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物理学教研室对血液流变学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鸿儒 文宗曜 +1 位作者 赵玉衡 陈生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34-236,共3页
血液流变学研究对于医学的重要性,表现在流变学因素不仅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病因学十分重要,而且可能为诊断、预后与治疗提供关键性的手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采用流变学因素可能探查出疾病的无症候阶段,从而有可能构成预防医学的一个... 血液流变学研究对于医学的重要性,表现在流变学因素不仅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病因学十分重要,而且可能为诊断、预后与治疗提供关键性的手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采用流变学因素可能探查出疾病的无症候阶段,从而有可能构成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因而,在1981年,作为国际生物流变学会机关杂志《生物流变学》(Biorheology)的姐妹刊物——《临床血液流变学》(Clinical Hemorheology)杂志就创刊出版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介质粘度对红细胞的“C=0”轨道上取向与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文宗曜 马维原 +1 位作者 高铁 孙大公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9-342,共4页
在Morris和本文作者关于悬浮介质粘度对激光衍射法测量红细胞变形性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悬浮介质粘度一种新型激光衍射法测得的在C=0轨道上取向和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高切变低粘度的流场的稳定性较差,因而... 在Morris和本文作者关于悬浮介质粘度对激光衍射法测量红细胞变形性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悬浮介质粘度一种新型激光衍射法测得的在C=0轨道上取向和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高切变低粘度的流场的稳定性较差,因而影响所测得的取向指数的精度,而在高粘切变流场中,因受粘滞力的影响使在C=0轨道上取向的红细胞数明显减少,即取向指数(DI)or明显减小。红细胞对称轴在C=0轨道上的变形稍有波动,而红细胞长轴沿切变流场“C=∞”方向上的变形,其变形指数则随悬浮介质粘度增加而增大。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悬浮介质粘度对新型激光衍射法测得的取向指数与变形指数的影响,并寻找出获得精度高、稳定性好的(DO)or(DI)a的最佳悬浮介质粘度,为新型激光衍射法最有效地研究红细胞微观流变特性提出有力的理论与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变形性 悬浮介质粘度 激光衍射法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作为悬浮介质代替PVP用于红细胞变形性测量的可能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文宗曜 陶祖莱 +8 位作者 曹实 赵玉衡 韩振山 王鸿儒 徐家鸰 粟刚 于桂芬 刘淑华 吴本玠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0-56,T001,T002,共9页
本文用两种悬浮介质,PBS与15%PVP的四种不同类型的血样,用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地质仪器厂共同研制的激光衍射仪进行了测量,并作了系统对比,结果表明:(1)对每一种血样,用PBS悬浮介质与PVP悬浮介质所测得的结果定性一致,而PBS缓冲液中所... 本文用两种悬浮介质,PBS与15%PVP的四种不同类型的血样,用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地质仪器厂共同研制的激光衍射仪进行了测量,并作了系统对比,结果表明:(1)对每一种血样,用PBS悬浮介质与PVP悬浮介质所测得的结果定性一致,而PBS缓冲液中所受到的切应力要比PVP中低得多,因而更接近生理条件下的应力。(2)用甲醛固化在PBS切变流场中不同切变率下的红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证明红细胞在切变率低至γ=20s^(-1)下仍发生变形,这与前人(如R.Hardeman等)所得结论不同。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条件下用激光衍射仪观测红细胞变形性时完全可以用价格低廉的PBS悬浮介质代替价格昂贵的高粘度悬浮介质(如FVP、右旋糖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变形性 悬浮介质 PVP P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聚集的电导法研究
4
作者 马维原 文宗曜 +1 位作者 王鸿儒 陈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9-254,243,共7页
依据S.Velich提出的随机取向红细胞的悬浮液电导方程,提出了测量红细胞聚集动态过程的电导法。在仪器的设计中采用四电极方案克服血液中由于蛋白质等物质吸附在电极表面上对测量结果所造成的影响,采用载波技术克服电极极化所... 依据S.Velich提出的随机取向红细胞的悬浮液电导方程,提出了测量红细胞聚集动态过程的电导法。在仪器的设计中采用四电极方案克服血液中由于蛋白质等物质吸附在电极表面上对测量结果所造成的影响,采用载波技术克服电极极化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测量系统的信噪比、灵敏度和可靠性。根据红细胞悬浮液的电导理论,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红细胞聚集的动态过程方程:I=I_s-(I_s-I_m)·exP(-(t_m-t)/τ),从而得到了用该法描述红细胞聚集程度指标:聚集指数AI=I_s-I_m,描述红细胞聚集动态过程的参数:时间常数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聚集 电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