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永磁材料在口腔正畸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以岳 曾祥龙 +3 位作者 林久祥 孙志广 祝景汉 李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1987年第1期1-4,2,共5页
稀土永磁材料应用于口腔正畸,国内尚未报道;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应用也为数不多,均处于起步状态。在稀土材料被试用于口腔正畸之前,Blechman (1978)以铅镍钴(AlNiCo)永磁体牵引锚。
关键词 稀土永磁材料 初步应用 磁极 异性 吸引力 稀土金属间化合物永磁材料 磁倾极 口腔正畸 矫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颌面畸形的外科矫正——附200例临床病例总结
2
作者 张震康 张熙恩 +4 位作者 王兴 杨达 杨琼 傅民魁 陶宠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6年第4期251-254,324,共5页
本文总结了自1973~1985年我们所作的200例外科正畸手术。针对十三类不同畸形患者我们采用了不同的矫治手术,同时根据每一患者的畸形灵活应用各种手术搭配。近年来我们又先后开展了现传外科正畸的一些最新技术,使手术范围进一步扩大,矫... 本文总结了自1973~1985年我们所作的200例外科正畸手术。针对十三类不同畸形患者我们采用了不同的矫治手术,同时根据每一患者的畸形灵活应用各种手术搭配。近年来我们又先后开展了现传外科正畸的一些最新技术,使手术范围进一步扩大,矫治效果明显提高。本文还就外科正畸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正畸 手术 患者 双侧 截骨术 前突 根尖下截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3
作者 张丁 傅民魁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2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前列腺素类(Prostaglandins,简称PG)物质是一组化学结构十分相似、含有20个碳原子的多氧不饱和脂肪酸。本世纪三十年代初被发现,发展至今已有12型,每型又分3类。前列腺素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效应,几乎参与体内的各种生理代谢过程。PGE系... 前列腺素类(Prostaglandins,简称PG)物质是一组化学结构十分相似、含有20个碳原子的多氧不饱和脂肪酸。本世纪三十年代初被发现,发展至今已有12型,每型又分3类。前列腺素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效应,几乎参与体内的各种生理代谢过程。PGE系列与骨组织的吸收、改建有密切关系。因此对牙周组织中的PGE的研究就成为口腔正畸科、牙周科和口腔修复科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 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16岁正常合X线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彦恒 林久祥 +1 位作者 王长福 张玉珠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4年第1期25-27,共3页
本文以北京市16岁汉族正常者51名(男25名,女26名)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分析,提出正常(Steiner分析法、Wytie分析法、Tweed分析法、Wits分析法的诊断标准值,为正畸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 本文以北京市16岁汉族正常者51名(男25名,女26名)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分析,提出正常(Steiner分析法、Wytie分析法、Tweed分析法、Wits分析法的诊断标准值,为正畸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He X线头影测量 诊断 正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治疗对唇腭裂术后反患者的颅面形态影响
5
作者 周恒 李巍然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7-170,共4页
唇腭裂术后患者的正畸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上颌腭扩展矫治及口外力前方牵引头帽颏兜矫治对患者颅面形态的影响进行综述,表明正畸治疗可改善患者上下颌骨关系不调,矫正错(牙合)畸形。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手术后 反HE 正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软组织侧貌轮廓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管国强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86-289,共4页
正畸治疗或外科正畸治疗中软组织侧貌的预测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阐述了软、硬组织相互关系的必要性和正畸治疗中软组织侧貌的预测方法,以便取得患者的配合,确定理想的治疗方案,取得预期的良好医疗效果。
关键词 口腔正畸学 软组织侧貌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正常与双颌前突错侧貌特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罗卫红 王壬 傅民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 :从常用的软组织侧貌测量项目中确定影响双颌前突侧貌美观的主要因素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 5 6例侧貌美的正常牙合及 38例侧貌不协调的安氏 I类双颌前突错牙合进行软硬组织 X线头影测量。结果 :通过判别分析筛选出 3项... 目的 :从常用的软组织侧貌测量项目中确定影响双颌前突侧貌美观的主要因素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 5 6例侧貌美的正常牙合及 38例侧貌不协调的安氏 I类双颌前突错牙合进行软硬组织 X线头影测量。结果 :通过判别分析筛选出 3项软组织侧貌美学指标及与其相关联的硬组织指标。结论 :影响双颌前突侧貌美观主要为唇颏关系不协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美学 X线测量 双颌前突错He 侧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正常牙齿位置和形态 被引量:45
8
作者 杨新海 曾祥龙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528-531,共4页
目的:为适用于中国人的直丝弓矫治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三维测量仪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对67名正常牙合中国人的牙齿进行了三维精密测量。结果:与白种人相比,中国人上切牙和上、下尖牙转矩角较大,上、下切牙和上、下尖牙轴倾... 目的:为适用于中国人的直丝弓矫治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三维测量仪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对67名正常牙合中国人的牙齿进行了三维精密测量。结果:与白种人相比,中国人上切牙和上、下尖牙转矩角较大,上、下切牙和上、下尖牙轴倾角较小,上中侧切牙间冠凸距相差较小,上、下尖牙及上下第一磨牙与其近中邻牙之间的冠凸距相差较大,下第一磨牙补偿角为负值。结论:正常牙合牙齿位置与形态具有种族特征,在我国正畸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矫治器 设计 牙HE 人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8岁正常人下颌骨对称性生长发育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文莲 林久祥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正常牙合人下颌骨的对称性与变异,探讨其随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6名正常牙合青少年每年同期摄取头颅定位后前位片,连续6年,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在13~18岁期间,(1)正常牙合人下颌骨对称性... 目的:分析正常牙合人下颌骨的对称性与变异,探讨其随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6名正常牙合青少年每年同期摄取头颅定位后前位片,连续6年,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在13~18岁期间,(1)正常牙合人下颌骨对称性正常变异的范围水平向小于9%、垂直向小于7mm,且在观察期内保持稳定;(2)相对于颅底,女性左、右侧下颌升支倾斜度、下颌角与髁突的位置关系稳定、对称,男性仅在15岁时出现对称性的变异,其后随生长又趋于左、右对称;(3)下颌骨各对应区域,男性左、右侧均对称,女性在个别年龄期下颌区、髁突区存在变异,右侧大于左侧,随生长发育变化的趋势为左右对称右侧优势左右再对称。结论:正常牙合人下颌骨存在对称性的正常变异,其范围在13~18岁保持稳定,水平向小于9%,垂直向小于7mm;下颌骨在相对于颅底的位置关系及内部各对应部位之间,具有较好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解剖学 组织学 生长发育 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畸形尖牙、双尖牙组与其它组牙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聂琼 林久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目的:研究错牙合、正常牙合的尖牙、双尖牙组与其它组牙的相关性,为尖牙、双尖牙组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5组不同类型错牙合和正常牙合,每组男女各30人,共360人,应用YM-2115三维测量仪测量牙齿最大近远中径... 目的:研究错牙合、正常牙合的尖牙、双尖牙组与其它组牙的相关性,为尖牙、双尖牙组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5组不同类型错牙合和正常牙合,每组男女各30人,共360人,应用YM-2115三维测量仪测量牙齿最大近远中径,进行有关的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牙合的尖牙、双尖牙组与下切牙组高度相关,符合Moyers预测机理,但错牙合的尖牙、双尖牙组一般与同牙列的切牙加第一磨牙组高度正相关。结论:临床上对错牙合尖牙、双尖牙组的预测不能简单等同于正常牙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牙 双尖牙 错HE Moyers预防法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智儿童的牙畸形研究——错畸形的发生率、分类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海梅 谢丽平 傅民魁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0年第4期208-210,共3页
发育残疾是残疾的一个类别,我国残疾儿童的发生率约为3—5‰,其中智力低下残疾占很大比重。本文对379例弱智儿童按其弱智程度分别进行错(牙合)畸形发生率及错(牙合)儿童中的口腔不良习惯、吞咽、发音异常进行统计分折,并着重对弱智儿童... 发育残疾是残疾的一个类别,我国残疾儿童的发生率约为3—5‰,其中智力低下残疾占很大比重。本文对379例弱智儿童按其弱智程度分别进行错(牙合)畸形发生率及错(牙合)儿童中的口腔不良习惯、吞咽、发音异常进行统计分折,并着重对弱智儿童错(牙合)畸形及口腔不良习惯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颌畸形 弱智 儿童 错颌 不良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颅面正中结构的X线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巍然 周恒 林久样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替牙期及恒牙期单侧完全性辱腭裂术后患者依面部正中结构的形态学特征。方法:以影像扫描系统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颅面正中结构作X线头影测量分析,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患者颅面正中结构各点明显偏斜与对照组差值有... 目的:研究替牙期及恒牙期单侧完全性辱腭裂术后患者依面部正中结构的形态学特征。方法:以影像扫描系统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颅面正中结构作X线头影测量分析,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患者颅面正中结构各点明显偏斜与对照组差值有显著性。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肿裂术后患者颅面部正中结构明显偏斜,且偏斜存在一定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颅面正中结构 X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位器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13
作者 卢海平 曾祥龙 +1 位作者 傅民魁 冯江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50-152,共3页
正位器是HD.Kcsling医生首先创用的,由弹性材料制成,作为固定矫治结束时对牙位进行精细调整以取得较理想的(牙合)关系,可以利用正位器排齐轻度错位的牙齿,形成理想的牙弓形态,关闭前牙散在性的间隙,调整和保持覆(牙合)关系,使后牙的咬... 正位器是HD.Kcsling医生首先创用的,由弹性材料制成,作为固定矫治结束时对牙位进行精细调整以取得较理想的(牙合)关系,可以利用正位器排齐轻度错位的牙齿,形成理想的牙弓形态,关闭前牙散在性的间隙,调整和保持覆(牙合)关系,使后牙的咬合关系更趋理想。是使矫治效果更趋完善的必要手段。作者使用西德的软性生物塑料(Bioplast)制作定位器,对一些固定矫治的病例进行了完成阶段的治疗,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正位器的具体作用以及制作和临床应用中的一些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正位器 咬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颅面骨骼侧貌面积的研究
14
作者 缪耀强 谢以岳 +1 位作者 童学荣 李兰超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颅面结构比例的变化规律,查明4岁儿童和成人之间不同年龄的颅面部的生长趋势,生长量极。本研究样本包括104名男性和105名女性的汉族正常人。采用X线头影测量一电子计算机系统进行测量分析,测定颅面部测位投影面积的...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颅面结构比例的变化规律,查明4岁儿童和成人之间不同年龄的颅面部的生长趋势,生长量极。本研究样本包括104名男性和105名女性的汉族正常人。采用X线头影测量一电子计算机系统进行测量分析,测定颅面部测位投影面积的正常值和变异范围。结果表明:颅面面积存在性别差异,男大于女,出生后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快于颅部,且以后颌面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颅面面积比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 X线 头影测量 颅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gg矫正技术的探讨——矫正原理的正确和深入理解
15
作者 林久祥 许天民 +1 位作者 石慧俊 徐宝华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年第4期244-245,F003,共3页
作者对 Begg 矫正技术的原理提出了与其他学者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认为生理磨耗(牙合)的意义在于确立了 Begg 技术的矫正标准、拔牙矫治的必要性和口外力的不必要性.强调了差动力和倾斜牙移的是 Begg 矫正技术原理的精髓,其根本意义在于... 作者对 Begg 矫正技术的原理提出了与其他学者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认为生理磨耗(牙合)的意义在于确立了 Begg 技术的矫正标准、拔牙矫治的必要性和口外力的不必要性.强调了差动力和倾斜牙移的是 Begg 矫正技术原理的精髓,其根本意义在于同一力的两端牙齿的运动比率不同及其随该力的变化而发生的运动比率改变.其益处在 Begg 技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GG矫正技术 正畸治疗 HE 生理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畸形牙弓形态的模拟及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聂琼 林久祥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牙弓形态。方法 :采用三维测量仪精密测量正常牙合及 4组不同类型错牙合(ClassⅠ双颌前突、ClassⅡ1、ClassⅡ2 、ClassⅢ )的原始模型 ,圆锥曲线模拟其牙弓形态。结果 :不同类型错牙合牙弓形态的差异有...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的牙弓形态。方法 :采用三维测量仪精密测量正常牙合及 4组不同类型错牙合(ClassⅠ双颌前突、ClassⅡ1、ClassⅡ2 、ClassⅢ )的原始模型 ,圆锥曲线模拟其牙弓形态。结果 :不同类型错牙合牙弓形态的差异有显著性 ,甚至某些分组的上下颌之间牙弓形态的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 :临床上弯制弓丝时采用单一的标准牙弓形态是不完全科学的 ,应考虑错牙合的不同类型及其矫治前不同的牙弓形态以防止畸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畸形 牙弓形态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侧貌美学特征的调查分析与研究(第一部分) 被引量:50
17
作者 罗卫红 傅民魁 王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从常用的软组织侧貌测量项目中筛选出对侧貌美起主要作用的若干美学指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56例侧貌美观的正常牙合及63例侧貌不协调的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进行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结果:通过判别分析筛选... 目的:从常用的软组织侧貌测量项目中筛选出对侧貌美起主要作用的若干美学指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56例侧貌美观的正常牙合及63例侧貌不协调的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进行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结果:通过判别分析筛选出5项软组织侧貌美学指标。结论:5项美学指标共同作用决定面部侧貌是否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侧貌美学 牙科美学 X线 头影测量 错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侧貌美学指标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18
作者 罗卫红 傅民魁 王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用5项美学指标评价错牙合治疗前后变化及研究相关的硬组织测量指标在治疗前后如何变化。方法:以20例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及对照组56例正常牙合为资料,进行X线头影测量。结果:通过正畸治疗许多美学指... 目的:用5项美学指标评价错牙合治疗前后变化及研究相关的硬组织测量指标在治疗前后如何变化。方法:以20例成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及对照组56例正常牙合为资料,进行X线头影测量。结果:通过正畸治疗许多美学指标及相关的硬组织测量指标都产生了变化。结论:正畸治疗可使侧貌明显改善,但有一定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错HE 牙科美学 X线 正畸学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外弓推磨牙向后治疗安氏II类1分类错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罗卫红 王壬 傅民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 :探讨口外弓推磨牙向后治疗安氏 II类 1分类错牙合的机制。方法 :对 12例安氏 II类 I分类错牙合的少年进行口外弓推磨牙向后治疗 ,第二期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 ;对两期相关的软硬组织进行 X线头影测量。结果 :口外弓推磨牙向后的治... 目的 :探讨口外弓推磨牙向后治疗安氏 II类 1分类错牙合的机制。方法 :对 12例安氏 II类 I分类错牙合的少年进行口外弓推磨牙向后治疗 ,第二期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 ;对两期相关的软硬组织进行 X线头影测量。结果 :口外弓推磨牙向后的治疗使颌骨、牙齿、软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主要通过抑制上颌骨 ,使下颌正常生长而使 ANB明显减小 ;口外力也使上中切牙倾斜度明显减小。方丝弓矫治器使治疗更完善。结论 :口外弓推磨牙向后配合方丝弓矫治器是不拔牙治疗安氏 II类 1分类错牙合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装置 口外牵引器 安氏Ⅱ类错He 测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侧貌美学特征的调查分析与研究(第二部分)——软硬组织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罗卫红 王壬 傅民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 :进一步分析对侧貌美学指标有影响的硬组织指标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硬组织项目对筛选的 5项软组织侧貌美学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研究硬组织指标与美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颌骨位置、上下切牙倾斜度对侧貌美学指标... 目的 :进一步分析对侧貌美学指标有影响的硬组织指标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硬组织项目对筛选的 5项软组织侧貌美学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研究硬组织指标与美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颌骨位置、上下切牙倾斜度对侧貌美学指标均有相关性。结论 :硬组织指标对侧貌是否美观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美学 X线 测颅法 面部侧貌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