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地形图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筛选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齐虹 陈跃国 朱秀安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介绍用Holaday角膜地形图诊断软件(HDS)在角膜屈光性手术中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筛选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3月至1997年10月来我院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欲进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 目的介绍用Holaday角膜地形图诊断软件(HDS)在角膜屈光性手术中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筛选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3月至1997年10月来我院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欲进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的1200例术前病人2400只眼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用HDS软件进行判别,以筛选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结果共筛选出2人2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占0.078%)。结论HDS软件筛选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为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角膜切削术 角膜磨削术 圆锥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钝挫伤前房积血56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刘世全 李华 张薇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提高钝挫伤前房积血的诊病水平。方法对56例病人(56只眼)进行了治疗及回顾性研究。结果20~29岁为最易致伤年龄段人群;外伤性散瞳发生率居内眼并发症第1位;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可能被掩盖;房角受损伤者超过11%;继... 目的提高钝挫伤前房积血的诊病水平。方法对56例病人(56只眼)进行了治疗及回顾性研究。结果20~29岁为最易致伤年龄段人群;外伤性散瞳发生率居内眼并发症第1位;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可能被掩盖;房角受损伤者超过11%;继发前房出血病人与未继发出血者的视力预后间无显著性差异;伤及眼后节病人的视力愈后差,一般小于0.3。结论继发前房出血可能不会影响视力愈后,而真正有较大影响的是后节的病损;钝挫伤前房积血的发生不是孤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挫伤 前房积血 眼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后角膜组织的修复 被引量:16
3
作者 齐虹 陈跃国 朱秀安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后角膜组织的修复。方法24只兔分为8组,每组3只。左眼按近视-10.00D行LASIK术。分别于术后即刻,24h,1,2周,1,3,6月及12月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并取角膜组织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术后角膜...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后角膜组织的修复。方法24只兔分为8组,每组3只。左眼按近视-10.00D行LASIK术。分别于术后即刻,24h,1,2周,1,3,6月及12月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并取角膜组织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术后角膜中央区透明,没有雾状混浊(haze)发生。角膜中央区上皮及其基底膜完整;角膜瓣与切削区基质浅层早期存在空隙,晚期贴附紧密;术后基质浅层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直径大小一致,间隔相同,成纤维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LASIK术后角膜中央区保持透明,未出现haze,与LASIK术保持角膜上皮层及其基底膜的完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原位角膜磨削术 组织修复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视细胞的成片移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世全 王薇 +4 位作者 张惠蓉 张薇 夏英杰 许艺民 王申五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  探索用准分子激光切削技术制备视网膜单层视细胞植片,经内入路视网膜下腔的单层视细胞成片移植。方法用准分子激光对大鼠视网膜进行切削,制取单层视细胞植片,此后,按内入路手术方法进行了兔视网膜下腔的异种移植。结果 切... 目的  探索用准分子激光切削技术制备视网膜单层视细胞植片,经内入路视网膜下腔的单层视细胞成片移植。方法用准分子激光对大鼠视网膜进行切削,制取单层视细胞植片,此后,按内入路手术方法进行了兔视网膜下腔的异种移植。结果 切削后所得视细胞植片由单层视细胞组成,结构完整,包括外丛状层、外核层和外节层;视细胞植片经明胶包埋后被准确植入宿主视网膜下腔中,移植术后第1,2天宿主视网膜未能复位,呈脱离状态,移植物没能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相贴;移植后10天,宿主视网膜复位,视细胞移植片平铺于宿主视网膜下腔中,植片视细胞外节与宿主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相贴,未见明显免疫排异现象。结论  准分子激光制备单层视细胞植片方法简单、可行;初步观察到内入路单层视细胞成片移植后,视细胞植片能够在宿主视网膜下腔中以正常生理位置存活;视网膜下腔为理想的视网膜移植的受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移植 视细胞植片 准分子激光 视网膜下腔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β-榄香烯在兔眼内的分布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彤 张惠蓉 +2 位作者 接传红 邹安庆 杨彬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测定正常兔眼球后注射榄香烯后药物在眼内的分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正常兔眼单次及连续1周球后注射榄香烯后房水、玻璃体、视网膜和脉络膜中β-榄香烯的浓度。结果单次球后注射榄香烯后1h,房水、玻璃体、视网膜和脉络膜... 目的测定正常兔眼球后注射榄香烯后药物在眼内的分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正常兔眼单次及连续1周球后注射榄香烯后房水、玻璃体、视网膜和脉络膜中β-榄香烯的浓度。结果单次球后注射榄香烯后1h,房水、玻璃体、视网膜和脉络膜中均检测到β-榄香烯。连续1周注射后,仅视网膜和脉络膜中检测到β-榄香烯,浓度与单次注射相比无明显增加。结论正常兔眼球后注射榄香烯可通过血-视网膜屏障进入眼内,连续用药后无明显蓄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榄香烯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LacZ基因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转导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世全 王薇 +2 位作者 张惠蓉 张薇 王申五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索腺病毒载体用作眼科基因治疗以及视网膜移植物标记的可行性。方法用腺病毒介导LacZ基因转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MTT法测定毒性影响。结果腺病毒滴度为4.6×106时可使RPE细胞100%感染;La... 目的探索腺病毒载体用作眼科基因治疗以及视网膜移植物标记的可行性。方法用腺病毒介导LacZ基因转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MTT法测定毒性影响。结果腺病毒滴度为4.6×106时可使RPE细胞100%感染;LacZ基因表达阳性细胞整个呈蓝色;腺病毒转导与未转导的RPE细胞间OD570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就RPE细胞而言,腺病毒载体具有很高的转导效率、安全可靠,可用于它的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基因治疗 视网膜色素上皮 LACZ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氯腺苷抗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卢海 张惠蓉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8氯腺苷(8ClA)对生长因子所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在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同时,加入8ClA,利用... 目的探讨8氯腺苷(8ClA)对生长因子所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在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同时,加入8ClA,利用3HTdR掺入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研究8ClA对生长因子所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的抑制作用。结果8ClA可使细胞3HTdR的掺入值下降,其下降程度与8ClA的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8ClA对细胞周期的作用表现为S期细胞数下降。结论8ClA可抑制生长因子所诱导的内皮细胞DNA合成。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阻断细胞周期中的S期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8氯腺苷 视网膜病变 VEGF 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与视细胞凋亡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斌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2-5,共4页
目的:研究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的发生机制。方法:对生后不同鼠龄RCS(Royal Collego of Surgeons)和SD(Sprague-Dawley)大鼠的视网膜进行光镜观察、计算机自动图象分析和凋亡细胞的TUNEL(TdT-mediated biotin-dUTP nick-end labeling... 目的:研究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的发生机制。方法:对生后不同鼠龄RCS(Royal Collego of Surgeons)和SD(Sprague-Dawley)大鼠的视网膜进行光镜观察、计算机自动图象分析和凋亡细胞的TUNEL(TdT-mediated biotin-dUTP nick-end labeling)检测。结果:与同龄SD大鼠相比,RCS大鼠出生后15d,视细胞(photoreceptor,PRC)外节膜盘堆积,以后相继出现内节排列紊乱、消失,细胞核固缩,从生后30d到60d,PRC迅速消失。从出生后40d,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出现增殖和排列紊乱。100d时,RPE层出现新生血管。TUNEL检测,RCS大鼠视网膜PRC阳性数目从25d起开始逐渐增加,35d时达高峰。结论:RCS大鼠的视网膜变性以PRC凋亡为主,RPE紊乱和视网膜新生血管是视网膜变性的晚期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 细胞凋亡 RCS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细胞移植术后RCS鼠视网膜谷氨酸的分布
9
作者 王薇 潘峰 +1 位作者 沈丽 杨磊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通过纯视细胞移植,观察重建视网膜神经传导通路中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分布和变化。方法取同龄Wistar鼠和皇家外科学院鼠(RCS)为供/受体,准分子激光切削法制备视细胞层,外路途径移入RCS鼠的视网膜下腔,术后两... 目的通过纯视细胞移植,观察重建视网膜神经传导通路中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分布和变化。方法取同龄Wistar鼠和皇家外科学院鼠(RCS)为供/受体,准分子激光切削法制备视细胞层,外路途径移入RCS鼠的视网膜下腔,术后两周取RCS鼠手术眼,手术对照眼,RCS对照眼,Wistar鼠眼。分别做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视细胞移植术后两周,移植视细胞存活,外丛状层重建,与手术对照眼、RCS对照眼相比,受体RCS鼠重建视网膜中在内丛状层和节细胞层Wistar鼠谷氨酸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纤维相对密度增多。结论 视细胞移植不仅可以使RCS鼠视网膜重建正常的解剖结构,而且在移植后的视网膜中观察到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分布接近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视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虹膜血管微机图像定量分析
10
作者 武丽 曹景泰 胡匡祜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30-32,共3页
应用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技术对青光眼虹膜血管的数量、血管腔面积和血管面密度三项参数进行了定量研究,共测虹膜29例145个测试窗。结果:先天性青光眼虹膜血管三项参数与其它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0.01);急性闭角... 应用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技术对青光眼虹膜血管的数量、血管腔面积和血管面密度三项参数进行了定量研究,共测虹膜29例145个测试窗。结果:先天性青光眼虹膜血管三项参数与其它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0.0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揭示:先天性青光眼时,虹膜血管数量明显增加,管腔扩张,这些变化是其特征性组织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图像分析 血管 虹膜 青光眼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鼠和RCS鼠视网膜神经递质的分布和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峰 王薇 +3 位作者 张惠蓉 由德勃 沈丽 杨磊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Wistar大鼠和皇家外科学院鼠(RCS)的视网膜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Glutamate)和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分布和两者间的差异。方法74天Wistar鼠和RCS鼠各6眼分为2组,... 目的观察正常Wistar大鼠和皇家外科学院鼠(RCS)的视网膜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Glutamate)和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分布和两者间的差异。方法74天Wistar鼠和RCS鼠各6眼分为2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光镜下观察上述组织视网膜内谷氨酸和GABA的分布。结果Wistar鼠视网膜GABA阳性免疫反应分布于视网膜内丛状层的部分神经纤维、GABA阳性免疫反应的无长突细胞和节细胞层的部分纤维。RCS鼠则分布于视网膜内丛状层的少量神经纤维、极少量GABA阳性免疫反应的无长突细胞和节细胞层的部分纤维。Wistar鼠视网膜Glutamate阳性免疫反应主要分布于外丛状层、内丛状层及节细胞层的神经纤维。RCS鼠则主要分布于内丛状层及节细胞层的神经纤维。RCS鼠视网膜中Glutamate阳性免疫反应的神经纤维的相对密度和GABA阳性免疫反应的无长突细胞的相对密度减少。结论74天时RCS鼠视网膜中的视细胞完全萎缩,使Glutamate和GABA的分布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视网膜 神经递质 WISTAR鼠 RCS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鼠和RCS鼠的视网膜超微结构观察
12
作者 潘峰 王薇 +3 位作者 张惠蓉 由德勃 沈丽 杨磊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6-287,共2页
关键词 视细胞 视网膜色素变性 超微结构 观察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吞噬 进行性 人类 发现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鼠和RCS鼠视网膜内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
13
作者 潘峰 王薇 +3 位作者 张惠蓉 由德勃 任蕾 沈丽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5期412-414,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Wistar大鼠和患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RCS鼠视网膜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分布。方法74天Wistar鼠和74天RCS鼠各6眼分为2组,冰冻切片,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法(NDP),光镜下观察。结果一氧化氮合酶主要存在于Wistar鼠,RCS鼠... 目的观察正常Wistar大鼠和患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RCS鼠视网膜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分布。方法74天Wistar鼠和74天RCS鼠各6眼分为2组,冰冻切片,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法(NDP),光镜下观察。结果一氧化氮合酶主要存在于Wistar鼠,RCS鼠的无长突细胞内,在双侧锯齿缘、赤道部和后极部内丛层均有分布,二者间的数量有差异。结论一氧化氮合酶分布在Wistar鼠,RCS鼠的无长突细胞,但视细胞萎缩对含一氧化氮合酶的阳性无长突细胞数量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MOS WISTAR鼠 RCS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