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肝中药对应激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钱瑞琴 张春英 杨宇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9期645-647,共3页
目的 :比较不同疏肝中药对应激小鼠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应激模型 ,观察柴胡 ;柴胡、黄芩 ;柴胡、白芍 ;柴胡、黄芩、白芍等四组疏肝中药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 2 (interleukin 2IL 2 )活性。结果 :束缚... 目的 :比较不同疏肝中药对应激小鼠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应激模型 ,观察柴胡 ;柴胡、黄芩 ;柴胡、白芍 ;柴胡、黄芩、白芍等四组疏肝中药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 2 (interleukin 2IL 2 )活性。结果 :束缚应激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受抑制 ,成熟T淋巴细胞减少 ,其中T辅助细胞减少 ,T抑制细胞增多 ;IL 2活性降低。结论 :不同疏肝中药可对抗应激所致的免疫功能下降 ,疏肝清热养肝的柴、芩、芍组作用优于疏肝养肝之柴、芍组与疏肝清肝之柴、芩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疏肝中药 免疫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瘀病理模型探索(三)——模拟阴虚火旺复制慢性血瘀模型 被引量:50
2
作者 马治中 杨明 +2 位作者 和岚 毛腾敏 李顺成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87-289,共3页
中医理论认为阴虚内热可致血瘀。有报道皮质醇增多与阴虚有关,儿茶酚胺增多与火旺有关。故以氟氢可的松(F)和肾上腺素(A)使大鼠处于阴虚火旺状态。发现FA、F、A组之体外血栓皆明显增长增重,FA组更显著。FA、A组之RBC变形能力降低、RBC压... 中医理论认为阴虚内热可致血瘀。有报道皮质醇增多与阴虚有关,儿茶酚胺增多与火旺有关。故以氟氢可的松(F)和肾上腺素(A)使大鼠处于阴虚火旺状态。发现FA、F、A组之体外血栓皆明显增长增重,FA组更显著。FA、A组之RBC变形能力降低、RBC压积(HCT)增高,A组较轻。FA及F组之RBC电泳皆减慢。故F+A可作为复制慢性血瘀模型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 阴虚火旺 病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瘀病理模型探索(二)——衰老血瘀模型观测 被引量:49
3
作者 毛腾敏 马治中 李顺成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为探索慢性血瘀模型,选用寿命3年之大鼠,观察随增龄之血流变性变化。结果表明,随增龄血流变呈粘、浓、凝、聚改变,雄性发生早而显。老年雄鼠在电刺激颈动脉后,内皮易受损而形成体内血栓;亦易形成体外血栓,RBC变形能力降低且压积增高,血... 为探索慢性血瘀模型,选用寿命3年之大鼠,观察随增龄之血流变性变化。结果表明,随增龄血流变呈粘、浓、凝、聚改变,雄性发生早而显。老年雄鼠在电刺激颈动脉后,内皮易受损而形成体内血栓;亦易形成体外血栓,RBC变形能力降低且压积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元及胆固醇升高,但血小板聚集不明显。上述改变近似血瘀证,故老年大鼠可作为天然慢性血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模型 血流变性 衰老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垂体和肾上腺内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和纤维的分布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良 刘国贞 梁月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优降宁、L色氨酸等促进5HT合成并抑制其降解的药物;对照组不经任何处理。用免疫组化方法染色观察5HT及NE神经元在脑内的分布及其神经纤维在垂体及肾上腺内的分布。结果表明,5HT神经元在不给药组中只... 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优降宁、L色氨酸等促进5HT合成并抑制其降解的药物;对照组不经任何处理。用免疫组化方法染色观察5HT及NE神经元在脑内的分布及其神经纤维在垂体及肾上腺内的分布。结果表明,5HT神经元在不给药组中只出现在脑干,给药后,在丘脑下部亦可染出;NE神经元在膈区、丘脑下部、脑干等处均可染出;垂体中间叶、神经垂体有5HT及NE神经纤维分布;肾上腺内可见大量5HT及NE阳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细胞 神经元 羟色胺 垂体 肾上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6A对纤溶系统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翔 汤健 +7 位作者 唐朝枢 马治中 毛腾敏 赵明 彭师奇 蔡孟深 王秉瑞 吴祥林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185-187,共3页
P6A(10^(-6)—10^(-4)mol/L)体外实验显著减弱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明显增加血小板的有效解聚率。20~30μmol/kg的 P 6 A动脉注射后,3~6分钟时大鼠血浆t-PA、PAI活性无变化。0.25~1.0μg/ml的P6A亦不能使兔血浆纤维蛋白平板出现... P6A(10^(-6)—10^(-4)mol/L)体外实验显著减弱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明显增加血小板的有效解聚率。20~30μmol/kg的 P 6 A动脉注射后,3~6分钟时大鼠血浆t-PA、PAI活性无变化。0.25~1.0μg/ml的P6A亦不能使兔血浆纤维蛋白平板出现溶解。实验结果提示,P 6 A对血栓闭塞性血管再通的作用主要依赖其抗血小板聚集及促血小板解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6A 纤维蛋白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a交换在心肌细胞Ca^(2+)平衡和CICR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利华 任雷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1-44,共4页
Ca^(2+)平衡是维持心肌细胞正常电生理活动的重要前提。在各种机制中,肌质网Ca-ATPase与肌膜Na/Ca交换蛋白对于维持胞内Ca^(2+)的平衡发挥主要作用。其中肌膜Na/Ca交换蛋白是Ca^(2+)排出胞外的主要途径,并通过调节细胞内静息状态... Ca^(2+)平衡是维持心肌细胞正常电生理活动的重要前提。在各种机制中,肌质网Ca-ATPase与肌膜Na/Ca交换蛋白对于维持胞内Ca^(2+)的平衡发挥主要作用。其中肌膜Na/Ca交换蛋白是Ca^(2+)排出胞外的主要途径,并通过调节细胞内静息状态下[Ca^(2+)]调节肌质网的[Ca(2+)]含量,从而调节心肌细胞的收缩力。少量Ca(2+)内流入胞后可触发肌质网释放大量Ca(2+)(CICR)。已证实动作电位峰电位及平台期有Ca(2+)通过Na/Ca内流,这种除极化诱导的Ca(2+)经Na/Ca内流可能是触发CICR的主要因素。总之Na/Ca交换蛋白在兴奋-收缩耦联中的作用需要重新加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Na/Ca交换 CICR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时“气阴两虚挟瘀”体质验证 被引量:10
7
作者 毛腾敏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05-107,共3页
老年人及老年病患者多有气阴两虚挟瘀见证。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是“证”的物质基础,故探测衰老机体有天气阴两虚挟瘀体质。以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老年大鼠,发现随增龄血液流变性渐呈粘、浓、凝、聚之血瘀样改变,雄性发生早且明显。组... 老年人及老年病患者多有气阴两虚挟瘀见证。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是“证”的物质基础,故探测衰老机体有天气阴两虚挟瘀体质。以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老年大鼠,发现随增龄血液流变性渐呈粘、浓、凝、聚之血瘀样改变,雄性发生早且明显。组方进行反证实验,发现益气养阴活血方对老年大鼠活血作用最佳,说明衰老机体自然形成气阴两虚挟瘀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气阴两虚挟瘀 体质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