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宁夏产盐生肉苁蓉一新变种 被引量:10
1
作者 屠鹏飞 何燕萍 楼之岑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34,共3页
内苁蓉属Cistanche为列当科Orobanchaceae寄生植物,是补肾壮阳常用中药之一。近年来由于大量采挖,资源濒于枯竭,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之一。作者对我国肉苁蓉属植物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 内苁蓉属Cistanche为列当科Orobanchaceae寄生植物,是补肾壮阳常用中药之一。近年来由于大量采挖,资源濒于枯竭,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之一。作者对我国肉苁蓉属植物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鉴定出肉苁蓉属植物4种,即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Ma、盐生肉苁潜C.salsa(C.A.Mey.)G.Beck、沙苁蓉C.sinensisG.Beck和管花肉苁C.tubulosa(Schenk.)R.Wight,并发现1新变种白花盐苁蓉C.salsavar.albifloraP.F.TuetZ.C.Lou,var.nov,搞清了我国肉苁蓉属植物的种类和资源。本文报道此新变种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当科 肉苁蓉属 新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细辛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37
2
作者 蔡少青 王璇 +1 位作者 朱姝 楼之岑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阐明古代细辛的基源及使用状况等。方法:查考本草中细辛的记文及附图,比较相关植物的形态及分布。结果;历代以华细辛为正品细辛,仅梁代本草和部分明清代本草亦以北细辛和汉城细辛为正品,宋代主要本草将杜衡、青城细辛之日误... 目的:阐明古代细辛的基源及使用状况等。方法:查考本草中细辛的记文及附图,比较相关植物的形态及分布。结果;历代以华细辛为正品细辛,仅梁代本草和部分明清代本草亦以北细辛和汉城细辛为正品,宋代主要本草将杜衡、青城细辛之日误作细辛的图收载。细辛历代药用根部,各本草言其无毒或有毒。结论:历史上华细辛始终被认为是正品细辛,细辛品种混乱与古本草错载附图有关,应研究来源于不同植物和药用部分的细辛的疗效及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中药鉴定 本草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细辛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蔡少青 王禾 陈世忠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研究细辛的非挥发性有效成分。方法:对北细辛根和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所得化合物用光谱分析(IR、MS、1HNMR、13CNMR)鉴定。结果:从乙醚提取物中分得3个化合物,鉴定为卡枯醇、1-细辛脂素和1-芝... 目的:研究细辛的非挥发性有效成分。方法:对北细辛根和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所得化合物用光谱分析(IR、MS、1HNMR、13CNMR)鉴定。结果:从乙醚提取物中分得3个化合物,鉴定为卡枯醇、1-细辛脂素和1-芝麻脂素。结论:1-芝麻脂素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已知它具有抗病毒、抗气管炎作用,故可认为是细辛的有效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细辛脂素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属植物化学成分分析——1.十种大黄属植物的根与根茎中水溶性蒽甙的高压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俊华 张立力 楼之岑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51-53,共3页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十种大黄属植物:滇边大黄、水黄、小大黄、疏枝大黄、拉萨大黄天山大黄、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以及两种待鉴定的大黄的根和根茎中番泻甙A(Sennoside A,SA)、大黄酸-8-葡萄糖甙(Rhein-8-O-β-D-glucoside,R8 G)、...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十种大黄属植物:滇边大黄、水黄、小大黄、疏枝大黄、拉萨大黄天山大黄、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以及两种待鉴定的大黄的根和根茎中番泻甙A(Sennoside A,SA)、大黄酸-8-葡萄糖甙(Rhein-8-O-β-D-glucoside,R8 G)、大黄酸甙(Rheinoside)A、C、D(RA,RC,RD)等五种蒽甙的含量。该研究结果对藏医用大黄的品质评价和开发利用大黄属植物资源均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属 蒽甙类 色谱法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采集时间对北细辛根挥发油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蔡少青 陈世忠 +1 位作者 谢丽华 朱姝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36-338,371,共4页
目的:根据挥发油的含量和油中主成分,确定细辛根的最佳采收期。方法:用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北细辛根及根茎的不同样品中挥发油的总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其挥发油的成分。结果: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采集时间的... 目的:根据挥发油的含量和油中主成分,确定细辛根的最佳采收期。方法:用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北细辛根及根茎的不同样品中挥发油的总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其挥发油的成分。结果: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采集时间的上述植物根及根茎的样品,得到这些根及根茎样品的总挥发油含量和油中9种主成分的相对含量。结论:4年生以上的北细辛报及根茎可作药用。最佳采收期为4月、5月和9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细辛 中药采集 细辛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非正品大黄中34种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郑俊华 西泽信 +4 位作者 山岸乔 西冈五夫 金子光 三桥博 楼之岑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15-317,共3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非正品大黄:藏边大黄Rheum emodiWall.(Ⅰ),华北大黄R.franzenbachii münt.(Ⅱ)和河套大黄R.hotaoense C.Y.Cheng et T.C.Kao(Ⅲ)根和根茎中3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这三种大黄中... 本文首次报道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非正品大黄:藏边大黄Rheum emodiWall.(Ⅰ),华北大黄R.franzenbachii münt.(Ⅱ)和河套大黄R.hotaoense C.Y.Cheng et T.C.Kao(Ⅲ)根和根茎中3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这三种大黄中水溶性蒽甙的含量为Ⅲ>Ⅱ>Ⅰ;而脂溶性游离蒽醌及其单糖甙的含量为Ⅰ>Ⅱ>Ⅲ;它们均不含苯丁酮甙类,而含有少量的鞣质类化合物,芪甙类的含量为Ⅱ>Ⅲ>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色谱法 化学成分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大黄34种化学成分的高压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郑俊华 西泽信 +4 位作者 山岸乔 西冈五夫 金子光 三桥博 楼之岑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499-502,共4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17种商品大黄中3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包括4种甘肃大黄Rheum palmatum L.,2种四川雅黄R.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R. palmaturn L,和11种未知原植物品种的日本商品大黄。结果表明:17种商品大... 本文首次报道了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17种商品大黄中3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包括4种甘肃大黄Rheum palmatum L.,2种四川雅黄R.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R. palmaturn L,和11种未知原植物品种的日本商品大黄。结果表明:17种商品大黄中的34种化学成分含量与商品等级没有平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液相色谱 化学成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化学成分的高压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俊华 西沢信 +4 位作者 山岸喬 金子光 西冈五夫 楼之岑 三桥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6年第4期296-296,共1页
供药用的正品大黄有三种:即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和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H.的根和根茎。近年来在商品中时有混入同属他种植物的根和根茎,俗称土大黄或山大黄,即藏边大黄R.emodi wall.,... 供药用的正品大黄有三种:即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和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H.的根和根茎。近年来在商品中时有混入同属他种植物的根和根茎,俗称土大黄或山大黄,即藏边大黄R.emodi wall.,华北大黄R.franzenbachii Münt.和河套大黄R.hotaoense C.Y.Cheng et T.C.Kao。 本文首次报导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对上述大黄的34种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1.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均含有7种水溶性成分(番泻甙A、B,大黄酸-8-葡萄糖甙,大黄酸蒽酮甙A、B、C、D),以唐古特大黄含量较高,而药用大黄不含大黄酸蒽酮甙A、B、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掌叶大黄 药用大黄 藏边大黄 高压液相色谱法 唐古特大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中蒽甙类成分积累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俊华 黄琴 +2 位作者 张治国 高双新 楼之岑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1~5年不同生长年限、植株不同发育阶段、植株不同部分中番泻甙A(SennosideA,SA),大黄酸-8-葡萄糖甙(Rhein-8-O-β-D-glucoside,R 8 G),大黄酸甙(Rheinoside)A(RA)、C(RC)、D(RD)等五种蒽甙类成分的含量。结...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1~5年不同生长年限、植株不同发育阶段、植株不同部分中番泻甙A(SennosideA,SA),大黄酸-8-葡萄糖甙(Rhein-8-O-β-D-glucoside,R 8 G),大黄酸甙(Rheinoside)A(RA)、C(RC)、D(RD)等五种蒽甙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1)大黄随生长年限的延长,五种蒽甙类成分的总含量呈递增趋势,但第二年以后增加缓慢;(2)不同发育阶段中五种蒽甙的总量以果熟期为最高,(3)大黄的根系中五种蒽甙的总含量依下列顺序递减:主根茎→细根→主根及支根→支根茎;茎部只含少量大黄酸甙D,叶不含任何蒽甙类成分。本研究有利于确定大黄合理的采收年限和季节,以及大黄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蒽甙类 积累动态 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大小蓟的黄酮类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文序 田珍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09-309,共1页
中药大小蓟的黄酮类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北京医科大学生药学教研室周文序,田珍大蓟和小蓟是中医常用的止血药,其黄酮类成分有较好的促进凝血作用。因此,我们对该类成分作了进一步的分离和鉴定,共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自小蓟中得... 中药大小蓟的黄酮类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北京医科大学生药学教研室周文序,田珍大蓟和小蓟是中医常用的止血药,其黄酮类成分有较好的促进凝血作用。因此,我们对该类成分作了进一步的分离和鉴定,共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自小蓟中得到了蒙花甙和芦丁;自大蓟中分离到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大蓟 小蓟 黄酮 中药化学成分 中药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风类药材的形态组织学研究(Ⅰ)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建华 楼之岑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277-280,288,共5页
本文报道了产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正品防风及其3种代替品的形态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导管的形状、油管的形状与分布、石细胞的存在与否是它们的重要鉴别特征。
关键词 防风 形态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风类药材的形态组织学研究(Ⅱ)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建华 楼之岑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54-58,共5页
对中药防风的5种地区习用品及2种混杂品进行了形态组织学研究,确定了种间鉴别特征,编写了防风类药材的分种检索表。
关键词 防风 鉴定 形态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