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656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吕媛 刘健 +1 位作者 郝凤兰 李家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研究比较了国产哌拉西林/他佐巴坦及哌拉西林和其它联合制剂对656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与哌拉西林相比显示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粘质沙雷... 研究比较了国产哌拉西林/他佐巴坦及哌拉西林和其它联合制剂对656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与哌拉西林相比显示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粘质沙雷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MIC90是哌拉西林的MIC901/16~1/3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其他酶抑制剂联合制剂抗菌活性比较表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大肠埃希氏菌、粘质沙雷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抗菌活性比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联合制剂强4~16倍。对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球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对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球菌以及淋病奈瑟氏球菌的MIC90与哌拉西林MIC90相似,但对表葡球菌、其他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的MIC90是哌拉西林的1/8,而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制剂的抗菌活性较其他酶抑制剂联合制剂强4~16倍。对脆弱拟杆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MIC90是哌拉西林的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他佐巴坦 体外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张永龙 李家泰 赵鸣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8-435,共8页
本文对阴沟肠杆菌 Amp C酶进行了以下 5个方面研究 ,其内容和结果分别为 :(1)联合药敏实验 :用平皿二倍稀释法研究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呋辛与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联合对 34株头孢他啶... 本文对阴沟肠杆菌 Amp C酶进行了以下 5个方面研究 ,其内容和结果分别为 :(1)联合药敏实验 :用平皿二倍稀释法研究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呋辛与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联合对 34株头孢他啶耐药菌 ,6株头孢他啶中敏菌及 15株头孢他啶敏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舒巴坦使头孢他啶对 32 .7% (18/ 5 5 )的阴沟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有明显抗菌增效作用。 96 .4%(5 3/ 5 5 )的阴沟肠杆菌对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敏感。 (2 )酶稳定性实验 :紫外测定法测定 4株标准菌和 6株临床分离菌产生的 Amp C酶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水解率 ,结果表明阴沟肠杆菌产生的 β-内酰胺酶对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头孢氨苄 ,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克洛 ,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及青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水解率高。对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 ,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以及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单环类 β-内酰胺抗生素氨曲南的水解率较低。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对 4株标准产酶菌及 6株临床分离菌产生的 β-内酰胺酶均无抑制作用 ,而三唑巴坦则对上述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 Amp C酶分子量测定 :用 SDS- PAGE测定酶的分子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AMPC酶 抗生素 头孢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及三唑巴坦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赵彩云 李耘 李家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32,46,共6页
比较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4∶1,2∶1)、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3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生物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抑酶保护率。结果表明,... 比较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4∶1,2∶1)、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3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生物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抑酶保护率。结果表明,β内酰胺酶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的相对水解率明显低于单独使用哌拉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有显著性差异(P<0.01),近似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当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为4∶1时,相对水解率与8∶1相比又有非常显著降低。说明三唑巴坦起到了增强哌拉西林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和抑酶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Β-内酰胺酶 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头孢噻肟随机对照及开放治疗细菌性感染182例临床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家泰 张烨 +11 位作者 吕媛 陈亦芳 顾俊明 王慧玲 霍丽 薛新 贾长绪 张怡玲 孙吉珍 陈长海 王宗兼 冯家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32-437,共6页
目的:评价国产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对照及开放临床试验。结果:随机对照治疗呼吸道感染及泌尿系感染128 例,其中试验药66 例,对照药62例,两组痊愈率分别为72.73%和62.90% ,总有效... 目的:评价国产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对照及开放临床试验。结果:随机对照治疗呼吸道感染及泌尿系感染128 例,其中试验药66 例,对照药62例,两组痊愈率分别为72.73%和62.90% ,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 和88.71%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头孢噻肟对各种致病菌感染的痊愈率分别为72.31% 和63.93% ,有效率分别为95.38% 和88.52% ;两组细菌阳性率分别为98.48% (65/66)和98.39% (61/62),治疗后细菌清除率为95.38% 与93.44%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 ,头孢噻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 ,以上结果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 0.05)。开放治疗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54例,临床痊愈率64.81% ,有效率90.74% 。开放组对各种细菌感染的痊愈率与有效率分别为67.31% 与92.31% ,细菌清除率为92.45%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 。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对于临床常见中至重度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是一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 舒巴坦钠 头噻肟 细菌性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敏感株和多重耐药株的主动外排系统
5
作者 张小林 汪复 朱德妹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株和敏感株中抗菌药物的主动外排系统。方法:用抽虑法测定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株、敏感株以及标准质控菌对四环素和青霉素的积聚。结果:大肠杆菌敏感株和多重耐药株中四环素以及青霉素的稳定药物质...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株和敏感株中抗菌药物的主动外排系统。方法:用抽虑法测定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株、敏感株以及标准质控菌对四环素和青霉素的积聚。结果:大肠杆菌敏感株和多重耐药株中四环素以及青霉素的稳定药物质量摩尔浓度呈能量依赖性降低,加入能量抑制剂,细胞内药物质量摩尔浓度上升,但敏感株变化轻微,而标准质控菌ATCC25922细胞内四环素和青霉素的质量摩尔浓度在加入能量抑制剂后显著下降。结论:临床分离的敏感株中亦存在能泵出四环素和青霉素的主动外排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青霉素 抗药性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片剂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朴 张莉 +2 位作者 刘燕 李天云 李家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48,60,共4页
16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别随机交叉口服 6 2 5 mg克拉维酸钾 /阿莫西林片 (内含阿莫西林 5 0 0 mg,克拉维酸 12 5 mg)和进口阿莫克拉片 (内含阿莫西林 5 0 0 mg,克拉维酸 12 5 mg) ,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中具有抗菌活性的阿莫西林的浓度 ,... 16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别随机交叉口服 6 2 5 mg克拉维酸钾 /阿莫西林片 (内含阿莫西林 5 0 0 mg,克拉维酸 12 5 mg)和进口阿莫克拉片 (内含阿莫西林 5 0 0 mg,克拉维酸 12 5 mg) ,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中具有抗菌活性的阿莫西林的浓度 ,计算克拉维酸钾 /阿莫西林片中阿莫西林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 ,阿莫西林在克拉维酸钾 /阿莫西林片和进口阿莫克拉片的达峰时间 Tmax分别为 (1.6 88± 0 .814)、(1.2 5 0± 0 .46 5 ) h;达峰浓度 Cmax分别为 (9.332± 2 .2 38)、(9.2 89± 2 .0 89) mg/ L;消除半衰期 T1 /2 分别为 (1.15 5± 0 .313)、(1.12 9±0 .32 2 ) h;药 -时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 (2 4.494± 5 .0 99)、(2 4.36 0± 5 .430 ) mg· h/ L。两种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AUC及 Cmax经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克拉维酸钾 /阿莫西林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 1.6± 13.8) %。对 AUC进行双单侧 t检验及 90 %可信限证实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 生物等效性 微生物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盐酸加替沙星对细菌感染小鼠败血症的体内抗菌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琪 康子胜 李家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研究国产盐酸加替沙星 (gatifloxacin)与氧氟沙星 (ofloxacin)对细菌感染小鼠败血症的体内抗菌作用。盐酸加替沙星与氧氟沙星对临床分离金葡球菌、肺炎双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败血症的体内保护试验结果显示 ,盐... 研究国产盐酸加替沙星 (gatifloxacin)与氧氟沙星 (ofloxacin)对细菌感染小鼠败血症的体内抗菌作用。盐酸加替沙星与氧氟沙星对临床分离金葡球菌、肺炎双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败血症的体内保护试验结果显示 ,盐酸加替沙星体内抗菌作用明显优于氧氟沙星 ,尤其是对肺炎双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抗菌作用更显著优于氧氟沙星。比较试验两药 ED5 0 及 ED95 值结果 ,盐酸加替沙星和氧氟沙星对两株金葡球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 ED5 0 值及 ED95 值分别为 3.77、3.94与 11.17、12 .5 4及 8.86、8.2 5与2 9.18、36 .30 mg/ kg(两药 ED5 0 值与 ED95 值的 P值 <0 .0 1,具有显著差异 ) ,氧氟沙星的 ED5 0 值及 ED95 值比盐酸加替沙星大 2 .95~ 3.2倍及 3.3~ 4.4倍。盐酸加替沙星和氧氟沙星对两株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 ED5 0 值及 ED95 值分别为 2 .89、3.38与 2 0 .47、2 3.36及 8.82、8.0 6与 6 2 .10、6 2 .45 mg/ kg(两药 ED5 0 值与 ED95 值的 P值 <0 .0 1,具有显著差异 ) ,氧氟沙星 ED5 0 及 ED95 值比盐酸加替沙星大 6 .9倍及 7.1~ 7.7倍。盐酸加替沙星和氧氟沙星对两株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 ED5 0 值及 ED95 值分别为 2 .79、3.39与 16 .16、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加替沙星 氧氟沙星 体内抗菌作用 细菌感染 败血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