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脂肪酸对基础状态β细胞胰岛素分泌和前胰岛素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邵建华 高妍 +2 位作者 袁振芳 李长红 王淑凤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油酸和软脂酸)对基础状态大鼠β细胞胰岛素分泌和前胰岛素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Wistar乳鼠β细胞,与软脂酸或油酸共同孵育24h后,测定胰岛素浓度和3HTdR掺入量,Nort...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油酸和软脂酸)对基础状态大鼠β细胞胰岛素分泌和前胰岛素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Wistar乳鼠β细胞,与软脂酸或油酸共同孵育24h后,测定胰岛素浓度和3HTdR掺入量,Northern杂交检测前胰岛素原mRNA表达。结果:(1)软脂酸(0.25mmol/L)或油酸(0.125mmol/L)组β细胞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经软脂酸和油酸共同培养24h后,β细胞3HTdR掺入量增高。(3)软脂酸和油酸试验组β细胞前胰岛素原mRNA表达均高于未经游离脂肪酸培养的对照组。结论:游离脂肪酸可能通过促进基础状态β细胞前胰岛素原mRNA表达和细胞增生,造成基础状态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过多,从而参与了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原 MRNA 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糖原合成酶活性的改变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艳荣 钱荣立 马晓伟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研究类NIDDM大鼠模型肝糖原合成酶的活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一组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尾静脉注射,另一组不给STZ,作为对照组,观察18周,选择... 目的:研究类NIDDM大鼠模型肝糖原合成酶的活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一组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尾静脉注射,另一组不给STZ,作为对照组,观察18周,选择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水平高于或等于对照组者作为类NIDDM大鼠模型,实验末期测定其肝糖原合成酶的活性。结果:Ⅰ型酶为(0.18±0.06)μmol/(min·g)相对于(0.24±0.09)μmol/(min·g)(P<0.05),而总酶I+D为(1.5±0.4)μmol/(min·g)相对于(1.8±0.4)μmol/(min·g)(P<0.05)。结论:糖尿病鼠此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肝糖原合成酶 测定 NID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脂肪酸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表达和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邵建华 高妍 袁振芳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是否通过改变胰岛素信号传导蛋白的表达和功能状态影响骨骼肌细胞的葡萄糖代谢。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骨骼肌细胞。软脂酸(0.25mmol·L-1)或油酸(0.125mmol·L-1)与...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是否通过改变胰岛素信号传导蛋白的表达和功能状态影响骨骼肌细胞的葡萄糖代谢。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骨骼肌细胞。软脂酸(0.25mmol·L-1)或油酸(0.125mmol·L-1)与骨骼肌细胞共同孵育6、12、24h,提取蛋白后用Western杂交方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蛋白水平,同时应用免疫沉淀和免疫杂交技术检测胰岛素刺激后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和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1)软脂酸或油酸作用后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蛋白质表达量无改变。(2)骨骼肌细胞与软脂酸或油酸共同孵育12和24h后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的酪氨酸磷酸化显著降低。(3)骨骼肌细胞在软脂酸或油酸作用后各个时间点的IRS1蛋白质量均明显降低。(4)骨骼肌细胞经软脂酸或油酸作用后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降低。结论:游离脂肪酸可能通过抑制骨骼肌细胞的IRS1蛋白质表达和胰岛素受体的酪氨酸磷酸化以及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阻滞胰岛素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酪氨酸 骨骼肌细胞 胰岛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温反馈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中 被引量:7
4
作者 冯晋光 林立平 +4 位作者 常青 王玉和 王兰 张苏范 李心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73-175,共3页
本文对3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加皮温反馈治疗并与30例NIDDM的同类患者单纯用药物治疗作对照组,结果表明:(1)研究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降糖药物用量减少,皮温的升温值增高,与对照组... 本文对3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加皮温反馈治疗并与30例NIDDM的同类患者单纯用药物治疗作对照组,结果表明:(1)研究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降糖药物用量减少,皮温的升温值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胰岛素与C-肽水平未见明显升高。(2)研究组部分患者足背动脉搏动增加,麻木、疼痛症状缓解。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方法对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有明显影响,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副作用。提示:皮温反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糖尿病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温反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参与Graves病甲状腺过氧化氢生物合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国良 林芬 高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36-636,646,共2页
目的 :探讨NADPH -细胞色素C还原酶 (CR)在Graves病甲状腺过氧化氢 (H2 O2 )生物合成中作用。方法 :应用高香草酸荧光分析等技术测定Graves病和正常甲状腺H2 O2 浓度和CR活性 ,观察CR活性变化对H2 O2 合成的影响。结果 :Graves病甲状腺C... 目的 :探讨NADPH -细胞色素C还原酶 (CR)在Graves病甲状腺过氧化氢 (H2 O2 )生物合成中作用。方法 :应用高香草酸荧光分析等技术测定Graves病和正常甲状腺H2 O2 浓度和CR活性 ,观察CR活性变化对H2 O2 合成的影响。结果 :Graves病甲状腺CR活性和H2 O2 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而H2 O2 酶活性无改变。加CR抑制剂对氯汞苯甲酸后 ,Graves病和正常甲状腺CR活性降低 84% ,同时H2 O2 水平下降近 5 7%。H2 O2 水平随CR活性降低而降低 ,两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R参与Graves病甲状腺内H2 O2 生物合成 ,是甲状腺内H2 O2 生成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GRAVES病 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DDM尿转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燕明 高妍 +1 位作者 李亚玉 马岳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了解转铁蛋白花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4例无明显血管合并症的NIDDM及266例健康人尿转铁蛋白排泄(UTFE)并与尿白蛋白排泄(UAE)进行比较。结果:无明显血管合并症的NIDDM病人UTFE增高的发生率... 目的:了解转铁蛋白花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4例无明显血管合并症的NIDDM及266例健康人尿转铁蛋白排泄(UTFE)并与尿白蛋白排泄(UAE)进行比较。结果:无明显血管合并症的NIDDM病人UTFE增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UAE增高的发生率(57.1%与30.9%,u=3.76,P<0.01)。UTFE与UAE呈明显正相关,UTFE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血糖及GHbA1c等水平无相关性。结论:以上结果提示UTFE可能是一个较UAE更敏感及更早反映NIDDM早期合并症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尿 转铁蛋白 测定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HPLC法测定血清及甲状腺组织内丙基硫氧嘧啶浓度 被引量:1
7
作者 冯琦 高妍 徐国宾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99-400,共2页
改良HPLC法测定血清及甲状腺组织内丙基硫氧嘧啶浓度冯琦,高妍,徐国宾(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检验科100034)丙基硫氧嘧啶(PTU)作为抗甲状腺药物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PTU可抑制5′脱碘酶,阻止T4向T... 改良HPLC法测定血清及甲状腺组织内丙基硫氧嘧啶浓度冯琦,高妍,徐国宾(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检验科100034)丙基硫氧嘧啶(PTU)作为抗甲状腺药物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PTU可抑制5′脱碘酶,阻止T4向T3转化,这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高效液相色谱 血清 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降糖降血糖作用机制探讨
8
作者 郭晓蕙 施曼珠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5期398-398,共1页
本文通过观察优降糖的急性实验刺激胰岛素分泌,以及慢性实验中对红细胞胰岛素受体及对外源性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探讨优降糖的作用机制。 17只正常兔禁食12小时后口服优降糖2.5 mg/只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1、2、4、6、8小时取血测血糖... 本文通过观察优降糖的急性实验刺激胰岛素分泌,以及慢性实验中对红细胞胰岛素受体及对外源性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探讨优降糖的作用机制。 17只正常兔禁食12小时后口服优降糖2.5 mg/只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1、2、4、6、8小时取血测血糖及胰岛素。图示:空腹服优降糖后1小时胰素水平升高(P<0.01),以后下降。血糖水平自服药1小时后开始下降(P<0.01),4~6小时降至最低,8小时略有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降糖 降血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儿茶酚胺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嗜铬细胞瘤
9
作者 黄丹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3年第12期762-764,共3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因阵发性咳喘伴乏力、多汗、血压增高4个月于1993年2月20日入院。2年前患者出现发作性头昏伴乏力、多汗,持续1小时左右可自行缓解,未予诊治。4个月前出现阵发性咳嗽、喘憋、夜间不能平卧,逐渐尿量减少,双下肢...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因阵发性咳喘伴乏力、多汗、血压增高4个月于1993年2月20日入院。2年前患者出现发作性头昏伴乏力、多汗,持续1小时左右可自行缓解,未予诊治。4个月前出现阵发性咳嗽、喘憋、夜间不能平卧,逐渐尿量减少,双下肢水肿。就诊于当地某医院,测血压24/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 症状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糖尿病大鼠血浆内皮素样免疫反应物水平和主动脉舒缩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汇波 马金城 +1 位作者 邢维常 钱荣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9-41,共3页
为了探讨糖尿病血管并发病机理及药物防治措施,测定了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浆内皮素样免疫反应物水平和胸主动脉对内皮素及乙酰胆碱舒缩反应的变化,并研究了川芎嗪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血浆内皮素样免疫反... 为了探讨糖尿病血管并发病机理及药物防治措施,测定了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浆内皮素样免疫反应物水平和胸主动脉对内皮素及乙酰胆碱舒缩反应的变化,并研究了川芎嗪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血浆内皮素样免疫反应物水平升高(51±07ng·L-1vs18±09ng·L-1,P<0001);主动脉对内皮素的收缩反应显著增强,对乙酰胆碱舒张反应显著减弱.川芎嗪不能抑制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升高,但显著降低血浆内皮素样免疫反应物水平(24±03ng·L-1vs51±07ng·L-1,P<0001),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的舒缩反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药理学 糖尿病 内皮素类 主动脉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醇及肌醇代谢改变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傅敏新 钱荣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00-304,共5页
血管壁中多元醇活性增强引起山梨醇和果糖在细胞内堆积,造成细胞渗透性肿胀和破坏。山梨醇浓度增加直接或间接扰乱细胞内游离肌醇的利用。肌醇的减少,使磷脂酰肌醇合成受限,胞膜上磷脂酰肌醇池更新出现障碍,同时膜上磷酸肌醇也减低,导致... 血管壁中多元醇活性增强引起山梨醇和果糖在细胞内堆积,造成细胞渗透性肿胀和破坏。山梨醇浓度增加直接或间接扰乱细胞内游离肌醇的利用。肌醇的减少,使磷脂酰肌醇合成受限,胞膜上磷脂酰肌醇池更新出现障碍,同时膜上磷酸肌醇也减低,导致膜Na^+-K^+-ATP酶活性减低。在高血糖与醛糖还原酶的共同作用下,醛糖与醇糖均增多,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非解性糖化,加重动脉壁的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多元醇 肌醇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酸钠的降糖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钱玉宁 钱荣立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40-42,共3页
钒是一种微量元素,其无机盐钒酸钠具有降低链佐霉素所致糖尿病大鼠高血糖的作用。钒酸钠的降糖作用并不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可能作用于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水平。
关键词 钒酸钠 降糖作用 降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微腺瘤和高泌乳素血症
13
作者 钱玉宁 施曼珠 +1 位作者 惠岩 钱荣立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5期385-386,共2页
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微腺瘤和高泌乳素血症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钱玉宁,施曼珠,惠岩,钱荣立自1990年9月至1992年10月我们应用南斯拉夫Lek公司生产的溴隐亭对12例女性高泌乳素血症病人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溴隐亭治疗垂体泌乳素微腺瘤和高泌乳素血症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钱玉宁,施曼珠,惠岩,钱荣立自1990年9月至1992年10月我们应用南斯拉夫Lek公司生产的溴隐亭对12例女性高泌乳素血症病人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资料与方法12例女性高泌乳素血症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隐亭 垂体肿瘤 泌乳素 微腺瘤 高泌乳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酸钠对肝细胞膜胰岛素介体释放的影响
14
作者 郭昆全 钱荣立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83-284,共2页
关键词 肝细胞膜 胰岛素介体 钒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