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1对肾系膜细胞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不同亚类的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晓玫 唐嘉薇 王海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0-303,共4页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1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作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采用3H胸腺嘧啶参入、免疫沉淀及激酶磷酸化反应等方法,检测了白细胞介素1对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不同亚类的作用,并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1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作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采用3H胸腺嘧啶参入、免疫沉淀及激酶磷酸化反应等方法,检测了白细胞介素1对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不同亚类的作用,并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作用相反,白细胞介素1可在短时间内激活cjun氨基末端激酶,但对p42/44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无刺激作用,表明白细胞介素1在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作用可通过cjun氨基末端激酶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 白细胞介素1 MAPKS 肾小球系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小球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及氧自由基在肾小球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 李惊子 +4 位作者 赵志辉 李健 王海燕 陈德文 陆道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9-369,共1页
本文用大鼠加速肾毒血清肾炎模型,于注射肾毒血清后72h,用电子自旋共振(ESK)和胸腺细胞增殖检测肾炎鼠的肾小球巨噬细胞(GMφ),自身腹腔Mφ(PMφ)及正常鼠腹腔Mφ(N-PMφ)所产生羟自由基(OH)和IL-1... 本文用大鼠加速肾毒血清肾炎模型,于注射肾毒血清后72h,用电子自旋共振(ESK)和胸腺细胞增殖检测肾炎鼠的肾小球巨噬细胞(GMφ),自身腹腔Mφ(PMφ)及正常鼠腹腔Mφ(N-PMφ)所产生羟自由基(OH)和IL-1活性。同时观察IL-1对GMφ、PMφ和N-PMφ产生OH的影响。结果显示:肾炎鼠GMφIL-1活性和bH明显高于PMφ和N-PMφ;IL-1能刺激Mφ产生OH,且炎症GMφ的OH明显高于PMφ和N-PMφ,揭示:肾小球中浸润的Mφ过度活化并产生大量IL-1及OH,IL-1又能进一步刺激Mφ产生更多的OH,这一肾小球内的局部恶性循环,在加速肾毒血清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肾保护作用及其对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安宇 余凌 +2 位作者 李惊子 张峻峰 王海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43-846,共4页
目的 :比较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T1RA)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的肾脏保护作用 ,观察这两类药物对肾脏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 :肾病综合征模型由反复给SD大鼠腹腔注射嘌呤霉素诱导而成。2 8只大鼠随机分为 4... 目的 :比较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T1RA)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的肾脏保护作用 ,观察这两类药物对肾脏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 :肾病综合征模型由反复给SD大鼠腹腔注射嘌呤霉素诱导而成。2 8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肾病对照组、AT1RA治疗组和ACEI治疗组。 12周后收集血、尿和肾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两治疗组尿蛋白明显少于肾病对照组 ,且到实验期末 ,肾功能仍在正常范围 ,肾小球和肾间质损伤指数也低于肾病对照组 ,但两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肾病对照组的肾组织ACE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在ACEI和AT1RA治疗组 ,肾组织ACE活性和ANGⅡ浓度显著低于肾病对照组 (P <0 0 1)。结论 :AT1RA和A CEI在肾病综合征进行性肾损伤中 ,具有相似的肾脏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肾脏保护作用 受体拮抗剂 肾病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