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制度与理念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批判话语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开富 王孙禺 陈丽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30,共12页
本文从中美研究型大学官方主页整理其工学系自我介绍文本并建立语料库,然后采用批判话语分析方法研究两国工学系的热词、词丛等话语方式。研究表明,两国工程教育的话语方式因为职称与学术头衔制度、学位制度、奖励制度等制度原因而具有... 本文从中美研究型大学官方主页整理其工学系自我介绍文本并建立语料库,然后采用批判话语分析方法研究两国工学系的热词、词丛等话语方式。研究表明,两国工程教育的话语方式因为职称与学术头衔制度、学位制度、奖励制度等制度原因而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工程、研究、工程师等核心概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工程师”一词在两国工程教育界都并不是热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工程教育 语料库 批判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大学生中开展学习科学研究的探讨
2
作者 孙亮 张娟 《教育与现代化》 2000年第4期39-42,共4页
本文在总体概述了学习科学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基础上 ,有具体阐述了它在高等学校中开展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更有效地开展大学学习科学研究的建议 ,即完善各级各类学... 本文在总体概述了学习科学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基础上 ,有具体阐述了它在高等学校中开展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更有效地开展大学学习科学研究的建议 ,即完善各级各类学术组织建设 ;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高校 教学组织 课程评价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人文教育的终极境界
3
作者 刘绍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8-111,共4页
人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提高人格境界,最终达到美的境界。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证实了这一点。真善美是紧密相联的统一整体,美是对于两者的升华和自然表现。确立这样的人文教育理念,对于当今我国人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人格 人文教育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高端合作 培养创新型工科博士 被引量:7
4
作者 谭天伟 于颖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5,共4页
校企合作是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旋律,持续推进校企合作是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的一项重大举措。北京化工大学在校企联合培养工科博士研究生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学校、企业与博士研究生的共赢。校企联合培养... 校企合作是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旋律,持续推进校企合作是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的一项重大举措。北京化工大学在校企联合培养工科博士研究生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学校、企业与博士研究生的共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实现了培养过程中的优势互补,初步构建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实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科研训练方式,并促进了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同时,在项目持续性、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等方面仍有待改进与完善,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联合培养 博生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代人才观的演变及启示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绍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0-34,共5页
人才的需求与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联 ,因而人才观总是带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这在急剧动荡的中国近代社会得到鲜明体现。人才观在中国近代发生了曲折艰难的变化 ,完成了从传统观念到近代观念的重要转型。中国近代人才观的演变和转型浓缩... 人才的需求与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联 ,因而人才观总是带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这在急剧动荡的中国近代社会得到鲜明体现。人才观在中国近代发生了曲折艰难的变化 ,完成了从传统观念到近代观念的重要转型。中国近代人才观的演变和转型浓缩出了人才观由道德修身—功利实用—综合素质的发展趋势 ,体现出了人类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总体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人才观 中国 道德建设 人才标准 洋务派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