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艺术品拍卖的学术品格
1
作者 吴学军 董国强 +3 位作者 曾印泉 张公者 杨中良 朱中原 《中国书画》 2006年第1期94-97,共4页
张公者(以下简称张):从2006年第1期开始,《中国书画》杂志将围绕市场、拍卖、收藏、学术活动等开设"匡时论坛",旨在加强艺术品拍卖的学术性讨论,提升艺术品拍卖的学术品格。今天主要是谈一谈"匡时论坛"开设的意义... 张公者(以下简称张):从2006年第1期开始,《中国书画》杂志将围绕市场、拍卖、收藏、学术活动等开设"匡时论坛",旨在加强艺术品拍卖的学术性讨论,提升艺术品拍卖的学术品格。今天主要是谈一谈"匡时论坛"开设的意义及主要内容。《中国书画》能够与匡时拍卖公司合作,也是经过了对众多拍卖公司的综合考察之后作出的选择。匡时拍卖公司的董总本身既是书法家,也是收藏家,对市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对艺术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吴董是一位有着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同时又对中国文化事业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企业家。二位不仅懂得市场,而且懂得艺术与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品拍卖 中国书画 艺术品市场 艺术行业 学术品格 作品价格 艺术品投资 当代画家 综合考察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画市场如何打假
2
作者 贾方舟 梁江 +8 位作者 于学文 薛永年 刘大为 郎绍君 沈鹏 方力钧 董国强 张公者 孙欣 《中国书画》 2007年第8期124-126,共3页
孙欣:书画作伪由来已久,古往今来涉及书画作伪的因素复杂难解。利益驱动使得书画市场真假难辨,主观臆断式的鉴定与考证,知名书画家对待"少作"处理方式不同,凡此种种,致使美术史上残留诸多悬而未决的判断。立足当下的书画市场... 孙欣:书画作伪由来已久,古往今来涉及书画作伪的因素复杂难解。利益驱动使得书画市场真假难辨,主观臆断式的鉴定与考证,知名书画家对待"少作"处理方式不同,凡此种种,致使美术史上残留诸多悬而未决的判断。立足当下的书画市场,这种现象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责任感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当今书画走向何方"、"如何面对艺术品的价值"、"如何规范艺术市场"等问题。这次我们有幸请到诸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希冀能从多个层面来思考和解析艺术市场的书画作伪问题,以引起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市场 真假难辨 当代书画 主观臆断 孙欣 中国艺术市场 董国强 贾方舟 艺术圈 画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丹青、王中军等谈中国当代油画市场
3
作者 陈丹青 王中军 +3 位作者 黄燎原 唐炬 余丁 尤永 《中国书画》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尤永(以下简称尤):王中军先生能不能先谈谈这一年来在油画收藏上的收获和心得?王中军(以下简称王):我很少跟人家交流,我的收藏是非常个人主义的,有的人是投资,但我一直没有把它当作投资来看,就是自己喜欢。像陈丹青、艾轩、杨飞云、王... 尤永(以下简称尤):王中军先生能不能先谈谈这一年来在油画收藏上的收获和心得?王中军(以下简称王):我很少跟人家交流,我的收藏是非常个人主义的,有的人是投资,但我一直没有把它当作投资来看,就是自己喜欢。像陈丹青、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等画家我都特别熟悉,而且是我以前画画时最崇拜的一批人,说更简单点我是崇拜艺术。我买杨飞云的画印象中最便宜的是4万元,后来从8万到十几万,到去年以242万买下了嘉德秋拍那张杨飞云的《红帘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油画 王中军 陈丹青 杨飞云 嘉德 艾轩 王沂东 艺术品市场 当代艺术家 纽约苏富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春拍展望
4
作者 何兴利 朱绍良 +3 位作者 岳晓宇 刘太乃 董国强 杨中良 《中国书画》 2006年第4期64-65,共2页
《中国书画》杂志和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合作的"匡时论坛"栏目已经做了两期,每期我们都有一个讨论的主题,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对2006年春拍进行展望。2005年的拍卖市场有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春涨秋落"的现象,给... 《中国书画》杂志和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合作的"匡时论坛"栏目已经做了两期,每期我们都有一个讨论的主题,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对2006年春拍进行展望。2005年的拍卖市场有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春涨秋落"的现象,给许多藏家和投资者带来了恐慌。因此,今年的春拍就显得格外重要,其拍卖结果会被认为今年艺术品市场走势的风向标。再则也想请诸位针对当前艺术品市场的情况对艺术品投资者和收藏者提一些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品市场 国际拍卖 中国书画 拍卖市场 苏富比 艺术品收藏 书画市场 中国艺术品 近现代书画 佳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的“余温”——1793乾隆英使团威廉·亚历山大画作探析
5
作者 任汉伦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年第11期65-67,共3页
作为1793年乾隆时期马戛尔尼英使团的制图员,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10 April 1767–23 July1816)为后人留下了数以千计的中国题材速写水彩画。这些画作不仅引领了当时欧洲的中国题材艺术创作风格,也深刻影响到了社会文... 作为1793年乾隆时期马戛尔尼英使团的制图员,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10 April 1767–23 July1816)为后人留下了数以千计的中国题材速写水彩画。这些画作不仅引领了当时欧洲的中国题材艺术创作风格,也深刻影响到了社会文化领域的"中国热"。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促成了东西方两个世界的交汇,也成为了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态度从"热"到"辱"的转折点。以威廉·亚历山大为代表的19世纪末西方中国题材绘画创作中,蕴含着西方社会对华认知剧烈变化的历史变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戛尔尼使团 威廉·亚历山大 19世纪中国题材绘画 中国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去的犀角雕
6
作者 孔超 岩羊 《中华手工》 2011年第9期84-85,共2页
"胡星岳"款犀角雕螭龙纹杯以整块犀角雕琢而成,色呈褐黄,光泽柔和、滋润,犀角纵纹清晰可辨,为亚洲犀之珍品。杯椭圆形,大撇口,下部内收,圈足。一边雕螭龙把手,扶于杯身,口沿内外侧饰回字纹,口沿下方趴伏一螭龙顾首回盼,杯腹部饰两周... "胡星岳"款犀角雕螭龙纹杯以整块犀角雕琢而成,色呈褐黄,光泽柔和、滋润,犀角纵纹清晰可辨,为亚洲犀之珍品。杯椭圆形,大撇口,下部内收,圈足。一边雕螭龙把手,扶于杯身,口沿内外侧饰回字纹,口沿下方趴伏一螭龙顾首回盼,杯腹部饰两周变体夔龙纹。该杯仿古造型,纹饰精美繁缛,利用了犀角本身的特征,巧妙雕琢把柄,端庄古朴,刀法细腻浑朴。杯底足深凹,足底中心处有阳文"胡星岳制"四字篆书印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形 雕琢 龙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