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贲门失弛缓三种介入治疗方法选择和中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程英升 杨仁杰 +6 位作者 李明华 陈维雄 尚克中 庄奇新 许建荣 陈尼维 储榆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20-224,共5页
目的 探讨贲门失弛缓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并分析 3种介入治疗方法中远期疗效。方法  5 0例食管贲门失弛缓患者。其中球囊导管扩张术组 (A组 ) 30例 ;永久性金属内支架扩张组 (B组 )5例 ;暂时性金属内支架扩张术组 (C组 ) 15例。C组术... 目的 探讨贲门失弛缓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并分析 3种介入治疗方法中远期疗效。方法  5 0例食管贲门失弛缓患者。其中球囊导管扩张术组 (A组 ) 30例 ;永久性金属内支架扩张组 (B组 )5例 ;暂时性金属内支架扩张术组 (C组 ) 15例。C组术后 3~ 7天由胃镜取出支架。结果 A组 30例共进行 5 6次球囊扩张 ,平均 1.9次。其中 13例增加直径分级扩张 3次 ;17例扩张 1次。B组 5例 ,安放不带膜支架 5只。C组 15例 ,安放部分带膜支架 15只 ,术后均用胃镜取出。A组贲门管腔直径术前为 (2 .4± 1.2 )mm ,术后为 (9.7± 3.0 )mm ;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 (2 .4± 1.2 )级 ,术后为 (1.0± 0 .3)级 ;主要并发症为疼痛和反流。超过 6个月的随访患者中 6 0 % (18/30 )复发吞咽困难 ,超过 1年的随访患者中90 % (18/2 0 )复发吞咽困难。B组贲门管腔直径术前为 (3.2± 2 .0 )mm ,术后为 (18.4± 1.7)mm ;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 (2 .4± 1.1)级 ,术后为 (0 .4± 0 .2 )级 ;主要并发症为疼痛、反流、出血和肉芽增生。超过 6个月的随访患者中 6 0 % (3/5 )复发吞咽困难 ,超过 1年的随访患者中 5 0 % (1/2 )复发吞咽困难。C组贲门管腔直径术前为 (3.4± 2 .9)mm ,术后为 (14.7± 2 .9)mm ;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 (2 .5± 1.1)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驰缓 介入治疗 方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时性内支架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疗效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程英升 杨仁杰 +6 位作者 尚克中 李明华 陈维雄 庄奇新 许建荣 陈尼维 杨世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暂时性内支架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疗效,为食管良性狭窄提供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对象与方法12例食管良性狭窄患者食管最窄处直径1mm~5mm,吞咽困难评分为3~4级。在X线下置入可扩张金属带膜内支架,术后3~7天由胃... 目的分析暂时性内支架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疗效,为食管良性狭窄提供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对象与方法12例食管良性狭窄患者食管最窄处直径1mm~5mm,吞咽困难评分为3~4级。在X线下置入可扩张金属带膜内支架,术后3~7天由胃镜取出内支架。结果12例患者支架置入和支架取出成功率均为100%。操作死亡率为0%。支架置入后吞咽困难明显好转,吞咽困难评分0级-1级,平均0.6±0.4级;支架取出后吞咽困难评分0级~2级,平均0.8±0.5级。支架置入后管腔直径16~22mm,平均18.4±2.9mm。支架取出后一周内管腔直径10mm~18mm,平均14.5±2.7mm。患者术后随访3~50个月。随访期内管腔直径未见明显改变,吞咽能力在随访3个月内逐渐好转,3个月后处于维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暂时性 介入治疗/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狭窄或梗阻内支架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被引量:33
3
作者 程英升 茅爱武 +2 位作者 杨仁杰 庄奇新 尚克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狭窄或梗阻内支架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办法。对象与方法:60例胃肠道狭窄或梗阻病人,其中食管狭窄或梗阻39便,胃十二指肠梗阻或狭窄21例。在 X 光线监视下共放置支架66只(3例同一部位放置两只支架,3例不同部位放置... 目的:探讨胃肠道狭窄或梗阻内支架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办法。对象与方法:60例胃肠道狭窄或梗阻病人,其中食管狭窄或梗阻39便,胃十二指肠梗阻或狭窄21例。在 X 光线监视下共放置支架66只(3例同一部位放置两只支架,3例不同部位放置2只支架),其中带膜27只,不带膜39只。结果:60例病人中,所有支架安放1~3次成功。疼痛12例(20%),其中轻微胀痛10例(17%),中度胀痛1例(1.7%).重度疼痛1例(1.75)。对轻中度胀痛给予止痛片等对症处理;重度疼痛,药物控制无效者,给予硬膜外麻醉止痛。胃肠道再狭窄9例(15%),其中肿瘤过度生长6例(10%),肉芽组织增生3例(5%)。肿瘤过度生长放置第二只支架2例,胃镜下热极烧灼4例;肉芽组织增生放置第二只支架1例,胃镜下热极烧灼2例。胃食管反流5例(8%),连续给予止酸剂(洛赛克)胃粘膜保护剂(舒可捷)胃肠动力药(吗叮啉)等一个月,症状消失。发生内支架移位3例(5%)。其中2例胃镜下取出,1例胃镜下复位。出血3例(5%),2例给予安络血后消失,1例反复渗血致缺铁性贫血,给予补铁,止酸.止血后好转。食物嵌顿2例(3%),采用探条和胃镜给予疏通。结论:胃肠道狭窄或梗阻内支架置入后常见并发症状为疼痛(20%),胃肠道再狭窄(15%),胃食管反流(8%),支架移位(5%).出血(5%)和食物嵌顿(3%)。并发症的处理应以内支架、胃镜和药物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狭窄 梗阻 并发症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