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微卫星寻找和定位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丢失的基因
1
作者
朱平
王黎明
+3 位作者
符粤文
刘迎
薛海鹏
虞积仁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许多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与患者染色体易位和基因丢失有关,基因丢失的部位往往存在抑癌基因。用微卫星确定是否发生基因丢失及基因丢失的位置。方法:用PCR扩增不同染色体上常见白血病易位断裂点区域附近的19个微卫星,变性...
目的:许多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与患者染色体易位和基因丢失有关,基因丢失的部位往往存在抑癌基因。用微卫星确定是否发生基因丢失及基因丢失的位置。方法:用PCR扩增不同染色体上常见白血病易位断裂点区域附近的19个微卫星,变性胶凝胶电泳,以及用11号染色体上的白血病相关MLL基因探针做Southernblot杂交等方法,检测49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sofheterozygosity,LOH)及丢失部位。结果:发现18例(18/49)血液系统肿瘤患者1~7个微卫星位点上存在LOH;以11号染色体微卫星D11S1301的丢失最常见;3例(3/1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在D11S1301位点有LOH,其附近有抑癌基因WT1和RBTN2。3(3/13)例AML在D11S1314有LOH,附近有BCL1基因。DNA杂交检测发现仅3例AML有MLL基因重排,其附近LOH不多见。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LOH发生率较高,白血病患者染色体11短臂p13区是抑癌基因丢失较常见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肿瘤
基因缺失
微卫星
定位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位素示踪微量法测定白血病细胞DNA-甲基转移酶活性
被引量:
9
2
作者
白志勇
徐国宾
武淑兰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建立3H标记同位素示踪微量分析法用于白血病细胞MTase活性测定,并评价其准确性、敏感性及可靠性;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MTase活性改变的规律。方法:以Poly[d(IC)d(IC)]为甲基受体,3HSAM为甲基供体,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和白血...
目的:建立3H标记同位素示踪微量分析法用于白血病细胞MTase活性测定,并评价其准确性、敏感性及可靠性;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MTase活性改变的规律。方法:以Poly[d(IC)d(IC)]为甲基受体,3HSAM为甲基供体,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系的MTase活性。以细胞裂解蛋白作用2h所得的每分计数值表示酶活性。每次测定设不加Poly[d(IC)d(IC)]的阴性对照,以HL60细胞MTase活性为100%,所测样本值均和其相比,以相对数表示结果。结果:当细胞裂解蛋白质量在0.25~7.5μg之间时,本法线性良好,Y每分计数=2864X+142(r=0.998,P<0.01)。方法灵敏度为2.4×104Bq,批间变异系数11.4%(n=9),批内变异系数5.9%(n=4)。15例急性白血病MTase活性平均值为(9.1±4.6)%,较11例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组[平均(2.1±1.6)%]明显升高。11例缓解期急性白血病MTase活性平均(4.1±2.6)%,和对照组无明显区别。结论:同位素微量分析法测定MTase活性灵敏度高、重复性好。MTase活性增高是急性白血病的高发现象。急性白血病缓解后MTase活性下降。MTase活性测定可能对监测白血病病情变化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同位素标记
DNA
甲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探讨
3
作者
严仲瑜
陈惠玉
+2 位作者
王文治
虞积仁
周家琴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469-470,共2页
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行脾切除术的42例,随访1年以上,总有效率为76.2%,完全缓解达64.3%,无手术死亡。疗效与病例选择有关,术前主要估测指标为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和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血小板计数过低不是脾切除的...
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行脾切除术的42例,随访1年以上,总有效率为76.2%,完全缓解达64.3%,无手术死亡。疗效与病例选择有关,术前主要估测指标为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和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血小板计数过低不是脾切除的禁忌症,但对急性型病例,不宜轻易选用脾切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p53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潘祥麟
江继发
+3 位作者
朱平
王正起
王应玞
王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31-333,共3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以骨髓病态造血和外周血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约30%—40%的患者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因此,人们认为急性白血病是多阶段发病过程。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是基因异常的两个方面,它在人类恶性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以骨髓病态造血和外周血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约30%—40%的患者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因此,人们认为急性白血病是多阶段发病过程。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是基因异常的两个方面,它在人类恶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评价MDS患者p53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我们用PCR-SSCP分析方法研究了67例不同阶段的MDS患者p53基因7、8号外显子的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癌基因
P53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微卫星寻找和定位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丢失的基因
1
作者
朱平
王黎明
符粤文
刘迎
薛海鹏
虞积仁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
出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98-30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目的:许多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与患者染色体易位和基因丢失有关,基因丢失的部位往往存在抑癌基因。用微卫星确定是否发生基因丢失及基因丢失的位置。方法:用PCR扩增不同染色体上常见白血病易位断裂点区域附近的19个微卫星,变性胶凝胶电泳,以及用11号染色体上的白血病相关MLL基因探针做Southernblot杂交等方法,检测49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sofheterozygosity,LOH)及丢失部位。结果:发现18例(18/49)血液系统肿瘤患者1~7个微卫星位点上存在LOH;以11号染色体微卫星D11S1301的丢失最常见;3例(3/1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在D11S1301位点有LOH,其附近有抑癌基因WT1和RBTN2。3(3/13)例AML在D11S1314有LOH,附近有BCL1基因。DNA杂交检测发现仅3例AML有MLL基因重排,其附近LOH不多见。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LOH发生率较高,白血病患者染色体11短臂p13区是抑癌基因丢失较常见的部位。
关键词
血液系统肿瘤
基因缺失
微卫星
定位
抑癌基因
分类号
R733.0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位素示踪微量法测定白血病细胞DNA-甲基转移酶活性
被引量:
9
2
作者
白志勇
徐国宾
武淑兰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检验
科
出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6-78,共3页
基金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 94 1 2 5 0 )
文摘
目的:建立3H标记同位素示踪微量分析法用于白血病细胞MTase活性测定,并评价其准确性、敏感性及可靠性;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MTase活性改变的规律。方法:以Poly[d(IC)d(IC)]为甲基受体,3HSAM为甲基供体,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系的MTase活性。以细胞裂解蛋白作用2h所得的每分计数值表示酶活性。每次测定设不加Poly[d(IC)d(IC)]的阴性对照,以HL60细胞MTase活性为100%,所测样本值均和其相比,以相对数表示结果。结果:当细胞裂解蛋白质量在0.25~7.5μg之间时,本法线性良好,Y每分计数=2864X+142(r=0.998,P<0.01)。方法灵敏度为2.4×104Bq,批间变异系数11.4%(n=9),批内变异系数5.9%(n=4)。15例急性白血病MTase活性平均值为(9.1±4.6)%,较11例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组[平均(2.1±1.6)%]明显升高。11例缓解期急性白血病MTase活性平均(4.1±2.6)%,和对照组无明显区别。结论:同位素微量分析法测定MTase活性灵敏度高、重复性好。MTase活性增高是急性白血病的高发现象。急性白血病缓解后MTase活性下降。MTase活性测定可能对监测白血病病情变化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白血病
同位素标记
DNA
甲基转移酶
Keywords
Methyltransferases
Leukemia/enzymol
Isotope labeling
Bone marrow
DNA methyltransferase
分类号
R733.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探讨
3
作者
严仲瑜
陈惠玉
王文治
虞积仁
周家琴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普外
科
出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469-470,共2页
文摘
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行脾切除术的42例,随访1年以上,总有效率为76.2%,完全缓解达64.3%,无手术死亡。疗效与病例选择有关,术前主要估测指标为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和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血小板计数过低不是脾切除的禁忌症,但对急性型病例,不宜轻易选用脾切除治疗。
关键词
原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脾切除术
分类号
R554.605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R657.6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p53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潘祥麟
江继发
朱平
王正起
王应玞
王岩
机构
山东
医科大
学附属
医院
血液
科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
医院
血液
科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31-333,共3页
文摘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以骨髓病态造血和外周血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约30%—40%的患者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因此,人们认为急性白血病是多阶段发病过程。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是基因异常的两个方面,它在人类恶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评价MDS患者p53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我们用PCR-SSCP分析方法研究了67例不同阶段的MDS患者p53基因7、8号外显子的点突变。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癌基因
P53基因
基因突变
分类号
R551.3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微卫星寻找和定位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丢失的基因
朱平
王黎明
符粤文
刘迎
薛海鹏
虞积仁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同位素示踪微量法测定白血病细胞DNA-甲基转移酶活性
白志勇
徐国宾
武淑兰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探讨
严仲瑜
陈惠玉
王文治
虞积仁
周家琴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p53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潘祥麟
江继发
朱平
王正起
王应玞
王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