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存分析与生物医学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方积乾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293-296,共4页
一、生存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学与生命科学休戚相关 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是应生命科学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关于寿命资料的统计学分枝。虽然仅三、四十年的历史,但在生物医学、生物统计和数理统计的国际性杂志中,生存分析方面的理论、...
一、生存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学与生命科学休戚相关 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是应生命科学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关于寿命资料的统计学分枝。虽然仅三、四十年的历史,但在生物医学、生物统计和数理统计的国际性杂志中,生存分析方面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已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1.死亡与寿命:死亡与寿命是生存分析最初的直观背景。寿命是从生命起点算起到死亡这个点事件发生为止的一段时间。一般说,事物在发生质的飞跃之前处于一种状态,质的飞跃之后转为另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
生存分析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预测致癌性的遗传毒理学试验组合的选择和序贯判别方法
被引量:
7
2
作者
方积乾
王纪宪
+1 位作者
周宗灿
傅娟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6期421-424,共4页
本文把序贯判别方法应用于以遗传毒理学试验预测化学品的致癌性,优化预测的社会效益。给出了遗传毒理学试验组合的较佳选择方案以及实用的序贯判别方法。推荐以沙门氏菌回变试验为第一个试验,啮齿类骨髓微核试验为第二个试验,哺乳动物细...
本文把序贯判别方法应用于以遗传毒理学试验预测化学品的致癌性,优化预测的社会效益。给出了遗传毒理学试验组合的较佳选择方案以及实用的序贯判别方法。推荐以沙门氏菌回变试验为第一个试验,啮齿类骨髓微核试验为第二个试验,哺乳动物细胞SCE试验或哺乳动物细胞UDS试验或啤酒酵母有丝分裂重组试验为第三个试验。本文还改进了Titterington处理缺失数据的统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毒理试验
序贯判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叉试验设计分析的拟线性模型
被引量:
1
3
作者
方积乾
杨淑英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67-270,共4页
本文针对输出为计量资料的情形,利用适用面较广的拟线性模型,揭示输出与输入史之间关系。其中特别考虑到输入的累积残余效应。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和似然比检验的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这些都在IBM-PC/XT机上以FORTRAN 77实施。就一...
本文针对输出为计量资料的情形,利用适用面较广的拟线性模型,揭示输出与输入史之间关系。其中特别考虑到输入的累积残余效应。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和似然比检验的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这些都在IBM-PC/XT机上以FORTRAN 77实施。就一次给药情形对本模型进行了模拟研究,从而考察参数估计方法的优良性。初步模拟结果表明,参数估计精度满意。本模型不需设置任何预检验,无论有否残余效应都可应用。本方法还可获得现存方法不能获得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试验
累积残余效应
拟线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尘肺Ⅰ期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栾建安
石中陆
+2 位作者
姚金华
王纪宪
刘学谦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21,共3页
本文以煤工开始接尘发展到尘肺Ⅰ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存历程,用离散的比例危险率模型作生存分析。结果按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选出影响发病的高危因素:年龄、实际接尘工龄和统计工种,进而估计出基准累积危险率函数 H_0(t)和基准生存函数 F_...
本文以煤工开始接尘发展到尘肺Ⅰ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存历程,用离散的比例危险率模型作生存分析。结果按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选出影响发病的高危因素:年龄、实际接尘工龄和统计工种,进而估计出基准累积危险率函数 H_0(t)和基准生存函数 F_0(t),并由此产生对个体对象的生存(发病)期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生存分析
比例危险率
生存函数
全文增补中
题名
生存分析与生物医学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方积乾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生物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室
出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293-29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七五攻关肿瘤预防研究资助课题
文摘
一、生存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学与生命科学休戚相关 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是应生命科学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关于寿命资料的统计学分枝。虽然仅三、四十年的历史,但在生物医学、生物统计和数理统计的国际性杂志中,生存分析方面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已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1.死亡与寿命:死亡与寿命是生存分析最初的直观背景。寿命是从生命起点算起到死亡这个点事件发生为止的一段时间。一般说,事物在发生质的飞跃之前处于一种状态,质的飞跃之后转为另一状态。
关键词
生物医学
生存分析
寿命
分类号
R195.3 [医药卫生—卫生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测致癌性的遗传毒理学试验组合的选择和序贯判别方法
被引量:
7
2
作者
方积乾
王纪宪
周宗灿
傅娟龄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生物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室
北京医科大学
卫生毒理学
教研室
出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6期421-424,共4页
文摘
本文把序贯判别方法应用于以遗传毒理学试验预测化学品的致癌性,优化预测的社会效益。给出了遗传毒理学试验组合的较佳选择方案以及实用的序贯判别方法。推荐以沙门氏菌回变试验为第一个试验,啮齿类骨髓微核试验为第二个试验,哺乳动物细胞SCE试验或哺乳动物细胞UDS试验或啤酒酵母有丝分裂重组试验为第三个试验。本文还改进了Titterington处理缺失数据的统计方法。
关键词
遗传毒理试验
序贯判别法
Keywords
Genotoxicity assay
Sequential discriminant method
Incomplete data
分类号
R394-33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叉试验设计分析的拟线性模型
被引量:
1
3
作者
方积乾
杨淑英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生物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室
出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67-27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针对输出为计量资料的情形,利用适用面较广的拟线性模型,揭示输出与输入史之间关系。其中特别考虑到输入的累积残余效应。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和似然比检验的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这些都在IBM-PC/XT机上以FORTRAN 77实施。就一次给药情形对本模型进行了模拟研究,从而考察参数估计方法的优良性。初步模拟结果表明,参数估计精度满意。本模型不需设置任何预检验,无论有否残余效应都可应用。本方法还可获得现存方法不能获得的结果。
关键词
交叉试验
累积残余效应
拟线型模型
Keywords
Ouasilinear model
Cumulative residual effect
Crossover trial
分类号
R195.1 [医药卫生—卫生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尘肺Ⅰ期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栾建安
石中陆
姚金华
王纪宪
刘学谦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生物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室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职业医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21,共3页
基金
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发展适应于肿瘤预防研究的生物统计学理论和技术"成果
文摘
本文以煤工开始接尘发展到尘肺Ⅰ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存历程,用离散的比例危险率模型作生存分析。结果按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选出影响发病的高危因素:年龄、实际接尘工龄和统计工种,进而估计出基准累积危险率函数 H_0(t)和基准生存函数 F_0(t),并由此产生对个体对象的生存(发病)期的预测。
关键词
尘肺
生存分析
比例危险率
生存函数
Keywords
Pneumoconiosis Survival analysis Proportional hazards Survivor function
分类号
R598.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存分析与生物医学研究
方积乾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预测致癌性的遗传毒理学试验组合的选择和序贯判别方法
方积乾
王纪宪
周宗灿
傅娟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交叉试验设计分析的拟线性模型
方积乾
杨淑英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尘肺Ⅰ期的生存分析
栾建安
石中陆
姚金华
王纪宪
刘学谦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5
1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