建的组织学效应 被引量:4
2
作者 郭静萱 赵蕊 +5 位作者 陈凤荣 张明杰 毛节明 李建权 张萍 葛霁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研究两种激光在心肌血管重建术(TMR)中的组织学效应。方法:实验犬随机分为2组:连续波CO2激光组(n=20)及调制Nd:YAG激光组(n=10),2组均经心外膜法行激光打孔,观察激光孔道的组织学改变。结果:CO2激光孔道周围出现明显... 目的;研究两种激光在心肌血管重建术(TMR)中的组织学效应。方法:实验犬随机分为2组:连续波CO2激光组(n=20)及调制Nd:YAG激光组(n=10),2组均经心外膜法行激光打孔,观察激光孔道的组织学改变。结果:CO2激光孔道周围出现明显的碳化带、凝固性坏死层及心肌变性层,经8周的修复,出现不同程度的微循环改建,尤以碳化程度轻的部位为著;而Nd:YAG激光孔道未见碳化物形成,凝固性坏死及心肌变性范围明显减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均较CO2激光减轻。结论:Nd:YAG激光孔道的热损伤程度轻,有利于心肌内微循环改建,以改善心肌供血,且具有术中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血管重建术 激光 治疗应用 病理学 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郭静萱 黄璇 +1 位作者 张萍 葛霁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观察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ransmyocardiallaserrevascularization,TMR) 后新生血管的变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factor ... 目的:观察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ransmyocardiallaserrevascularization,TMR) 后新生血管的变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在缺血心肌的表达。方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单纯缺血为对照组,实验组行激光打孔。手术后6 个不同时间点(3 天、1 周、2 周、4 周、6 周、8 周) 观察新生血管的变化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VEGF及bFGF的变化,并于显微镜下行计算机图像扫描计算光密度值。结果:实验组2 周时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实验组孔道区在术后3 天即有VEGF的表达,在4 周时开始上升,bFGF在4 周无明显表达,二者于6 周时达高峰(0.062±0 .004 vs0.198 ±0 .022 , P< 0 .001;0 .118 ±0 .017 vs 0.233 ±0.012 ,P< 0 .001),8 周开始下降。对照组仅于2 周、4 周有少量表达,于6 周后逐渐消失。结论:TMR 术可通过介导致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激光手术 心肌血管重建术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文华 陈曼 +3 位作者 杨永珍 张伟 陈明哲 毛节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Dobu-MIBI-E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对17例对照组和2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Dobu-MIBI-ECT和多巴酚丁胺负荷心电图(Dobu-ECG)试验。结果:Dobu...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Dobu-MIBI-E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对17例对照组和2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Dobu-MIBI-ECT和多巴酚丁胺负荷心电图(Dobu-ECG)试验。结果:Dobu-MIBI-E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3%和82.4%,而Dobu-ECG分别为43.5%和76.5%。Dobu-MIBI-ECT对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4.6%、100%和100%。对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78.6%、62.5%和92.9%,特异性分别为92.3%、100%和84.5%。试验中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Dobu-MIBI-ECT是安全可行的诊断冠心病敏感而特异的无创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 心肌灌注 冠心病 CT ^99M锝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发病中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毛节明 张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发病 相关危险因素 炎症参数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练员的左心结构与功能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新恒 吴皎辉 +3 位作者 李树香 陈吉棣 谢道银 陈明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1-182,188,共3页
本文对比93例平均年龄49±6.7岁的国家级运动教练员与相应年龄的100例对照组的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发现运动教练员的心内结构和功能与对照组有差异,表现在左心室增大(P<0.001),左室心肌重量及重量指数增加(... 本文对比93例平均年龄49±6.7岁的国家级运动教练员与相应年龄的100例对照组的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发现运动教练员的心内结构和功能与对照组有差异,表现在左心室增大(P<0.001),左室心肌重量及重量指数增加(均P<0.001),左室收缩功能储备能力增加,左室舒张功能受损较早。因此,本文发现大强度的体育训练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将产生长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练员 超声心动图 左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勇 郭静萱 +3 位作者 陈大方 关宝祥 王黎华 徐希平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40-542,551,共4页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 基因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与心肌梗死( 简称心梗)是否相关。方法...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 基因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与心肌梗死( 简称心梗)是否相关。方法:选择了150 例住院心梗病人为实验组,150 例住院的非心血管病患者作对照, 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同时所有研究对象记录其病史、体检等临床资料及吸烟、饮酒等流行病学资料,应用PCR 进行ACE 的基因型分析。结果:I等位基因和D 等位基因频率在心梗组分别为0 .58 和0 .42 ,在对照组为0 .65 和0.35。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在全体研究的样本中,未发现ID或DD 基因型与心梗相关;但在年龄小于或等于60 岁的个体中,DD 基因型与心梗显著相关(OR= 2 .33 ,95% CI:1.204 .57)。并且这一相关性在年龄60 岁及以下且肥胖的个体中进一步增强。结论:在研究的样本中,未发现ACE基因型与心梗相关;但在年龄60 岁及以下的个体中,DD基因型与心梗显著相关,且这种相关在合并肥胖的个体中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心肌梗死 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Q波心肌梗塞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被引量:2
8
作者 毛节明 孙建辉 +2 位作者 郭静萱 郭丽君 陈明哲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研究非Q波心肌梗塞的特点。方法:将非Q波心肌梗塞和Q波心肌梗塞病例作分析比较。结果:既往有心绞痛史和心肌梗塞者,发生梗塞后心绞痛者,在非Q波心肌梗塞组分别为71.2%、37.3%及49.2%,均显著地多于Q波心... 目的:研究非Q波心肌梗塞的特点。方法:将非Q波心肌梗塞和Q波心肌梗塞病例作分析比较。结果:既往有心绞痛史和心肌梗塞者,发生梗塞后心绞痛者,在非Q波心肌梗塞组分别为71.2%、37.3%及49.2%,均显著地多于Q波心肌梗塞组的54.3%、22.0%及17.7%。冠状动脉造影示:有多支血管病变者,血管开放率及侧支循环形成,在非Q波心肌梗塞组有72.8%、76.3%及44%,显著地多于Q波心肌梗塞组的36.0%、46.2%及27.9%。结论:非Q波心肌梗塞在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方面有某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疾病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加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临床应用(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明杰 郭静萱 +5 位作者 刘丹丹 张公文 毛节明 陈凤荣 李伟联 陈明哲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索更好的治疗冠心病途径,临床应用冠状动脉搭桥同期施行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方法: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应用激光心肌打孔。结果:术后10天心肌核素扫描示心肌缺血明显改善。结论: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应用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心肌血管重建术 冠状动脉分流术 激光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对大鼠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孔道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静萱 李建权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30-132,共3页
通过对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后孔道修复中胶原变化的研究,明确依那普利对孔道转归的影响。方法:大鼠经TMR手术后给予依那普利治疗8周后片死,观察胶原纤维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及测定左室心肌脯氨酸的含量。结果:动物经依那普利治疗,... 通过对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后孔道修复中胶原变化的研究,明确依那普利对孔道转归的影响。方法:大鼠经TMR手术后给予依那普利治疗8周后片死,观察胶原纤维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及测定左室心肌脯氨酸的含量。结果:动物经依那普利治疗,孔道残腔明显增大,孔道区胶原纤维厚度减少43.7%,左室心肌间质胶原的面积较对照组减少32.7%,左室HYP含量较对照组减少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血管重建术 激光手术 孔道转归 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冠脉再通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远期心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葛堪忆 郭静萱 +1 位作者 钟蓓 陈明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4年第3期220-222,共3页
早期冠脉再通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远期心功能的影响葛堪忆,郭静萱,钟蓓,陈明哲已经证实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冠脉再通可使院内死亡率下降18%~40%[1~5]。但冠脉再通对AMI患者远期心功能的影响如何... 早期冠脉再通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远期心功能的影响葛堪忆,郭静萱,钟蓓,陈明哲已经证实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冠脉再通可使院内死亡率下降18%~40%[1~5]。但冠脉再通对AMI患者远期心功能的影响如何,目前尚无定论。我们应用二维超声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冠脉再通 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与其它心脏病患者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IgG抗体研究
12
作者 何小玲 叶鸿瑁 +8 位作者 陈明哲 郭静萱 毛节明 江永珍 朱晖 张礼壁 阎玲 郭长占 冯树异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451-451,456,共2页
已知柯萨奇B组病毒(CBV)能引起心肌炎和心包炎,至少一半以上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与CBV感染有关。据文献报道,慢性复发性心包炎CBV感染率为37.5%~64%,扩张型心肌病为7.1%~33%,急性心肌梗塞为8.6%~26.3%,正常人有CBV隐性感染存在。... 已知柯萨奇B组病毒(CBV)能引起心肌炎和心包炎,至少一半以上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与CBV感染有关。据文献报道,慢性复发性心包炎CBV感染率为37.5%~64%,扩张型心肌病为7.1%~33%,急性心肌梗塞为8.6%~26.3%,正常人有CBV隐性感染存在。本文采用间接ELISA方法,重点分析病毒性心肌炎和其它心脏病患者血清中CBV IgG抗体,从而了解心脏病患者中CBV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病毒性 免疫球蛋白G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重建大鼠心肌血管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郭静萱 潘静 +3 位作者 马丽 陈明哲 徐海 时安云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444-446,共3页
利用大鼠心肌梗塞模型进行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的研究。在结扎大鼠前降支冠脉后即刻用Nd:YAG激光2.5~4.2w打成直径3 00μm的激光孔道,术后24小时测定血流动力学、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和心肌梗塞面积。结果表明:激光心肌血管重建可使心功... 利用大鼠心肌梗塞模型进行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的研究。在结扎大鼠前降支冠脉后即刻用Nd:YAG激光2.5~4.2w打成直径3 00μm的激光孔道,术后24小时测定血流动力学、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和心肌梗塞面积。结果表明:激光心肌血管重建可使心功能改善,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释放减少,心肌梗塞面积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血管重建 激光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沙坦和安体舒通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肥厚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勇 郑德裕 +3 位作者 党爱民 胡爱华 张宇清 阮英茆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观察洛沙坦(losartan)和安体舒通(spironolactone)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左心室和主动脉壁肥厚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心血管肥厚与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浆醛固酮之间的关系。方法:... 目的:观察洛沙坦(losartan)和安体舒通(spironolactone)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左心室和主动脉壁肥厚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心血管肥厚与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浆醛固酮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分4组,将二肾一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从术后开始分别给予洛沙坦(二肾一夹型+洛沙坦组)和大剂量安体舒通(二肾一夹型+安体舒通组),与假手术组和不给药二肾一夹型组大鼠作为对照。术前及术后每2周测血压1次,术后6周时进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心肌AngⅡ含量和主动脉中膜/内径比值的测定,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gⅡ和醛固酮浓度。结果:二肾一夹型组大鼠血压持续性升高,左心室重量指数和主动脉中膜/内径比值增加;二肾一夹型+洛沙坦组的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和主动脉中膜/内径比值与假手术组无差异;二肾一夹型+安体舒通组的血压低于二肾一夹型组,但高于假手术组,左心室重量指数和主动脉中膜/内径比值高于假手术组,但比二肾一夹型组低。相关分析表明左心室重量指数和主动脉中膜/内径比值与收缩压、心肌AngⅡ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洛沙坦可预防二肾一夹型组大鼠的心血管肥厚,大剂量安体舒通仅部分预防其心血管肥厚,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肥厚 药物疗法 洛沙坦 安体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无创性估测左室舒张压——与心导管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焱丽 毛节明 +1 位作者 谢道银 王连平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技术估测左心室舒张压。方法:对68例病人通过二维及脉冲多普勒记录二尖瓣、肺静脉血流及左心房参数,并与心导管检查相结合,分析超声指标与左心室舒张压的相关性。结果:(1)肺静脉参数比二尖瓣参数与左...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技术估测左心室舒张压。方法:对68例病人通过二维及脉冲多普勒记录二尖瓣、肺静脉血流及左心房参数,并与心导管检查相结合,分析超声指标与左心室舒张压的相关性。结果:(1)肺静脉参数比二尖瓣参数与左室舒张压更具相关性;(2)左室舒张末压(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presure,LVEDP)明显升高时,肺静脉逆流峰速(PA)及PA的速度时间积分(PAVTI)增高,PA的持续时间(PAd)延长,肺静脉与二尖瓣A峰时限(PAdAd)延长,左房径(leftatriumdiameter,LAd)增大,左房射血分数降低;(3)PAdAd与LVEDP及LVa(左房收缩时左室压上升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52,r=0.48,P<0.001;(4)多元回归分析示LVEDP与PAdAd,LAd,E/A,PAVTI及SFract相关,以此建立判别函数对LVEDP明显升高进行预测的敏感性是72%,特异性是78%。结论:综合肺静脉、二尖瓣血流及左房参数,可提高预测左心室舒张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左室舒张压 心脏导管插入术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改善大鼠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静 郭静萱 +2 位作者 陈明哲 徐海 时安云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利用大鼠心肌梗塞模型,行Nd:YAG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MR),术后24小时,提取心肌细胞肌膜残片及线粒体,观察TMR后肌膜ATP酶、线粒体ATP酶及线粒体合成ATP能力的变化。探讨TMR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实... 利用大鼠心肌梗塞模型,行Nd:YAG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MR),术后24小时,提取心肌细胞肌膜残片及线粒体,观察TMR后肌膜ATP酶、线粒体ATP酶及线粒体合成ATP能力的变化。探讨TMR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TMR后肌膜ATP总酶活性(主要为Na+-K+ATP酶活性)明显增加;线粒体ATP酶活性及合成ATP的能力均有明显改善。证实TMR可提高心肌细胞能量储备,达到改善心肌缺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外科手术 血管成形术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17
作者 李建权 郭静萱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7年第1期41-43,共3页
自70年代以来,冠心病已成为世界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城市人口的冠心病猝死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美国每年有近114000例病人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治疗,而且行经皮冠脉球囊成形术(... 自70年代以来,冠心病已成为世界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城市人口的冠心病猝死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美国每年有近114000例病人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治疗,而且行经皮冠脉球囊成形术(Percutaneous ty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tasty,PT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冠心病 解剖学 临床应用 心肌血流量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伴心房扩大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报告
18
作者 邵茂刚 陈明哲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18-118,共1页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主要心血管表现是心脏的缩小与低血压,尚未见到其引起明显的心房扩大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报道,现将作者所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肾上腺 机能减退 心房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的室性心律失常
19
作者 刘丽 中山敏夫 +3 位作者 中岛纯子 夏田隆夫 柳沼淑夫 吉江和彦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50-151,共2页
扩张型心肌病的室性心律失常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刘丽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循环系内科中山敏夫,中岛纯子,夏田隆夫,柳沼淑夫自治医科大学中心生理机能检查室吉江和彦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以心室扩大和收缩不良为主要特征的病... 扩张型心肌病的室性心律失常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刘丽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循环系内科中山敏夫,中岛纯子,夏田隆夫,柳沼淑夫自治医科大学中心生理机能检查室吉江和彦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以心室扩大和收缩不良为主要特征的病患。多以左室功能不全发病,难治性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再通临床标准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葛堪忆 郭静萱 +1 位作者 陈明哲 赵一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了解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标准的准确性。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对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标准进行双盲诊断试验研究。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后2小时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以《中华心血管病... 目的:了解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标准的准确性。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对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标准进行双盲诊断试验研究。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后2小时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推荐的参考方案的标准判断40例再通,33例未通;以冠状动脉造影判断44例再通,29例未通。参考方案标准的敏感度为68.2%,特异度为65.5%,临床准确度为67.1%。结论:目前临床沿用的参考方案的标准是较好的判断标准。试图改变其中某些标准的方法不能增加其敏感度和准确度。在对假阳性及假阴性患者进行分析时发现:ST段在溶栓治疗后2小时内不能迅速下降是影响其临床准确度的原因;不同类型心律失常预报临床再通的价值不同,且与心肌梗死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溶栓术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