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尿失禁发病率调查 被引量:239
1
作者 段继宏 杨勇 +4 位作者 吴士良 潘柏年 那彦群 薛兆英 郭应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尿失禁的发病率。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北京地区18周岁以上的正常人群进行有关尿失禁的调查,抽样调查401人,其中男性199人,女性202人。结果:尿失禁在北京地区的总发病率为29.4%,女性46.5%,男性12.1%。结论:尿失禁的发...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尿失禁的发病率。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北京地区18周岁以上的正常人群进行有关尿失禁的调查,抽样调查401人,其中男性199人,女性202人。结果:尿失禁在北京地区的总发病率为29.4%,女性46.5%,男性12.1%。结论:尿失禁的发病率相当高,应当引起各级医务工作者的普遍重视,以便提高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诱发肾癌细胞凋亡及p53、bcl-2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王俊杰 孙新臣 +2 位作者 申文江 俞莉章 于世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TT法分析康莱特对肾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p53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康莱特抑制肾癌细胞的IC50为1...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TT法分析康莱特对肾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p53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康莱特抑制肾癌细胞的IC50为1931μl/ml。5μl/ml和10μl/ml康莱特注射液具有诱发细胞凋亡的作用,细胞凋亡分别为3130%和8976%,康莱特浓度继续增加时,细胞凋亡的数量反而减少,15μl/ml和20μl/ml组细胞凋亡数量均低于10%。免疫组织化学证明康莱特注射液组p53基因表达标记指数为168%,而对照组几乎没有表达。对照组bcl-2基因表达标记指数为25%,而10μl/ml康莱特组为66%。结论:康莱特注射液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诱发细胞凋亡和引起细胞坏死来实现的,10μl/ml以下浓度主要是通过诱发细胞凋亡,10μl/ml时达最大值,10μl/ml以上剂量时主要是引起细胞坏死。康莱特注射液的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53基因表达和下调bcl-2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注射液 细胞凋亡 P53 BCL-2 肾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抗BIU-87单克隆抗体对荷瘤裸鼠的放射免疫显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春丽 潘中允 +7 位作者 朱绍莉 赵文锐 陈涤明 俞莉章 顾方六 谢蜀生 赵翀 龙振洲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07-308,共2页
本文用^(131)I标记抗人膀胱癌细胞BIU-87单克隆抗体,对荷瘤裸鼠进行了放射免疫显像(RⅡ)研究,以探讨该抗体应用于膀胱癌导向诊断和临床治疗的可能性。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抗BIU-87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和维生素K对结石大鼠肾脏骨桥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常连胜 冯陶 +4 位作者 姜长林 姜学军 窦长琪 黄有媛 郭应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进一步明确维生素D 和维生素K 与肾结石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 只随机分成6组,即对照组、单纯成石组、维生素D组、诱石剂+ 维生素D 组、维生素K 组和诱石剂+ 维生素K组,测定肾脏骨桥蛋白(oste... 目的:进一步明确维生素D 和维生素K 与肾结石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 只随机分成6组,即对照组、单纯成石组、维生素D组、诱石剂+ 维生素D 组、维生素K 组和诱石剂+ 维生素K组,测定肾脏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 mRNA 的表达量和尿晶体成分的浓度。结果:维生素D 和维生素K 均可促进肾脏表达OPN mRNA;维生素D可升高尿钙,维生素K则抑制尿草酸的分泌,诱石剂有降低尿镁和柠檬酸的作用。结论:维生素D过多可促进肾结石形成,而维生素K 有抑制结石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维生素K 药理学 骨桥蛋白 mRNA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15-3在乳腺外Paget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孔祥田 涂平 +3 位作者 李竞贤 曾荔 夏同礼 郭应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Ca153 在Paget 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 例阴囊Paget 病回顾性地做Ca153、EMA、CEA和HMB45 免疫组化染色,并以4 例Bowen 病和1 例恶性黑色素瘤做对照。结果:Ca15... 目的:探讨Ca153 在Paget 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 例阴囊Paget 病回顾性地做Ca153、EMA、CEA和HMB45 免疫组化染色,并以4 例Bowen 病和1 例恶性黑色素瘤做对照。结果:Ca153 、EMA 在Paget 病和大、小汗腺及皮脂腺均有较强的表达,4 例Bowen 病均无Ca153 表达,但其中2 例有EMA 表达。CEA 在6 例(54.5 %)Paget 病中有表达。HMB45 只在恶性黑色素瘤中表达。结论:Ca153 在Paget 细胞的相对特异性表达提示它可作为Paget 病与Bowen 病鉴别诊断的标志物,其对诊断的敏感性与EMA 相同,但特异性高于EMA。同时还说明Paget 病的发生可能与汗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外 PAGET病 鉴别诊断 CAL5-3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状态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宝龙 顾方六 +4 位作者 刘德祥 宓培苏 晋伟 孔祥田 邓方明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肾癌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方法对48例肾癌和3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进行细胞增殖和凋亡状态的研究。结果:48例肾癌组织增殖指数为35.79,对照组为2.23,两组间经统计学分... 目的:探讨肾癌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方法对48例肾癌和3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进行细胞增殖和凋亡状态的研究。结果:48例肾癌组织增殖指数为35.79,对照组为2.23,两组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P<0.001)。48例肾癌组织凋亡指数为1.21,对照组为0.16,两组间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P<0.01)。并且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均随肿瘤分级的增加而增高。48例肾癌组织凋亡指数与增殖指数比值(0.035)明显低于对照组(0.13),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1),并随肿瘤分级的增加,凋亡指数与增殖指数比值逐渐减小。结论:肾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处于抑制状态,细胞增殖的增加和凋亡的相对减少在肾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癌 病理学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发病调查 被引量:107
7
作者 顾方六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发病现状。方法:调查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87所医院1997年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所占的比例及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1951~1997年间住院病人中以上两病构...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发病现状。方法:调查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87所医院1997年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所占的比例及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1951~1997年间住院病人中以上两病构成比变化。结果:全国187所医院1997年泌尿外科住院病人9574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5459例(16.1%),前列腺癌1389例(1.5%)。所有医院都认为无论良性前列腺增生还是前列腺癌近年都有明显增长。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50年代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分别占住院病人7.6%和0.6%;90年代分别上升至18.5%和3.4%。结论: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已成为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前列腺癌的发生虽有增长仍远低于欧美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B7在肾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李鸿伟 俞莉章 那彦群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35-336,347,共3页
目的:检测B7基因在肾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肾细胞癌分级、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文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22例肾细胞癌组织B7的表达。结果:RTPCR5例阳性,免疫组化4例阳性,B7mRNA表达与... 目的:检测B7基因在肾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肾细胞癌分级、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文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22例肾细胞癌组织B7的表达。结果:RTPCR5例阳性,免疫组化4例阳性,B7mRNA表达与肾癌病理分级、分期无关系;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B7阳性肿瘤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结论:表达B7的肿瘤组织局部抗肿瘤免疫反应增强,提示B7表达可能与肿瘤预后有关。大部分泌尿系肿瘤不表达B7,为转B7基因治疗泌尿系肿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X射线照射脑垂体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9
作者 王雪宜 王庆国 薛兆英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70-71,85,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X射线照射脑垂体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和机制。方法: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0MVX射线外照射BPH患者脑垂体区,每次1.0~1.5Gy,每周2次,共4次(总剂量4~6Gy);测定治疗前后尿流率和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结果:其有... 目的:探讨微量X射线照射脑垂体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和机制。方法: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0MVX射线外照射BPH患者脑垂体区,每次1.0~1.5Gy,每周2次,共4次(总剂量4~6Gy);测定治疗前后尿流率和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结果:其有效率近期和1、2、3年分别为72.46%、63.77%,60.61%和18.87%。照射后尿流率明显增加(P<0.05)。14例血清相关性激素测定结果显示,照射后睾酮(T)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该疗法无损伤、无副作用,简便、安全、有效。治疗后血中相关性激素水平得到调整。此疗法是年老多病不能承受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垂体照射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