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房囊性肾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附2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洪跃 王仪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5年第6期465-466,共2页
多房囊性肾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附2例报告)孙洪跃,王仪生多房囊性肾瘤(multilocularcysticnephroma;MLCN)是一种很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国内仅见数例报告〔2~4〕,本文通过10年来手术病理证... 多房囊性肾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附2例报告)孙洪跃,王仪生多房囊性肾瘤(multilocularcysticnephroma;MLCN)是一种很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国内仅见数例报告〔2~4〕,本文通过10年来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综合文献,重点讨论有关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多房囊性肾瘤 影像学诊断
全文增补中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2
2
作者 王霄英 杨德文 +3 位作者 蒋学祥 肖江喜 王继琛 高玉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评价MRI动态增强扫描探查垂体微腺瘤的效果。方法 研究 3 8例垂体微腺瘤患者的平扫、Gd DTPA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的常规增强扫描的效果。结果 动态和常规增强扫描比较 ,有 9例显示相同 ;2 3例动态比常规增强效果好 ;6例常规比动... 目的 评价MRI动态增强扫描探查垂体微腺瘤的效果。方法 研究 3 8例垂体微腺瘤患者的平扫、Gd DTPA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的常规增强扫描的效果。结果 动态和常规增强扫描比较 ,有 9例显示相同 ;2 3例动态比常规增强效果好 ;6例常规比动态增强效果好。 11例只有动态增强能显示 ;2例只有常规增强能显示。结论 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 ,和常规增强扫描结合可以提高诊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增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癌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健 邹英华 +3 位作者 蒋学祥 张晓锦 吕永兴 彭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总结大剂量顺铂+阿霉素方案经导管髂内动脉灌注治疗膀胱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76例经病理证实且肾功能正常的膀胱癌患者行大剂量顺铂+阿霉素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76例患者中... 目的总结大剂量顺铂+阿霉素方案经导管髂内动脉灌注治疗膀胱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76例经病理证实且肾功能正常的膀胱癌患者行大剂量顺铂+阿霉素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7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1例(14.47%),部分缓解(PR)45例(59.21%),无效者20例(26.32%),总反应率73.68%。有病理学资料的42例患者中,化疗后,8例(19.05%)移行细胞癌肿瘤分级有所降低,6例(14.29%)病理学检查肿瘤细胞消失。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明显。结论大剂量顺铂+阿霉素方案对于膀胱癌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介入疗法 药物疗法 动脉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非增强和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诊断的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肖江喜 蒋学祥 +1 位作者 高玉洁 李松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5年第5期329-331,共3页
MR非增强和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诊断的比较肖江喜,蒋学祥,高玉洁,李松年本文通过对MR平扫和Gd-DTPA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作用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脑转移瘤增强类型及如何选择最简捷和经济方法达到诊断目的。1材料和方... MR非增强和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诊断的比较肖江喜,蒋学祥,高玉洁,李松年本文通过对MR平扫和Gd-DTPA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作用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脑转移瘤增强类型及如何选择最简捷和经济方法达到诊断目的。1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怀疑脑转移瘤病例3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脑转移瘤 NMR 低磁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外硬膜内肿瘤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6
5
作者 蒋学祥 邹英华 高玉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4年第1期37-39,共3页
髓外硬膜内肿瘤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蒋学祥,邹英华,高玉洁由于MR影像能够直接显示椎管病变的位置、形态、结构等特征,因而对椎管内各种肿瘤的定位与鉴别诊断,MR检查明显优于脊髓造影及造影后CT检查,成为诊断椎管肿瘤的首选... 髓外硬膜内肿瘤的MR诊断与鉴别诊断蒋学祥,邹英华,高玉洁由于MR影像能够直接显示椎管病变的位置、形态、结构等特征,因而对椎管内各种肿瘤的定位与鉴别诊断,MR检查明显优于脊髓造影及造影后CT检查,成为诊断椎管肿瘤的首选方法。本文通过对我们确定诊断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肿瘤 硬膜内肿瘤 NMR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肝局灶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肖江喜 蒋学祥 +1 位作者 王健 高玉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肝局灶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9例临床证实的肝局灶病变的病例的M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信号特点、内部结构、形态及CNR值对肝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进行估价。结果:T2W像上,100%的肝... 目的:探讨MRI对肝局灶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9例临床证实的肝局灶病变的病例的M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信号特点、内部结构、形态及CNR值对肝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进行估价。结果:T2W像上,100%的肝血管瘤和囊肿为明显高信号,而100%的肝癌和92%的转移瘤为高信号(P<0.05);85%的良性肿瘤内部结构均匀,而恶性肿瘤均匀者仅为31%(P<0.05);75%的血管瘤和100%的囊肿呈边缘光滑的类圆形病灶,而肝癌则呈不光滑分叶状(67%)或不规则形(33%),转移瘤75%为不规则形,25%为分叶状,良性肿瘤CNR值高于恶性肿瘤。结论:恶性肿瘤多为边界不规则、内部信号不均匀的病灶,而良性肿瘤则为边缘光滑内部信号均匀,尤其在T2WI上,良恶性病变的信号强度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囊肿 诊断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Gd-DTPA大剂量(0.3mmol/kg)静脉注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霄英 蒋学祥 +2 位作者 肖江喜 王继琛 高玉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国产GdDTPA大剂量(03mmol/kg)静脉注射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效果。方法共研究了41例患者。分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01mmol/kg,30分钟后再注射02mmol/kg,从而达到累积03mm... 目的研究国产GdDTPA大剂量(03mmol/kg)静脉注射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效果。方法共研究了41例患者。分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01mmol/kg,30分钟后再注射02mmol/kg,从而达到累积03mmol/kg。每次注射后即刻和延时20分钟时分别行T1WI扫描。观察患者检查前后的生命体征,询问患者的主观感觉,24小时后随访。对于31例颅内病变患者的67个病灶还进行了增强效果的分析,计算病灶的相对信噪比:C/N=(病灶信号强度-正常脑白质信号强度)/背景信号强度。结果检查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差异。4例患者报告有副作用,均未经治疗而自行缓解。副作用发生的概率是976%。三倍量国产GdDTPA的使用可以普遍地提高颅内病灶的相对信噪比。结论使用大剂量(03mmol/kg)国产GdDTPA可认为是安全的。对于颅内病变,三倍量增强MR可提高相对信噪比和病灶的检出率,对于颅内小病变和脑转移瘤尤其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增强 NMR 成像 剂量 GD DT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名发育正常国人延髓、上段颈髓轴线夹角的测量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健 蒋学祥 +1 位作者 肖江喜 高玉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30-632,共3页
目的 为MRI诊断颅底凹陷症提供正常参考标准。方法 对 10 0例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的国人以及 6例颅底凹陷症患者行颅脑矢状位MRI扫描 ,于正中矢状层面上测量脑桥、延髓轴线与上颈髓轴线的夹角。结果 男女两性该角度的差别没... 目的 为MRI诊断颅底凹陷症提供正常参考标准。方法 对 10 0例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的国人以及 6例颅底凹陷症患者行颅脑矢状位MRI扫描 ,于正中矢状层面上测量脑桥、延髓轴线与上颈髓轴线的夹角。结果 男女两性该角度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 ,国人延髓、上段颈髓轴线夹角正常参考值为 143 6 4°~ 16 5 42°(95 %可信区间 ) ,颅底凹陷症患者该角度的估计范围为 12 4 84°~ 131 16°(95 %可信区间 ) ,二者间无交叉。结论 对于颅底凹陷症的诊断 ,MR能够直接显示脑桥延髓受压的情况 ,在MRI成像中可以应用参考上述正常参考值对于该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颅底凹陷症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内肿瘤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4
9
作者 邹英华 蒋学祥 高玉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37-40,共4页
本文通过对30例髓内肿瘤和20例非肿瘤病变MR表现的回顾性对比分析,总结了髓内肿瘤MR诊断和鉴别诊断经验。指出髓内肿瘤的MR主要征象为脊髓局部增宽、膨大,病灶Gd-DTPA明显强化,以及伴有囊变。而非肿瘤病变脊髓轮廓改变较轻,Gd-DTPA为轻... 本文通过对30例髓内肿瘤和20例非肿瘤病变MR表现的回顾性对比分析,总结了髓内肿瘤MR诊断和鉴别诊断经验。指出髓内肿瘤的MR主要征象为脊髓局部增宽、膨大,病灶Gd-DTPA明显强化,以及伴有囊变。而非肿瘤病变脊髓轮廓改变较轻,Gd-DTPA为轻至中度强化。增强特点为偏心性、点片状或环状,较具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肿瘤 诊断与鉴别诊断 GD-DTPA 磁共振 非肿瘤病变 对比分析 MR表现 诊断经验 MR诊断 主要征象 回顾性 偏心性 特异性 脊髓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脑白质营养不良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开颜 肖江喜 +2 位作者 蒋学祥 周元春 高玉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938-941,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脑白质营养不良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学 ( 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 8例脑白质营养不良患儿和 6例对照组儿童进行了1HMRS检查 ,对两组间各代谢产物峰下面积比的均值进行t检验。结... 目的 探讨儿童脑白质营养不良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学 ( 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 8例脑白质营养不良患儿和 6例对照组儿童进行了1HMRS检查 ,对两组间各代谢产物峰下面积比的均值进行t检验。结果 病例组NAA/Cr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Cho/Cr比值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 ,mI/Cr和mI/NAA比值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升高 (P <0 0 1) ;mI/Cr比值升高是MLD的显著特征 ;CD的NAA浓度较对照组升高 ,而Cho浓度减低。在MRI表现正常的病例和MRI未受累的部位亦可探及明显的MRS改变。结论 1HMRS可以无创地观察脑白质营养不良脑内异常的生化代谢改变 ,且它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可先于MRI发现脑内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脑白质营养不良 儿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普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继琛 王霄英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02-604,共3页
关键词 肺癌 X线胸片 流行病学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和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股骨近端骨髓类型的MR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学祥 肖江喜 +1 位作者 高玉洁 李松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4年第4期274-276,共3页
本文对67例正常人,1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AVN)高危人群及14例AVN患者的股骨近端的骨髓类型进行了MR研究。发现,股骨头骺部和大转子在三个组均为黄骨髓;而颈部、转子间区则情况不尽相同:在小于50岁的年龄段,股骨颈... 本文对67例正常人,1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AVN)高危人群及14例AVN患者的股骨近端的骨髓类型进行了MR研究。发现,股骨头骺部和大转子在三个组均为黄骨髓;而颈部、转子间区则情况不尽相同:在小于50岁的年龄段,股骨颈部和转子间区为黄骨髓者,正常人组分别占31%和25%;AVN病例组分别占100%和80%;高危人群组分别占86%和71%;正常人组与高危人群组及AVN病例组有明显差异。股骨颈部及结节间区过早黄骨髓化是AVN的一个高危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骨髓类型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双侧髂内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健 蒋学祥 +2 位作者 邹英华 吕永兴 彭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5-296,共2页
目的总结经导管双侧髂内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实验动物为白色家兔,5%异戊巴比妥钠30mg/kg静脉缓推麻醉后,经颈动脉将3F单弯导管置于腹主动脉分叉上方,同时于腹股沟韧带处夹闭双侧股动脉,... 目的总结经导管双侧髂内动脉超选灌注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实验动物为白色家兔,5%异戊巴比妥钠30mg/kg静脉缓推麻醉后,经颈动脉将3F单弯导管置于腹主动脉分叉上方,同时于腹股沟韧带处夹闭双侧股动脉,灌注完毕后立即释放动脉夹,同时撤除主动脉内导管。结果成功制作该动物模型16个。血管造影示模型制作完毕后,髂内动脉开口远端所有动脉分支均未显影,髂内动脉显影清晰,未见痉挛、闭塞等。双侧髂腰动脉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关系,无法避开。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 动物模型 膀胱癌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DTPA增强MRI在后颅窝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永强 蒋学祥 +2 位作者 高玉洁 李松年 刘庚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4年第1期40-41,共2页
Gd-DTPA增强MRI在后颅窝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余永强,蒋学祥,高玉洁,李松年,刘庚年后颅窝是颅内肿瘤的常见部位,种类繁多,症状体征复杂,临床诊断困难MRI已广泛用于后颅窝肿瘤的检查中,且具有很高的准确性[1],但直... Gd-DTPA增强MRI在后颅窝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余永强,蒋学祥,高玉洁,李松年,刘庚年后颅窝是颅内肿瘤的常见部位,种类繁多,症状体征复杂,临床诊断困难MRI已广泛用于后颅窝肿瘤的检查中,且具有很高的准确性[1],但直径较小或等信号的肿瘤往往会漏诊,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NMR GD-DTPA 后颅窝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DTPA增强MRI对髓外硬膜内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学祥 邹英华 高玉洁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15-316,T025,共3页
回顾分析42例(45个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Gd-DTPA增强前后的MR影象,对比评价Gd-DTPA对该类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发现Gd-DTPA对该类肿瘤的检出率,肿瘤边界的清楚显示以及肿瘤的特异诊断方面均可... 回顾分析42例(45个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Gd-DTPA增强前后的MR影象,对比评价Gd-DTPA对该类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发现Gd-DTPA对该类肿瘤的检出率,肿瘤边界的清楚显示以及肿瘤的特异诊断方面均可提供帮助。其中38例增强后MR图象较未增强MR图象可提供更多诊断信息。认为对该类病变的MR检查应常规使用Gd-DT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髓外硬膜内 NMR 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顺铂经导管髂内动脉灌注治疗膀胱癌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健 蒋学祥 +1 位作者 邹英华 彭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36-839,共4页
1材料及方法回顾性收集1990年4月~1994年8月期间于我科行大剂量顺铂与阿霉素配伍经导管化疗治疗的膀胱癌患者46例,其中男39例,女7例,男女比例为5.56∶1,其治疗方案见图1。统计方法采用多元回归logist... 1材料及方法回顾性收集1990年4月~1994年8月期间于我科行大剂量顺铂与阿霉素配伍经导管化疗治疗的膀胱癌患者46例,其中男39例,女7例,男女比例为5.56∶1,其治疗方案见图1。统计方法采用多元回归logistic模型ForwardStep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顺铂 髂内动脉灌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髂内动脉灌注羟基喜树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健 蒋学祥 +2 位作者 邹英华 吕永兴 彭勃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药物疗法 羟基喜树碱 髂内动脉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气肿的X线特征(附200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开颜 周元春 +1 位作者 高玉洁 李松年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肺气肿的各种X线征象的认识,以求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例新生儿肺气肿的X线胸片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20例正常新生儿胸片X线征象对比分析。结果:日龄越小的患儿愈易并发肺气肿,不同类型的肺气肿可有...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肺气肿的各种X线征象的认识,以求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例新生儿肺气肿的X线胸片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20例正常新生儿胸片X线征象对比分析。结果:日龄越小的患儿愈易并发肺气肿,不同类型的肺气肿可有相同的X线征象,也可有不同的X线征象,但它们早期X线征象多为肋间肺膨出。结论:准确认识各型肺气肿征象,特别是早期征象,有助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新生儿 X线诊断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体积扫描CT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光健 李松年 高天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4年第4期279-281,共3页
螺旋整体扫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CT技术,它改变了传统CT"停止-运行"的标准扫描方式,以螺旋式扫描采集整体数据,具有扫描时间短,任意间隔重建。可三维血管成象等优点,克服了传统CT呼吸定位误差等缺点。本文就其... 螺旋整体扫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CT技术,它改变了传统CT"停止-运行"的标准扫描方式,以螺旋式扫描采集整体数据,具有扫描时间短,任意间隔重建。可三维血管成象等优点,克服了传统CT呼吸定位误差等缺点。本文就其基本原理,优缺点及目前的临床应用经验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螺旋体积扫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例颅内占位病变的动态CT时间密度曲线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光健 李松年 王仪生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93-195,246,共3页
本文用新设计的动态CT扫描程序与时间密度曲线的分析方法对72例常规CT诊断为颅内占位的病人进行了检查。67例病理和/或手术证实,诊断正确率为85%以上。本文提出了不同病变的曲线分型及曲线参数的参考范围。病变动态CT时间密度曲线特点... 本文用新设计的动态CT扫描程序与时间密度曲线的分析方法对72例常规CT诊断为颅内占位的病人进行了检查。67例病理和/或手术证实,诊断正确率为85%以上。本文提出了不同病变的曲线分型及曲线参数的参考范围。病变动态CT时间密度曲线特点与常规CT形态学表现无相关关系,实为颅内占位病变定性CT诊断有意义的补充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占位病变 脑肿瘤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